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銀行學——21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yè)核心課程系列教材
定 價:32 元
- 作者:張紅偉 主編
- 出版時間:2001/10/1
- ISBN:9787561422236
- 出 版 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830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對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的研究,已成為經濟學科中最引人入勝的領域之一。貨幣形式日新月異,金融工具層出不窮,金融市場變化迅速,金融機構也逐步改變了“朝南坐”的作風,變得日益進取。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使得一國金融經濟運行中的事件所發(fā)生的影響越來越深遠。
編者張紅偉等本著面向21世紀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宗旨編寫這本《貨幣銀行學》教材,力圖展現當代貨幣金融理論的先進成果,反映金融經濟運行的實際,適應以本科為主的不同教學層次學好金融理論的需要。該書的特點是博采眾長,簡明通俗,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1.貨幣
1.1 貨幣源于交換
1.2 貨幣的職能
1.2.1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1.2.2 價值標準(standard of value)
1.2.3 價值貯藏(store of value)
1.2.4 延期支付標準(standard of deferred payment)
1.3 貨幣的種類
1.3.1 實物貨幣(commodity money)
1.3.2 信用貨幣(credit money)
1.4 貨幣本位制
1.4.1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
1.4.2 銀本位制(sliver standard system)
1.4.3 復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system)
1.4.4 紙幣本位制(paper currency standard system)
1.5 貨幣的定義
1.5.1 貨幣的兩種定義方法
1.5.2 貨幣定義的意義
1.5.3 貨幣的未來
1.6 貨幣與財富和經濟活動
1.6.1 貨幣與真實資產
1.6.2 貨幣與金融資產
1.6.3 財富的選擇
1.6.4 資產的調整與經濟活動
2.信用
2.1 信用的產生和發(fā)展
2.1.1 信用的含義
2.1.2 信用的產生和發(fā)展
2.1.3 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健全
2.2 信用的形式
2.2.1 商業(yè)信用
2.2.2 銀行信用
2.2.3 國家信用
2.2.4 民間信用
2.2.5 消費信用
2.3 利息和利息率
2.3.1 利息的含義和作用
2.3.2 利息的實質
2.3.3 利率
2.3.4 我國利率管理體制改革與利率市場化改革
3.金融體系與金融機構
3.1 金融體系
3.1.1 金融體系的模式
3.1.2 金融體系的功能
3.1.3 中國金融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
3.2 金融機構
3.2.1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劃分
3.2.2 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種類
3.2.3 中國的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
3.2.4 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管理
4.金融市場
4.1 資金的融通方式
4.1.1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
4.1.2 兩種融資效能的比較
4.2 金融市場的含義和類型
4.2.1 金融市場的概念
4.2.2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4.2.3 金融市場的類型
4.3 貨幣市場
4.3.1 銀行同業(yè)拆借市場
4.3.2 貼現市場
4.3.3 國庫券市場
4.4 資本市場
4.4.1 股票市場
4.4.2 債券市場
4.4.3 我國的證券市場
5.商業(yè)銀行
5.1 商業(yè)銀行的形成、職能和組織形式
5.1.1 商業(yè)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
5.1.2 商業(yè)銀行的職能
5.1.3 商業(yè)銀行的組織形式和類型
5.2 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及其管理
5.2.1 商業(yè)銀行的資本金及其管理
5.2.2 商業(yè)銀行的負債業(yè)務及其管理
5.2.3 商業(yè)銀行的資產業(yè)務及其管理
5.2.4 商業(yè)銀行的表外業(yè)務及其管理
5.3 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理論
5.3.1 資產管理理論
5.3.2 負債管理理論
5.3.3 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
5.4 商業(yè)銀行創(chuàng)造存款貨幣的原理
5.4.1 存款貨幣等概念
5.4.2 存款貨幣的多倍創(chuàng)造
5.4.3 存款多倍創(chuàng)造的公式與貨幣乘數
5.4.4 M1和M2的貨幣乘數
6.中央銀行
6.1 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fā)展
6.1.1 中央銀行的產生
6.1.2 中央銀行的發(fā)展和加強
6.1.3 中央銀行制度在中國的產生和發(fā)展
6.2 中央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6.2.1 中央銀行的性質和宗旨
6.2.2 中央銀行的職能
6.3 各國中央銀行制度比較
6.3.1 中央銀行所有制形式的比較
6.3.2 中央銀行組織結構的比較
6.3.3 中央銀行與政府關系的比較
6.3.4 中央銀行管理體制的比較
6.4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業(yè)務
6.4.1 資產業(yè)務
6.4.2 負債業(yè)務
7.貨幣理論
7.1 貨幣理論的發(fā)展
7.1.1 傳統(tǒng)的貨幣理論
7.1.2 馬克思的貨幣理論
7.1.3 凱恩斯的貨幣理論
7.1.4 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
7.2 中國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7.2.1 中國的貨幣需求
7.2.2 中國的貨幣供給
7.3 貨幣均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
7.3.1 貨幣均衡的概念和標志
7.3.2 總需求、總供給與社會總供求平衡與失衡的概念
7.3.3 貨幣均衡與信貸平衡
7.3.4 貨幣均衡與財政信貸平衡
7.3.5 貨幣均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
8.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8.1 通貨膨脹
8.1.1 通貨膨脹的定義及度量
8.1.2 通貨膨脹的類型
8.1.3 通貨膨脹的成因
8.1.4 通貨膨脹的效應
8.1.5 通貨膨脹的治理
8.2 通貨緊縮
8.2.1 通貨緊縮的含義及判斷標準
8.2.2 通貨緊縮的成因
8.2.3 通貨緊縮的社會經濟效應
8.2.4 通貨緊縮的治理
9.金融與經濟發(fā)展
9.1 金融抑制
9.1.1 金融抑制的概念
9.1.2 金融抑制的根源
9.1.3 金融抑制的手段
9.1.4 金融抑制的表現
9.1.5 金融抑制的效應
9.2 金融深化
9.2.1 金融深化的概念
9.2.2 金融深化的出發(fā)點
9.2.3 金融深化的內容
9.3 金融創(chuàng)新
9.3.1 金融創(chuàng)新的概念
9.3.2 金融創(chuàng)新的原因
9.3.3 金融創(chuàng)新的內容
9.4 中國的金融改革與經濟發(fā)展
10.貨幣政策
10.1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0.1.1 貨幣政策概述
10.1.2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10.2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中間目標
10.2.1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理論
10.2.2 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10.3 貨幣政策工具
10.3.1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10.3.2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10.4 貨幣政策的效果
10.4.1 影響貨幣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10.4.2 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果
10.4.3 貨幣政策的質量效果
10.5 IS-LM模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10.5.1 貨幣市場均衡:LM曲線
10.5.2 產品市場均衡:IS曲線
10.5.3 總產出與利率的變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