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著名散文家周同賓有關鄉(xiāng)情、鄉(xiāng)愁的散文30余篇,這些散文構思精巧,語言凝練,意味雋永,具有濃烈的鄉(xiāng)野風味和泥土氣息,充滿清純真摯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韻、鄉(xiāng)思、鄉(xiāng)愁,從多方面多角度審視農(nóng)村、觀照農(nóng)民,生動地再現(xiàn)了農(nóng)村生活的豐富多彩、斑斕多姿,寫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故土故人熾熱、深摯的情感系念。
找得到靈魂家園,記得住美麗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文叢”總序
王劍冰
我們強調(diào)保護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而傳統(tǒng)文化當中就有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中國人熱愛家鄉(xiāng)、牽念故里的獨特情結,是一種美好自然的文化觀念。社會越是變化、越是浮躁,這種情結就越顯珍貴。鄉(xiāng)愁也是一種尋根意識,記住鄉(xiāng)愁,記住美好的童年,記住美好的向往,也便是銘記我們的根本。
我們每個人都是故鄉(xiāng)的一片葉子,這片葉子無論飄落多遠,都無法擺脫大樹對于葉子的意義。一個人的身上總有著故鄉(xiāng)的脈絡,流著故鄉(xiāng)的血,帶著永遠不可改變的DNA。一個個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個村子的化身,他們走出去,分散得到處都是,卻不會把村子走失。
說起鄉(xiāng)愁,那是一種與生俱在的情懷,住在心中的故鄉(xiāng)常常鮮活在那里。故鄉(xiāng)是安放你的靈魂、溫暖你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納你的疲憊、撫慰你的憂傷的地方。翻開一頁頁被繁忙弄亂的過往,記憶中的余香總在兒時的故鄉(xiāng)。那里有我們最親密的玩伴、最愛吃的食物、最漂亮的衣衫、最天真的憧憬。而芬芳入夢的,多是親人親切的面容與溫馨的相聚場面。那些親人或已故去,或還在鄉(xiāng)里,F(xiàn)在多數(shù)人對故鄉(xiāng)的感覺同對年節(jié)的感覺一樣,那種熱鬧團圓、香氣彌漫的味道是鄉(xiāng)情中最重要的部分!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所以歸鄉(xiāng)最多的時刻是年節(jié),帶著滿滿的懷想、滿滿的辛苦,萬水千山相攜于途,構成最為壯闊的鄉(xiāng)愁景觀。古往今來,人們因為各種緣由漂泊在外,但總是要找機會趕回故里。金圣嘆曾列舉“不亦快哉”之事,其一即是“久客得歸,望見郭門,兩岸童婦,皆作故鄉(xiāng)之聲”。然而他們的歡喜中又帶著那種“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復雜心理。漫長的時光已然流逝,鄉(xiāng)愁的話題始終沒有停息,情懷早已滲透于詩歌典章,直至后來,還有余光中、三毛、席慕蓉不約而同地同題《鄉(xiāng)愁》。
誠然,遠在故鄉(xiāng)之外的游子,生發(fā)的多為眷念之情,即使老杜有“漫卷詩書喜欲狂”“便下襄陽向洛陽”的返鄉(xiāng)之舉,回到家鄉(xiāng)也還是要再出去,因“莼鱸之思”而辭官歸返的張季鷹畢竟是少數(shù)。還有,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或代表了一些人對于故鄉(xiāng)的認知,那就是故鄉(xiāng)即是母親(或雙親)的代名,對于故鄉(xiāng)的懷念即是對于母親的懷念,回故鄉(xiāng)即是為了看母親,母親不在了,故鄉(xiāng)的概念便模糊起來。隨著生活的變化,有人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回鄉(xiāng)的矛盾,記憶與現(xiàn)實發(fā)生了沖突,那種期待值與儀式感漸漸折損,許多美好已然變成了永久的追憶。所以有人會說:“我是真的愛家鄉(xiāng),不過愛的可能是記憶里的家鄉(xiāng)。”確實,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這是時間所帶來的不可逆轉(zhuǎn)的事實。然而不可逆轉(zhuǎn)的還有那份強烈的牽絆,永恒的顧念并未因此而中輟,情感的執(zhí)拗還是同那些疏離與怨懟扯斷了關聯(lián)。生生不息地以文字表達出來的鄉(xiāng)愁,也成為中國文學中一個特有的傳統(tǒng)。
作家們大都已離開生養(yǎng)自己的故土,但我們卻能看出那種深深的鄉(xiāng)愁情結,這其中有寫生養(yǎng)自己的故鄉(xiāng)的,也有寫生活過的第二、第三故鄉(xiāng)的,還有贊美如故知的他鄉(xiāng)的。文叢中,地域山水皆有代表,民俗風情各具特色,多方位地展現(xiàn)出人與歷史、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彰顯對親人故土的真摯情懷以及對世態(tài)人生的深切感慨,給我們帶來親近,帶來回味,帶來啟迪,讓我們感受到溫馨而深摯、蒼郁而遼闊的文字力量。
我們說,在意鄉(xiāng)俗年節(jié),提倡尊崇溫情,愛護碧水藍天,留住美好記憶,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內(nèi)容之一,也是復興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這樣會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保護和建設得愈加貼近期待與理想,也會使我們愈加容易找得到靈魂家園、記得住美麗鄉(xiāng)愁。大象出版社傾心打造這樣一套陣容壯觀的“鄉(xiāng)愁文叢”,就是帶有這樣的初衷。該文叢是具有欣賞性、研究性、珍藏性的文學工程,也是一種文化的記憶與期望!肮枢l(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隨著時間的揮手遠去,這種記憶與期望會愈加顯現(xiàn)出它的意義。
2017年初春
后記
20世紀80年代,因為把幼小的兒女送回老家,讓爺爺奶奶照看,我常還鄉(xiāng)。那時的鄉(xiāng)野生活和我的童年還能接上榫。90年代以來,偶爾回去,漸漸發(fā)現(xiàn),我曾熟悉的鄉(xiāng)村逐步變得陌生。不只環(huán)境有變、生活有變,由于年輕人出外打工,村里也少了人氣。不禁嘆惋不已。我盼望,家鄉(xiāng)也能辦起企業(yè),鄉(xiāng)親們就地工作,闔家團圓,老人得贍養(yǎng),孩子得照撫,過熱乎乎的小日子。
眼下,新農(nóng)村建設正在次第展開。這是個大好事。
把原有的村莊夷為平地,把農(nóng)民趕上高樓(我參觀過的一處正是這樣),這做法萬萬不可取。農(nóng)村就是農(nóng)村,農(nóng)村不是城鎮(zhèn)。我心目中的新農(nóng)村應當是:農(nóng)民能享受現(xiàn)代化的便捷舒適,享受清新的空氣、清凈的飲水、清潔的環(huán)境,村莊則應盡力保持舊時模樣,屋舍院落呈聚散疏密之美,如中國畫的布局。村中廣植椿、楸、槐、榆、楝、桑之類的雜樹(而不是可以盡快成材的速生楊),有小路蜿蜒林中,路旁綠草如茵。有雞鳴犬吠、鳥啼蟲吟、兒童的嬉戲聲和老奶奶家長里短的閑聊聲。田園牧歌,詩情畫意,村莊寧靜而又生動。不僅此也,更重要的是,先輩留下的文化傳承、歷史記憶、濃厚的人文氛圍不能中斷或消亡。農(nóng)村不僅應有醉人的風景美,還應有雋永蘊藉的風韻美、風俗美、風情美。
我常;叵胛彝甑墓枢l(xiāng),回想我熟悉的村莊,一再尋覓失落在往昔的久違的星星。那思念深深長長。夢境中,總是浮現(xiàn)當年的種種畫面。越到老境,思念越切;蛟S,那就叫鄉(xiāng)愁。如今,解我鄉(xiāng)愁,只能回想。還有,就是重讀我寫的文章。
周同賓,1941年生,河南社旗人,現(xiàn)居河南南陽。出版散文集《鄉(xiāng)間的小路》、《葫蘆引》、《鈴鐺》、《情歌?挽歌》、《唱給文學的戀歌》、《綠窗小品》、《周同賓散文自選集》、《皇天后土》、《周同賓散文》(四卷)、《古典的原野》、《豆的系念》、《橋的呼喚》、《鄉(xiāng)關回望》、《豆齋別集》(四種)、《遠村》、《那些年,那些事》等!痘侍旌笸痢帆@首屆魯迅文學獎,《情歌?挽歌》等分別獲河南省第二、三、四屆優(yōu)秀文藝成果獎。
童年二章
夕暮
四月
良夜
鄉(xiāng)野竹林記
歌謠的黑土地
橋的呼喚
鄉(xiāng)關回望
讀《農(nóng)政全書》
遠村風景
真不該忘了他們
閹牛人記
舞龍人記
大山的系念
鵝鵝鵝……
風雨麥仁崗
伏牛山騎驢記
關于父親
還鄉(xiāng)雜記
魂牽夢繞地方戲
說給狗兒爺
久違的星星
老屋
龍王廟廟會
往事
熱天,想起了父親
剃頭挑兒
天籟
我的《好的故事》
歸田賦
我的鄉(xiāng)下學生
我童年的伙伴
喜宴
再讀齊白石
后記
補鍋 釘鍋
家家都有鐵鍋,燒火做飯就叫燎鐵。民諺說:“三頓不燎鐵,娃子打他爹!别I極了,再綿善的娃子也會發(fā)脾氣。馬山口出的鐵鍋好。民謠說:“馬山口的鐵鍋均州的缸,趙灣的蘿卜李灣的姜,劉官營的姑娘不用相。”前四種都是名牌貨,劉官營的姑娘個個好模樣。鐵鍋再好也會使破,這家不破那家破,何況,并不是家家都能使上馬山口的鐵鍋,那鍋太貴,那地方太遠。于是,古來就有補鍋匠,走村串戶補鍋、釘鍋。使出了窟窿,要補;裂了口子,要釘。俗話說:補補釘釘還是鍋,不補不釘是爛鐵。是鍋就能用,爛鐵不值錢。
我們村大。每隔十天半月,總要來補鍋匠。村正當中,土地廟前,有棵扭著勁向上長的柏樹,白胡子老爺爺說,它已經(jīng)五百歲了。補鍋匠一來,總在那兒做活兒。補鍋匠都用上翹的扁擔挑著擔子,一頭是木箱,裝小爐子、小風箱、小砧子、小錘兒等小工具;一頭是籮筐,裝鋪蓋卷兒,鋪蓋都臟,沾滿塵土,常常是干一天活兒,隨便在誰家的磨房、牛屋或放柴的草棚下過夜。補鍋匠都帶個半大的小子,或許是他的徒弟。師父守著攤子,徒弟手掂一根戳爐子的鐵棍兒,頭頂一口破鍋(這些都是補鍋匠的招牌或者廣告),滿村吆喝生意。家鄉(xiāng)管補鍋叫錮露鍋。那小子邊在村中走,邊一遍遍高叫:“錮露鍋——釘鍋——!釘鍋——錮露鍋——!”“鍋”字的聲音拉得很長。一時間,沉寂的村莊煥發(fā)生機。聽到叫聲,全村的老婆婆、小媳婦都想到自己的鍋,該補該釘?shù)模紡脑钌辖蚁,用鍋鏟兒鏟去鍋底的黑灰;如果不鏟,補不嚴、釘不牢。鏟鍋灰有講究,只能掂著鏟,鍋灰掉下,呈弧形,不能放地上鏟,放地上鍋灰就掉成圓圈,摸黑走路會“鬼打墻”,走一夜也走不出那一小片地方。
補鍋匠一擺起攤子,總引來成群娃娃、妞妞看。我看過多次,只一次記得清。那次,那個頭頂破鍋手拿鐵棍的小伙兒吆喝得格外響亮,直叫到我家門口。奶奶正紡線,忽生站起,忙去揭鍋。我家灶臺上邊的土墻特意留個洞,在那兒放燈臺,嫌燈臺低,墊了半塊土坯,老鼠上燈臺偷油,貍貓躥去抓老鼠,蹬翻了燈臺,蹬掉了土坯,土坯砸進鍋里,砸出一道好長的紋,熬粥不漏,蒸饃漏。奶奶說,這鍋是馬山口的貨,一斗高粱買的,才使五年,釘釘,再使五年也不會漏。就拿去釘。補鍋匠又老又瘦,胡子也稀,臉像廟里被煙熏黑的土地爺。他說,得釘四個疤,不要錢,管一頓飯算了。奶奶心善,即便不釘鍋,也會管飯的,不就是幾個窩頭、兩碗稀飯、一碟辣椒嘛。奶奶交代我,等到晌午領補鍋匠回家吃飯。我一下子成了娃娃妞妞中的特殊人物,他們湊近看,補鍋匠總讓離遠點,我站得最近,補鍋匠卻不說啥。我就看得真切。
鄰家順兒叔拿一口半大的新鍋讓補,鍋上還粘著半干的面條,鍋底正中一個窟窿,像初九初十的月亮,能伸進拳頭。他說是雞飛上灶臺找食兒,屙鍋沿上,他氣極了,拾一塊半截磚砸雞,沒砸著雞,砸進了鍋里。其實,他說的是假話。昨晚上,他兩口子正要吃飯,幾句話說戧了,順兒叔脾氣暴,惱上來說聲“過不成了,算啦”,掂上磨刀的石頭就砸鍋。過一夜,小兩口又好了,就來補鍋。補鍋匠一看,說窟窿太大,補不成,給再多錢也沒辦法。順兒叔一聽,臉一沉,日一聲把鍋扔幾丈遠,立時摔成碎片,扭身走了。我知道,他成親半年來,這是第三次砸鍋。前兩次是干鍋,啪一下就砸稀爛,砸罷第二天就買新鍋。這次鍋里有飯,才只砸個洞,可還得買新鍋。
駝背彎腰的孤老婆七奶奶,小腳踩著小碎步,掂來一口盤子那么大的小鍋讓補,說是昨兒晌午燒火做飯,水還沒滾,就往下滴,滴著滴著往下流,火都澆滅了,沒做成飯,只好烙個高粱面餅子,喝半瓢涼水。補鍋匠一看,說:“呀,鍋底蝕了,不好補!本陀眯″N子敲那漏的地方,把原本豆兒大的洞兒敲成了棗兒大的窟窿。每敲一下,七奶奶就心疼得發(fā)出一聲“喲喲”。而后,補鍋匠把鍋夾在兩個小腿當中,一手托一個又臟又臭的破鞋底(臟是我看到的,臭是我想到的),一手拿一把核桃殼那么大的小勺兒,從爐中舀一砣橘紅色的鐵汁兒,倒鞋底上,小心地端到鍋下,正對著窟窿,往上輕輕一按,用一塊滿是油污的臟布在上面擦,擦出黃煙,同時伸長脖子用嘴吹,氣力不足,必須湊近吹,邊吹邊朝鐵汁凝固的地方吐唾沫,吐上就發(fā)出嗞嗞響聲。七奶奶切切地看著,又絮絮地啰唆:“如今的鍋,都不像是鐵的,像是泥捏的,使不幾天就漏了。我年輕時候,一口鍋做飯蒸饃煎煎炒炒使十幾年……”邊說邊一再慨嘆今不如昔。鍋補好,七奶奶從寬大的衣襟下摸出一個雞蛋當工錢,補鍋匠嫌少。七奶奶說:“我年輕時候,錮露一回鍋倆錢,釘一個疤一個錢;一個雞蛋值四個錢哩……”她年輕時候,大概慈禧皇太后也還不老。
大個子九伯掂一口大鍋走來,走著罵著:“都是餓死鬼托生的,再吃也吃不飽。養(yǎng)活一窩豬娃,光吃不會干活……”他是罵他兒子。他女人是癱子,卻生了五個娃。糧食不夠,只他可以吃饃,盛饃的竹簍掛梁上,老鼠能偷吃,娃們夠不著。娃們只能喝飯,五個娃都喝成了大肚子,肚子撐成了鼓,還說餓。幾天前的一個中午,一鍋飯喝完,娃們爭搶鍋鏟鏟鍋巴,不知道哪個娃不小心鏟掉了鍋半腰釘?shù)膬蓚銅疤,弄得頓頓做飯都要和面糊鍋,高粱面糊不住,必得用白面,真真可惜了。補鍋匠接過鍋一看,笑了,看補鍋的孩子們也都笑了。他那鍋上,兩長兩短四道口子,我數(shù)一數(shù),已經(jīng)釘了17個疤,有黃銅的,有紅銅的,還有一個橢圓形的,顏色發(fā)青,可能是熟鐵的,都明明亮亮,好似天上的星星。補鍋匠說,壞兩個疤,得再釘三個疤,因為口子長了;要不,口子再裂三指,鍋就會裂成兩半,想釘也釘不成了。九伯說:“那就釘吧。鍋爛了,虧就大啦!毖a鍋匠說,原來的兩個疤不能用了,太小,蓋不嚴,得換大的。九伯說:“喲,可惜那兩個疤了,釘上七年了,跟長上了一樣結實!闭f著又罵他兒子:“一窩餓狼,喝飯像灌老鼠洞,鍋再大也不夠喝!毖a鍋匠剪了圓形的銅片,先換原來的兩個疤,用鐵錘輕輕釘,釘上銅釘,用木槌輕輕砸,砸得銅片和鐵鍋緊緊貼近。后釘?shù)谌齻疤,先用鋼鉆在裂紋上鉆孔兒,而后釘疤。動作仍是輕輕的,生怕用力過大會把鍋打破。釘罷,掰一塊黃膠泥在三個疤上擦,泥太硬,朝泥上吐兩口唾沫,一手下面托著,一手上面狠擦,直到黃泥漬進縫里才完事。九伯付了錢,掂著那個有18個疤的大鍋走了,走著仍罵著那一窩娃。我想,他那口鐵鍋如果能保存到今天,一定很有價值。那是一件文物,每個疤都固定下莊稼人的一段貧寒日子,18個疤把莊稼人的苦難人生串連成綿綿不絕的沉重故事;那似乎也是一件藝術品,18個疤仿佛每個都釘?shù)檬堑胤,頗有聚散疏密之美,頗有形而上的意思,襯以黑青鍋鐵,明暗反差強烈,銅疤越發(fā)璀璨,足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想目下紛紛標新立異的前衛(wèi)藝術家,怕也弄不出這樣的杰作。遺憾的是,九伯的鐵鍋不可能放到今天,至遲在“大躍進”年代就被送進了土坯稀泥砌的煉鐵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