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當中,心理學家麗莎·米勒(Lisa Miller)博士為我們推出了在心理學界和育兒領域都算得上超前的重要理論:靈性教育的科學做法及其效力。米勒博士將自己作為臨床心理專家十余年的前沿科學研究成果與大量實力證據融匯于一爐,向我們展示了靈性教育對于孩子身體及心理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靈性教育本身指的是一種個體與更高層更強大力量之間的關系,比如與自然、神明、心靈或宇宙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能夠撫慰人心,充當人生指引。研究表明,對靈性教育抱以積極、活躍態(tài)度和關系的孩子們往往:
發(fā)現、呵護與激發(fā)孩子的靈性,讓孩子永遠充滿內在精神活力!
父母往往擔心:孩子會健康成長嗎?學習優(yōu)秀嗎?心理是否足夠強大?該如何鼓勵他們?該如何為他們的將來作好準備?
本書從靈性的維度,探索如何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精神的成長,以確保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心靈和終生的幸福。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米勒博士用十多年的前沿科學研究成果與大量實例融向我們展示了靈性教育對孩子身體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靈性本身指的是一種個體與更偉大力量的關系,比如與自然、神明、心靈或宇宙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能夠撫慰人心,成為人生的指引。研究表明,對靈性有積極、活躍的態(tài)度的孩子們往往:
濫用藥物的可能性減少40%
在青春期陷入抑郁的可能性減少60%
發(fā)生危險或無保護性行為的可能性減少80%
更渴望擁有快樂積極的人生和更高水平的學術成就
《靈性孩子》一書將這些研究發(fā)現變成實用的建議,展現在家長和教育者的面前,幫助我們掌握實實在在的方法。在這本內容充滿魅力的書中,米勒博士開創(chuàng)性地提供了現代育兒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科學就像鏡頭,是一種了解事物的方式,而我們發(fā)現,科學也能探索靈性(Spirituality)的奧秘?茖W尤其善于分析難以用肉眼感知的事物,使我們發(fā)現它們的價值。我們能夠找到科學的證據來解釋超出感知的關系。
我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主任,是目前蓬勃發(fā)展的精神與心理健康領域的首席科學家。我的實驗室已經對兒童、青少年和家庭的靈性發(fā)展進行了多項研究,發(fā)表了數十篇論文。每當我在全美各地舉行講座時,常常碰到家長們跟我說起他們的孩子關心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喜歡和動物交流、祈禱唱歌。他們會說:“孩子們非常有靈性!”有時,當家庭遇到困難、危機,或者親友去世,孩子們所展示的智慧甚至超過了成年人。透過這些瞬間,我們可以洞察到人類童年的深層現實。作為科學家,我知道童年時期的靈性非常強烈,然而我們的主流文化似乎對此視而不見。這很奇怪,因為“孩子們非常有靈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并非罕見的逸聞,這具有堅實的科學基礎。
15年前我在從事臨床工作時,就開始專注于研究靈性與健康的關系,結果在醫(yī)學院遇到了許多懷疑和絕。日歷翻到了千禧年,社會和醫(yī)學界仍然對靈性和宗教的研究持有相當強烈的偏見,這兩者在我看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人說“靈性不是心理學,你的實驗室怎么會得到資金贊助?”或者“靈性就是在公立學校祈禱嗎?”(這些說法當然與我的研究內容相差甚遠)。偶爾也會遇到有些許興趣或強烈好奇心的人,這些少有的回應來自于我所敬佩的、這個領域的頂級科學家,他們對我們的數據非常好奇。
雖然最初缺少關于靈性的研究數據,但一些研究已經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靈性研究是科學領域無法忽視的課題。就這樣,我開始了靈性科研的旅程,它已經成為我畢生的工作:研究我們天生的靈性(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在人生最初20年的發(fā)展尤其迅速)。我和同事們著手與全美各地的其他幾所實驗室合作,建立研究靈性、心理健康與發(fā)展的新學科,并獲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我們在大腦科學和神經成像方面的研究,以及對數百名家長及其子女的訪談、案例研究中獲得的豐富材料表明:
麗莎 米勒博士是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和教育專業(yè)的教授、臨床心理學系主任,她還擔任靈性身心學院(Spirituality Mind Body Institute)院長,同時也是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刊物《臨床實踐中的靈性》(Spiritua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的聯(lián)合主編。米勒博士的研究成果曾被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美國精神病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以及《美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中。她曾作為專家學者出現在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怂剐侣劊‵ox News)、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及《今日周末》(Weekend Today)等多家媒體節(jié)目當中。米勒博士與先生及3名子女常住在康涅狄格州。
第一部分童年時期
第1章天生的靈性21
有意義感的孩子26
靈性與宗教有關嗎?29
積極心理學的發(fā)現34
忽略靈性發(fā)展的后果:物質濫用與抑郁36
“讓我們進去!”——跟著孩子踏上神圣之旅44
第2章靈性與科學48
研究結果1:靈性與生俱來,由基因決定51
研究結果2:青春期帶來靈性增長61
研究結果3:超然體驗以及人際關系中存在靈性68
研究結果4:靈性能幫助心理療愈與個人成長69
第3章靈性的傳遞74
苦難是怎樣傳遞給兒童的?75
是什么因素減少了抑郁的代際傳遞?78
養(yǎng)育與靈性的共同作用82
為什么兒童會認為上帝的外貌與父母的相似?84
靈性如何補償缺失了的父母之愛?87
靈性互通:在日常生活中傳遞靈性的火炬89
靈性社會化:轉向外界的靈性聯(lián)系91
靈性養(yǎng)育與無條件的愛93
第4章靈魂降臨——孩子養(yǎng)育整個村子96
靈性背后的“社會—認知”假設99
什么是孩子的靈性表現?103
孩子們喜歡儀式和祈禱105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正念?108
孩子可以成為你的助手、治療師和服務者111
超越語言的親子心靈互通114
孩子與自然萬物的親密關系118
孩子的靈性如何給家庭帶來新的機遇?124
第5章愛的場域——創(chuàng)造靈性養(yǎng)育的空間129
愛對家庭的支持、滋養(yǎng)和鞏固132
充滿靈性的童年從這里開始135
依戀理論的拓展:擁有更多資源和愛137
愛的場域讓家庭發(fā)揮優(yōu)勢139
創(chuàng)造愛的場域的五種方式140
愛的場域為家庭存在缺陷的孩子提供“營養(yǎng)”148
防患于未然:拓展愛的場域151
第6章第一個十年——頭腦與心靈的教育153
孩子是如何學到真誠地投入生活的?155
儀式與象征:頭腦與心靈的無意識聯(lián)結158
最好的教育是通過科學與靈性建造頭腦與心靈161
如何回答孩子熱衷的人生大問題?164
第7章靈性六大優(yōu)勢170
優(yōu)勢一:孩子的靈性羅盤——可信和有益的171
優(yōu)勢二:兒童天生是維護家庭神圣的守護者174
優(yōu)勢三:利用精神社區(qū)擴大孩子的成長空間178
優(yōu)勢四:靈性多元化是孩子通向世界文化的護照181
優(yōu)勢五:賦予孩子創(chuàng)造“愛的文化”的能力188
優(yōu)勢六:夢、神秘經驗和其他特殊覺知幫助孩子處理日常壓力190
第二部分青春期和以后
第8章青春期的靈性科學197
青春期的必經之路:個性化和精神個體化199
涌現出的各種“大”問題201
大腦正在改變:神經連接用進廢退204
被切斷的靈性:生活與精神脫節(jié)會發(fā)生什么事?208
金錢富足與精神空虛:邊緣青少年研究211
藥物濫用成因的新發(fā)現214
靈性與積極心理學的聯(lián)系217
第9章對人生呼召、意義和目的的追尋220
人生的探索:你準備好了嗎?222
靈性資產是青少年探索的工具225
探索靈性身份的強烈欲望227
“我是誰”:靈性對自我認同的作用229
傳統(tǒng)儀式:“超然教育”的模板232
環(huán)境是如何影響孩子的靈性追問?234
訪談:青少年如何看待靈性?237
家長的特權:促進青少年的精神個體化245
“分離一整合”:在精神個體化中深挖個人意義249
過度追求外界激勵的后果250
第10章發(fā)育性抑郁:青少年的流行病252
對青少年抑郁普遍的錯誤認識255
青少年抑郁一直是醫(yī)學之謎256
是精神疾病,還是普遍的發(fā)展過程?259
對抑郁不同的理解產生不同的回應262
發(fā)育性抑郁癥的治療目標:激發(fā)精神韌性264
發(fā)育性抑郁的三張面孔266
家長是孩子遇到困境時的靈性大使271
如何幫助孩子:提問、對話、參與272
第11章治愈被切斷的靈性278
馬琳:發(fā)掘被埋藏的靈性天賦279
庫爾特:耀眼男孩隱秘的一面285
第12章靈性覺醒294
靈性養(yǎng)育的朝圣296
為人父母的三個靈性階段297
孩子喚醒家長:跟我一起成長!301
青春期和中年共享靈性通道303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304
第13章靈性養(yǎng)育的七個重點307
一、說話:使用靈性語言309
二、分享:靈性經歷310
三、聯(lián)結:順其自然地313
四、教導:共同參與317
五、培育:與動物和大自然建立聯(lián)系318
六、維護:照管愛的場域318
七、努力:接受生活的啟發(fā)322
致謝325
參考文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