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審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審美意識,解讀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煉東方美學,理解東西方差異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之作。面對撲面而來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學理論,作者立足東方美學價值觀,以“微、并、氣、間、秘、素、假、破”八個漢字為切入點,從建筑、設計、能樂、繪畫、器物、服飾、文學、社會文化、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影響的日本審美意識。審美意識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審美意識,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隱秘邏輯,及其在現(xiàn)代美學功能意義上的合理性。
《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審美意識,解讀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煉東方美學,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不可不讀的經(jīng)典之作。
.以“微、并、氣、間、秘、素、假、破”八個漢字為切入點,從建筑、設計、藝術、文化、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多角度呈現(xiàn)東方美學之魂。不僅闡釋了日本設計、日本建筑、日本文化之血脈,更是我們東方人原始情感被推衍、轉(zhuǎn)化為智識的珍貴美學總結,呈現(xiàn)出與西方世界觀完全不同的東方思想。
在日本,小到服飾、器具、家居,大到宗教、建筑、繪畫、能樂等,乃至社會組織及關系中,無不透露著獨特的審美意識。
三宅一生將和服進行改造,僅用一塊布,就體現(xiàn)出“素”的神髓——還原真我;慣用隔扇和移門的日本民居神似漢字“間”,同時呈現(xiàn)出“秘”之美感;為人鐘愛百年的鑲金箔屏風與漆器,其美學源流與《陰翳禮贊》相通……審美意識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審美意識,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隱秘邏輯,及其在現(xiàn)代美學功能意義上的合理性。
從古至今,位于世界zui東端的島國日本,不僅受到了中國大陸各個時代的不同影響,并且在大海的懷抱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盡管如此,這種文化始終都是被中國的思想之影深深地籠罩著。
結 語
探尋審美意識,最初源自“藝術是什么”的問題,整個過程我在這里暫且省略不議。但是,正如“藝術是內(nèi)心的告白,是對外的發(fā)問”一樣,這種探尋對我自己來說則是需要求得一個感覺上的結論,那就是“美究竟是什么”的自我解剖和探尋,這也是開始這項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
沒想到這項工作能夠給我?guī)砗芏嗪芏嘁馔獾陌l(fā)現(xiàn)。首先,是發(fā)現(xiàn)日本人并沒有自己的哲學、宗教和民族風格,也缺乏西方人心中那樣的、以上帝為中心的絕對價值觀。日本人擁有的,是整個身體對美的敏銳感覺,并以此作為生存的基本標準。日本人不僅是用自己的腦袋,而且用自己的全身心去感覺生活秩序中的必要部分。正如我在“間”和“氣”的闡述中所列舉的,靈敏的身體感覺是一種能力,并且是語言表達的重要基礎。特別對是美的表現(xiàn),它往往是靈活多樣的,需要整個身體都對美有非常敏銳的反應。
其次,日本人也絕不是對任何一種宗教都不感興趣。不管是基督教、佛教還是道教,我們都會產(chǎn)生好感。但是,卻無法通過宗教培育出德國那樣的哲學思想。同時,日本人也沒有非常頑固的信念,既沒有刻骨銘心之感,又不像浮萍那樣四處漂流,也許這才是日本人可以使自己的心靈處于安穩(wěn)狀態(tài)的原因。日本人會以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來作為自己的生存標準。對日本人而言,在意他人的感受,由羞恥心維持的距離感和協(xié)調(diào)感是十分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如此,在繪畫和音樂領域也特別重視“間”的感覺。這并不是追求絕對的價值觀,而是維系平衡的感覺。
對西方人來說,這或許是難以理解的感覺,因為這畢竟是日本獨有的審美意識。這種對秩序的感應、對美的敏感是生活的全部寄托?梢哉f,日本人為“美”甚至會自絕生命而在所不惜。這本書之所以沒有把名字定為“日本的思想”,而是“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就是因為上述理由。
發(fā)現(xiàn)這些審美意識對我來說是人生中最感動的事情了,而且有如此清晰的結論,可以說這是包含了許多躊躇和猶豫的事實所在。但是,這一發(fā)現(xiàn)并不是借助書籍、資料所得到的知識歸納,而是在窺探自我深處的過程中探知到的結論,并對此逐漸予以確信。
建筑師和設計師的工作,與藝術家的工作有一定的區(qū)別,但對自我深層的質(zhì)問、探究和構思之后的判斷,會有很多相同之處。
審美意識的總結,是以自我解剖作為目標,從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發(fā)現(xiàn)“日本人共有的感覺”開始的。再深入一點的話,我想能夠看到“人類共有的感覺= 人類的審美意識”;蛟S更深層次的“生物共有的審美意識”也有可能被發(fā)掘!叭毡镜陌藗審美意識”可以說是對自我潛行和探險的初步整理。期待著有一天在另一個深處尋覓到“人類的審美意識= 秩序感”的結論。
開展這項研究工作的直接契機,是受金澤美術工藝大學校長乾由明先生的點撥。名古屋工業(yè)大學教授藤岡伸子先生在百忙之中對我的想法提出了許多具有參考性的建議,是他們鼓舞了我去總結“為了活著才是日本人的審美意識”的想法。而最終能夠完成這
本書的出版工作,要感謝居住在意大利的內(nèi)田洋子女士的推薦。在寫作和出版的過程中,這本書的責任編輯、講談社的北村小周先生也幫助了我許多。因為有這么多人的關心和支持,這本書順利問世了,對此真的不勝感激。
在這本書定稿之前,實際上我已經(jīng)進行了好多次相關內(nèi)容的演講,包括物學研究會的例會、北海道大學遠朋學院的演講會、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的講課、金澤藝術沙龍的講座,以及眾多企業(yè)的邀請演講等。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內(nèi)容不斷得到充實,這本書也終于能夠收筆了。
對支持這項工作的每一個人,我表示衷心的感謝。這里,還想利用《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出版的契機,簡要地對下一個研究項目做一個特別推薦,即“世界11 位設計師的椅子定向設計”,以及“國際椅子設計大賽”的內(nèi)容。希望這只有簡短數(shù)行字的描述,能夠傳播給更多的人。題名為“傳遞日本審美意識信息的椅子”設計展,已經(jīng)在世界很多地方舉辦。在此,對那些為布展辛勞的木工也一并致以感謝。
最后,我還想感謝更多的人!
授權書.jpg
黑川雅之,思想家、藝術家、建筑師、工業(yè)設計師、罕見的跨領域名家,被譽為“東京達?芬奇”“日本建筑與工業(yè)設計教父”。他出生于建筑世家,其家族在日本建筑界具有崇高地位。1967年早稻田大學建筑工學博士畢業(yè),70歲時取得“藝術博士”稱號。創(chuàng)辦物學研究會,是“K”家居品牌創(chuàng)始人,F(xiàn)任日本物學研究會會長、日本文化設計論壇理事及總干事、日本設計委員會理事等要職。曾獲27次德國iF設計金獎(iF Design Award)、31次日本優(yōu)良設計大獎 (Good Design Award)、日本每日設計獎(Mainichi Design Awards)、日本室內(nèi)設計師協(xié)會年獎等。許多系列作品被丹佛博物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收藏。
序 言
V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
VI 既并列又互補的八個關鍵概念
微
1 一期一會
2 細節(jié)中體現(xiàn)整體
7 原始的身體感覺
9 內(nèi)與外的同質(zhì)性
10 日本的城市是村落
15 描繪城市從室內(nèi)開始
16 情感與羞恥心的關系
并
20 日本的民主主義
22 萬神
26 絕對與相對
29 平面的組織
34 大腦與互聯(lián)網(wǎng)
37 風神與雷神
II
氣
42 氣與氣場
48 柱子是氣場建筑
52 女性生殖器與男性生殖器
56 由氣場營造的日本建筑
間
60 氣場與間
64 陰陽
67 并列的細節(jié)
71 力學的空間
72 間的妖艷
秘
76 隱秘是花
82 秘與間,或留白
84 逆光讓陰翳彰顯華麗
86 “秘”中期待
素
90 還原真我
93 素材與造型
97 一張折紙
103 原型
III
假
110 對大自然的絕對信賴
112 融通無礙
116 日本的房屋不是建筑
120 轉(zhuǎn)化
128 與西方完全相反的審美意識
破
130 過人的技術
133 序破急·守破離
137 破滅與秩序
總 論
144 日本的審美意識是什么
144 感覺的反襯
145 感覺的支配
147 民主的主張
148 自我也是自然的組成部分
149 無政府狀態(tài)
150 女性的秩序感
151 為了美而活著
153 結 語
156 譯后記
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觀的奴隸
我在講述“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之前,腦海里一直在思考:在世界觀方面,無論怎說么,現(xiàn)在的日本人都已經(jīng)淪為西方世界觀的奴隸了。
明治維新后的百年以來,西方的近代思想以非?膳碌臍鈩莩毡居縼砹。我們知道,西方的近代思想是以基督教為背景的,而且受到德國日耳曼民族思想的深刻影響。然而,日本的西化速度之快,被西方思想的色彩涂抹之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以敏銳的思考方式和感覺為切入點的日本審美意識,也有許多內(nèi)容被近代西方思想和世界觀替代。
作為日本傳統(tǒng)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桂離宮展現(xiàn)的審美意識是許多現(xiàn)代的日本建筑家所不理解的,因為日本建筑學中的柱梁空間概念已經(jīng)引入了現(xiàn)代西方的建筑學理論和概念,所以,對日本建筑的描述往往只能用西化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分析和解釋。
審視過去,西方建筑學和日本建筑學之間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交流,各自發(fā)展著屬于自己的體系。但是縱觀日本大學里的建筑專業(yè),今天在教學中幾乎都采用了西方的建筑學理論。能夠關注日本自古以來的建筑,信奉傳統(tǒng)柱梁結構模式并愿意繼承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而已。以上只是日本成為西方世界觀的奴隸的一個小小的例證。
作為一個日本人,我在敘述自身應有的審美意識時,也不得不基于西方的思維方式,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既并列又互補的八個關鍵概念
有意思的是,我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恰巧是西方建筑學,其理論也成為我后來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的基礎,F(xiàn)在想來,那時的自己在心中一直都在盡量克制地去表現(xiàn)“日式”的建筑效果。
有一天,在我看到少年時代的故鄉(xiāng)民居和茶室被重新修葺完工時,凝視著這些房屋的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日本傳統(tǒng)空間中潛藏的現(xiàn)代感竟然是如此的美妙。原來在我們的過去,早就蘊藏著未來的至美。那幾乎是瞬間的發(fā)現(xiàn),讓我感到驚訝并難以忘卻。此后,我大膽地揭開了那個曾經(jīng)蓋住自我意識的蓋子,跳躍式地實現(xiàn)了對自我的重新認知,重要的是,我能夠以坦率的心情去直面日本的審美意識。
我自那時開始了自我解剖,以及追尋自身遺傳基因的旅程,這也就是我在“日本的審美意識”中重新發(fā)現(xiàn)日本的第一步。請諸位注意,作為學問研究,要解釋日本的文化和審美意識,僅讀一本簡單的書是不夠的。
一方面,作為試論,這“八個審美意識”不一定能夠反映出日本審美意識的全貌。因為有著宏大思維體系的日本審美意識,在本書中所體現(xiàn)的只不過是被切開后的一個剖面圖。審美意識不可能是獨立的物體,概念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是彼此互補的復合體。我力圖讓日本的審美意識逐漸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也想談談個人的理解。這八個審美意識的概念應該是不分主次的,屬于既并列又互補的關系。在意他人的感受是日本社會生活的傳統(tǒng)秩序,換一種說法就是,日本人重視他人的感受,十分在意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和距離,這是一個民族十分顯著的文化特征。
八個審美意識類似于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就像非連續(xù)的、浮游著的腦細胞,它們會根據(jù)身體的某個需求而緊密地聯(lián)結在一起。這八個審美意識的概念也仿佛和腦細胞的結構一樣,既是漂浮著的獨立體,又緊密地聯(lián)結著。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卻是很重要的現(xiàn)實。正如在“微”和“并”的審美意識當中,存在著“間”的思想。它們的連續(xù)性,以及彼此的并列關系同時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日本審美意識的解釋,就是對日本生活秩序的一種闡述。
實際上,“審美意識”這個詞本身也是相當糾結的!皩徝酪庾R”是思想嗎?是哲學嗎?都不是。日本人很重視的價值觀應該怎樣表現(xiàn)才好呢?這確實是令人迷惑的事情。審美意識,好的心情,或者讓人心靈震顫的體驗,是很難用理論來說清楚的。美是使人的內(nèi)心和身體感覺舒服的某種存在,有許多美的感覺實在是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不過,我自己在工作中通過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日本人用生活規(guī)范去判斷事物的過程,也許就是審美意識的組成部分。這種審美意識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有著信念考量的;是基于崇拜自然神的思想基礎,或者說屬于所謂的哲學范疇;甚至包括對善與惡的判斷,以及更加依賴于身體的種種感受。比如舒適和愜意,幾乎是人類都擁有的對美的感覺,這完全是出自動物野性的原始生理本能和反應。
我覺得日本人是為了美而活著的,是為了有愜意的心情而活著的……這一發(fā)現(xiàn)對我來說無疑是*具沖擊力的一件事情。我在后面還會進行詳細解說,日本人所謂的絕對價值,諸如拜神、信念和哲學,都不能成為對生活規(guī)律的約束。但抱有“對不起周圍人的感覺”“羞恥心的意識”等特別顧及他人感受的心態(tài)都體現(xiàn)了這種價值觀。不能做令人不愉快的事,似乎是日本人活著的理由。帶有罪惡感的意識,由羞恥意識支配的心態(tài)和如何讓他人感到舒服的想法,是這種價值觀的核心。可以說,這也是日本人絕對的價值取向,聚焦在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氣場,以及彼此之間對和諧的影響之中。這與其說是日本人的生活哲學觀,不如說是審美意識帶給人的約束。
“沒有我,更沒有自我”,“不能夠直率地把自己的意見說出口”是日本人的自我評價。當他們面對“你需要咖啡還是紅茶”的提問時,日本人只會回答“都可以”,給出的是讓對方選擇的答案!叭绻澜缟鲜テ降染筒荒苌妗薄皼]有所謂理念或信念之類的東西”等臺詞,從日本人口中也會經(jīng)常聽到,而這一類帶有批評性的意見,對日本人而言,其實都只是對西方觀念的盲從而已。
今天,我們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享受者,出行有汽車,有飛機,各種家用電器包圍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這些使一切都變得更加方便。作為現(xiàn)代社會中的一員,雖然不應該簡單地對現(xiàn)代化進行批判和數(shù)落它的不是,但是對于西方世界觀的影響,我相信反省自己的深層文化標識,并沒有什么問題。實際上,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堅守著日本的審美意識,發(fā)掘這些審美意識,有利于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世界已經(jīng)進入了多維文化共存的時代,在面對不同的思想和審美觀念的差異時,我們也感受到了能夠求同存異的欣慰。只有對自我意識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世界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