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位清華人的隨筆集。作者長期在清華大學《水木清華》雜志上開設隨筆專欄, 長期在科技部、國資委和清華大學工作, 撰寫了大量隨筆文章, 主題多是關于創(chuàng)新、人才等問題, 發(fā)表后獲得廣泛好評。本書精選了作者的這些文章, 展現(xiàn)了一個清華人眼中的清華形象與社會發(fā)展。
作者是典型的”三清”,本科、碩士、博士皆出自清華。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之后到國家部委工作,然后又回歸母校,為母校效力。作者以詩人的情致和清新的筆觸描繪出自己在清華25年的學習、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下水木清華在每個畢業(yè)生身上留下的永不褪色的印記——清華人的求實品質(zhì)和家國情懷。
胡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新聞學碩士、法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科技日報評論理論部主任、《科技日報內(nèi)參》主編、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理論、科技傳播、企業(yè)傳播、戰(zhàn)略傳播。
《水木烙印》:
清華的色彩2016年的第一天上午,我走進了位于大禮堂草坪東側(cè)的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辦公室。之所以來,是因為下學期要講兩門課《新聞學原理》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需要備課。
坐下來,打開電腦,突然有了一種錯覺,似乎回到1998年的夏季。當時我剛剛留校工作,在人文社科學院,徐葆耕老師和孫殷望老師找我談話,也給我安排了兩門課:《新聞理論》和《輿論學》。于是乎,整個暑期就在備課中度過,當時我把每節(jié)課的講稿都寫了出來,每次要2萬字左右。今年寒假又要開始備課了,畢竟已經(jīng)許久沒有系統(tǒng)講授一門課了,畢竟現(xiàn)在學生的信息量與活躍度遠勝于近20年前他們的學長了。在備課時,仔細讀了范敬宜院長和李彬老師10年前首次開設《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后學生們寫的數(shù)十份學習體會,從中,可以讀到他們對這門課的體會,也可以讀到他們對清華的感受。讀著讀著,又勾起了自己的清華記憶。
我第一次進入清華園是在1991年7月。當年,作為學校招生的一次嘗試,招了第一屆以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為特征的保送生。我們50多名同學提前近2個月入校,從那時起,開始沉浸在這個校園里,聽各種講座,接受各種培訓。也是從那時起,我們每個人開始在自己人生的白紙上涂畫清華的色彩。
清華的色彩是紅的。紅色是最能代表中國的顏色。清華人始終把自己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在學校這個大舞臺,教育理念是“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三位一體。強烈的家國氛圍會感染到這個園子里的每個學生。就在這些學習體會中,一位研究生寫道:“初入清華園,我的內(nèi)心真是受到了極為強烈的震撼。因為從老師們的談話、從四周清華同學的言談中,我切實感受到這個學校以國為本的濃厚責任感,很多人早已遠離的集體主義精神在這里幾乎無處不在!痹2015年校慶日,當年我們在校期間的學生部部長李鳳玲老師專門與我們這個班的幾位同學在校內(nèi)的咖啡店漫談,講了自己工作中的許多故事,那種對國家、對事業(yè)的忠誠,對個人、對利益的淡泊,讓大家很是贊嘆。同學們說,當年在校,李老師給我們許多教誨;今天離校,李老師依然在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給我們指引。
清華的色彩是綠色的。綠色是青春的顏色。清華人始終充滿昂揚的青春活力,無論身處怎樣的崗位,經(jīng)歷怎樣的砥礪,始終追求完美,不斷奮進。記得在2006年我們年級畢業(yè)10周年之際,大家一起給學校捐贈了18棵銀杏樹,就在圖書館與西大操場之間。在樹下,立了一個很小的石碑,上面刻了8個字:母校長青,學子常新。這代表著我們對學校的祝福,代表著母校在我們心中永遠的青春形象。
回到學校工作后,在同事的邀請下,我很快加入了“荷塘詩社”。加入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里原來有許多熟悉的老師。其中最熟悉的當然是胡顯章老師了?吹胶蠋煂懙哪敲炊鄷ㄗ髌贰⒛敲炊嘣娫~,還有其中多位老師的詩作,不論老少,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充滿了青春氣息。大家在忙碌的學術(shù)研究、行政工作之余,還有如此激情,也讓我的青春感更加濃烈。
清華的色彩是橙色的。橙色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顏色。清華園給清華學子們的感受恰是溫暖的感覺,清華的許多老師給學生們的突出感覺就是這樣的,宛如溫暖的園丁,永遠帶著溫暖的笑容。我還記得,好多年前我調(diào)到國家科技部工作期間,陪一位部領導出差到重慶,早上在賓館吃早飯恰好碰到去參加校慶活動的賀美英老師。賀老師認識那位部領導,立刻給他講我的經(jīng)歷,從電子系到經(jīng)管學院、再到人文學院,做了哪些社會工作,寫了哪些文章,如數(shù)家珍。要知道,那時我已經(jīng)調(diào)出學校幾年了。現(xiàn)在想來那個場景,賀老師端著盤子,站在那里,細細道來,令人感動不已。
2016年對我們1991級有一個特殊的意義,恰逢我們年級畢業(yè)20周年。在2015年年底的一個晚上,我們年級的各系召集人開了1991級畢業(yè)20周年紀念活動籌委會第一次全體會,大家一起商討如何在校慶前后組織紀念活動。那天的會議開得很熱烈,從晚上7點半一直開到10點多,對于活動內(nèi)容、捐款組織、紀念品形式等,大家談了許多意見。校友總會秘書長唐杰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學校對于校友工作的細致安排,說得大家暖意融融。
待會后走出會場,外邊已經(jīng)飄起紛紛的雪花。但許多人依然意猶未盡,還圍在一起說了許久。我看太晚了,請?zhí)评蠋熛茸撸麉s說沒關系,要與校友們多聊聊。清華對于自己的學生,總有那么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即便已經(jīng)畢業(yè)數(shù)十年了,每個人都是單位、家庭的中堅,有許多的工作任務和家庭責任,但大家依然很樂意來參與這樣的集體活動,都愿意重回母校找回當年的溫暖記憶。
清華的色彩更是紫色的。紫色是清華的校色。在我們心中,這是一種莊重的顏色。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清華人的治學嚴謹是出了名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在這種學風下,才有大師云集、人才輩出,才有清華學子追求真理的持續(xù)熱情。在這些學習體會中,我讀到一位來自臺灣的研究生的感受:“看著大家激動地辯論,一來一往地發(fā)表想法,那認真的神情以及鑿知言言,我會看得入神,回過神來,對同學們充滿敬佩之意!”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坐在大禮堂邊的辦公室里靜靜地讀著清華學子們的學習體會,別有一番滋味,對清華的厚重、博大的認識更加具象深入。在這里的學習,會遇見真正的美,會結(jié)交高尚的心,會讓每一個浸淫其中的學生發(fā)生改變。一位研究生在學習體會中說:“受到清華踏實學風的熏陶,最大的轉(zhuǎn)變用一句話形容便是:心態(tài)由急于求成轉(zhuǎn)而平和穩(wěn)健,視域由小資式的狹隘轉(zhuǎn)而大氣的廣博。十分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套用范老師和李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如有來世,還上清華’!”的確,“如有來世,還上清華”!這也是我們在畢業(yè)20年后想對母校說的最真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