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片之外 (美)大衛(wèi)波德維爾
問:寫劇本時,你腦海中會想著具體某個演員嗎?
答:我一向如此……只不過,他們通常都是已不在人世的。
查爾斯·謝爾(Charles Shyer),代表作品:《小迷糊當大兵》(Private Benjamin)、《父母雙全的孤女》(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本書討論的主要內容,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好萊塢電影的藝術與技術。全書分為前后兩章,歷數(shù)了電影制作者們運用動態(tài)影像講故事的一些主要方式,并考察了那些有著驚人生命力的敘事技巧。在過去的80多年里,它們征服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并形成了一種在全世界的電影制作領域內通用的
語匯。
當然,在我進行研究的這些年里,美國電影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們變得更色情、更世俗和更暴力;惡搞、耍貧嘴和功夫無處不在。在新技術改變了制作與放映的同時,電影工業(yè)也質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龍頭產(chǎn)業(yè)。至于我最關心的,還是在過去幾十年里,一些情節(jié)構造與風格表達上的新奇戰(zhàn)略已經(jīng)嶄露頭角,日益顯著。然而在這些新把戲背后,一些自大制片廠時期以來的原則依舊根深葉茂、不可撼動。全書兩個部分所探討的也正是在現(xiàn)代美國電影之中,美學的傳承與變革將如何共存。若想對1960年以來種種傳承與變革的動態(tài)尋蹤索驥,通常要從觀察電影工業(yè)開始。正如眾人所知,電影工業(yè)在這段時期內從黑暗一步步走向光明的命運,或許都堪稱史詩,值得揮毫大書一筆。關于電影百年的故事,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大同小異的版本,因此,在本書中,我僅僅指出了一些重要的轉折點1,逐年記錄在附錄的好萊塢年表里。
盡管在19481949年,法院的判決迫使一些大公司必須從院線系統(tǒng)中分離出來,但在20世紀50年代,發(fā)行作為電影產(chǎn)業(yè)利潤最為豐厚的領域,依然還掌控在華納兄弟(Warner Bros.)、迪士尼(Disney)、派拉蒙(Paramount)、哥倫比亞(Columbia)、20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Fox)、聯(lián)美(United Artists)、米高梅(MGM)和環(huán)球(Universal)等巨頭公司的手中。這些制片廠自己生產(chǎn)一些大制作的影片,并且依賴于套裝打包這樣的生產(chǎn)體系。2有時候,是公司內部的制片人監(jiān)管一個團隊來完成制作發(fā)行的整個流程;蛘,是某個制片人、明星、經(jīng)紀人買下劇本,組成一個精英團隊,再通過某個制片廠來尋求投資并完成發(fā)行。在60年代初期,因為有利可圖,這些制片廠都忙于制作黃金時段的電視節(jié)目,專為影院放映拍攝的電影已不再是什么大買賣。觀影人數(shù)急劇下降。巡回放映的影片中,像《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1965)這樣的電影,在單塊銀幕上能連映數(shù)月,一時無兩,成了票房總賬上的一大亮點。但隨著《埃及艷后》(Cleopatra,1963)和《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1965)的失敗,那些史詩影片已捉襟見肘,至60年代末期就一蹶不振了。這些大制片廠很快就面臨著巨大虧損,繼而被那些名字神秘的綜合性大企業(yè)收購,如:海灣與西方公司(Gulf Western),1966年收購了派拉蒙公司;泛美公司(Transamerica Corp.),1967年收購了聯(lián)美公司。但即便如此,多數(shù)的電影制作依舊大出血式地賠錢據(jù)估算,19691972年間,總損失高達5億美元。
然而到了1980年,電影工業(yè)又收獲了驚人的利潤。到底是什么改變了?其一是尼克松任職期間通過的一項征稅法案,減免了制片人在過去和將來的投資中數(shù)億美元的稅款。另外,一些制片廠也找到了途徑來整合產(chǎn)業(yè),使業(yè)務與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唱片工業(yè)以及家庭錄像等更緊密地結合起來。3同樣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電影人開始嶄露頭角。一些人的作品是在模仿他們所欽佩的、風格更個人化的歐洲導演,于是拍出了如《五支歌》(FiveEasy Pieces,1970)和《窮街陋巷》(Mean Streets,1973)這樣美國化的藝術片。不過,還有一些少年得志的年輕導演,愿意為廣大觀眾拍攝已經(jīng)成熟了的類型電影,他們成功造就了一系列破紀錄的影片:《法國販毒網(wǎng)》(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教父》(The Godfather,1972)、《驅魔人》(The Exorcist,1973)、《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1973)、《大白鯊》(Jaws,1975)、《周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1977)、《星球大戰(zhàn)》(Star War,1977)和《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1977)。當然彼時也有一些缺乏新意但十分賣座的影片,如《屋頂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1971)和《騙中騙》(The Sting,1973)等。總的說來,在20世紀70年代,電影收益已經(jīng)極盡所能到達了頂點,即便是考慮到貨幣通脹的因素,這10年也是最賺錢的。僅就美國境內的發(fā)行情況來看,《大白鯊》獲得了2.6億美元的票房相當于今天的9.4億美元水準!缎乔虼髴(zhàn)》的國內首次發(fā)行就創(chuàng)造了3.07億美元的進賬在2005年相當于9.9億美元左右,再加上后續(xù)發(fā)行,迄今為止它仍遙遙領先,是現(xiàn)代最賺錢的一部影片。4
電影賺錢從來不曾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快。制片廠的老板們突然認識到,一部電影的市場遠遠超過任何人的預測和想象。他們因此制定了一個商業(yè)策略:開發(fā)鴻篇巨制(megapicture),或者說票房大片(blockbuster)。這種必看影片的吸引力與巡回放映的片子完全不同。它們擁有最高規(guī)格的預算,在暑假或是圣誕節(jié)前后推出,改編自最暢銷的小說或涉及像迪斯科這樣的流行文化時尚,在電視上沒完沒了地做廣告,然后同一個周末在好幾百家(有時甚至是好幾千家)影院同時上映,所謂大片存在的目的就是快速賣票賺錢。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電影營銷開始與其他產(chǎn)業(yè)結合,即通過與快餐連鎖店、汽車公司、玩具或服飾生產(chǎn)線等進行商業(yè)搭售,也能保證影片銷量。只有迎合大眾市場的劇本才有更多機會被選用,因此編劇們也被鼓勵去更多地表現(xiàn)特效。與大制片廠時代的影片不同,這些大片能夠通過原聲大碟、有線電視頻道、錄影帶等形式來獲得頑強的后續(xù)生命。到了80年代中期,如果將海外收益與周邊產(chǎn)品都算進來的話,幾乎沒有影片是賠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