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在想,從零開始對建筑進行重新思考的時候應該到了。
冒出這一念頭的契機源自東日本大地震帶來的巨大災難。每當我們重新審視歷史之時,往往都會發(fā)現一些至今不曾在意的、實則很重要的東西。巨大的災難往往會改變建筑的世界,這是不爭的事實。我認為,推動建筑史前行的動力并非來自劃時代的發(fā)明或技術進步等所謂福音,而是作為生物的人類每當遭遇巨大災難、每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其自身具備的頑強依賴于巢穴的習性所致。人類的身體是奢華富貴的,這與人類動作的遲緩有關。像鳥兒或魚類等動作迅速敏捷的生物對巢穴的依賴度是極低的。而人類是脆弱、遲緩的生物,所以人類擁有依賴巢穴的怪癖,擁有依賴建筑的嗜好。
沉浸于幸福之中的人類只會重復過去的行為,而不思考該如何前行。只有在遭遇災難、在慘烈地倒下之后,人類才會扔掉過去的自己而開始向前行進。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的建筑史卻對災難視而不見。你常常可以看到,以科學或技術的發(fā)達為理由,天才個人的才能、發(fā)明和創(chuàng)意被當作必然結果寫進建筑的歷史。那真是一部幸福的建筑史,毋庸置疑的建筑史。如此,曾經接二連三發(fā)生過慘劇的歷史就這樣明快且輕率地被改編了。
但是,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絕非晴空萬里。以悲劇為契機,發(fā)明和進步的齒輪才會開始旋轉。悲劇推動著歷史,這不禁讓我們想起3·11東日本大地震a。在那一刻,以往一幕幕災難鮮活地浮現在我們眼前。于是,人類如何應對那些悲劇的場景就會清晰地浮現。
關東大地震和東京的變遷
最讓人遺憾的是,日本也被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掀起的那股追求堅固、大型建筑的浪潮所吞沒。關東大地震(1923 年)之前的東京,曾是一座木結構平房或兩層小樓林立的低矮建筑城市(圖15)。木結構建筑與混凝土或鋼結構建筑
相比,既不堅固也不算合理,當然也不高大。木結構建筑從各個方面來說,受木材這一自然要素的制約,不僅長3 米以上的材料很難買到,粗10 厘米以上的材料也很難買到,所以這類建筑一直受自然這一絕對條件的束縛。
然而,也多虧這個制約的束縛,因為木結構建筑能夠提供相當人性化的空間。每隔三米一根細細的柱子,高度被很自然地控制在二層以下。這并不是迫于人為法規(guī)所致,而是因為在大自然這一絕對條件下只能造出小建筑。
大自然要建筑小一些,而人類的智慧卻要建筑大一些。這種來自大自然的制約曾讓東京成為世界稀有的美麗城市。盡管這是一個罕見的高密度城市,但東京因樹木繁多依然顯得溫馨而且柔美。也可以說,木材的制約造就了這個城市的美好生活。
但是,關東大地震造成了10 萬人死亡,罹難者主要死于火災。和倫敦大火、芝加哥大火一樣,木材建造的城市造成了10 萬人死亡!督ㄖ鶞史ā芬惨虼肆⒓吹玫叫薷摹|京從此脫胎換骨,成為一座堅固合理的大型建筑林立的城市。替代樹木的是混凝土和鋼鐵這些日本人并不熟知的素材,東京那個人性化的空間從此被丟棄了。東京的小不見了,她在以驚人的速度變丑。由于混凝土和鋼鐵這些歐美發(fā)明的材料進入東京,這里被復制的歐美建筑所淹沒,一步步淪落為一個丑陋的大城市。
3·11東日本大地震和小建筑
日本在崇拜大的潮流過程中,終于迎來了2011 年3 月11 日。那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但是,我能察覺到這場大災難與里斯本大火之后發(fā)生的災難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一句話,就是讓人感到無論你把建筑做得多么堅固、合理、巨大,終究無法和這種大災難抗衡。我們遭遇的海嘯,其力量的強烈程度是壓倒性的。試想一下,如果在大海旁邊建造一座超高層公寓,那簡直令人不寒而栗。災難告訴我們,即便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或曰在大自然的怒吼面前,你渺小得什么都不是。
海嘯過后的核電事故更是嘲笑般地將堅固、合理、巨大建筑的軟弱無力擺在我們面前。即便是混凝土和鋼鐵修建的既堅固又合理的建筑在核能面前依然毫無招架之力。可以說,推崇堅固、合理又巨大建筑的過程讓我們過分依賴核電。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核能這把人工大火的幫助,自里斯本大火之后這種潮流的加速度是無法繼續(xù)下去的。
的確,促成這一潮流飛速發(fā)展的那個東西十分脆弱,這是3·11東日本大地震教給我們的。無論人類建造了多么堅固、合理、巨大的東西,在大自然面前都顯得如此軟弱無力。顯然,我們推崇的那個堅固、合理、巨大的程序本身從內部出現了破綻。
是時候了,應該從零開始修正我們的思維。茫然地眺望著那本該堅固合理的建筑物,它們卻因海嘯而隨波逐流,我們不禁感慨,某些東西終歸要結束,某些東西終歸要開始。
預 兆
這一天終究會到來,人們似乎在很久以前就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堅固、 合理且巨大的建筑其實毫無魅力可言,對此人們很早就這樣想過。所以朦朧中才會討厭那種盒子式的建筑,才會去嘲笑超高層建筑是多么落伍,才會去嘲笑那是有錢人為了炫耀而建造的東西。遠在大地震和海嘯來臨之前,如同動物可以預知將要發(fā)生的災難那樣,人們已經預知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我對小建筑的興趣也許就是這些預知中的一個吧。用混凝土和鋼材建造堅固合理的大型建筑并不是我的喜好。我認為小建筑更有情趣。而且小建筑可以利用身邊現成的材料,自己動手進行拼裝,樂趣十足。
所謂小建筑應該是自立的、可獨立生存的,無需政府給予基礎設施支持。如同生物自己動手筑巢,且巢穴無需電力、無需水管、更無需煤氣一樣,這種小建筑應該是自立的。如果你能領悟這樣的道理無論怎樣依賴那些公共基礎設施,于現實社會中它終歸無法做到令人滿意,那么很遺憾,我的預感真的應驗了。
既然是追求堅固、合理、巨大的東西,那么配套的基礎設施就必須完備, 于是我們知道其結果,這些基礎設施必定是過度肥大的。隨著人工技術的積累疊加,基礎設施網絡逐漸擴張,從而覆蓋全國。但是,這種人工網絡又是極其脆弱的、完全不可靠的。這種人工網絡不斷堆積的結果,讓我們知道它如同沙灘上的閣樓。因此,我的興趣開始轉向無須依賴所謂基礎設施的建筑物,轉向可以直接與大自然對話、可以直接依托自然能量、可以自立的小建筑。
自20 世紀末開始,各種自然災難接踵而至。印度尼西亞的海嘯、美國的颶風、發(fā)生在意大利或中國乃至海地的大地震……有地震學者曾指出,20 世紀其實是個災難較少的特殊時代,今后地殼將再次開始頻繁活動。我曾接到邀請, 希望我設計一座足以應對大災難的避難建筑,諸如此類的以避難建筑為主題的展覽會我也參加過多次。本書介紹的小建筑中就有幾個曾經參加過展覽。
以這樣的心態(tài)回顧從前,我們會發(fā)現預兆曾多次出現。有人曾反復警告我們不要忘記大自然的恐懼,越是巨大的就越是危險和脆弱的。在計算機世界里,小型計算機自20世紀70年代起就已經作為一個龐大體系取代了大型系列。反觀我們的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領域,這里的動作實在是太遲緩了。如今,世界已經開始從龐大走向微小。人類這一生物正試圖用各自的雙手與整個世界抗衡。
人們已經開始試圖改變,以擺脫過去單純阻止某個龐大體系(例如核能)這一被動存在的狀態(tài),正試圖一步一步去實現親自筑巢、親自獲取能量這一主動存在的蛻變。我欲盡一點微薄之力,于是孕育了這里要描述的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