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隨筆選/王干文集》精選王干的隨筆五十余篇,包括《人生的三種顏色》《向魯迅學習愛》《老舍與說話》《汪曾祺與生活》《感受生命》《悼念那些博客先烈》,等等。涵蓋歷史、文化、地理、時尚、生活等領域。作者以靈動的筆墨、犀利的筆觸,對當下文化的諸多問題進行思考,同時具有較強的知識性、趣味性。此書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王干隨筆選
·前后·
人生的三種顏色
三銘
向魯迅學習愛
老舍與說話
汪曾祺與生活
感受生命
靜夜思
習慣失落
寫作三題
悼念那些博客先烈
·東西·
論麻將的無限可操性
閑讀圍棋
說譜
足球頌
偉大的嗓門報國無門
圍棋的極限與境界
——與常昊對話
武俠、灌水與大話
對不起了,那些沉默的朋友
貝哥哥的發(fā)型和縣委書記的帽子
另一種噪音
·南北·
閑話南京
北京的春
北京的夏
北京的秋
北京的冬
在懷柔觀山
江南三鮮
明前荼、雨前茶與青春毒藥
泰州有條鳳城河
《茶館》和消失的樓外樓
·新舊·
大紅燈籠為誰掛
——兼析張藝謀的導演傾向
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
簡化字是資源匱乏年代的產物
簡化字是盛世中國臉上的一顆痣
——再說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
簡化字是“山寨版”漢字
——與王立群先生商榷
當切·格瓦拉遭遇上本·拉登
語言的復活與祖國的復活(存目
女人為什么寫作
尷尬的知識分子
如何讓茅盾文學獎更具權威性
·左右·
看魯四老爺如何著裝
語言垃圾與語言黃金
開幕式上刺耳的噪音
奧運的文化傳播力量
文學不懼鬼神
革命與婚外戀
誰在說話
說第三者
《廁所》與下半身寫作或下半身文化
文學不是小毛驢
《潛伏》說的是官場、職場和情場
身體是女性的國土(存目
最偉大的一夜情
——當愛情被宗教化
后記:隨筆即人
潛京十年
·第一章 起居·
小二、點五、涮羊肉
男人居住北京的十一條理由
北京人的“三仇”和上海人的“三愁”
北京的春夏秋冬(存目
北大惹誰哪
向老舍學習北京話(存目
向王蒙學習寬容(存目
紅色聚餐:開國第一宴(存目
所謂開國第一宴
《茶館》和消失的樓外樓(存目
·第二章 看客·
《潛伏》說的是官場、職場和情場(存目
老徐不純了,王朔不痞了,大家不習慣了
《石頭》為什么這么瘋狂
曾經的人藝小劇場降格了
《廁所》與下半身寫作和下半身文化(存目
《人間正道是滄桑》與《潛伏》之異同
《非誠勿擾》的文化挑戰(zhàn)
《老大的人生哲學》慢和簡單
春晚當公益:不能賺錢
張藝謀是審美吸血鬼
·第三章 壇子·
文化震蕩,圖窮博客見
怎一個“錢”字了得
不斷延伸拓展的文學
文學人口與自由撰稿人
文學與疾病
共和國十大文學地標
最不可能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十個大作家
·第四章 球迷·
南非世界杯開幕式獨少一人(存目
足球的節(jié)奏
腐朽的沒落的資本主義踢法(存目
那些離開的球隊
悖反世界杯
黃健翔四周年祭(存目
奧運會的文化傳播力量(存目
·第五章 懷鄉(xiāng)·
南京答問
江南三鮮(存目
泰州是誰的故鄉(xiāng)
關于泰州美食的記憶(一)
關于泰州美食的記憶(二)
鳳城河賦(存目
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如何放大(存目
鄰居的藝術
向汪曾祺學習生活(存目
·第六章 他鄉(xiāng)·
芝加哥建筑與個園假山
城市十章
城中瀑——極邊之水
山水精神人文魂
如何進入重慶
過橋米線和菜泡飯
把風情撒向餐桌
中國老百姓最愛吃的十道菜
平民烤鴨
人生的三種顏色(存目
·第七章 互文·
王蒙的N個春天
與鐵凝對話實錄
三×與劉恒
我所見到的田瑛
寫出詩的骨感(存目
——關于馬鈴薯兄弟的詩集《聲色與馬》
行走在中國生活的地面上(存目
——王干印象
我們的干老(存目
說不盡的王千(存目
王干的轉身(存目
真誠而輕松的言說者(存目
《王干隨筆選/王干文集》:
我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小說的時候,并不是在他大紅大紫的時候。而是在“文革”期間。我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暑假在外婆家,從四舅的抽屜里翻到了一本舊的《人民文學》,上面有一篇小說叫《王全》,很耐看,也覺得有點怪,印象極深,但并不知道是汪曾祺寫的,直到后來看到《汪曾祺小說選》時,才恍然大悟。很多人都是因為讀了《受戒》《大淖記事》才慢慢了解汪曾祺的,我則是讀了《異秉》之后就對汪曾祺感興趣的!懂惐樊敃r發(fā)表在顧爾譚主編的《雨花》上,很少有刊物轉載,也很少有人評介,而那一年我卻碰巧訂了《雨花》!懂惐肺铱戳酥蟮牡谝桓杏X像新中國成立前的人寫的,與我父輩的生活極其相似,更重要的是小說的功力力透紙背。等讀到《受戒》《大淖記事》之后,就更加激動了。不僅因為他寫的是家鄉(xiāng)的生活,而是他把“新中國成立前”的生活也寫得那么美。孫犁也是寫生活美的高手,但他寫的都是勞動人民,而且都與抗戰(zhàn)有關。汪曾祺寫的都是市井,與抗戰(zhàn)也無關,最讓我震驚的是他在《大淖記事》里寫到巧云被劉號長奸污之后,居然沒有《白毛女》里那種憤怒和反抗,“巧云破了身子,她沒有淌眼淚,更沒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人生在世,總有這么一遭”。我原先腦子里的階級斗爭觀念一下子被擊穿了。劉號長與巧云是壓迫與被壓迫的關系,巧云居然沒有“哪里有壓迫,哪里有反抗”(后來錫匠們還是游行反抗了),還有她的貞潔觀呢?《大淖記事》沒有簡單地搬用階級斗爭的觀念和道德的觀念來寫小說,這在20世紀80年代初還是需要勇氣的。當然,老先生沒有想那么多,他只是讓小說寫得更生活化一些。我讀汪曾祺的小說,經常產生這樣的念頭:哦,原來生活是這樣的,哦,原來日常生活也這么美好!因為景慕汪曾祺的小說,一段時間我竟能整段整段地背出來,心想,什么時候能見老先生一面多好。1983年我第一次到北京,最想見的人便是汪曾祺,便查地圖找到北京京劇院,我倒了好幾趟車終于找到了京劇院。我以為京劇院也像我們的機關一樣正常上班了,可找了半天,才撞到一個人,他說汪曾祺在七樓編劇室上班,我欣喜若狂。爬上七樓,可整個樓層一個人也沒有,我又到六樓、五樓、四樓,沒有一個人上班。就像今天那些追星族,我在京劇院空等了半天。
1981年秋天,闊別家鄉(xiāng)四十年的汪曾祺回鄉(xiāng)了,當時我的女朋友打電話告訴我,你崇拜的汪曾祺要做學術報告。我便從百里之外的興化坐了四五個小時的輪船,再轉汽車趕到了高郵。這一折騰,從早晨六點到高郵百花書場已是下午兩點半了,我匆匆進入會場,還好,報告還未開始。不一會兒,汪曾祺來了,我遠遠覺得他滿面紅光,精神頭兒十足。他滔滔不絕地講了三個小時,談自己的小說,談魯迅,談沈從文、孫犁,也談契訶夫、艾略特、舒婷。他談興濃烈,只是天色已晚,他意猶未盡。他談的不是文學外部的東西,都是些關于藝術本體、內部結構方面的見解,尤其是他對文學語言的闡釋頗為深刻。當時一些人在談論文學本體以外的內容時往往津津有味,頭頭是道,可一進入藝術內部結構只是泛泛一帶而過,而汪曾祺卻能游刃有余,深諳三昧。二十出頭的我第一次見到這么優(yōu)秀的作家,也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的文學真經,我仿佛站到高山之巔,領略到無限風光。我當時幾乎把他講的話全部“吃”進肚子里,像一塊吸足了水分的海綿。從百花書場里出來,我覺得自己有些微醺,被陳年老釀“灌”的。到現在,他說的那些話,我還記得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