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戲劇史家自選集·杜桂萍卷》是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叢書中的一本,它是是著名學者杜桂萍教授對清代戲劇及戲劇家研究的集成性質的書稿。在縱觀中國戲劇發(fā)展的總歷程的基礎上,作者以獨特的研究視角將清代戲劇創(chuàng)作從元明清戲劇史的整體格局中摘出,獨立編著此書,具有很高的學術意義和學術價值。
海內外中國戲曲史家自選集叢書旨在全面匯聚和展示新時期海內外中國戲曲史研究成果,由在該領域有卓越成就和廣泛影響的中國戲曲史家遴選自己*代表性、水平高的學術論文,結集出版。本書是我國著名學者杜桂萍教授的自選集。
自王國維(18771927)《宋元戲曲史》(1913)發(fā)表后的百年來,舊有的文學觀念、戲劇觀念不斷被顛覆被更新。
最初,人們似乎如夢方醒般認識到:元曲原來是可以和楚騷、漢賦、唐詩、宋詞并駕齊驅的一代之文學;被人輕視的金元雜劇和宋元南戲,曾經有過無比輝煌的歷史。
漸漸地,王國維重文學輕藝術、重元曲輕明清戲曲的觀念受到反思。
人們從明清傳奇的持續(xù)繁榮,昆曲折子戲的興起,花部戲曲的崛起,角兒制的確立,已然認識到戲劇的表演藝術本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戲劇與宗教儀式的關系問題吸引了學者們的注意,戲劇史的明河與潛流分途演進的理念被提出。
這一理念目前正在經受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百年來的中國戲劇史研究,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學人和豐厚的學術成果。
王國維的同時代人吳梅(18841939)和齊如山(18751962),分別在昆曲音律和京劇舞臺表演方面獲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乃至有學者把王、吳、齊并稱為近代戲劇理論界的三大家或三駕馬車。
無論這一稱謂是否被多數人所接受,但吳梅竭力提倡場上之曲和齊如山對梅蘭芳表演藝術的指導,都在揭示出戲曲的角色扮演本質的同時,充分認識到作家作品與場上表演互為依存的密切聯系,認識到戲劇史上存在著一個從一劇之本向表演中心的演進過程。
王、吳、齊分別代表了戲曲研究的三種路向是毫無疑問的。
當然,三大家中,王國維重文獻、重考據的研究路向影響*,追隨者最多。
三大家之外或稍后,涌現出鄭振鐸(18981958)、任中敏(18971991)、孫楷第(18981986)、黃芝岡(18951971)、錢南揚(18991987)、馮沅君(19001974)、周貽白
( 19001977)、盧前 (
19051951)、趙景深(19021985)、王季思(19061996)、董每戡(19081980)、鄭騫(19061991)、傅惜華(19071970)、莊一拂(19072001)、張庚(19112003)、張敬
( 19121997)、 汪經昌 ( 19131985)、 吳曉鈴 ( 19141995)、 郭 漢
城(1917),以及近年謝世的蔣星煜(19202015)、徐朔方(19232007)、胡忌(19312005)等戲劇史家。
中國戲劇史的研究領域里,可謂群星璀璨,光照寰宇。
盧前在 20 世紀 30 年代寫的《中國戲劇概論》里,把中國戲劇史比作一粒橄欖:兩頭細小的部分說的是戲,中間飽滿的部分是曲的歷程。
這一生動的比喻,大致勾勒出中國戲劇史研究領域的成果與不足。
當時的戲劇史家,大多是從文學、文獻學的角度從事研究的,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主要在宋元以來的戲曲作家和作品方面。
王國維的文學觀、戲劇觀和戲劇史觀,對這代人的影響一目了然。
用注經的觀念與方法注戲曲、搜集文獻資料、研究戲劇史,其積極意義無論如何估計都不會過高。
不過 20 世紀 40 年代以后周貽白、董每戡、任中敏、張庚等人的研究,擴大了戲劇史的研究領域,突破了曲本位
的局限,彌補了前人對戲
研究的不足,或許更值得稱道。
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和日本漢學有著割不斷的聯系。
一方面,日本漢學對王國維的戲曲史研究或多或少有著啟發(fā)作用;另一方面,《宋元戲曲史》問世之后,又極大地反哺于日本漢學。
森槐南(18631911)等人在大學講授包括戲曲在內的中國俗文學以及開展南戲研究,是在《宋元戲曲史》問世之前,而由狩野直喜(18681947)開創(chuàng),青木正兒(18871964)、吉川幸次郎(19041980)、田中謙二(19122002)、巖城秀夫(1923)
等人繼承的京都學派,卻深受王國維的影響。
出身于大東文化大學的波多野太郎(19122003)獨辟蹊徑,他較早從地方史志中尋覓戲曲、小說的詞語史料,頗受關注。
而辻聽花(18681931)、波多野乾一(18901963)、濱一衛(wèi)(19091984)等人,著眼于京劇現狀的品評,其論著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史學價值。
田仲一成(1932)的祭祀戲劇研究,從領域到方法,都具有戲劇人類學的風范,對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大陸的戲劇研究影響較大。
……
杜桂萍,黑龍江伊春人。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中文學科評審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8 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 年、2011年兩次受聘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2012
年度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先后獲得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二次(2009 年、2013 年)、黑龍江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四次(2009
年、2010 年、2013 年、2015
年)。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代詩人別集叢刊、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戲曲宗元研究、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清代雜劇敘錄等。先后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獻》等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
60
余篇,出版專著《清初雜劇研究》《文獻與文心:元明清文學論考》《清代雜劇作家論考》等,主編《明清文學與文獻》《勵耘學刊》等。兼任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散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遼金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