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熊從不跟人打招呼,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說“你好”“謝謝”和“對不起”。小兔子每次看到都跟他說“不對,不對”,并且教他該怎樣說。大毛熊覺得好好玩,于是他到處說“你好”“謝謝”“對不起”,但卻惹得大家不高興……當他掉到洞里,沒人救他時,大毛熊終于學會了在對的時候說對的話。
這是一本輕松帶領孩子學會在不同情境使用恰當語言,并且學會禮貌的繪本。臺灣知名編劇、繪本創(chuàng)作者黃郁欽,再次帶著調皮的大毛熊和大家見面。調皮但并不是故意搗蛋的大毛熊,相信是很多孩子的樣子。常常被大人說“不對,不對”的小朋友,一定會發(fā)現大毛熊跟自己很像。毋須教條式的訓誡或規(guī)范,《不對,不對》讓孩子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學會跟別人相處。
對的時候說對的話
臺灣師范大學人類發(fā)展與家庭學系博士陳欣希
你知道嗎?人類會說話可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因為當我們“真正”學會如何“說話”時,除了熟悉語言的“語音”(字詞的發(fā)音)、“語義”(字詞的意思)和“語法”(有邏輯的排序字詞以組成句子),最重要的是,學會“語用”(能在不同情境中使用語言),也就是,能“適當”地使用語言,讓他人了解我們要表達的意思,達到溝通、建立人際關系的目的。
“語用”的能力是有些挑戰(zhàn)性的,因為,要有“視情況決定”的能力。故事中的主角大毛熊就是缺乏這個能力。
故事的第一大段是這么說的——小兔子看到大毛熊與別人的不良互動,總會糾正,并示范正確的方式,大毛熊也很乖的修正自己的行為。這,不是很好嗎?小兔子老師常常利用事情發(fā)生的機會對大毛熊進行教育,大毛熊學生也努力學習并加以應用。只是……大毛熊仍是弄巧成拙。在這階段,他只是重復兔子教的話,還沒有“語用”的能力。
故事的第二大段是這么說的——學了“你好!”“對不起!”“謝謝!”的大毛熊,覺得說這些話很好玩,開始自己制造許多情境,以便有機會說這些話。這,不是很完美嗎?當學生學會老師教的事后,持續(xù)應用以穩(wěn)定能力。只是大毛熊卻故意搗蛋。
故事的第三大段是這么說的——掉進洞里的大毛熊,把他會說的話大聲說出來,但是,沒有人理他。這時,他突然想起了他捉弄別人的事……就在他深切反省,并對著天空大叫“對不起”時,救兵也到了。
故事的最后是怎么說的呢?你自己看啰!
看完這故事,你心里可能會嘀咕:“這只大毛熊未免太‘白目’(臺灣話,指搞不清楚狀況,亂說話!幷咦ⅲ┝税!”不僅教不會,還故意搗亂,若不是有“面壁思過”的機會,搞不好還不會悔改呢!但,很多孩子就是這個樣子:非要等到不好的事情發(fā)生而感到后悔時,才能學會教訓。而且,我建議你去看大毛熊的第一個故事:《這是誰的?》。你就知道,這只大毛熊原本獨霸四方,才剛開始與其他人往來、學習與朋友相處呢!如此,就不難理解大毛熊在人際關系上還有一段路要走呢!
“你好!”“謝謝!”“對不起!”這三句話看似簡單,但是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它們可是讓孩子學會“辨別什么情況該說什么話”的開始。而且,這三句話也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基礎呢!
黃郁欽,臺灣知名編劇、繪本作家。1980年學電影,1986年開始擔任電視編劇。喜歡天馬行空地幻想、自由自在地畫圖,所以于1988年開始創(chuàng)作繪本,1996年成立繪本創(chuàng)作團體“圖畫書俱樂部”。目前正在持續(xù)繪本的創(chuàng)作。
曾獲得牧笛獎首獎、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優(yōu)選、小綠芽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兒童讀物獎,以及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佳作。已出版作品有:《這是誰的?》《不對,不對》《好東西》《花狗》《躲好了沒?》《給我咬一口》《烏魯木齊先生的1000只小羊》《誰要來種樹》《當我們同在一起》《我有兩條腿》等。
談到大毛熊系列故事的時候,黃郁欽回憶道:“2011年,在構思大毛熊的故事時,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童年時沒有計算機也沒有電玩,雖然有很多兄姊,卻因為年齡差距過大,懂事的時候,兄姊都已經出外念書,類似獨生子的狀態(tài),所以總是任性不已,以為家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待人處世的禮貌,自然也不太及格。完成《這是誰的?》《不對,不對》時,赫然發(fā)現自己說不定就是大毛熊的原型,如今只不過是把童年的一些成長歷程轉化成一個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