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拉通克銅鎳礦成礦規(guī)律研究與找礦預測方法
定 價:60 元
- 作者:張森森,戴塔根
- 出版時間:2017/10/1
- ISBN:9787548728344
- 出 版 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P618.410.1
- 頁碼:16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中國北疆的喀拉通克成礦帶是一條重要的巖漿一構造帶,其大地構造位置極為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頻繁,礦產資源豐富,是西北地區(qū)重要的銅、鎳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成礦帶之一?ǹ算~鎳硫化物礦床是該成礦帶內的大型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新疆喀拉通克銅鎳礦成礦規(guī)律與找礦預測/中南大學地球科學學術文庫》針對喀拉通克銅鎳硫化物礦床的特色,采用多種地學研究方法對其成礦地質條件、礦區(qū)地質及礦床地質特征、地球物理及成巖成礦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綜合研究,總結出其成巖成礦模式,并根據(jù)隱伏巖(礦)體找礦預測研究提出了具體的找礦預測模型,這些成果對帶動喀拉通克成礦帶的新一輪找礦預測工作具有重大的地質意義。
第1章 大型-超大型銅鎳硫化物礦床研究進展
1.1 鎳礦床類型
1.2 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
1.2.1 銅鎳硫化物礦床的研究意義
1.2.2 銅鎳硫化物礦床的分類
1.3 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的成礦地質時代
1.4 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的物質成分特征
1.4.1 礦石礦物特征
1.4.2 礦床地球化學特征
1.5 巖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的成因理論
1.5.1 結晶分異說
1.5.2 熔離說
1.5.3 同化說
1.5.4 堆積說
1.5.5 礦漿成礦說
第2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大地構造背景
2.2 區(qū)域地層
2.2.1 東準噶爾地層分區(qū)
2.2.2 阿爾泰山地層分區(qū)
2.3 區(qū)域控礦構造
2.3.1 區(qū)域構造總體特征
2.3.2 褶皺構造
2.3.3 主要斷裂
2.4 巖漿巖
2.4.1 侵入巖
2.4.2 火山巖與火山活動
2.5 區(qū)域變質作用
2.5.1 哈隆-青河變質巖帶
2.5.2 阿勒泰-富蘊變質巖帶
2.5.3 東準噶爾變質分區(qū)
第3章 礦區(qū)地質特征
3.1 地層
3.1.1 中泥盆統(tǒng)蘊都喀拉組(D2y)
3.1.2 下石炭統(tǒng)南明水組(C1n)
3.1.3 古近系古新一始新統(tǒng)紅礫山組(E1-2h)
3.1.4 第四系全新統(tǒng)(Q4)
3.2 礦區(qū)構造
3.2.1 褶皺構造
3.2.2 斷層
3.3 礦區(qū)含礦巖體特征
3.3.1 巖(礦)體形態(tài)特征
3.3.2 巖體巖石類型及巖相特征
3.3.3 巖石化學特征
3.4 中基性巖體的成巖條件
3.4.1 巖體的形成溫度
3.4.2 巖體的成巖壓力
3.4.3 成巖作用的氧逸度
第4章 喀拉通克礦床地質特征
4.1 礦體形態(tài)產狀特征
4.2 礦石類型
4.3 礦石礦物成分
4.3.1 礦石礦物
4.3.2 脈石礦物
4.4 礦石的結構構造
4.4.1 礦石結構
4.4.2 礦石構造
4.5 礦石的化學成分
4.6 礦床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
4.6.1 礦床形成的溫度
4.6.2 礦床形成的壓力
4.6.3 礦床形成的氧化還原條件
第5章 喀拉通克銅鎳礦床的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特征
5.1 地球物理特征
5.1.1 礦區(qū)各類巖(礦)石物性特征
5.1.2 礦區(qū)重力場特征
5.1.3 礦區(qū)磁場特征
5.1.4 礦區(qū)激發(fā)極化場特征
5.2 電球化學特征
5.2.1 過渡族元素豐度及配分模式
5.2.2 同位素特征
5.2.3 稀土元素特征
5.2.4 鉑族元素特征
第6章 喀拉通克銅鎳礦床成巖成礦模式探討
6.1 含礦巖漿的形成與演化
6.1.1 巖漿的特征
6.1.2 巖漿形成與演化
6.2 銅鎳硫化物的富集機理
6.2.1 深部分異演化階段
6.2.2 就地分異作用演化階段
6.3 成巖成礦物化條件
6.3.1 成巖成礦的物理化學特征
6.3.2 成巖成礦地球化學條件
6.4 銅鎳硫化物礦床的成巖成礦模式
第7章 喀拉通克銅鎳礦床多元地學信息找礦預測模型
7.1 找礦預測研究方法
7.2 測區(qū)地球物理特征
7.2.1 高精度磁異常特征
7.2.2 激發(fā)異常和電阻率特征
7.3 隱伏巖礦體找礦預測分析
7.3.1 隱伏巖礦體找礦預測準則
7.3.2 找礦預測區(qū)內重點地段的主要預測依據(jù)
7.4 喀拉通克成礦帶多元地學信息找礦預測模型
7.5 找礦預測測區(qū)內靶位的確定
結論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