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社會建構論譯叢”之一,該譯叢是一套反映社會建構論領域較新、較有價值、較具代表性的經典學術著作,涉及社會建構論的理論基礎,敘事分析、話語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人際交往、社會工作、組織管理、心理咨詢等實踐領域。本書則是肯尼思?J.格根先生著名的《現(xiàn)實與關系》一書的“升級版”,也是社會建構論領域較新和較具資深性的著作。作者在書中闡釋了當前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發(fā)展了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激動人心的關系主義的思想與實踐,并試圖把這種對人類活動的關系主義理解(心理是一種關系的顯現(xiàn))應用于包括家庭治療、合作課程和組織心理學等日常專業(yè)實踐之中。作者在書中揭示了關系過程的重要性,以取代人們長期以來對個體和共同體的過度關注。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一切意義皆產生于協(xié)調或聯(lián)合行動;關系并不發(fā)生于個體之間,個體的功能產生于關系之中。
本書視野寬廣,運用史料豐富,闡述精當,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全面探討了社會建構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書是“社會建構論譯叢”之一,譯叢注重圖書本身的學術價值,以及對國內的實踐指導和應用價值,作為叢書聯(lián)合推出,具有較大影響力。
譯叢總序I
能夠同中國的研究者、學生和實踐者分享有關這套叢書的想法,我深感榮幸和快樂。感謝上海教育出版社提供這個機會。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我一直致力于有關知識的性質、真理、客觀現(xiàn)實和理性的深遠對話。這些對話質疑所有為長期受推崇的傳統(tǒng)理念辯護或提供基礎的那樣一類嘗試。對話產生于不同族群長期爭斗而充滿血腥味的人類歷史,人們紛紛主張自己對知識、真理、客觀現(xiàn)實和理性的話語權。因為,承認某一種現(xiàn)實、理性和道德,意味著不贊成這種觀點的那些人被踢出局;聲稱某些人在這些方面具有優(yōu)越性,意味著其他聲音被定義為低劣。一部血雨腥風的人類史幾乎就是由對真實、理性和道德的不同信念與分歧寫就的。對話的重要成果之一便是這樣一種意識的擴展,即我們的信念是由處于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組織內部發(fā)展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關于真理、客觀現(xiàn)實和理性的信念是在社會中被建構出來的。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基礎。正是這種認識促使人們開始嘗試從過去各種對真理的訴求中解放出來。事實上,一切被我們視為真理、事實和正確的東西都具有可選擇性,都可以是另外一種樣子。更重要的是,這種建構的意識促使人們廣泛探索,共同開發(fā)創(chuàng)造未來的潛能。“共同”這個詞非常重要,我們在此所說的并不是個體的而是在社會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現(xiàn)實。
這樣的對話在世界范圍內蔓延。這不再是“西方價值向世界其他區(qū)域的傳播”,而是到處都面臨著同樣緊迫的難題,即怎樣才能在這樣一個充滿分歧的世界中順利前行。當代科學技術讓世界大大縮小,我們發(fā)覺自己越來越多地需要面對那些信守與我們不一樣的現(xiàn)實、理性和價值的人。這些分歧不僅造成對“異己者”的冷漠,也是滋生仇恨和擄掠的溫床。在這樣一個任何個體都有能力創(chuàng)造出毀滅性武器的星球上,我們有可能要面對“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未來。那么,至少我們應該了解建構了我們的信念的文化和歷史根源,以及它們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更進一步,我們必須找到彌合分歧的途徑和辦法。如果加上足夠的創(chuàng)造性,我們甚至可以開展新的建設性的合作。
這場對話的全球性,參與部分地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即許多文化本身就包含著或推崇某些與建構論相一致的傳統(tǒng)。一個顯著的例子便來自中國文化。我們發(fā)現(xiàn),儒教、道教和佛教傳統(tǒng)都可能豐富當代建構論的對話,它們都意識到關系和諧的重要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有關社會建構論的對話與這些傳統(tǒng)完全相同,你甚至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許多沖突,這一點都不奇怪。從建構論的立場看,重要的不是分辨誰真誰假,或評價誰對誰錯,而是分享和成長。我們可以基于彼此的相似性,越來越多地領會我們之間的不同。基于任何一種分歧都有可能發(fā)展出拓展行動潛能的可能性。在這種意義上,建構論的對話不服從任何個人,而是歸屬于所有的人。對話的目的不是要把建構論奉為新的真理,而是接受各種思想的涌現(xiàn),但不再把它們視為自然規(guī)律,只是視它們?yōu)楸唤嫵鰜淼目赡苄。建構論并不是某種依據(jù)傳統(tǒng)標準判斷事物真假對錯的信念系統(tǒng),而是通過不斷對話或以對話為工具,各種能夠給我們帶來驚喜的美好事物由此創(chuàng)生。
這樣的結果如今發(fā)生在世界各地:從挪威對問題青少年的教育系統(tǒng)到巴西的社區(qū)平安建設;從加拿大小鎮(zhèn)的管理到南非的調停努力;從澳大利亞新的治療實踐到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婦女的職業(yè)化,等等。因此,對于我來說,能夠參與有關建構論的中國對話,了解與當?shù)匚幕蜌v史密切相關的建構主義實踐,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我在中國遇見許多研究者、學生和專業(yè)人士,他們?yōu)榻嬚摰膶υ捵⑷肓诵迈r的活力,同樣也發(fā)出質疑的聲音;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關切、希望和價值;他們將來自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敏銳鑒賞力融入對話。通過與他們討論,我看到激動人心的新的實踐已經出現(xiàn)。所有這些都是加入全球共享的重要開端。就個人而言,我愿意充當這些富有啟發(fā)性的發(fā)展的推進者。
與此同時,感謝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朋友,他們促成了這一重要的交流,將這套書由英文轉化為中文出版。我和莉萍教授一起工作,并得到她的和我的同事們的幫助,到目前為止,我們共選擇了10部重要著作組成這一叢書系列,未來有可能再增添新的書目。對這些書的選擇是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希望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著作能夠向中國讀者傳達社會建構論的思想和理論觀點,介紹某些符合建構論特點的重要研究形式,展現(xiàn)建構論思想的一系列實踐成果。其中一些著作還反映出建構論思想如何引導了新的寫作方式。策劃這套叢書的目的并不是為中國未來的工作提供模板或一系列行動指南,而是希望這套從書能在中國引發(fā)更多的討論、研究和實踐。因為一旦建構論的思想和意象植根于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全人類都將受益于即將發(fā)生的觀念創(chuàng)新。我熱切地期盼著收獲季節(jié)的到來。
科尼斯?J.格根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資深教授
陶斯研究院院長
本書作者肯尼思?J.格根(Kenneth J. Gergen,1935— ),國際知名心理學家,后現(xiàn)代社會建構論的奠基人與倡導者,其研究涉及自我敘事、社會建構、關系理論、文化批判等人文和社會科學諸多領域。現(xiàn)任美國斯沃斯摩爾學院資深教授,并在多所世界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是國際社會建構論研究中心美國陶斯研究院的創(chuàng)始人及董事會主席。格根先生著述頗豐,其中包括著作30余部,被譯成十幾個國家的文字,論文近400篇。這些成果和著述為他贏得了眾多獎項和世界性聲譽。
本書譯者楊莉萍博士,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社區(qū)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社區(qū)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質化研究方法專業(yè)委員會(籌)理事。長期研究社會建構論心理學,關注以社會建構論為方法論導向的心理學質化研究,積極倡導和嘗試采用質化方法探索社會心理問題,在心理學專業(yè)刊物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社會建構論心理學》等多部教材和著作,主持并完成多項省部級以上重點科研課題,獲得省級科研獎多項。
序 言 走向新的啟蒙
溯本清源
本書的寫作
語言的挑戰(zhàn)
展開的敘事
第一部分 從有界存在到關系性存在
第一章 有界存在
濫用的自我
自我和他者
有界存在的文化
變革傳統(tǒng)
第二章 一切由關系開始
聯(lián)合行動與創(chuàng)造
萬物的聯(lián)合創(chuàng)造
從因果到匯流
第三章 關系的自我
無界狀態(tài)
自知之明的理念
求教于專家
從心理到關系
心理作為關系的行動
第四章 身體作為關系:情感、愉悅和疼痛
歷史與文化的情感
情感的舞蹈
關系腳本
阻斷危險的舞蹈
情感不是生物性的嗎?
身體愉悅:聯(lián)合行動的禮物
疼痛:最后的挑戰(zhàn)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關系性存在
第五章 多重存在與日常生活實踐
多重存在
協(xié)調:飛翔的挑戰(zhàn)
日常歷險:關系中的關系
協(xié)調的藝術
第六章 盟約、路障與超越
締約的趨力
締結盟約
盟約與邊界
從侵蝕到滅絕
超越路障
熱沖突與變革性對話
第三部分 專業(yè)實踐中的關系性存在
第七章 共同創(chuàng)造的知識
知識作為共同體的建構
學科劃分生憂患
超越學科劃分的趨勢
在關系中寫作
為關系服務的寫作
研究作為關系
人類研究中的關系視角
第八章 關系型教育
教育目的之審思
關系圈
關系教學法的實踐
關系圈之一:師生關系
關系圈之二:同學關系
關系圈之三:課堂與社區(qū)
關系圈之四:課堂與世界
永無止境的關系圈
第九章 治療與關系的修復
關系語境中的治療
治療:協(xié)調行動的力量
治療組成部分的擴展
第十章 組織:高難度的平衡
組織活力來自肯定
謹防組織
決策作為關系的協(xié)調
從傳統(tǒng)型領導到關系型領導
從問題診斷到價值評估
全球化運動中的組織
第四部分 由道德到宗教
第十一章 道德:從相對主義到關系的責任
對于道德行為的挑戰(zhàn)
不道德并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道德
走向二階道德
對關系責任的實踐
從并存到共同體
超越問題的起點
第十二章 走向神圣
關系的隱喻
關系性存在的神性潛能
走向神圣的實踐
后記 關系意識的來臨
關系意識的加速擴展
關系啟蒙的全球化
索 引
譯者后記
濫用的自我
人的概念是文化歷史的產物。16世紀以前,西方社會對于圣靈是自我的核心成分這一點深信不疑。這種觀念使得人們從上帝的世俗代理人那里尋求赦免罪惡之類的行為得以被理解。自我概念與宗教制度比肩同存。隨著靈魂的概念被其世俗的對應物“自覺理性”(consciousreason)取代,教會的影響力逐漸被削弱。然而,人是行動的自決主體(selfdeterminingagent)這一啟蒙思想的后果又是什么呢?首先進入視野的是個體生活維度。我的討論將聚焦于孤獨、評價和自尊問題。
絕對孤獨
我們彼此凝視對方的眼睛,那是心靈之窗,是行動之源。我知道在你體內的某個地方隱藏著你的思想、希望、夢想、感覺和欲求,它們居于你生命的中心。你的言行體現(xiàn)出內心的波濤起伏,但體現(xiàn)得并不徹底。假如最重要的東西駐留在你內心的某處,那么,你對于我而言將永遠保持未知。本質的“你”并不在我前,而是在一個我看不見的地方———蜷伏在你的眼睛后面。我永遠不能穿透面紗的遮蔽去了解那里面究竟藏著什么,你到底在想什么,感受到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即便在我們親熱的片刻,我也無法知道在你的甜言蜜語背后是什么,無法把握它們的真正意義。從根本上說,我們是相互疏遠的。對于你而言,我也一樣。我的私有世界對你而言同樣是不可知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在這兒”,這里是你或者其他任何人都無法進入的一個私有空間。我存在于一個善與惡交織的花園,這里沒有游客到訪。因此,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你活在你的世界里,我活在我的世界里。我孤獨地來到世上,也必將在孤獨中死去,這似乎是人生的宿命。
*
暮色蒼茫中兩條孤獨的船,
擦肩而過時互相道安,
船笛長鳴,
依稀看見對方模糊的船形,
片刻間便只聞裊裊余音。
人生亦如這遼闊的海洋,
你我的小船兒偶然相遇,
彼此烙下淺淺的音容,
復又遁入黑暗與寧靜。
———朗費羅(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
假如我們相信生命在本質上是相互隔絕的,那么,心靈的孤獨便是自然常態(tài)。目前生活在美國的成年人,幾乎有半數(shù)是獨居。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另一個事實:2004年,平均每個美國只有2位可以相托要事的親密朋友,比起1985年人均3位知己明顯減少;回答“沒有一個人可以信賴”的人數(shù)則從1985年的10%上升到2004年的25%。如此,孤獨作為社會流行病已經沒有什么值得驚訝的了。當前有超過200萬個網頁致力于幫助人們應對生活中孤獨的挑戰(zhàn)。孤獨的問題不僅在于這種體驗本身,而且與高血壓、沮喪和自殺等問題密切相關。
*
我們生在這個社會,由于孤獨而吃了太多的苦。我們做了那么多都是為了逃避孤獨:“我們彼此交談,一同做事,以便不再孤獨!比欢谶@樣的社會,我們到底還是孤獨。我們可以假裝,也可以彼此娛樂,但頂多如此。至于現(xiàn)實的生活體驗,我們則徹底孤獨。期待別人能帶走我們的孤獨都無異于奢望。
———蘇美多(AjahnSumedho)
*
同樣無須驚訝的是,有那么多的治療師、學者和神學家描述過生命意義的明顯喪失感。想要確定某些東西確實有意義———值得一生去追求,作為行動的指南,或作為繼續(xù)活下去的理由———終歸是失敗。我們贊美自治,贊美憑借個人奮斗而成功的英雄(self mademan),贊美那些蔑視社會傳統(tǒng)而我行我素的人。是不是這種贊美招致了意義的喪失呢?當許多人被問及對他們來說“什么最有意義”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往往是“愛情”“家庭”和“上帝”?墒,我們甘愿為了愛情、家庭或上帝付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那些獨居的隱士是否也會給出同樣的答案呢?假如我們能夠理解一切所謂的思維、幻想或欲望都產生自關系,又會怎樣?即便肉體被相互隔離,我們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關系的殘余(theremnantsofrelationship)。我們將在與他者的關聯(lián)中(withothers)更新對自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