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松觀文庫 道教學譯叢: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問世,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中,有關臺灣道教的研究,道教儀式的研究,包括科儀文本和田野調(diào)查,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論文和專著,時有問世。對于整個道教儀式的研究,無論是集中于一地、一道派或是集中于某一科儀內(nèi)容的,就很多了。但是,勞格文的《青松觀文庫 道教學譯叢: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仍然值得重視。因為這是由西方學者撰寫的第1部有關道教儀式的書,收錄有他當時所能搜集的資料、知識,也體現(xiàn)了他自己的獨特視角和方法。
他給自己設定的任務是:“我將努力嘗試回答的是這樣三個問題:什么是道教儀式?道教儀式與中國的宇宙觀的關系,以及兩者如何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影響?按照順序,分為宇宙觀、儀式、歷史。宇宙觀的部分是引言,歷史的部分則會得出一些初步的總結。但是,《青松觀文庫 道教學譯叢: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的核心部分將是描述并解釋一個當代臺灣道士的儀式修煉。”
應當說,他比較好地完成了這些任務,盡管在某些具體的論述上,還有可商之處,但從總體上說,他設定的這些任務以及對它們的回答,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其研究理路和結論,也都有啟示性。
勞格文教授的這本書由蔡林波博士翻譯,譯好后又擱置了幾年,現(xiàn)在終于出版。在付梓前,稍微寫上幾句以為序。
勞格文教授的這本書,是在1983年他于美國大學演說所作的準備材料的基礎上形成。而其主要的資料來源,則是他自己在臺灣南部的田野調(diào)查。勞格文所使用的材料是臺灣南部道士陳榮盛的科儀抄本,這些抄本已由大淵忍爾集結成《中國人的宗教儀禮:佛教道教民間信仰》(1983年)出版。另外可以參考的就是蘇海涵的著作Taosm and the Rite of Cosmic Renewal(1972年版),兩書探討的問題和所用的材料也有很多共通之處。這是當時同時期的兩本書。雖然在當時,日本和歐美已有不少對臺灣南部道教的研究,例如上述提到的兩本著作,但是勞格文此書是第一本用英語撰寫,向學者和普通讀者介紹道教儀式的綜合導論,而且他將醮和齋的主要程式、科儀經(jīng)文、道壇布置,甚至是高功的存思口訣、念祝和各種文書等細節(jié)都翻譯成了英文,這是具有開拓性的。
從本書問世,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中,有關臺灣道教的研究,道教儀式的研究,包括科儀文本和田野調(diào)查,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論文和專著,時有問世。對于整個道教儀式的研究,無論是集中于一地、一道派或是集中于某一科儀內(nèi)容的,就更多了。但是,勞格文的這本書,仍然值得重視。因為這是由西方學者撰寫的第一部有關道教儀式的書,收錄有他當時所能搜集的資料、知識,也體現(xiàn)了他自己的獨特視角和方法。
他給自己設定的任務是:“我將努力嘗試回答的是這樣三個問題:什么是道教儀式?道教儀式與中國的宇宙觀的關系,以及兩者如何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影響?按照順序,分為宇宙觀、儀式、歷史。宇宙觀的部分是引言,歷史的部分則會得出一些初步的總結。但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將是描述并解釋一個當代臺灣道士的儀式修煉!
應當說,他比較好地完成了這些任務,盡管在某些具體的論述上,還有可商之處,但從總體上說,他設定的這些任務以及對它們的回答,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其研究理路和結論,也都有啟示性。
作為一個西方學者,在宗教研究中,特別推崇人類學的方法,重視田野調(diào)查。勞格文的研究,也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受到法國道教研究進路的影響,即文獻研究與田野觀察并舉,他們在譯介道教經(jīng)典的同時,還注重描述文化習俗,強調(diào)觀察仍然鮮活存在于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道教活動,道教在中國社會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影響。在談到儀式時,他要求研究者到現(xiàn)場,而不是單靠文獻中的注解。他認為:
總序
序
導言何為道教?
致謝
第一部分 道教儀式的背景
第一章 儀式與宇宙論:中國的命理
第二章 儀式與時間:中國的節(jié)歷
第三章 儀式與空間:道教的壇場
第二部分 基本的道教儀式
一、為生者而行的儀式:獻祭(醮)
第四章 基本綱要
第五章 儀式準備
第六章 發(fā)表
第七章 禁壇和宿啟
第八章 道場-
第九章 進表-
二、為死者而行的儀式:功德
第十章 基本綱要
第十一章 開通冥路
第十二章 放赦馬
第十三章 打城
第三部分儀式的道教與中國社會
第十四章 道教與民間宗教
第十五章 道教與政治及其合法性
結語 何為道教?
附錄A道教法衣札記
附錄B
附錄C
參考書目
叢書后記
《青松觀文庫 道教學譯叢: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
在中國語言中有一個基本事實,比其他所有情況都更具有啟發(fā)性:極其繁多的重疊詞。這個極其莊重的詞匯其實是孩子的用語:爸爸、媽媽、大大、多多,它們幾乎可以囊括西方語言中的所有詞匯。試圖翻譯中國詩歌的人都很清楚,那些充滿中國語言的重疊詞,在西方語言中僅僅限于小孩子的說話。最值得關注的是,重疊詞往往用于最為精練的語言形式:抒情詩歌。中國人對重疊詞最具特色的使用在于描寫人的情感和自然現(xiàn)象。比如,廣闊的天空、深邃的湖泊、遠處幽微的群山、傷悲、歡樂。它們通常都是些情緒性詞匯,如同印象派畫家手中的畫筆,幾筆便能勾勒出人的情感和綫條模糊的風景畫。這些詞匯制造出一個巨大的、可以產(chǎn)生共鳴的整體世界:“只要有請求(感),便有回應(應)。”用中國話說:“只要你敲門,門就會開!钡窃谥袊,這并非名人名言,而是永遠被重復的信念。感想:喚起、激發(fā)、引發(fā)和發(fā)動。這個詞還常被用于偉大人物的感生故事中。譬如,一個女人,沿著巨人的足跡行走,或“被紅色的云所籠罩”,或吞咽一粒米,于是,她突然就“心中有感”了。隨后,她生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她的祈禱得到了應許。中國人的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子宮:不論善惡,所有的一切都永遠的存在其中。要依靠感應,來回應和滿足人的祈求。這是中國儀式的功能:在事情未出錯之前,保持就好了;若出現(xiàn)錯誤,則需引回正軌。在人的想象中,宇宙回應人類。中國的宗教文本說,“在宇宙萬物中”,“人是最有威力的”(靈①,即“人之為物,貴性最靈”;譯者注);他們又說,“我命在我,不在天”。《感應篇》[感應篇,英譯參見理雅各(JamesLegge,英國)]是近代中國最流行的宗教書籍名冊之一。
“人是最有威力的”,對道教最簡單的界定就是宗教“教導人們?nèi)绾巫甜B(yǎng)和完善生命能力”。真人,就是擁有純生命能量的人;他“無為而治”(《老子》第四十七章)。他出現(xiàn)在哪里,就意味著那里將風調(diào)雨順,并使作物獲得大豐收。一個真人,即一個擁有純能量的人,可以使土地肥沃,甚而讓田地中長出最好的莊稼,而不是劣質(zhì)的產(chǎn)品。他會通過協(xié)調(diào)自身體內(nèi)的能量,來調(diào)節(jié)大自然的身體,使其適時適量的產(chǎn)生降雨、光照。風調(diào)雨順是大自然對于人性完美的回報。
來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完美生命的種子:他的元氣,他的原始能量。這種能量位于人的腸子深處,兩腎之間,被稱為是氣海的所在。要保養(yǎng)和駐留一個人的最原始的能量,取決于一個人的命(命運),這個詞語還表示一個人的生命。老子曰,“新生兒”的“生命力處于最高點”,意思是說,新生兒,尤其是男嬰,保持著全部的原始生命能量。其結果是,他的“男性生殖器可以自然勃起”,而不需要外在刺激(《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譯者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