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戲劇既有土生土長的地方、民族劇種,也有從外地引進(jìn)的外來劇種,更有將本地劇種與外地劇種“雜交”而產(chǎn)生的新生劇種,體現(xiàn)了廣西文化的多樣性、開放性、包容性及創(chuàng)新精神。
該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負(fù)責(zé)統(tǒng)籌的“廣西風(fēng)物圖志(第一輯)”中的一本,是廣西地方志辦組織編寫的一套圖文并茂、反映當(dāng)?shù)孛袼孜幕厣牡厍閳D書。
前 言
就在戲曲的萌芽在華夏八方先后冒出新綠之時,在而今尚無準(zhǔn)確定論的時代,它的脈搏終于在嶺南西道的大片土地上微弱地跳動,人們說,那個時代很有可能是盛唐,但也許更早,傀儡、腰鼓、銅鼓、銃鼓、盧沙、戲面,這些東西一點一點地出現(xiàn)在歷史的記載中,像描眉畫鬢一般為我們展示古老的百越先民,是如何的熱烈奔放、如何的能歌善舞,音樂及儀式之舞盛行于大大小小的城郭及村落,喪葬、婚嫁抑或是祭祀活動中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明朝時期,史書中才有廣西“鼓樂”之事的記載,崇禎十年,那一位走遍山山水水的千古奇人徐霞客來到桂林,恰逢百姓在比肩接踵地觀看《木蘭傳奇》(可能是《目連傳奇》),于是便記了下來,到了此時,便可算是廣西戲劇在歷史中最正式也最確鑿的一筆。
后來,明末湘西桂王朱由榔被清軍追殺,在桂林靖江王府駐蹕,這便將不少宮廷及家樂藝人帶來廣西,昆曲也隨著他們的到來像蒲公英的種子紛紛落地。
再到了清朝時候,戈陽、徽調(diào)、彈腔等各種聲腔傳來,廣西的戲曲發(fā)展便也逐漸有了根基,其中桂北受湖南和江西的影響較大,桂南則受廣東影響較深,尤其是康熙時期到民國之前,戲曲之花恍如積寒了一個冬天的花枝,在一段春暖融融的日子里競相綻放,無論是長在園中的,還是長在野地上的,無論花朵是大是小,是香是芬,總之,花團(tuán)錦簇,處處春色的戲曲新天終于姍姍來遲。
這片大地既是百越文化的土壤,自然是開出這一方水土滋養(yǎng)的花,因此,外來劇種和有“歌海”之稱、人人善樂的八桂之鄉(xiāng)一拍即合,于是,各種各樣的民間小戲百花齊放,擁簇著幾大劇種,展現(xiàn)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戲曲的魅力迅速滲入一座座村寨和一條條沿街小巷。
粵劇、桂劇、調(diào)子戲、絲弦戲、采茶戲…… 粉墨之下,意蘊留香。
民國時期,八桂大地上,文場、侗戲等新的劇種也正在形成,采茶戲、師公戲等小戲進(jìn)一步趨于成熟。成長與破壞同時而來,政治的波及使關(guān)于民間小戲“淫穢小調(diào)” 的查禁一再展開,采......
蔣新平,廣西民族大學(xué)教授,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著作(含合著)有10多部,代表作有《致消失的物品》、《出版預(yù)測學(xué)》、《桂林景觀生態(tài)研究》、《儀式視野中的廣西少數(shù)民族口傳文學(xué)》、《廣西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史綱》等。
第一章 地方戲曲劇種
第一節(jié) 桂劇
第二節(jié) 彩調(diào)劇
第三節(jié) 邕劇
第四節(jié) 粵劇
第五節(jié) 師公戲
第六節(jié) 采茶戲
第七節(jié) 絲弦戲
第八節(jié) 牛歌戲
第九節(jié) 牛娘戲
第十節(jié) 鹿兒戲
第十一節(jié) 文場戲
第十二節(jié) 客家戲
第十三節(jié) 唱燈戲
第二章 少數(shù)民族戲曲劇種
第一節(jié) 壯劇
第二節(jié) 壯師劇
第三節(jié) 苗戲
第四節(jié) 侗戲
第五節(jié) 毛南戲
第三章 其他流行戲曲劇種
第一節(jié) 話劇
第二節(jié) 歌舞劇
第三節(jié) 舞劇
第四節(jié) 歌劇
第五節(jié) 音樂劇
第六節(jié) 京劇
第七節(jié) 木偶劇
第四章 劇目和人物選介
第一節(jié) 劇目選介
第二節(jié) 人物選介
第五章 表演團(tuán)體選介
第一節(jié) 桂劇
第二節(jié) 彩調(diào)劇
第三節(jié) 邕劇
第四節(jié) 粵劇
第五節(jié) 壯劇
第六節(jié) 師公戲
第七節(jié) 采茶戲
第八節(jié) 客家戲
第九節(jié) 話劇
第十節(jié) 木偶劇
第十一節(jié) 歌舞、藝術(shù)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