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舫是中國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生行的代表人物,其唱腔吸收了京劇的唱法,行腔吐字均有獨到之處,韻味無窮,為后人爭相摹唱。1955年與嚴鳳英合作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董永”一角更使王少舫成為家喻戶曉的黃梅戲明星。此次把王少舫先生生前發(fā)表的文章、講課、錄音等珍貴的文件和資料匯編成書,全面展現了王少舫先生對黃梅戲藝術的獨到見解和深刻領悟,是王少舫先生黃梅戲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和文化價值。
《王少舫談黃梅戲》即將出版問世。我獲先睹之快,激動之余有些話說。
中國戲曲劇種的走向成熟,常常有賴于杰出的藝術家的卓越成就。當年若非有高朗亭領銜的三慶徽班進京,若非有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鼎甲”的馳名京師,若非有譚鑫培、王桂芬、孫菊仙“新三杰”的革新創(chuàng)造,就不會有后來的京戲。當年若非有袁雪芬為代表的“十姐妹”的銳意革新,就不會有后來越劇的發(fā)揚光大。同樣道理,當年若非有嚴鳳英、王少舫的杰出成就,肯定不會有“黃梅調”的華麗轉身而成為享譽天下的黃梅戲。
嚴鳳英是一位黃梅戲藝術天才?上У氖,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活活地扼殺,一顆璀璨的戲劇明星過早地隕落。嚴鳳英沒來得及留下多少理論遺產,終成千古遺恨。
王少舫先生以超強的毅力與韌性,闖過了那場文化浩劫,活到了20世紀80年代。盡管在藝術表演爐火純青的時候赍志長逝,但是畢竟留下了一宗不菲的理論遺產,就是這本《王少舫談黃梅戲》。編輯者收集了王少舫先生所有發(fā)表過的文章和在多家高等學校、藝術學校以及廣播電視臺的講話錄音,鑄成了這一座黃梅戲的史論豐碑。
這是一部黃梅戲的口述歷史。
黃梅戲在中國戲曲的大家庭中不是高齡的劇種。它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開始萌芽,在《秦淮畫舫錄》等文人雜著里有過似是而非的記述,不過在靠得住的文獻里幾乎找不到有關它生存狀況的文字。所以想講清黃梅戲的歷史成了戲曲史研究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既然無文獻可考,就只能依靠前輩“好佬”們的口述了。
民國初年登臺的黃梅調藝人中,能講述黃梅調歷史的委實不多。王少舫先生卻能夠準確地講述從黃梅調到黃梅戲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歷程。由于都是親身經歷,具有無可懷疑的真實性,所以其歷史價值彌足珍貴。
追述歷史的目的在于總結過往的經驗,以資當代創(chuàng)作的借鑒。王少舫先生追敘他和黃梅戲的關系,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條重要的經驗,一是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積極革新,一是在保持劇種本體特色的基礎上博采眾長。
中國戲曲劇種數量眾多,無論其起步的先后,大都經歷了由鄉(xiāng)鎮(zhèn)草臺到城市劇場的發(fā)展過程。一直到20世紀初年,黃梅調仍然是由一些半職業(yè)性的藝人在皖、鄂、贛毗鄰的三角地帶的鄉(xiāng)鎮(zhèn)間做草臺演出,很難有進城的機會。當時的演唱依然是“三打七唱”的格局,只有鼓和大小鑼的伴奏。因為沒有絲竹樂器的制約,演員在臺上各唱各的調門兒。演唱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都是沒有定本的幕表戲。表演也沒有固定的程式,主要是在四張桌子拼起來的草臺上練出來的“小做”。黃梅調戲班也不練功,不排戲,演出都是“臺上見”?傊,一切都還保持著民間小戲的樸素自然的狀態(tài)。
1939年,為生活所迫,王少舫和一班京劇藝人下水唱起了黃梅調,開始了“京黃同臺”的特殊局面。那時的王少舫已經是成了角兒的京戲老生。由于他在安慶的加盟,黃梅調發(fā)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他和琴師一道試驗在黃梅調的唱句之間加上了過門,進而又用京胡托腔,于是黃梅調有了“京托子”。后來京胡伴奏改為二胡伴奏,就形成了黃梅調絲竹樂隊的基本格局。由于受京劇的影響,黃梅調唱做念打“四功”逐步具備,手眼身法步“五法”逐步講究,表演的行當逐步齊全。這些變化,使得黃梅調開始由小戲向大劇種過渡。新中國成立后,王少舫組建了民眾劇團,他身兼編劇、導演和演員“三職”,帶頭編演新戲,培養(yǎng)青年演員,黃梅調開始轉變?yōu)橐?guī)模嚴整的黃梅戲。由于新文藝工作者的參與,黃梅戲如虎添翼。
序
口述之一:身世篇
緣定今生系黃梅——方紹墀先生采訪王少舫先生
藝海無涯覓戲魂
“戲”與“德”——《人民日報》記者采訪王少舫先生
口述之二:授藝篇
“回娘家”的匯報——在安慶黃梅戲學習班講課
舞臺方寸藝貴精——在安慶黃梅戲學校講課
優(yōu)孟衣冠啟后人——在安徽省藝術學校黃梅戲畢業(yè)班講課
客座北大話黃梅——在北京大學作戲曲講座
中外學子聽分曉——在安徽大學為中、關學生作戲曲專題講座
塑造惟妙惟肖的人物——在江蘇省戲曲學校為華東導演學習班講課
博采眾長、改革創(chuàng)新的黃梅戲——在江西省和南昌市文藝界座談會講話
黃梅戲的特點:把生活揉在藝術中——在河南省洛陽戲校講課
口述之三:傳藝篇
談談董永、王科舉與包公——在廣東省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錄音
從還原董永說起——在大慶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錄音
莎劇《無事生非》面面談——在安徽省廣播電臺專題采訪節(jié)目錄音
筆談篇
我演董永
赴朝慰問的感想
希望很好地解決存在的問題——王少舫在戲曲音樂工作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演唱“董永賣身”的體會
會做戲的眼睛
給黃梅戲藝術節(jié)的祝賀信
附錄
王少舫生平系年
后記
《王少舫談黃梅戲》:
離開鹽城回到了南京,我們住在承恩寺九間房里頭。
我父親又到“民業(yè)公司”去看看那些老板。老板一看:“喲!王明山你回來了,什么時候回來的?”都很熱情啊。他們說:“你來的正好,現在這個‘大京班’啊,是給上海的根新舞臺租去了。”上海根新舞臺老板叫周大瞎子,把根新舞臺遷到南京來了!艾F在這兒‘大京班’沒有了,我們把電影廠改成一個‘小京班’。你來得正好,這個班里頭需要你,也需要你兒子,你一家都來吧。”他們知道我父親的根底,知道我父親會教戲,生、旦、凈、丑,他都有點能耐。另外這個“小京班”的成員呢,都是藝人子弟,不是科班出來的。這些小孩若上臺演個什么的,包銀又不多,主要是來借臺演戲,促人成才!那么我呢就算是例外的了。因為我已經拿過包銀了,我拿三塊錢一天的時候已經過了。
我父親被他們留下后,這個“小京班”很快就組成了,全是小孩唱戲。當時南京還沒有小娃娃班,到后來才有“厲家班”、什么“秦家班”。當時南京就是我們這個自愿組合起來的一個“小京班”。哎呀!那個營業(yè)啊出奇地好!
我就在這個“小京班”里頭擔任老生這個行當了。我記得當時同在一起的還有幾個:王艷琴、王艷榮、張金鳳啊,這都是跟我配戲的,后來還有什么小金鈴啊。我們“小京班”的演出,當時在南京是很轟動的!為了給老板多賺錢,小孩子們多演幾個戲,后來老板又要我父親排連臺本戲《貍貓換太子》。頭本我演程琳,二本也是程琳,到三本就演包公了,我從包公演起一直演了二十本。當時在南京演《貍貓換太子》,這個小包公啊,那也轟動一時啊!
小時候唱連臺本戲,跟學正規(guī)戲就不一樣。就是說戲,人上臺前跟你說說戲,晚上你就要上臺演了!敦傌垞Q太子》連臺本也是有腳本子的,但不像過去唱老傳統(tǒng)戲折子戲那么要求嚴了,在舞臺上呢,比演那個其他戲就放松多了。我因為演了二十多本《貍貓換太子》,因此在舞臺上就熟練多了,但也養(yǎng)成了一些自由化習慣了。特別是過去演包公啊,咬牙切齒啊,跺臺板啊,那些都學會了,這是海派的包公哦,是江南的包公,不是京派的包公,這就不講究身份了。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就是在藝術上不講究,不進取!
南京“小京班”演的正紅的時候呢,突然就出現了逆轉,那是為什么呢?過去那個社會嘛,班子一演紅了就有人來搗你!我們在那唱了十個月《貍貓換太子》,班子就被人搗砸了。是楊寶同,王學芳,老生花旦班子,把我們給頂掉了!我們南京就失去了“民業(yè)公司”這個陣地,就沒地方演戲了!后來在“大世界”臨時又演了一些日子,爾后又在“滔滔大戲院”演了一個時期就失業(yè)了。這一失業(yè)就是三個多月,這可是我這一生當中,在南京在大城市失業(yè)最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