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拿破侖傳記中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出版后風靡全世界,榮登美國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幾十年長銷不衰,被稱為影響歷史進程的書。
本書作者結合大量真實史料,詳細描述了拿破侖經(jīng)歷過的各次重大戰(zhàn)役及其輝煌的軍事成就,并從心理學角度,結合史實對他的內心進行細膩刻畫,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他從炮兵少尉到法蘭西帝王,從帶領帝國崛起到名震歐洲,*后在囚禁地去世的傳奇歷史。風云變幻、愛恨情仇,將拿破侖的個人魅力與文治武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從寫作意圖與寫作技巧來看,人物傳記和史學著作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任何想把二者結合起來的嘗試都是徒勞。普魯塔克專攻前者,卡萊爾則專攻后者;因此,兩位大師才順利地完成了各自的使命?梢哉f,目前還沒有人效仿普魯塔克樹立的榜樣因為自他之后,尚未有人把在嚴格的歷史基礎上為偉人寫傳當作自己的特殊使命。
這項工作不屬于歷史學家的研究范疇,因為尋找真相所需的才能與寫作必備的才能有所不同。有些作家會隨意地把歷史人物戲劇化;有些則會亂燉一鍋大雜燴,還美其名曰歷史小說。對此,歌德和拿破侖說過,這種東西只會混淆視聽。
倘若立傳對象的人生里程碑是由赫赫功績而非著作構成的,那么完成這項工作就尤為困難。愷撒大帝、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侖都因赫赫戰(zhàn)功而一朝掌權,但對后世而言,這些戰(zhàn)役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jīng)]有意義。著名的法薩盧斯戰(zhàn)役、羅斯巴赫戰(zhàn)役和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如今只有在軍事院校尚還有些歷史意義。如果上述三人只具備軍事指揮才能,那么對我們而言,他們就與克拉蘇、賽德利茨和馬塞納一般無二;真正令他們卓爾不群的乃是他們的政治天賦。政治家的最高境界是掌控全人類的命運。為此,天賦與性格交會之處,是人物傳記作家靈魂探索者所關注的焦點。
本書作者試圖描寫拿破侖的心路歷程。由于拿破侖政治生涯的每一步都體現(xiàn)出了他的個性,因此,他作為國家創(chuàng)始人和立法者的思想,對革命與正統(tǒng)、社會秩序與歐洲問題的態(tài)度都值得重點描述;而其歷次戰(zhàn)役的過程和當時歐洲各國的立場(迄今為止,它們之間的關系就猶如氣候一般變化無常,時而聯(lián)合,時而敵對)則顯得無關痛癢。
他與兄弟、妻子之間的每一次意見相左,他感到沮喪或得意的每一個瞬間,他的怒氣爆發(fā)和面色蒼白,他對待朋友、敵人的善行或手段,以及他對將領和女人說過的每一句話(據(jù)信件或真實對話所記載),都比馬倫哥戰(zhàn)役的戰(zhàn)斗序列、《呂內維爾和約》的條款或大陸經(jīng)濟封鎖政策的細節(jié)來得重要。本書把在學校可學到的拿破侖相關知識壓縮到最少,而對日常知識以外的內容則作了詳盡的描述。本書不僅關注法國作家所熱衷的拿破侖秘史,同時從整體上再現(xiàn)了拿破侖在公私兩方面的形象,再現(xiàn)了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在本書中,同一頁內容可能同時包括一天內發(fā)生的國家大事和兒女情長,因為它們出自同源且相互影響。對于一個戰(zhàn)術家,研究其內心的糾葛比研究其所有的算計更有利于我們了解他的偉大計劃。
和道德水平一樣,拿破侖的個性與他爭取或反對的國家關系不大。在這里,他的個性既未被看作奇跡,也未被分割成抽象概念。在描述他的生平時,作者試圖把握他內心深處的情緒(這些情緒自然而然、合乎邏輯地促成了他的崛起),追溯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圣赫勒拿島的。審視拿破侖的內心世界,從他內心的情緒出發(fā)解釋他的決斷與顧慮、行為與痛苦、幻想與算計這條情感長鏈的披露既是本書的描寫手段,也是其描寫目的。
這就是本書對其他將領描述不多的原因。那些無法揭示拿破侖內心世界的內容,作者都予以摒棄。
要想對拿破侖如此豐富的人生進行描繪,就必須跟上他的節(jié)奏。這樣一來,作者只能依靠人們對他的描述,并不厭其煩地讓他自述。因為,相比別人的描述,一個人的自述往往能更好地為自己辯解,即使出錯或者說謊,也是在向后人和了解真相的人袒露自我。不過,作者必須忘記自己是知道結局的。只有時刻以未知的心態(tài)身臨其境般地描述當時的感受,才能營造出緊張氣氛,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緊張氣氛會令事情的進展充滿懸念。
埃米爾·路德維希,德國20世紀偉大的傳記作家之一,因撰寫人物傳記而享有國際聲譽。他寫就的傳記強調人物個性,被稱為新傳記派。他1881年生于德國布雷斯勞(今屬波蘭),在大學讀的專業(yè)是法學,卻選擇將寫作作為自己的事業(yè)。
《歌德傳》及《拿破侖傳》的出版使他享譽世界,其他代表作品有《俾斯麥傳》《人之子》《林肯傳》《興登堡》《克婁巴特拉:一個女王的故事》《羅斯福:命運和權利的研究》等。其作品注重描寫人物曲折的心路歷程,善于剖析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熔真實與想象、歷史與現(xiàn)實于一爐,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獲得對人物有血有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