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臺灣民主轉型中的新聞傳播制度變遷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臺灣新聞界、學界人士的訪談,展現(xiàn)臺灣民主轉型中臺灣新聞傳播的歷史過往和現(xiàn)實,并探討臺灣媒體解禁后的實際狀況,分析了臺灣媒體政治光譜分化、商業(yè)勢力*壟斷、新聞品質下降和媒體視野狹小等現(xiàn)實問題。
序一公共服務媒體必須是領頭羊馮建三(臺灣政治大學教授)
前輩作家、媒體人王鼎鈞幾年前寫了一本書《文學江湖》。讀過之后,有一則故事讓人印象深刻,與蔣介石有關。
當時,蔣介石七十歲。好事者要祝壽,提口號,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則新聞四處飛傳,進入了國民黨黨營事業(yè)中國廣播公司。任職新聞部,也曾經(jīng)在臺灣政治大學任教的王大空看到新聞報道后,很快接了一句話:才開始生病。
作者沒有多說。但是,在1957年的臺灣,何以比他資深的王大空不但安然無恙,而且還先后擔任了新聞部與節(jié)目部主任,個中必有蹊蹺。個人的故事,往往可以反映,或者折射社會歷史。《文學江湖》留下的空間,就是來者發(fā)揮的余地。
向芬博士的訪談,同樣具備這層用心。其中,從事調查報道成績斐然、目前主持評論園地的何榮幸,有個看法,值得凸顯與追問。他說,有為的當局應該帶領人民建立對公共媒體的認識,去制定政策、移撥資源……讓它不斷壯大……(才)不至于擔心整個媒體的生態(tài)被商業(yè)媒體牽著鼻子走。國民黨當局在臺灣的經(jīng)濟建設,是有成績,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呈現(xiàn)高度成長而分配相對平等。
然而,如果國民黨的經(jīng)濟成績可觀,何以傳媒與文化的建設,乏善可陳?臺灣當局有沒有建設公共媒體的認知呢?多數(shù)學界與政界人士,可能會說,沒有。
不過,顏色固然有黑有白,卻也有中間色帶。同理,人生與事理不乏黑白分明之際,但更多時候,會有深淺不一的灰色。當局是否有建立公共媒體的認知,同樣可以作此考察。
早在1955年,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同時是中央社社長、擔任國民黨文宣工作第二把手的曾虛白,銜蔣介石之令考察西方電視回臺后,寫了一篇《迎頭創(chuàng)建電視事業(yè)的重要》。娛樂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政治高壓年代也是如此,曾虛白并不否認。但他顯然希望,若要發(fā)展電視,必須兼顧新聞與教育節(jié)目,因為臺灣當年的各級教師都不夠,通過電視教學,一人上課,上萬學生同時聽課……解決了師資的問題。如果娛樂、新聞與教育,缺一不可,那么,電視的財政來源,就不能依靠廣告而走商業(yè)路線。
天不從人愿,臺灣的電視從一開始,就是商業(yè)掛帥,收入只靠廣告,教育電視聊備一格。何以蔣介石倚重的幕僚,建言未見采納?關于臺灣當局是否認知公共電視體制的意義與重要性,這可能是第一個重要,但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到了1965年,當局開始要制訂第一部廣播電視法,各方開始躍動。曾氏在1968年再寫《三民主義大眾傳播制度的研究》,強調大眾傳播事業(yè)皆應公營……切勿誤會公營是國營或政府營。這個公,是不帶政治色彩的社會大眾,故其權力的構成重心于民意代表,地區(qū)人民代表,職業(yè)團體代表以及最孚眾望的社會名流及法學權威。政府代表亦應參加,但不處指導地位,只作聯(lián)系與疏導解釋工作……先進國家除美國外電視皆為公營。
時代進入求變的階段,更弦易轍、重拾公共精神并且付諸實踐的呼聲,已經(jīng)增加。1967年,由政大轉身,出掌首任文化局長的王洪鈞,以及負責擔任廣電法起草召集人的李瞻教授,無不推崇公共體制。詭異的是,文化局在1973年壽終正寢。廣電立法工作頓失文化的奧援,繼起主導的機構,是職司政經(jīng)宣傳的新聞局,公共媒體無枝可棲。公共媒體再次獲得正視,已經(jīng)到了1980年。孫運璇以閣揆的身份,在臺北市木柵主持第一梯次中小學教師座談會時,主張設公共電視臺。但四年后,孫氏中風,人一違和,政策跟著歇息。
如果當年的文化局沒有遭到意外裁撤,假使孫運璇身體康健再有十年,臺灣的公共媒體是不是可能會更早誕生,從而就有更好的機會,成為傳媒的市場領導者,不但擁有消極自由,從事報道與評論而不會動輒得咎,同時擁有積極自由,憑借比較充分的資源,穩(wěn)定地生產(chǎn)質量俱佳的傳媒內容?探索臺灣當局與公共媒體關系之時,這是第二組讓人懸念的疑惑。
解嚴之后,臺灣從1990年起,第三度要創(chuàng)設公共電視,規(guī)模不小。當局的原始構想,是要讓這家公共媒體與當時三家商業(yè)無線電視臺,分庭抗禮,年度預算設定在60億新臺幣。讓人費解的是,1997年入春,國民黨突然宣布,停止建臺。直到現(xiàn)在,國民黨都能控制民意機關半數(shù)以上的代表,彼時更是強大。何以滿朝權在手,偏偏不把令來行,豐富文化的建設?行政權與立法權都能穩(wěn)穩(wěn)掌握的執(zhí)政者,竟然不顧責任與社會顏面,公然違反自己的施政允諾。更離奇的是,不說廢臺則已,休字方甫出口,社會各個角落支持公共媒體,平日難見身影的多方力量,卻在頃刻之間,傾巢而出,有如排山倒海的壓力,致使國民黨當局不單收回成命,并且快馬加鞭,僅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已通過公共電視法,公視并在次年(1998年)開播,但預算減少為15億。
國民黨是想要縮小公視規(guī)模,故意以退為進,宣布廢臺是為縮小公共媒體所做的策略準備嗎?若真如此,為何又要縮小其規(guī)模?這是第三組有待厘清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后,情勢再見變化。民進黨當局發(fā)現(xiàn),根據(jù)其競選藍圖的承諾,必須擴大公共媒體的規(guī)模。既有這個格局,民進黨當中具有公共媒體認識的人,就與媒體改革團體有所呼應,進而尋求跨黨派有識之士的支持,最終在2006年初修法后,擴大了公共媒體的規(guī)模,有了公共電視集團的骨架,雖然納稅人通過當局提供的經(jīng)費,不能說有大幅增加。持平回顧,直至2008年再次政黨輪替之前,臺灣公共廣電集團即便前進的速度太過緩慢,仍然走在正確的道路。其后至今,臺灣的公共媒體進入不進則退的窘境。個中究竟是哪些道理,才能解說過去七年以來,臺灣公共媒體的困局?又怎么評價民進黨在執(zhí)政五年多之后,才能啟動了擴大公共媒體的步伐,完全只是因為民進黨未能掌握立法權嗎?
向芬博士說,本書受訪者的共同期待,就在追求有序合理的新聞傳播政策與良性理想的媒體環(huán)境。確實,如果容許附麗,我們應該說,合理政策所要形塑與凸顯的媒體環(huán)境,就在公共服務媒體(public service media,PSM)必須壯大,成為臺灣傳媒的領頭羊。
2015年6月2日走政大山·猴山796次翌日
序二我們找到星星了嗎?何榮幸(臺灣資深媒體人)
如果說,臺灣民主化的過程,是在漫漫長夜中辨認、追尋星星的方向。那么,解除戒嚴將近三十年的今天,我們找到星星了嗎?
二八年一月,我和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師生合作,出版了《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一書。以黑夜比喻戒嚴時期,星星則代表對于民主的渴望,此書從資深記者的角度,觀察臺灣邁向民主化的軌跡。
當時,我們聚焦的關鍵詞是管制與自由。新聞自由如何在威權管制中萌芽?臺灣媒體又如何在民主化過程中扮演推波助瀾角色?是一九九年代臺灣告別黑夜、擁抱星星的重要過程。
然而,從二十世紀末狂飆年代迄今,臺灣媒體發(fā)展與政治民主化的辯證關系中,更加入了市場與責任這兩個關鍵詞。
不少人認為,臺灣民主化已過度自由而缺乏責任;在此同時,臺灣社會對于市場與管制的界限仍爭論不休。無論如何,星星的亮度會持續(xù)閃閃發(fā)光或逐漸黯淡,已取決于對這四個關鍵詞的深度探討與持續(xù)思辨。
向芬的這本書在此時提醒兩岸讀者,重新思考自由、責任、市場、管制這四個關鍵詞的連帶關系與交錯作用。
對臺灣新聞工作者而言,此書無異再度提問:我們真的找到星星了嗎?或者更精確地說,當年隱藏在龐大烏云背后最亮的那一顆星星,在新世紀能夠指引臺灣找到民主深化的新方向嗎?
當局對媒體亂象難辭其咎
《黑夜中尋找星星》書中,資深記者江春男(筆名司馬文武)曾經(jīng)描述,在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發(fā)生前,臺灣黨外雜志與警總玩捉迷藏的故事。
江春男指出,在那段充滿肅殺氣息的日子,警備總部每回都拿著蓋好影響民心士氣違背發(fā)行旨趣的公文來查禁黨外雜志。但黨外雜志編輯無法理解的是,為什么雜志還沒印出來,情治人員就已經(jīng)未卜先知知道內容會影響民心士氣、違背發(fā)行旨趣?
久而久之,江春男等人逐漸與情治人員形成共生關系,在捉迷藏中發(fā)展出一套游戲規(guī)則。他們會先印出兩千本黨外雜志用來被查禁,等到印刷廠拿到檢舉獎金、警總也完成查禁任務后,他們才開始印出真正要發(fā)行的分量。到最后皆大歡喜,情治人員、印刷廠都可以交差,發(fā)行達一兩萬本的黨外雜志則營運蒸蒸日上。
上述當局管制言論自由與新聞內容的情況,如今早已不復見。臺灣解除戒嚴至今,當局已難以直接控制、干預新聞內容,這無疑是民主化的重要進展。本書則進一步描繪了黨政軍控制從硬到軟的過程:
就深度訪談結果總體而言,臺灣媒體在民主轉型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是有限的,在戒嚴時期黨政軍特一條鞭式地嚴密控制媒體。伴隨民主轉型的進程,黨政軍對媒體的控制由硬轉軟,報禁解除只是臺灣民主的自然產(chǎn)物。民主轉型實現(xiàn)后,昔日高高在上的政治領袖走下神壇淪為媒體新聞報道的資本,當局相關部門的管理政策則采取自由放任的態(tài)度。臺灣新聞傳播總體而言是基于自由化、市場化的意識形態(tài)建立起來的,這一點幾乎所有受訪者均能達成共識。
也就是說,當局逐漸把鉗制媒體的手拿開之際,卻以自由化、市場化為名,放棄對于健全多元傳播生態(tài)的努力,更放棄對于媒體產(chǎn)業(yè)的合理管制。久而久之,如同臺灣民主在建構制度后尚無法深化質量,媒體發(fā)展也在當局無能與失職下,出現(xiàn)全臺有線電視系統(tǒng)遭到極少數(shù)集團壟斷、過多電視臺惡性競爭形成社會亂源等結構性亂象。
證諸歐美民主國家的媒體發(fā)展經(jīng)驗,電波帶寬屬于稀有財及全民公共財,媒體質量更攸關民主能否健全發(fā)展,因此,尊重市場機制與采取合理管制絕非兩條并行線,負責任的當局,必然會在兩者之間求取最大平衡,而不會以市場機制為名行完全放任之實。
如果臺灣在漫漫長夜費盡千辛萬苦追尋的星星,只是完全順應市場機制的民主化與媒體發(fā)展,這樣的星星雖然有其在特定時空下的價值,卻無法健全臺灣多元民主與傳播生態(tài),更難以協(xié)助媒體產(chǎn)業(yè)健全發(fā)展而提升民主質量。這樣的星星,無法引領臺灣民主與媒體發(fā)展繼續(xù)前行。
公廣集團如何在困境中突圍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金銓在2008年曾以自由化,而非全面民主化──臺灣的游擊媒介與政治運動為題指出:
解嚴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自由化把政府控制送進歷史廢堆,媒介從檢查制度的桎梏中解放,這是不可輕易抺煞的成就?上_灣未進一步建構全面民主的媒介秩序。市場在戒嚴時期抗衡政府的媒體控制,解嚴后卻逐漸取代政府成為媒介自由的羈絆;市場控制比政府控制較不著痕跡,后果卻一樣不可小覷。目前,任由這許多媒介在扭曲的市場秩序中廝殺,個個都是財務的輸家,但最大的犧牲者莫過于公共領域。
對于臺灣當局應該扮演的角色,本書提出了幾個疑問:社會大眾需要的自由社會應該是怎樣的景象?自由與秩序的邊界究竟應該劃在何處?這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如何能避免市場之虞帶來的極端商業(yè)主義和壟斷控制?臺灣當局如何能在管制的同時仍能尊重新聞自由?如何能在自由和管控的悖論中找尋到適當?shù)男侣剛鞑フ撸蛟S是未來需要長遠考慮和規(guī)劃的。向芬認為應長遠規(guī)劃符合本土的新聞傳播政策,并且對此予以了完整說明:臺灣在報禁解除之初,歡欣鼓舞地迎接全面的自由開放,時過境遷,在反思之時不斷提到臺灣當局傳播政策的失誤,即沒有采取優(yōu)先發(fā)展和壯大公共媒體的政策,而是迎媚地按照自由主義市場機制開放。以電視為例,臺灣讓第四家無線電視臺出現(xiàn),并把所有的電臺、頻道釋出,讓有線電視臺蓬勃發(fā)展,等到商業(yè)競爭到一定程度才來開始推公共媒體?墒牵谶@樣順序顛倒的情況之下,臺灣民眾對公共媒體并沒有清楚的認識,在漫長的戒嚴時期對于公共媒體始終缺乏應有認知和支持,在解除報禁后民眾也沒這方面認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比較有擔當和方向感的當局,應該帶領人民建立對公共媒體的認識,去制定政策、移撥資源,支持類似BBC、NHK這樣的公共媒體,讓它不斷壯大,接著才開始發(fā)展商業(yè)媒體。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發(fā)展,就會比較可能對公共媒體有認識、有支持,公共媒體有影響力,就不至于擔心整個媒體的生態(tài)被商業(yè)媒體牽著鼻子走。
我個人長期參與臺灣的媒體公共化運動,了解公共廣播電視媒體集團(簡稱公廣集團)在臺灣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困境,但正因臺灣媒體發(fā)展已在市場競爭下飽受抨擊,臺灣當局更應拿出魄力制定長遠傳播政策,對公廣集團投入更多資源與支持,才能在市場機制與行政管制間找到著力點與平衡點。
就此而言,當前臺灣民主化與媒體發(fā)展需要的星星,已經(jīng)跟戒嚴時期的追求大不相同。不論是否支持壯大公廣集團策略路線,臺灣當局必須提出具有前瞻視野的傳播政策以促進民主深化,已是臺灣當局無可回避的時代課題。
迎向新時代挑戰(zhàn)
透過本書回顧臺灣民主化歷程與新聞傳播制度變遷,讀者更可了解,新聞自由不會從天而降,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努力爭;健全的媒體環(huán)境也無法一蹴可及,當局訂定前瞻性傳播政策、媒體善盡社會責任、公民社會的成熟壯大都是重要配套條件。
我在擔任《天下雜志》總主筆期間接受向芬訪問,對于她的事前周全準備、深入提問與追問都留下深刻印象,更欣見本書的深度訪談成果,為臺灣新聞發(fā)展經(jīng)驗留下重要記錄(必須提醒的是,本書判定受訪者的政治光譜歸類,未必精準公允,但不致影響其受訪內容的參考價值)。
本書出版之際,我已創(chuàng)辦臺灣網(wǎng)絡新媒體《報道者》,致力于以網(wǎng)絡新科技、數(shù)字敘事工具呈現(xiàn)深度調查報道。我深信,無論媒體形式如何變遷,媒體在民主生活中都將持續(xù)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期待社會各界珍惜與呵護得來不易的新聞自由,并在此基礎上迎向媒體新時代的更大挑戰(zhàn)。
向芬,博士,副研究員,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常務理事。研究領域為新聞傳播史論、新聞傳播制度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