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風云人物,無數(shù)令人稱嘆的歷史事件。為了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了解中國歷史的進程,豐富知識儲備,《中華五千年大講堂》分為華夏源頭、中原爭霸、九州一統(tǒng)、離析與交融、乾坤變幻
著名的科學史家貝爾納曾說:“中國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和科學的巨大中心之一。”中華五千年歷史是一個漫長而又耐人尋味的過程,綿遠流長,波濤洶涌,既有繁榮輝煌,也有曲折艱難,但歷史一直堅定地向前發(fā)展。過去的歷史的積累,鑄成了今天燦爛的現(xiàn)代文明,而在新的千年中,我們更加需要歷史的光輝照亮前方未知的道路。
博古通今一直是中國人的追求,因為歷史中蘊含著經(jīng)驗與真知。無論是王朝帝國的興衰成敗、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還是重大事件的曲折內幕、偉大改革背后的艱辛……這些歷史無不折射出做人與做事的道理。古往今來,有所成就的有識之士,大都是通古博今的人。學習歷史,從歷史的興衰演變中體會生存智慧,從歷史人物的叱咤風云中感悟人生真諦。小到個人,是修身齊家,充實自己頭腦、得到人生啟迪的需要;大到國家,是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敗之地的前提。處于民族偉大復興重要時刻的中國,尤其需要從過去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中汲取營養(yǎng)。
歷史知識的普及對歷史讀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使歷史從神圣的殿堂走人民間?如何能使人們如欣賞文學作品一般欣賞歷史?《中華五千年大講堂》因其獨特的體例在普及歷史方面做了有益嘗試。
《中華五千年大講堂》是一部雅俗共賞、老少成宜的經(jīng)典歷史讀物,一經(jīng)問世,便因其獨特的體例、豐富的知識而深受讀者喜愛,成為我國發(fā)行量最大的歷史類讀物之一,各種不同版本不斷涌現(xiàn)。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化的繁榮,市場上的許多版本已經(jīng)不能滿足廣大讀者越來越高的閱讀需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進行更新、補充和調整,并注入新的元素。鑒于此,我們精心推出了這本《中華五千年大講堂》,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等方面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chuàng)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地講述中華五千年歷史。
一、內容全面,體例科學。全書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中華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在保證歷史完整與延續(xù)的基礎上,將其分為華夏源頭、中原爭霸、九州一統(tǒng)、離析與交融、乾坤變幻、王朝更迭、民主與新生等7個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華五千年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和發(fā)展歷程,從宏觀上把握中國歷史,窺斑知豹,進而從中揣摩與品味出歷史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在體例編排上,注重各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順序;同時設立了“相關鏈接”,簡要介紹歷史背景,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以期對正文進行補充,使讀者能對歷史事件的相關情況一目了然。
二、語言通俗,圖片豐富。不同于一些板著面孔、帶著濃厚說教意味的歷史讀物,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另外,本書還精選了200多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xiàn)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現(xiàn)場照片、人物繪畫等,與文字相輔相成,力求達到圖片的選用和說明準確無誤,而且是最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經(jīng)典。文圖對應,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能感受到歷史的興衰演變。
三、全新理念,理想讀本。精練簡潔的文字、多種視覺元素、全新的視角、科學的體例,結合全面豐富的內容,使讀者能深入地了解歷史,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面去感受歷史、思考歷史。
《中僑大講堂:中華五千年大講堂》:
遠古人類
人類歷史究竟應該從哪兒說起呢?在科學比較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人類最早的祖先是一種從古猿轉變而來的猿人,這種認識可以從地下發(fā)掘出來的化石得到證明。
從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祖國各地先后發(fā)掘出的猿人遺骨和遺物的化石中可以看出:我國境內最早的原始人,是距今有170萬年的云南元謀人。另外,還有80萬年前的陜西藍田人、四五十萬年前的北京人。
約170萬年前,云南元謀地帶是一片寬廣的亞熱帶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三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云南馬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xiàn)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shù)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在元謀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層中,元謀盆地內暴露的695米厚、共4段28層的河湖沉積而形成的地層里,發(fā)現(xiàn)了兩枚上內側門齒化石。經(jīng)過考古學家們檢測,這兩枚牙齒屬于170萬年前的一個原始人,男性,30歲左右。
它確證了中國人的歷史起源和存在。在發(fā)現(xiàn)這兩枚牙齒化石的同時,從褐色黏土層中出土的還有7件元謀人制造和使用的刮削器與脈石英石核。從這一古跡遺址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萌芽。
又過了幾十萬年,也就是80萬年至75萬年前,在今陜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地帶,生活著一些原始人類。
他們低平的前額上,明顯地隆起粗壯的眉脊骨。他們打制的石器比較簡單,又粗又大,但仔細一看,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不同類型石器分工的跡象。這就是著名的藍田人。他們的化石于1963年到1965年在陜西省藍田縣公王嶺更新世早期地層中被發(fā)現(xiàn)?脊艑W家研究表明,藍田人比后來的北京人大腦容量要小一些,大約有778毫升。但是有一點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他們已經(jīng)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這是已發(fā)現(xiàn)的亞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這個發(fā)現(xiàn)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直立起來,是成為人的重要標志。
后來出現(xiàn)的北京人,他們的體質結構已經(jīng)構成了人的基本特征,但仍然殘存著某些猿類的性質。他們的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只1.558米左右,女性平均身高約1.435米。他們和現(xiàn)代人相比較,面部稍短而嘴巴特別前伸,看不見下頜,前額比現(xiàn)代人低平,有點向后傾斜。他們的腦殼比現(xiàn)代人厚,大約是現(xiàn)代人的一倍。頭蓋靠下部膨大,上部收縮。平均腦容量是1075毫升,僅僅是現(xiàn)代人平均腦容量的75%,但是,他們比現(xiàn)代類人猿的平均腦容量大一倍以上,類人猿的腦容量只有415毫升。
北京猿人已經(jīng)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他們使用的工具有骨器、木器,更多的還是石器?脊艑W家們以北京猿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為依據(jù),證明他們跟動物有了本質上的區(qū)別,已經(jīng)具備了人類的某些特征。
北京猿人還有一個更為進步的舉措是已經(jīng)會人工取火,這是一個確鑿無疑的事實。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fā)現(xiàn)了厚達數(shù)米的灰燼層,說明篝火在這里連續(xù)燃燒的時間很久,也說明北京人已經(jīng)懂得保存火種,不需要火時用灰土蓋上,使火陰燃,到下次要用火時,扒開灰土,添上草木,經(jīng)風一吹便能引燃;覡a中被火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樸樹籽,則證明北京人已經(jīng)能使用火燒熟食物。
幾十萬年過去了,猿人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進化了。我們從遺跡中發(fā)現(xiàn),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里活動的原始人,已經(jīng)和現(xiàn)代人沒有區(qū)別。我們把他們稱為“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同以前使用的工具相比,在質量上有很大提高。他們不但能夠把石頭打制成石斧、石錘,而且還把野獸的骨頭磨制成骨針。
山頂洞人過著群居生活,但他們的群居生活已經(jīng)按照血統(tǒng)關系固定下來,彼此之間都有血緣關系。每個成員都是共同祖先生下來的,于是產生了原始人群。后來,又逐漸演變?yōu)槭献骞纭?br />
鉆木取火在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進化的傳說。這種傳說大多是古人根據(jù)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情景進行的一種想象。
原始人的工具很粗糙,所以就難以抵御周圍猛獸隨時可能對他們造成的傷害。正當人們?yōu)闆]有理想的住處而發(fā)愁的時候,部落中的一個人看到了樹上的鳥巢。他發(fā)現(xiàn)鳥兒白天出外尋找食物,晚上回到巢中棲息,地上的野獸無法傷害它們。由于樹葉的遮擋,下雨天也不會被淋。由此看來,居住在巢中既安全又舒適。于是,那人便依鳥巢的樣式筑造了一個可以住人的巢。后來,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子,在樹上造起小屋,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后人把這稱為“構木為巢”(巢就是鳥窩)。傳授給他們這種做法的人被稱為“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不知道怎樣利用火,不僅生吃植物果實,就是捕到的野獸,也連毛帶血地吃了。后來,人們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明了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中,已發(fā)現(xiàn)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jīng)知道利用火)。
其實自然界中火的現(xiàn)象早就有了;鹕奖l(fā),會噴出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起初,原始人看到火時,不會利用,反而非常害怕。后來偶爾拾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香美。漸漸地人們學會用火燒東西吃,并且想法子保存火種,使它常年不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