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海內(nèi)外中國戲曲史家自選集”叢書之一,叢書旨在全面匯聚和展示新時期海內(nèi)外中國戲曲史研究成果,由在該領域有卓越成就和廣泛影響的學者遴選自己最具代表性的論文,結集出版。本書收錄了我國臺灣著名學者曾永義先生的十篇重要論文。
總 序
康保成
自王國維(1877—1927)《宋元戲曲史》(1913)發(fā)表后的百年來,有的文學觀念、戲劇觀念不斷被顛覆被更新。
最初,人們似乎如夢方醒般認識到:元曲原來是可以和楚騷、漢賦、唐詩、宋詞并駕齊驅(qū)的“一代之文學”;被人輕視的金元雜劇和宋元南戲,曾經(jīng)有過無比輝煌的歷史。漸漸地,王國維重文學輕藝術、重元曲輕明清戲曲的觀念受到反思。人們從明清傳奇的持續(xù)繁榮,昆曲折子戲的興起,花部戲曲的崛起,“角兒制”的確立,已然認識到戲劇的表演藝術本質(zhì)。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戲劇與宗教儀式的關系問題吸引了學者們的注意,戲劇史的“明河”與“潛流”分途演進的理念被提出。這一理念目前正在經(jīng)受時間與實踐的檢驗。百年來的中國戲劇史研究,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學人和豐厚的學術成果。
王國維的同時代人吳梅(1884—1939)和齊如山(1875—1962),分別在昆曲音律和京劇舞臺表演方面獲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乃至有學者把王、吳、齊并稱為近代戲劇理論界的“三大家”或“三駕馬車”。無論這一稱謂是否被多數(shù)人所接受,但吳梅竭力提倡“場上之曲”和齊如山對梅蘭芳表演藝術的指導,都在揭示出戲曲的角色扮演本質(zhì)的同時,充分認識到作家作品與場上表演互為依存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到戲劇史上存在著一個從“一劇之本”向“表演中心”的演進過程。王、吳、齊分別代表了戲曲研究的三種路向是毫無疑問的。當然,“三大家”中,王國維重文獻、重考據(jù)的研究路向影響最大,追隨者最多。
“三大家”之外或稍后,涌現(xiàn)出鄭振鐸、任中敏、孫楷第、黃芝岡、錢南揚、馮沅君、周貽白、盧前、趙景深、王季思、董每戡、鄭騫、傅惜華、莊一拂、張庚、張敬、汪經(jīng)昌、吳曉鈴、郭漢城,以及近年謝世的蔣星煜、徐朔方、胡忌等戲劇史家。中國戲劇史的研究領域里,可謂群星璀璨,光照寰宇。
盧前在20 世紀30 年代寫的《中國戲劇概論》里,把中國戲劇史比作“一粒橄欖”:兩頭細小的部分說的是“戲”,中間飽滿的部分是“曲的歷程”。這一生動的比喻,大致勾勒出中國戲劇史研究領域的成果與不足。當時的戲劇史家,大多是從文學、文獻學的角度從事研究的,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主要在宋元以來的戲曲作家和作品方面。王國維的文學觀、戲劇觀和戲劇史觀,對這代人的影響一目了然。用注經(jīng)的觀念與方法注戲曲、搜集文獻資料、研究戲劇史,其積極意義無論如何估計都不會過高。不過20 世紀40 年
代以后周貽白、董每戡、任中敏、張庚等人的研究,擴大了戲劇史的研究領域,突破了“曲本位”的局限,彌補了前人對“戲”研究的不足,或許更值得稱道。
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和日本漢學有著割不斷的聯(lián)系。一方面,日本漢學對王國維的戲曲史研究或多或少有著啟發(fā)作用;另一方面,《宋元戲曲史》問世之后,又極大地反哺于日本漢學。森槐南(1863—1911)等人在大學講授包括戲曲在內(nèi)的中國俗文學以及開展南戲研究,是在《宋元戲曲史》問世之前,而由狩野直喜(1868—1947)開創(chuàng),青木正兒(1887—1964)、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田中謙二(1912—2002)、巖城秀夫(1923—)等人繼承的“京都學派”,卻深受王國維的影響。出身于大東文化大學的波多野太郎(1912—2003)獨辟蹊徑,他較早從地方史志中尋覓戲曲、小說的詞語史料,頗受關注。而辻聽花(1868—1931)、波多野乾一(1890—1963)、濱一衛(wèi)(1909—1984)等人,著眼于京劇現(xiàn)狀的品評,其論著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史學價值。田仲一成(1932—)的祭祀戲劇研究,從領域到方法,都具有戲劇人類學的風范,對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大陸的戲劇研究影響較大。歐美研究中國戲劇史的著作很可能在《宋元戲曲史》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
據(jù)
《清稗類鈔》介紹,英國博士瓦兒特的《中國劇曲》一書,把中國戲劇的發(fā)展分為唐、宋、金元、明四個時期,已經(jīng)明顯具有了“史”的意識。不過運用現(xiàn)代學術規(guī)范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顯著成果的,還要數(shù)后來的柯潤璞(JamesIrving Crump,Jr.,1921—2002)、龍彼得(Pier van der Loon,1920—2002)、白之(Cyril Birch,1925—)、韓南(Patrick Hanan,1927—2014)、杜為廉(WilliamDolby,1936—2015)等人。他們的研究路數(shù)不完全相同,但其成果先后傳到了中國,影響了中國。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韓國的中國古代戲劇研究比歐美、日本慢半拍,
金學主(1934—)及其門生撐起了朝鮮半島的一片天,這已經(jīng)到了20 世紀快
要降下帷幕的時候。
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的近30 余年,是中國大陸的“新時期”。這既是政治上的新時期,也是學術上的新時期。而我們,是新時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然而,當年躊躇滿志的青澀學子,倏忽之間,就被時光染白了雙鬢。驀然回首,我們這一代做了什么?
有感于此,大象出版社社長王劉純先生委托我主編“海內(nèi)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叢書,對新時期以來的中國戲劇史研究做一番檢閱。當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接下這個任務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要達成既定目標是多么不易! 叢書主編,應該是德高望重的學術權威,而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威望都遠遠不夠。再從客觀上看,叢書只能收論文,而一些有分量的學術成果往往是以專著的形式出版的;加之一些著名學者已經(jīng)或正在出版自選集或文集,無法為本叢書供稿。更重要的是,由于篇幅所限,眾多優(yōu)秀的中青年學人及其成果未能入選。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對本叢書充滿了信心。
曾永義,臺灣省臺南縣人,1941年生,F(xiàn)任杰出人才講座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中研院文哲所咨詢委員、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等職。授現(xiàn)任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東吳大學、世新大學客座教授,擔任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咨詢委員等職,同時在大陸多所著名大學任客座教授和學術機構顧問。學術專長主要在戲曲學、韻文學、民俗學、民間技藝等方面并卓有成就。曾教授是臺灣地區(qū)中國古代戲曲研究界的著名學者,近年來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帶到了大陸,在兩岸學術交流和發(fā)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的戲曲教學與研究(代序)
一、最愛春風做老師
二、轉(zhuǎn)益多師是吾師
三、領悟靜安先生治曲方法
結語
論說“戲曲歌樂之關系”
緒論
一、從創(chuàng)作觀戲曲歌樂之關系
二、談詞調(diào)之令引近慢
三、從呈現(xiàn)觀戲曲歌樂之關系
四、戲曲歌樂的相得益彰
五、現(xiàn)代戲曲歌樂“跨界”“跨文化”的現(xiàn)象與檢討
結語
《錄鬼簿續(xù)編》應是賈仲明所作
前言
一、賈氏兩段資料
二、六點現(xiàn)象
三、反對者之三點理由
結語
附錄
戲曲歌樂雅俗的兩大類型
———詩贊系板腔體與詞曲系曲牌體
前言
一、詩贊系板腔體與詞曲系曲牌體的源生和成立
二、詩贊系板腔體與詞曲系曲牌體之音樂特色
三、詩體之演化為詞曲體與曲牌體之破解為板腔體
四、地方戲曲的曲牌體與板腔體
結論
論說“戲曲之內(nèi)在結構”
前言
一、戲曲內(nèi)在結構之奠基:從“關目情節(jié)”到“章法布局”
二、戲曲“內(nèi)在結構論”之完成:“排場”觀念和理論之建立
三、筆者對“排場”理論之運用
結論:戲曲內(nèi)外結構之互動
從明人“當行本色”論說“評騭戲曲”應有之態(tài)度與方法
緒論:“當行本色”名義之定位
一、明人“當行本色論”述評
二、“本色”為“曲之本質(zhì)”之總體呈現(xiàn)
三、“當行”為創(chuàng)作與評騭戲曲應具備之態(tài)度與方法
結語
“永嘉雜劇”應成立于北宋
前言
一、北宋釋文瑩《玉壺野史》所引發(fā)的問題
二、胡忌所發(fā)現(xiàn)宋末元初劉塤《水云村稿》之相關記載
三、筆者之綜合和推測
結語
戲曲表演藝術之內(nèi)涵與演進
緒論
一、戲曲藝術本質(zhì)之內(nèi)涵與演進
二、戲曲演員之基本藝術修為與演進
三、戲曲演員之完美藝術修為
結論
散曲、戲曲“流派說”之溯源、建構與檢討
引言
一、散曲、戲曲“流派說”溯源
二、近現(xiàn)代詞曲系曲牌體“散曲、戲曲流派說”之建構與開展
三、詩贊系板腔體“戲曲流派說”之建構與筆者對“流派說”
的檢討與看法
結語
二、諸家非議《牡丹亭》之道理
其次筆者《再說“拗折天下人嗓子”》,首先歸納“諸家”非議《牡丹亭》的大要:
其一謂其句字平仄四聲不合聲調(diào)律:有沈璟、沈自晉、臧懋循、王驥德、黃圖珌等。
其二謂其韻協(xié)混用不合協(xié)韻律:有沈璟、沈自晉、馮夢龍、臧懋循、沈德符、凌濛初、葉堂、李調(diào)元等。
其三謂當汰其剩字累語:王驥德、范文若、張大復。
其四謂其宮調(diào)舛錯、曲牌訛亂、聯(lián)套失序:吳梅、王季烈。
其五謂其不協(xié)吳中拍法:王驥德、張琦、臧懋循、沈?qū)櫧、萬樹。
以上五條,前四條可以說是“因”,后一條可以說是“果”;而無論是“因”是“果”,其實都是站在以昆山水磨調(diào)作為腔調(diào)的“傳奇”律法之基準上來論說的。
其認為《牡丹亭》乃至《四夢》之不合聲調(diào)律乃因平上去入四聲,拿它發(fā)聲的方法和現(xiàn)象來觀察,具有三項特質(zhì):其一,有平與不平兩類,平為平聲,不平即仄,含上去入三聲;其二,有長短之別,平上去三聲為長音,入聲為短音;其三,有強弱之分,上去入三聲屬強,平聲屬弱。
因為四聲具有這樣的三個特質(zhì),所以四聲間的組合,由其音波運行時升降幅度大小的變化和發(fā)聲時無礙與阻塞的長短異同,便會產(chǎn)生不同的旋律感。所以唐代的近體詩,其所講求的平仄律,基本上只是運用聲調(diào)的平與不平,使之產(chǎn)生抑揚曲直的旋律感。但仄聲中的上去入三聲,其升降幅度其實頗為懸殊,并為一類,不免粗疏。所以謹嚴的詩人便在仄聲中又講究上去入的調(diào)配,有所謂“四聲遞換”。而杜甫“晚節(jié)漸于詩律細”,除在恪守格律中更求精致外,也從突破格律中更求精致。崔顥和李白也都擅長于此。
就因為四聲各具特質(zhì),不只關系聲情,而且兼顧詞情,所以詩以后的詞和南曲便明白地規(guī)定某句某字該上該去該入,而四聲的精致便也完全納入體制格律的范疇。凡是這些嚴守四聲的句子,都是音律最諧美,足以表現(xiàn)該詞調(diào)該曲調(diào)特色的地方,即所謂“務頭”,高明的作家都能在此施以警句,使之達到聲情詞情穩(wěn)稱的地步。就因為“聲調(diào)”在語言旋律上如此重要,所以如果不守聲調(diào)律,歌唱起來便容易“撓喉捩嗓”。也因此,如上文所舉,沈璟《南九宮十三調(diào)曲譜》,縱使于仙呂過曲【月上五更】引《還魂記》曲文為調(diào)式,沈璟之侄沈自晉《廣輯詞隱先生增定南九宮詞譜》更錄湯顯祖《四夢》十五支為調(diào)式,但對其不合聲調(diào)律者,仍一一舉出。而我們?nèi)魧ⅰ赌档ねぁ钒粗宰V律,就聲調(diào)律而言,如第四出《腐嘆》之【雙勸酒】“寒酸撒吞”,“吞”字韻腳,應作仄聲。第十出《驚夢》之【步步嬌】“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應作“仄仄平平平平仄”,而此句作六平一仄。【醉扶歸】“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應作“仄仄平平仄平平”,而此句作“仄平仄仄仄平平”!驹砹_袍】“賞心樂事誰家院”,應作“仄仄平平仄平平”,而此句作“仄平仄仄平平仄”。第十二出《尋夢》【品令】“便日暖玉生煙”,應作“平平仄平平”,而此句作“仄仄仄平平”!敬〒荑俊耙粫r間望眼連天”,應作“平平仄平”,而此句作“仄仄平平”。舉此可以概見其余,也難怪譜律家要以不合聲調(diào)律來責難他。
其次諸家認為《牡丹亭》不合協(xié)韻律,乃因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云:“異音相從謂之和,同音相應謂之韻!狈段臑懽ⅲ骸巴粝鄳^之韻,指句末所用之韻!雹賱t韻協(xié)是運用韻母相同、前后復沓的原理,把易于散漫的音聲,借著韻的回響來收束、呼應和貫串,它連續(xù)的一呼一應,自然產(chǎn)生規(guī)律的節(jié)奏;它好比貫珠的串子,有了它,才能將顆顆晶瑩溫潤的珍珠,貫成一串價值連城的寶物;它又好像竹子的節(jié),將平行的纖維素收束成經(jīng)耐風霜的長竿,而其裊娜搖曳的清姿,完全依賴那環(huán)節(jié)的維系。也因此,如果該
押的韻不押,或韻部混用,便成了詩詞曲家大忌。周德清《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云:《廣韻》入聲緝至乏,《中原音韻》無合口,派入三聲亦然。切不可開合同押!蛾柎喊籽┘に勺印罚骸皦坳枌m額得魁名,南浦西湖分外清,橫斜疏影窗間印,惹詩人說到今。萬花中先綻瓊英。自古詩人愛,騎驢踏雪尋,忍凍在前村!遍_合同押,用了三韻,大可笑焉。詞之法度全不知,妄亂編集板行,其不恥者如是,作者緊戒。
因為盡管韻部庚青、真文、侵尋三韻相近,但畢竟收音有-n、-?、-m 之不同,
就會影響回響的美感,所以古人以此為忌。作詩協(xié)韻必須四聲分押,亦即平聲韻和平聲韻押,上去入三聲也一樣。詞則平聲、入聲獨用,上去兩聲合用、獨用均可,有時平聲也可以和上去押在一起;又有平仄換協(xié)之例,即某幾句協(xié)平聲韻,某幾句協(xié)仄聲韻,平仄聲則彼此不必協(xié)韻。北曲則是三聲同押,即平上去三聲的韻字可以押在一起。南曲起初隨口取協(xié),有如歌謠,后來規(guī)矩大致與詞相同,而平上去三聲通押的情形遠較詞為多,則又近于北曲。至于詩贊系大抵兩句為一單元,上句仄聲韻,下句協(xié)平聲韻。
就因為協(xié)韻律是韻文學與散文學最基本的分野,所以既稱為韻文學,就非講求協(xié)韻律不可。但是中國地域廣闊,方言歧異,誠如元人虞集《中原音韻·序》云:五方言語,又復不類,吳楚傷于輕浮,燕冀失于重濁,秦隴去聲為入,梁益平聲似去,河北河東取韻尤遠;吳人呼“饒”為“堯”,讀“武”為“姥”,說“如”近“魚”,切“珍”為“丁心”之類,正音豈不誤哉!
五方言語既然不類,則以各具特色的語言旋律所產(chǎn)生的“腔調(diào)”也就各有其韻味。如就各自方音作為填詞協(xié)韻的基準,則必然各自為政,雜亂不堪;而南曲戲文在發(fā)展成為傳奇以前,正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