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如今,在自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讀史已然成為一種時髦。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對過去歷史說得頭頭是道。盡管存在一些庸俗說史的不良現(xiàn)象,但是能激起大眾對歷史的興趣,總算大功一件。至于讀史層次的提高,需要時間來慢慢調(diào)整,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當大眾被歷史八卦灌得暈頭轉(zhuǎn)向之后,自然會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
一、讀史的功用
搞歷史研究的,常常會遭遇一個尷尬:讀歷史究竟有什么用?
中山大學陳春聲教授曾說過一段很經(jīng)典的話:人文學科確實沒有什么用,它不能使你發(fā)財。但我們用一個家庭做比喻,一個家最有用的首先是廁所,其次是廚房,家里最沒用的要屬掛在客廳墻上的那幅齊白石的大蝦。但有客人來拜訪,你不會帶客人去廁所和廚房,更多地是坐在客廳里談論墻上的那只大蝦。人文學科就是那只大蝦。歷史學屬于人文學科,所以也是大蝦。有用無用,不能單純流于實用層面的判斷,而忽略了抽象價值。古人說,以無用為用,大致道出了個中真意。
讀史的功用,可以相當廣泛和多樣,諸如修身養(yǎng)性、休閑娛樂、治國理政……不一而足。但是,在此之上,還應當有一個普遍意義。那就是:建構(gòu)國民意識。
歷史是什么?一句話:人類對過去的記憶。
如此一來,讀史的功用也就不言而喻了。打個比方,一個人早上起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失憶了。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是什么物種?他肯定會陷入彷徨和恐懼,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同樣的道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了歷史,也就無法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安放自我。
歷史,塑造了人類的身份認同。
我們?yōu)槭裁词侵袊?因為我們本身就是這五千年歷史塑造出來的,我們身上流著中華民族的血液,這是割不斷的。否定了歷史,也就否定了自己。為什么很多華人出國后,總想著尋根。這個根,就是歷史,也可以說是對故鄉(xiāng)的記憶。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為什么兩眼淚汪汪?因為有共同記憶:門前的小河,村里的小芳……
清代學者龔自珍曾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讀懂了這段話,就明白為什么日本占領滿洲后,要篡改歷史教科書了。讀史的功用,也就無需多言。
二、重構(gòu)重現(xiàn)
歷史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時間。當你說完一句話、做完一個行為的瞬間,這些話和行為就進入了歷史時空。在目前的科學認知里,時間是不可逆的。所以,歷史也就具有不可復制性。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說還原歷史,或者重現(xiàn)歷史,實際上,現(xiàn)代史學理論早已證明,歷史是無法被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復原的。因為,人們無法再次回到歷史現(xiàn)場。無法直面研究對象,是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重要區(qū)別之一。
當然了,會穿越另當別論。不過,歷史有風險,穿越需謹慎。比如,某年某月某日,你被雷劈后穿越了,低頭一看,身上綾羅綢緞,抬頭照鏡子,閉月羞花,正疑惑自己是誰時,一個彪形大漢踹門而入,左手提著人頭,右手提著刀,你一看,呵,挺面熟啊,就聽大漢說:嫂嫂,還我哥哥命來。
無法直接面對歷史,怎么來認識歷史呢?犯罪學上講,一個人犯罪,必然會留下痕跡,歷史也一樣,歷史的痕跡,就是史料。史家離了史料,就像魚兒離了水一樣。哪怕你是史學界的大咖,也要老老實實地一條一條抄材料。所以,民國時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說,史學就是史料學,史家的任務就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
有了史料,歷史就能重現(xiàn)了嗎?
首先,史料以文獻為主,而文獻是由人來記載完成的,即使是當時人記當時事,也已經(jīng)不是歷史事件本身,已經(jīng)摻雜進記載者的主觀成分,甚至是有意造假。而后來人再根據(jù)這一已經(jīng)摻雜了主觀成分的史料來認識歷史,就更容易偏離歷史真相。所以,真正的歷史學家在對待史料的時候都十分謹慎。梁啟超把它比喻為老吏斷獄,就是通常所說的歷史考證。
其次,歷史書寫者必然受到所處時代條件的限制。哪些歷史能夠進入書寫范圍?怎樣進行排列組合?應該怎樣評價?等等,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同一個歷史事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書寫者那里,都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也就是說,即使能夠保證史料是真實的,但每一份史料僅僅能展現(xiàn)歷史的一個鏡頭,至于如何把這些鏡頭制作成一部完整的影片,那就要看各自的剪輯功力了。所以,歷史總是在不斷地被重寫。
《非誠勿擾》中有一個葛優(yōu)與臺灣女子相親的片段,雙方使用了解放和淪陷兩個不同的詞匯。這兩個詞匯,都指向國共戰(zhàn)爭,但勝利者和失敗者在情感、用詞等方面顯然存在巨大差別。
當然,真正尊重歷史的人不會故意去捏造歷史。你可以說解放,也可以說淪陷,但不能說國民黨把共產(chǎn)黨趕到了臺灣;你可以說孔子很革命,也可以說孔子很保守,但把孔子說成是韓國人,那就是對我大中華十幾億人民的挑釁。
近些年,網(wǎng)絡上興起一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將歷史看做文字游戲,信口開河地隨意講史,這顯然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值得警惕!所以,作為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理當堅守說史的底線。歷史,不是小姑娘,更不是娼妓,不該被肆意涂抹和褻瀆。
第一編中西文化的碰撞
溯源篇:禮儀之爭讓中國淡出世界朋友圈 / 2
真相篇:中西碰撞之八大疑團 / 8
英法火燒圓明園與氣溫驟降有無關系 / 8
國弱民遭殃:鮮為人知的豬花買賣 / 11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究竟是真是假 / 15
洋務運動為什么干不過明治維新 / 18
甲午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十年前就注定了 / 21
西方瓜分中國狂潮因一幅圖而起 / 24
日本間諜挽救紫禁城的背后 / 27
喚醒中國:拿破侖與睡獅說的真相 / 30
觀念篇:行走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 / 36
用鬼子稱呼外國人純屬意淫 / 36
魏源的《海國圖志》在日本引起的反響 / 38
出國留學竟然要簽生死狀 / 42
修鐵路究竟沖撞了哪些神靈 / 46
邁出拯救女性第一步的是個富二代 / 50
滿洲奇女子用生命換來女學春天 / 54
西方對清末立憲的態(tài)度令人大跌眼鏡 / 57
西方女性在中國從番婦變身美人 / 61
纏與放的較量:三寸金蓮的前世今生 / 69
男女大防被妓女在茶館、戲園里打破 / 72
中國人花了30年才接受自行車 / 74
解放膝蓋:跪拜禮的廢除過程 / 78
公廁在上海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 / 81
是誰公開刊登了中國第一則征婚啟事 / 82
洋人篇:請摘掉有色眼鏡 / 86
教科書里的大反派其實是洋務運動總顧問 / 86
酒后吹牛吹出史上最奇葩外交使團 / 90
傳教士打造的避暑勝地 / 95
第二編天朝上國的掌權(quán)者
太后篇:葉赫那拉的權(quán)謀與奢靡 / 100
君臨天下有多難?慈禧:分兩步 / 100
姜是老的辣:戊戌變法期間慈禧的戰(zhàn)略 / 105
慈禧鎮(zhèn)壓戊戌變法卻繼承康有為衣缽 / 109
慈禧逃難過得很苦?回鑾財物裝了三千車! / 111
幸福在哪里:末代皇太后隆裕的悲劇 / 117
帝王篇:有心救國,無力回天 / 122
四無皇帝咸豐竟靠假哭登基 / 122
咸豐對身后事的安排害死最心愛大臣 / 125
侄子外甥親爸爸:光緒與慈禧的關系 / 128
光緒為救國掀起宮廷英語熱 / 130
為何變法剛開始光緒就革了翁同龢的職 / 133
沒有金剛鉆,偏偏攬了瓷器活:載灃的救國術(shù) / 135
大臣篇: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 140
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亦有局限 / 140
杜受田憑什么獲得謚號文正 / 143
肅順的這項政策讓中國人多留50年辮子 / 146
千年科舉史上唯一被處死的一品大員柏葰 / 150
替慈禧辦差的權(quán)監(jiān)安德海為何被山東巡撫斬了 / 153
李鴻章緣何被稱為亞洲野蠻人 / 157
戊戌六君子中竟有一人是間諜 / 160
戶部尚書閻敬銘堅決反對頤和園工程 / 162
張之洞背地里罵慈禧是老寡婦 / 166
第三編大清王朝的掘墓人
政權(quán)篇:不太平的太平天國 / 170
代神傳言:太平天國里的大殺器 / 170
重典治國:太平天國的嚴刑酷法 / 179
春節(jié)變身妖年:私自過年會被斬首 / 181
文化滅絕:延續(xù)一年的焚書政策 / 184
革命篇:暗殺竟被正當化和組織化 / 187
一條小辮子,撬動大清朝 / 187
清末緣何出現(xiàn)暗殺風潮 / 190
原本用來救命的新軍竟變成索命鬼 / 192
武昌起義中的五次意外 / 195
自產(chǎn)鴉片:壓垮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0
人物篇:亂世梟雄,逼退清帝 / 204
鑒湖女俠秋瑾的另一面 / 204
大老虎奕劻力主清帝退位不全因為錢 / 209
康有為致電美國總統(tǒng)說:袁世凱暗殺光緒 / 212
晚清最佳搭檔:袁世凱(武) 徐世昌(文)
/ 214
四招連發(fā):袁世凱逼退清帝 / 219
編外 / 223
黃金榮的把兄弟,因誤闖一大會場出名 / 223
國學大師幫杜月笙修家譜 / 226
杜月笙幫張學良戒毒 / 228
就讀于黃埔軍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231
百樂門繁華的背后 /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