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思之流,可謂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和精神風貌,其中包括自己特有的民族風格、社會心理、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構(gòu)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特質(zhì)。今天我們要解決中國的現(xiàn)實問題,離不開汲取傳統(tǒng)文化資源,應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角度全面清理傳統(tǒng)哲學的糟粕,探尋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方案中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的途徑和模式,深入挖掘其對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當代價值。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立場及方向,將其原有的先鋒理念注入中華民族精神的思想精髓中,才能在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新的生活背景下,為重塑中華民族的“思想自我”進行積極的精神營造。
朱榮英,男,1963年9月生,河南尉氏人,1987年7月畢業(yè)于河南大學政治系,獲哲學碩士學位,現(xiàn)任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河南大學第三、四屆人文社科學部委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先后在《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研究》、《鄭州大學學報》、《中州學刊》、《毛澤東思想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23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哲學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全文予以轉(zhuǎn)載。出版專著8部,獲河南省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獎1項、省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獎勵基金特等獎2項。
上篇 中國哲學現(xiàn)代化問題研究
第一章 中國哲學及其當代價值
第一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特質(zhì)與意義
第二節(jié) 中國心性哲學的要義與特征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哲學的品格與方法
第四節(jié) 中國古代哲學的為文與為人
第二章 先秦儒學及其現(xiàn)代復興
第一節(jié) 先秦儒道的天人之辯及其價值
第二節(jié) 先秦儒家“德知一體”的涵養(yǎng)功夫
第三節(jié) 儒釋道之開顯本體的不同方式
第四節(jié) 傳統(tǒng)儒學之當代復興及其路徑
第三章 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家研究
第一節(jié) 朱熹理學的喻象與轉(zhuǎn)識成智
第二節(jié) 熊十力的成己之學及其啟示
第三節(jié) 馮友蘭的人學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第四節(jié) 青年毛澤東的哲學思想及特點
第四章 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路徑
第一節(jié) 中國哲學現(xiàn)代化的路向與容納
第二節(jié) 中國哲學現(xiàn)代化的依據(jù)與過程
第三節(jié) 中國哲學通向現(xiàn)代化的可能性
第四節(jié) 中國哲學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必要性
第五章 傳統(tǒng)文化觀與文化自信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的文化觀與文化自信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的文化觀及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習近平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及特點
第四節(jié)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新構(gòu)想
下篇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問題研究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當代路向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整體演進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民族特性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方向選擇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文化轉(zhuǎn)向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科技背景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生態(tài)觀及其中國化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科技觀及其中國化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科技異化的超越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科技支撐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時代處境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生活境遇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詩意穿越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人文視域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時代視野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及其中國化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我形象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公共表達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與詮釋學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后學視域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青年觀、群眾觀、學習觀、創(chuàng)新觀及其中國化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及其中國化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及其中國化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學習觀及其中國化
第四節(jié) 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觀及其中國化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
張載也說,古代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故可以成圣。由于中國先秦哲人所說的“天”和“人”的具體內(nèi)涵相當豐富且歧義頗多,因而天人關系自然也就相當復雜。其所說的“人”,既有實踐上的知行主體之義,也有價值上的理想人格之義;既可指單獨的個體,也可指一般的民眾,還可指全體的人類。其所說的“天”,既是指“四時行、百物生”的自然之天,也是指“命于天、畜汝眾”的主宰之天,亦可指“修天爵、合天德”的義理之天。在天人關系問題上,先秦哲人“重人事而輕鬼神”、“重相合而輕相分”,反對“蔽于天而不知人”、也反對“蔽于人而不知天”,認為如果“聽于神而貶低人”、“崇天道而抑人倫”,就不能深諳至理、學際天人。不論從宗教神學語義上論天人抑或從“自然天成”語義上論天人,不論從道德蘊含上講天人抑或從“無為而治”上講天人,先秦哲人都特別強調(diào)“天人一體”、辯證統(tǒng)一,因而“天人合一”始終是其哲學思想發(fā)展的主導方向和基本理路。這里僅以儒道兩家在天人關系問題上的論爭為視角,旨在從學理上講清道家的自然之天與儒家的義理之天的根本區(qū)別,以便發(fā)用先秦儒道在天人之辯中所蘊含的現(xiàn)代價值,切當?shù)靥幚砣伺c自然、人與人、人與己和諧相處的當下關系,為推動社會科學發(fā)展、全面進步提供理性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