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之業(yè):馬克斯·韋伯的兩篇哲學演講(最新修訂版)》收錄了韋伯去世前不久為慕尼黑大學的同學們所做的兩篇重要演講:《以學術為業(yè)》和《以政治為業(yè)》。韋伯以一位嚴肅的學者和政治家的身份,科學地、入微入細地講述了一個正直的學者必須具備的道德和一個誠實、熱忱的政治家必須具備的職業(yè)倫理。演講充滿理性主義的教誨,影響了幾代人,并作為一種信仰的發(fā)源將此后更多的人集中在學術理想的旗幟下,F(xiàn)在它被列為西方大學生的必讀物。
韋伯的腦袋是一個能夠容納多種矛盾思想的神經系統(tǒng)?偟目磥恚f伯既是一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又是一個學術上的民主主義者;既是一個不受傳統(tǒng)宗教觀念束縛的自由學者,又是一個對宗教傳統(tǒng)抱有濃厚興趣的社會學家;既是一個批判社會主義的理論家,又是一個十分敬重馬克思及其學說的思想家。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家,思想家。他被公認為是現(xiàn)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會學最早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他是宏觀社會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猶太教》、《經濟與社會》等。
三版譯序
2008年再版譯序
1988年首版譯序
以學術為業(yè)
以政治為業(yè)
作者年譜
附錄:譯者文存
馬克斯?韋伯的信任倫理與責任倫理
韋伯小傳
聯(lián)邦德國的韋伯復興運動
譯者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韋伯反對在學術研究中采取某種立場,學術研究避不開諸神之爭,真的未必善,善的未必美,美的未必真,效忠某一位神,勢必得罪別的神。在諸神之爭中,韋伯主張忠于自己的良心,這樣才能得出終極的、內在的、有意義的結論。韋伯將此視作為道德力量效勞,有責任感而恪盡職守。這些教導發(fā)自肺腑,賦予演講深厚的哲學意義。
到了“以政治為業(yè)”演講時,情況又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德國輸了自己發(fā)動的戰(zhàn)爭,用韋伯的口頭禪來說,德國人如今成了“政治賤民”。德國政體正在從根本上變革,由君主制走向共和。這期間韋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與瑙曼共同創(chuàng)建德國民主黨。他的統(tǒng)治社會學已成為社會話題,“合法統(tǒng)治的三種類型”已經定型。來慕尼黑之前,他在維也納大學開了一學期“經濟與社會”課,專門講統(tǒng)治社會學。無論從政治學的角度還是從政治實踐的角度,韋伯都有資格講這個題目,但是他選擇了另一個角度——哲學的角度,把演講重點放在政治家的倫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