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神奇的蔥蒜
這本別具一格的書敘述了蔥屬植物的深遠歷史及當下振奮人心的應(yīng)用,這些事實均呈現(xiàn)于細致探索歷史文獻后而成的故事中以及大量的實驗研究中,使讀者在愉快閱讀的同時且能收獲良多。蒜和其它蔥屬植物在早期是怎么栽培的?它們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化學與生物化學性質(zhì)?硫元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文學、詩歌和藝術(shù)之中怎么描寫和應(yīng)用蔥屬植物?世界古老的烹調(diào)中蔥屬植物有何特色?本書通過豐富的圖像、詳盡的實驗闡述,為你揭曉答案。
大蒜和它的親戚(蔥屬植物)有著非凡、豐富而奇異的故事。艾瑞克?布洛克教授是該領(lǐng)域各方面的專家,他在書中從文化、歷史、植物學、環(huán)境、烹調(diào)、藥用直至它們的基礎(chǔ)科學敘述了蒜和蔥屬植物的故事,敘述細節(jié)之處。布洛克教授在有機硫化物以及特殊的大蒜及蔥屬植物含硫組分的前沿領(lǐng)域研究近四十年,洞悉入微,因此本書在基礎(chǔ)科學方面的描述是全面的并極富。廣泛、完整的內(nèi)容以及專家的敘述,將使本書在未來成為一部經(jīng)典作品。
它的亮點之處還在于書中精心收集的繪圖與照片。它們將蔥屬植物與社會、藝術(shù)、歷史、建筑及文化完美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是該書對讀者的又一貢獻。 能在一本書中將一個普通植物家族從古至今、有趣而繁多的材料融匯消化,再循循道來,是難能可貴的。除此之外,它的價值也在于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繽紛的生命活力,充滿陽光,也意味深長。它也是一部清晰、美妙、令人怡然而充滿愛的作品。
譯者前言
Eric Block教授在2014年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時,十分希望該書也可以擁有中譯本。這本圖文并茂的精彩著作不僅是一本化學專著,且廣泛涉獵了歷史、文化與藝術(shù)領(lǐng)域,對于相關(guān)專業(yè)的讀者而言,它是一本以歷史發(fā)展為經(jīng),以生物化學研究為緯的大作品,對于普通讀者而言,它也兼具趣味性與可讀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J.Corey教授對此書有著很高的評價。 得益于戴立信院士的信任,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期間就接觸到了這本專著,并著手翻譯工作。行將畢業(yè)之際,也是這本書即將出版之時。有機化學雖然是我的專業(yè),平日也對傳統(tǒng)文學頗為喜愛,然而化學知識淵深海闊,這本書所涉獵的內(nèi)容并不在我的日常研究范疇之內(nèi),而斟酌詞意的過程中,尤其涉及詩歌作品時,時覺才疏學淺,筆力不濟。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戴立信院士是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在此書的翻譯工作中,他時常給予我鼓勵,并且在精心校對之余,為分擔我本應(yīng)承擔的工作而躬身翻譯。其間,他多次因病住院,也未對翻譯工作心存過半分茍且,才使得該書的中文版有始有終,順利完稿。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的莊寒異教授,在嗅覺領(lǐng)域與Eric Block教授有著長期的科研合作關(guān)系,并有極好的中、英文文學基礎(chǔ),她參與了本書的校閱,更加保障了該書的專業(yè)性與詞義表達,不至因我一己之失而出現(xiàn)大的紕漏。 中國的飲食文化豐富,在當代中國,蒜、洋蔥、大蔥、細蔥等都已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料。尤其在北方,蔥蒜更是餐桌上的?,甚至可以單獨作為菜品食用,“大蔥蘸醬”便是一例。古代餐飲中也不時見到蔥蒜的身影。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飲茶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陸羽的《茶經(jīng)·五之煮》中便記述了盛唐以前以蔥蒜佐茶的煮茶之法。然而,在文學作品中,則較難覓得蔥蒜等“五辛”的蹤影。《詩經(jīng)》之中,對于韭等蔥屬類植物略有提及,然而唐詩宋詞,又或能夠詳細記錄古代日常生活的小說則鮮有此類植物的身影,據(jù)我們的查閱,即使是大量描寫清代日常生活且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紅樓夢》中,也不曾出現(xiàn)蔥蒜。這大抵與《詩經(jīng)》采集于民間,而此后的文學作品逐漸文人化有關(guān),由此可見,和婆羅門類似,蔥蒜之類,在古時的中國,或許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但在今日,莫言的一本小說卻是名為《天堂蒜薹之歌》。 戴立信院士之參加校閱,除了與Eric的友誼之外,還因其濃厚的大蒜素情節(ji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家曾要求科研人員提出更加聯(lián)系實際的課題。當時,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梅斌夫等研究員根據(jù)“大蒜田里少有害蟲”的現(xiàn)象提出了研究大蒜衍生農(nóng)藥的課題。他們參照大蒜素的結(jié)構(gòu),研究出乙基大蒜素。乙基大蒜素曾在山東、安徽等地廣泛用于番薯的防霉防菌儲存。彼時正值“三年自然災(zāi)害”,番薯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品種,它的存儲疑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因此,此項工作也曾是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重要成果。近來,我們才知道如今乙基大蒜素依然有著超千噸原藥的年產(chǎn)量。乙基大蒜素,即乙基硫代亞磺酸乙酯(用乙基取代了大蒜素中的烯丙基,以獲得更好的穩(wěn)定性),它的水劑、乳劑及粉劑或者復(fù)配,主要用于熏蒸防霉或是農(nóng)業(yè)抗菌劑直接噴灑或灌根。近日,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姜標教授又發(fā)明了三元配方,即乙基大蒜素+乙基硫代磺酸乙酯+乙烯基磺酰氟,除防霉、防菌外,該配方還有很好的倉儲殺蟲作用,可用于倉儲,也可用于文物保護。積新、老兩代的努力,大蒜素衍生的環(huán)境友好農(nóng)藥,在我國的發(fā)展著實可喜。 借由此書的翻譯,我在反復(fù)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它絕非是一本僅僅滿足于讀者好奇心的書籍,更不失為一本旁征博引,可以從蔥蒜歷史發(fā)展這一隅了解到多方面知識與文化的可靠讀本。該書切入科研腹地,十分詳細地討論了在研究蔥屬植物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多種硫化物的結(jié)構(gòu)鑒定,反應(yīng)性及其在生物、醫(yī)藥等領(lǐng)域的作用與機理。這本集Eric教授熱忱與學識的專著中文版能夠在中國發(fā)行,期盼也能得到中國讀者的喜愛。 唐岑 2017年3月 前言 作為一名專門研究有機硫化學的化學家,我何以要寫這樣一本書來講述大蒜和它的親戚——蔥屬植物呢?四十年前,我開始了研究大蒜和洋蔥中不尋常的含硫化合物的實驗工作。經(jīng)過與有天分的學生和同事的共同努力,漸漸揭開了這些氣味沖鼻、刺激淚腺的化合物的神秘面紗。那些從植物中提取或在實驗室中合成的化合物有著不可思議的復(fù)雜性,由此構(gòu)成了我們課題組發(fā)表論文以及學生們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chǔ)。我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向該領(lǐng)域的專家講述,也在高中、大蒜節(jié)乃至以大蒜為主題的餐桌上與人們分享我們的工作。 為了吸引聽眾,我往往在科學內(nèi)容中穿插著講述這些植物的歷史、它們的食用與藥用功能。有時,園藝、植物、藥物領(lǐng)域,以及其它一些對大蒜和蔥屬植物感興趣的會議會邀請我前往。為了準備這些會議,我要求自己了解這些植物的歷史與文化,便常常會涉足這些遠離化學的領(lǐng)域。我發(fā)現(xiàn)自己又成為了一個學生,遇見同事、閱讀文獻之時總在攫取盡多的養(yǎng)分,也在國際旅行中關(guān)注那些總是擺著蔥屬植物的菜市場。經(jīng)歷多了,在自學過程中便積累了許多關(guān)于蔥屬植物的知識和信息。隨著研究的深入,我越發(fā)感覺到,自從這些植物被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以來,它們在科學領(lǐng)域與在文化領(lǐng)域之間微妙的關(guān)聯(lián)有著迷人的魅力。 我并非第一個對蔥屬植物化學感興趣的人。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前倫敦皇家化學學院(今已發(fā)展為帝國理工大學化學系)首任院長,德國化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阿瑟·斯托爾(Arthur Stoll),瑞士山德士制藥有限公司總裁,與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威爾斯泰(Richard Willst tter),合作研究葉綠素的先鋒;芬蘭化學家,1945年諾貝爾獎得主阿爾圖里·維爾塔寧(Artturi Virtanen)等杰出名人以及很多國際科學家,都曾被蔥屬植物的化學所吸引。追尋這些先輩的足跡,難免會有惴惴不安的感覺。 在閱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從人類步入文明社會之初,蒜、洋蔥、韭菜、香蔥等蔥屬植物便開始在食用與草藥之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中,蔥屬植物被反復(fù)描述,毀譽參半。建筑學與裝潢藝術(shù)中也有它們的身影。種植具有觀賞性的蔥屬植物既可以裝點莊園,也可以保護附近的植物免遭害蟲的侵擾。大蒜片(丸)是最暢銷的草本食物補充品之一,與此同時,一些源于大蒜的產(chǎn)品有望成為環(huán)境友好的殺蟲劑。先人的細致觀察與今人的深入研究告訴我們,蔥屬植物如此特殊而多樣的性質(zhì)歸功于大自然賦予它們的化學成分,這些植物中含有大量看似簡單的化合物并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的侵擾。 本書致力于記錄與檢驗這些植物從古至今紛繁的用途,通過對歷史文獻的仔細核查,并基于全球?qū)嶒炇业谋姸嘌芯抗ぷ,從虛?gòu)傳說中找出事實。對于復(fù)雜的科學概念,書中將盡力用最清晰的詞匯加以解釋。對研究結(jié)果也會用通俗的語言做出明了的表達。此外,我將努力提供充足的細節(jié)和更全的文獻,包括古老的原始文獻和最新的文獻,以盡力滿足需求更多的讀者,也同時滿足各個不同領(lǐng)域的研究者,如考古學、烹飪藝術(shù)、藥物學、生態(tài)學、藥理學、食品科學、植物科學、農(nóng)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業(yè)內(nèi)人士的求知欲。我個人還有一個愿望,希望那些剛剛開始從事化學或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新人可以通過本書了解科學研究是如何進行的,也能夠明白有機化學知識在各個科學領(lǐng)域之中的巨大用處。我非常感謝出版社,他們鼓勵我在文字之中穿插大量的圖畫和照片,豐富了那些法用文字來描述的事物。 本書同時也是我個人旅程的故事,既是比喻的也是真實的。在哈佛大學,跟隨諾貝爾獎得主艾里亞斯·詹姆斯·科里(E.J.Corey)開始科研訓練的日子為我后來從事天然產(chǎn)物與有機硫化學做足了準備。后者成為了我1967年博士學位論文與1978 年個人專著的主題。我對于蔥屬植物化學的興趣始于偶然。在20世紀60年代末,我還是美國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一名年輕教工。那時,為了找到研究課題,我開始追溯研究生時接觸的二甲基亞砜[DMSO;CH3S (O)CH3]的值得注意的化學性質(zhì)——它是優(yōu)良的溶劑、化學過程中的反應(yīng)物,也是具有爭議的關(guān)節(jié)炎治療藥物。我想,若是將人們了解得更少的它的類似物:甲基硫代亞磺酸甲酯[CH3S (O) SCH3]作為研究課題會十分有趣。甲基硫代亞磺酸甲酯比DMSO 多了一個硫原子。這個容易合成的化合物確實擁有不凡的化學性質(zhì)。很快,引起我注意的是,大量常見的蔬菜,包括蔥屬植物、十字花科屬植物中都能自然地生成甲基硫代亞磺酸甲酯。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甲基硫代亞磺酸甲酯的許多化學知識與更加復(fù)雜的化合物——大蒜素直接相關(guān)。大蒜素[CH2=CHCH2S(O)SCH2CH=CH2],這種在大蒜被切碎或者碾碎時產(chǎn)生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六個碳原子,與含有兩個碳的二甲基亞砜截然不同。 當我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繼續(xù)我的研究時,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一個穩(wěn)定、沒有氣味的白色固體中,洋蔥酶卻可以快速地釋放出具有高活性的含有三個碳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第二種酶的作用下又能重排自身的原子,形成另一個結(jié)構(gòu)奇特、刺激淚腺的化合物。在缺少第二種酶的情況下,一連串的化學作用會導(dǎo)致最初生成的含有三個碳的化合物倍增,形成含有六個碳的化合物。隨即,后續(xù)有一系列的奇特的分子重排,最終得到一種更為美觀的結(jié)構(gòu)——洋蔥烷(zwiebelanes),順-2,3-二甲基-5,6-二硫雜環(huán)[2.1.1]己烷-5-氧化物(cis-2,3-dimethyl-5,6-dithiabicyclo[2.1.1]hexane-5-oxide), 構(gòu)成了鮮美的洋蔥風味。與此同時,另一條平行的過程導(dǎo)致含有三個碳的化合物形成含有九個碳(自身的三倍)的化合物。在洋蔥中,該化合物是洋蔥烯(cepaenes),而在大蒜中則是大蒜烯(ajoene)。這兩種九個碳的化合物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性質(zhì)。大蒜烯用于治療白血病及真菌感染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而含有洋蔥烯的制劑則用于疤痕的復(fù)原。 在我看來,大蒜和洋蔥被碾碎時發(fā)生的新奇的化學轉(zhuǎn)化是值得與更多人分享的,這些故事的聽眾不應(yīng)僅僅局限于我的化學家同事們。1985 年,我獲得古根漢基金會(John Simon Guggenheim Foundation)基金,在此期間,我在《科學美國人》上發(fā)表了“大蒜與洋蔥的化學”一文。在準備那一篇文章期間,以及更近一些寫給《不列顛百科全書》的文章期間,我學著將復(fù)雜的化學現(xiàn)象深入淺出地講述給普通讀者。我甚至也獲得了一些難得的機會,參與了三部關(guān)于大蒜和洋蔥的紀錄短片的制作。有了這些經(jīng)驗,我已經(jīng)可以自如地在這里將蔥屬植物的全部故事呈現(xiàn)出來。 研究蔥屬植物的旅程確實讓我與這個世界的溝通更加頻繁,讓我得以發(fā)展對旅游、植物和攝影的興趣。在前兩章里,文章的配圖大多來自我個人的攝影作品,包括植物園里發(fā)現(xiàn)的許多精致而具有裝飾性的蔥屬植物,也有田地里、市場上供食用的品種以及建筑之中含有洋蔥甚至大蒜的圖案與設(shè)計。中間兩章按年代敘述的是化學科研工作的發(fā)展過程,要從分子層面上解釋當這些植物被切割及碾碎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這兩章同時也是一次空間和時間上的追索之旅——因為在化學這門學科誕生的初期,全世界的化學家和生物化學家對于蔥屬植物的研究便已早早地拉開了序幕。最后兩章作為旅程的結(jié)尾,將把目光投向古往今來蔥屬植物對于民間醫(yī)學和補充醫(yī)學的故事以及蔥屬植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了令人欣喜的近期工作——將蔥屬植物的提取物用作環(huán)境友好的殺蟲劑。 我十分感謝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三十多年來對我本人在蔥屬植物化學領(lǐng)域持續(xù)的大力支持,同時,感謝美國化學會化學石油研究基金會、赫爾曼·福萊西基金會(Herman Frasch Foundatio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農(nóng)業(yè)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貝里曼研究院(Jack H.Berryman Institute)以及美國心臟協(xié)會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我也十分感謝古根漢基金會對我研究的贊助,還十分感謝一些公司、社團對我的贊助,特別是美國味好美公司、法國埃爾夫-阿基坦全國協(xié)會(SocietéNationale Elf Aquitaine)、英國的ECOspray公司。我還要感謝哈佛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威茲曼科學院以及劍橋大學——我在那里學術(shù)公休假時的主人,在那里我繼續(xù)蔥屬植物相關(guān)的研究。如今,我所在的學!~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以及卡拉·里索·德爾雷(Carla Rizzo Delray)講席為我提供研究經(jīng)費,我也在此謹表深深謝意。此外,我還要感謝:在2006年到2007年間,劍橋大學的沃爾森學院(Wolfson College)邀請我做訪問學者,在那時我正式開始創(chuàng)作本書;蒂姆·厄普森(Tim Upson)博士——劍橋大學植物園的負責人,他讓我自由進出植物圖書館,也鼓勵我將歷史植物的圖片復(fù)本放入本書;俄羅斯圣彼得堡植物園的德米特里·蓋爾曼(Dmitry Geltman)博士的熱情友善以及對我在研究圣彼得堡的愛德華·雷格爾(Eduard Regel)的早期植物學著作的幫助;還有劍橋大學多蘿西·克勞福德·湯姆森(Dorothy Crawford Thompson)博士及約翰·埃姆斯利(John Emsley)博士的有益探討。 切斯特·卡瓦里托(Chester J.Cavallito)于1945年在大蒜中發(fā)現(xiàn)了大蒜素,才使今天本書所討論的化學得以進行。令我高興的是,我見到并認識了他,而他多年前的發(fā)現(xiàn)便是在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內(nèi),距離我所在的大學只有咫尺之遙,這是一個愉快的巧合。我非常感謝切斯特與我分享了他發(fā)現(xiàn)大蒜素的細節(jié),給我提供了他所收集的早期關(guān)于大蒜的文獻。研究蔥屬植物的種屬需要人與人之間的高度合作,因此,我感激我的很多同事以及現(xiàn)在和早期的學生們,他們在這本書以及我們共同的出版物中所提及的研究過程中分享了自己的智慧與專業(yè)技能。此外,感謝克里斯多夫·加德納(Christopher Gardner)教授、拉比·穆薩(Rabi Musah) 教授、弗蘭克·豪瑟(Frank Hauser) 教授、穆里·格魯姆(Murree Groom)博士、拉里·勞森(Larry Lawson)博士和大衛(wèi)·施特恩(David Stern),他們十分認真地對本書的一章或多章進行了審閱。珍妮特·弗雷什沃特(Janet Freshwater)、卡特里娜·哈。↘atrina Harding)、瑞貝卡·吉夫斯(Rebecca Jeeves)以及他們皇家化學會的同事,感謝他們專業(yè)的編輯幫助。我尤其感謝我的妻子,永恒的伴侶朱迪——沒有她的鼓勵、幫助與愛,這本書,乃至之前的實驗工作與現(xiàn)場調(diào)查都法實現(xiàn)。 艾瑞克· 布洛克(Eric Block)
艾瑞克·布洛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化學系的Carla Rizzo Delray杰出教授。1962年,布洛克在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獲得學士學位;1967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199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E. J. Corey教授。在哈佛大學Corey團隊的博士后工作結(jié)束后,他進入圣路易斯的密蘇里大學,37歲時晉升教授。1981年,他來到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19851991年間任化學系主任。布洛克發(fā)表論文240余篇,出版4本圖書,申請10項專利。在有機硫化學和有機硒化學領(lǐng)域,尤其是蔥屬植物如蒜和洋蔥的蔥屬植物化學方面,布洛克是世界。紐約時報稱布洛克2009年的《神奇的蔥蒜傳說與科學》(皇家化學會)為蔥屬植物的之說。布洛克對嗅覺的分子機制亦有研究,并在Nature(2005, 434, 4707)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2012, 109, 34927; 2015, 112, E276674)上發(fā)表文章,他論述了銅離子在嗅覺中的特殊作用并駁斥了嗅覺振動學說。
布洛克獲得了John Simon Guggenheim 基金(1984)、美國化學會農(nóng)業(yè)和食品化學進展與應(yīng)用基金(1987)、國際委員會主族化學研究突出貢獻獎(1994)、美國化學會堪薩斯市Kenneth A. Spencer基金(2003)、美國農(nóng)業(yè)部Sterling B. Hendricks 紀念學術(shù)報告獎(2012)、以及美國化學會Ernest Guenther 天然產(chǎn)物化學基金(2016)。布洛克是美國化學會和美國科學進展學會的會員,已經(jīng)指導(dǎo)了69名研究生、博士后和訪問學者。他的研究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連續(xù)支持了34年。
第1章 蔥屬植物和它們的古今栽培史001
1.1 簡介001 1.2 蔥屬植物的植物學及植物化學002 1.2.1 蔥屬植物的命名002 1.2.2 蔥屬植物的植物學003 1.2.3 蔥屬植物的植物化學010 1.2.4 蔥屬觀賞植物011 1.2.5 作為侵入性野草的蔥屬植物:鴉蔥014 1.3 蔥屬植物的古今耕作015 1.3.1 古埃及與地中海盆地的蔥屬植物015 1.3.2 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及中世紀歐洲的蔥屬植物018 1.3.3 蔥屬植物的現(xiàn)代種植020 第2章 蔥蒜的文學、藝術(shù)與文化025 2.1 簡介025 2.2 文學中的蔥蒜026 2.3 詩歌里的蔥蒜031 2.4 電影、歌曲及芭蕾舞劇中的蔥蒜033 2.5 繪畫中的蔥蒜035 2.6 建筑中的蔥蒜:洋蔥形和蒜形圓頂038 2.7 蔥蒜,無處不在:珠寶、錢幣、郵票、瓷器、諸如此類042 2.8 不同文化中的蔥蒜:公元時代的愛好者與反對者;惡魔之眼與洋蔥法律045 第3章 蔥屬植物的化學101:歷史亮點、驚人事實、別樣用途及烹飪中的化學048 3.1 簡介048 3.2 蒜和洋蔥化學的早期歷史049 3.3 倫斯勒聯(lián)系:從切塊大蒜中分離大蒜素052 3.4 蔥屬組分衍生物的抗菌原理056 3.5 切割蔥屬植物時產(chǎn)生刺激性的原理056 3.6 切割蔥屬植物時產(chǎn)生強烈氣味的原理058 3.7 洋蔥何以令我們流淚,而我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058 3.8 新西蘭:基因改造的“無淚”洋蔥059 3.9 確定蔥屬植物的地理源產(chǎn)地060 3.10 蔥屬植物組分的新陳代謝:大蒜口氣、汗中的蒜味、黑斑洋娃娃、臭牛奶和古老的生育性實驗060 3.10.1 蔥屬化合物的新陳代謝061 3.10.2 大蒜口氣061 3.10.3 硫化氫:且臭且生062 3.10.4 黑斑洋娃娃064 3.10.5 天然物品與大蒜口氣的斗爭:葉綠素作為大蒜除臭劑064 3.10.6 呼吸氣息中蒜味的診斷意義:蒜類氣味的法醫(yī)學意義065 3.10.7 臭牛奶065 3.10.8 古老的生育性實驗065 3.11 蔥屬植物與藝術(shù):洋蔥皮染色;鍍金中的大蒜膠水066 3.12 廚房里的蔥屬植物:香辛料、香草和食物069 3.12.1 簡介069 3.12.2 廚房里的洋蔥:烹飪溫度的影響071 3.12.3 廚房里的大蒜:碾碎、烘烤、燒煮、煎炸、腌制、干燥072 第4章 色拉盤中的化學:蔥屬植物的化學與生物化學075 4.1 連線巴塞爾:大蒜中的蒜氨酸,大蒜素的前體075 4.2 連線赫爾辛基:洋蔥的催淚因子及它的前體異蒜氨酸080 4.2.1 異蒜氨酸——洋蔥催淚因子的前體080 4.2.2 洋蔥的催淚物質(zhì)083 4.3 連線圣路易和奧爾巴尼:次磺酸、洋蔥LF及其二聚體的結(jié)構(gòu)的修正086 4.4 雙酶記——蒜氨酸酶(蒜氨酸生產(chǎn)的細胞流水線)和LF合成酶(使慢反應(yīng)快速進行)098 4.4.1 來自蒜氨酸的大蒜素:為什么大蒜的大蒜素是外消旋的098 4.4.2 LF合成酶102 4.5 蔥屬植物的芳香與口味:風味前體的多樣性103 4.5.1 薄層色譜和紙色譜分析103 4.5.2 應(yīng)用高效液相色譜和液相色譜-質(zhì)譜分析106 4.5.3 氣相色譜分析蔥屬植物蒸餾油和假象111 4.5.4 蔥屬植物的室溫質(zhì)譜研究114 4.5.5 洋蔥細胞的X射線吸收光譜成像119 4.5.6 其它分離和分析的方法:超臨界流體色譜法毛細管電泳和半胱氨酸亞砜專一的生物傳感器120 4.6 前體的前體:蒜氨酸、異蒜氨酸、甲蒜氨酸——蔥屬植物硫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源121 4.7 大蒜素的轉(zhuǎn)化,第一部分:重探蒜油126 4.7.1 大蒜素的奇妙世界126 4.7.2 大蒜素水解后形成的蒜油126 4.7.3 分析方法的討論;配位離子噴霧質(zhì)譜128 4.7.4 蒜油的核磁共振分析圖譜130 4.7.5 對稱和非對稱的三硫化物以及更重的多硫化物的合成132 4.7.6 機理研究135 4.8 大蒜素的轉(zhuǎn)化,第二部分:大蒜烯的發(fā)現(xiàn)139 4.9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和助氧化活性141 4.10 連線慕尼黑/名古屋:洋蔥烯,洋蔥中九個碳、三個硫、 一個氧的分子143 4.11 從慕尼黑到奧爾巴尼:“洋蔥烷”和雙锍化物——一個化學謎題的解答145 4.11.1 洋蔥烷的發(fā)現(xiàn)145 4.11.2 雙锍化物的發(fā)現(xiàn)149 4.11.3 超級臭味的洋蔥化合物151 4.12 基因沉默改變天然產(chǎn)物化學:無淚洋蔥151 4.13 蒜的綠變、洋蔥的粉紅色化和“鼓槌”蔥屬植物中的新型紅色吡咯色素152 4.14 蔥屬植物中的硒化合物156 4.15 蔥屬植物化學小結(jié)162 第5章 民間醫(yī)學及補充醫(yī)學中的蔥屬植物164 5.1 民間醫(yī)學中蔥屬植物的早期歷史164 5.2 蒜膳食補充品:市場與管理170 5.3 作為藥物的蒜:法律規(guī)定175 5.4 蒜及其它蔥屬植物對健康的益處:以實證為依據(jù)的對健康功效的科學評估體系和在評估研究中的應(yīng)用176 5.5 蔥屬植物提取物和膳食補充品的抗微生物活性:體內(nèi)、體外、膳食與臨床研究178 5.5.1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179 5.5.2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口臭是疾病還是治愈?181 5.5.3 治療肺結(jié)核的蒜面具182 5.5.4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抗寄生蟲活性:體外研究183 5.5.5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184 5.6 蔥屬植物與癌癥:膳食、體外及體內(nèi)實驗185 5.6.1 食用蒜與癌癥風險的循證概述186 5.6.2 流行病學研究187 5.6.3 臨床試驗:大蒜烯治療非黑色素皮膚癌;大蒜素之于胃癌的胃鏡治療188 5.6.4 體內(nèi)及體外的機制研究189 5.7 心血管疾病中食用蒜、洋蔥及蒜補充劑的作用192 5.7.1 流行病學研究192 5.7.2 食用蔥屬植物于心血管的益處的體外及體內(nèi)研究193 5.7.3 蔥屬植物中的抗氧化劑193 5.7.4 食用蒜及蒜補充品對膽固醇水平的影響:斯坦福臨床試驗194 5.7.5 食用蒜及其它蔥屬植物的抗血栓作用;蒜補充品和它們對于血小板生物化學及生理學的作用196 5.7.6 食用蒜和蒜補充品的抗高血壓活性198 5.7.7 食用蒜及炎癥199 5.7.8 蒜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200 5.7.9 蒜與高原癥和肝肺綜合征200 5.7.10 蒜對于心血管的益處的小結(jié)200 5.8 膳食中的蔥屬植物與糖尿病201 5.9 蒜的硫化合物:氰化物、砷化物和鉛中毒的解毒劑201 5.10 蔥屬植物膳食作為平喘劑、抗炎劑;在叮咬中的應(yīng)用;蔥屬植物萃取物的外用傷痕愈合202 5.11 食用洋蔥與骨質(zhì)疏松204 5.12 蔥屬植物食品有關(guān)的副作用和健康風險205 5.12.1 每天食用多少蒜安全?205 5.12.2 孕期或者哺乳期婦女食蒜:嬰兒口臭205 5.12.3 洋蔥如何引起胃液反流和燒心?206 5.12.4 蔥屬植物相關(guān)的肉毒中毒與肝炎206 5.12.5 蒜瓣噎喉207 5.12.6 蔥屬植物過敏和接觸性皮炎207 5.13 不要給寵物喂洋蔥或者大蒜!208 5.14 醫(yī)藥用蒜的副作用和蒜-藥物間的相互作用210 5.14.1 醫(yī)藥用蒜引起的灼傷210 5.14.2 蒜與藥的相互作用212 5.14.3 蒜在血小板和凝血過程中的影響212 5.15 總覽蒜的臨床效力213 第6章 環(huán)境中的蔥屬植物:植化相克與源自蔥屬植物的引誘劑、抗生素、除草劑、殺蟲劑與防護劑215 6.1 危險的世界!215 6.2 天然環(huán)境中蔥屬植物的除草及殺蟲活性217 6.2.1 韭蔥的啟示217 6.2.2 霸道的植物:熊蔥的案例219 6.3 蔥屬植物化合物的殺蟲、抗生物活性及昆蟲驅(qū)散作用222 6.3.1 線蟲222 6.3.2 鞘翅目(甲蟲)、鱗翅目(蛾、蝴蝶)、半翅目(真正的爬蟲,包括蟑螂等及蚜蟲)以及雙翅目(真正的飛蟲,包括蚊子)、膜翅目(蜜蜂、黃蜂、蟻)以及等翅目(白蟻)225 6.3.3 蜘蛛綱(蜱螨亞綱:螨蟲類和扁虱)228 6.3.4 腹足綱:蛞蝓和蝸牛229 6.3.5 植物的致病性菌、真菌與卵菌:植物抗生素229 6.4 卷尾猴用洋蔥進行昆蟲驅(qū)避231 6.5 蔥屬植物中具有防護鳥類的活性物質(zhì)232 6.6 與蔥屬植物伴種和間植233 6.7 總結(jié)234 文獻目錄235 參考文獻241 附錄305 附錄1 蔥屬植物化合物含量及性能305 附錄2 《德國植物志(第10卷)》蔥屬植物圖譜(Ludwig Reichenbach,1848)314 索引342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