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為六經之首,是中國現存*古老的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體現。易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而不斷變化,在各個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不同的易學家和易學派別從各個角度對《周易》一書進行解說、詮釋,從而形成了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書共收易學及相關論文20余篇,為易學研究的*成果,對了解易學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濤,男,1961年11月生于山東臨清。1979年考入山東大學,先后獲歷史學學士、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學位�,F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易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周易文化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校兼職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在易學、經學領域用力尤多。
《大戴禮記》與秦漢易學【連劭名】/1
京房八宮卦說中的易學歷史哲學【章偉文】/23
《韓詩外傳》中的易學思想【李筱藝】/39
《史記》與太史公三言的易學根柢【白悅波】/50
西漢易學的易學史貢獻
以《漢書·藝文志》著錄易學文獻為參考【謝炳軍】/78
干寶及其史易思想特色【王 娟】/91
程頤的易學詮釋及其王道政治理念【姜海軍】/97
曾貫《易學變通》易學思想論析【謝 輝】/108
韓儒金正喜易學考辨蠡探【賴貴三】/121
明代易學研究論綱【任利偉】/142
王陽明與《周易》【張向朋】/149
方孔炤、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研究【翟奎鳳】/158
從康熙六十年《安慶府志》看方志的易學特色【周 毅】/170
從《顧頡剛日記》看易學家顧頡剛與高亨的交游【張玲莉】/178
凌家灘文化與《周易》【楊效雷】/199
《周易》經傳如何詮釋與轉化?
以乾坤到乾元坤元為例【趙中偉】/210
《周易·小象》語言表達方式探微【程建功】/232
《周易·系辭》中的君子學說試探【凌俊峰】/244
擬卦續(xù)補【陳開林】/253
從河圖、洛書看中國傳統(tǒng)管理的終極理想【林金泉】/279
北京故宮建筑的易學理念(上)【韓增祿】/312
周易文化與中國戲曲的表演美學【胡志毅】/348
先秦樂氣思想與《易》的三才之道【張 濤 謝炳軍】/358
宋人易書考(一)【顧宏義】/368
蕭云從年譜(上)【沙 鷗】/396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易學善本敘錄抄本(二)【李雄飛 顧千岳】/417
中國高校易學博士學位論文題名索引(1990~2016)【張金平】/424
附 錄 《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易類》(五)【《周易文化研究》編委會整理】/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