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基礎》(第二版)為風景園林及相關設計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共分緒論、上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概論)、中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和下篇(風景園林建筑實例),全書共16章。本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增加了城鄉(xiāng)規(guī)劃方面的基本知識,主要涵蓋了建筑基礎知識、城鄉(xiāng)規(guī)劃基礎知識、風景園林史、建筑史、風景園林建筑表現(xiàn)、風景園林建筑空間設計、風景園林建筑造型設計、風景園林建筑技術設計、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實例等方面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同時,本版教材中還更新了部分風景園林建筑實例,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基礎》(第二版)適合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城鄉(xiāng)規(guī)劃、環(huán)境藝術及相關設計類專業(yè)師生使用,也可作為對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感興趣人員的自學教材以及相關設計人員的參考用書。
毛靚,東北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系建筑教研室主任,風景園林系建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2年以來,一直從事景觀建筑設計及理論、生態(tài)建筑技術、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主講課程有:《建筑概論》,《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基礎》,《風景園林建筑與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中國建筑史》,《外國建筑史》,《建筑結構與構造》等。
第1章緒論1
1.1風景園林1
1.1.1園林1
1.1.2景觀1
1.1.3風景1
1.1.4風景園林專業(yè)2
1.2建筑2
1.3風景園林建筑2
1.4建筑與風景園林建筑3
1.5如何學習風景園林建筑設計4
1.5.1注重建筑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4
1.5.2注重正確工作作風和構思習慣的培養(yǎng)4
1.5.3學會觀摩與交流5
1.5.4注意進度安排的計劃性和科學性5
上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概論
第2章風景園林建筑概述6
2.1建筑的含義6
2.2建筑的分類7
2.2.1按使用性質7
2.2.2按建筑層數(shù)8
2.2.3按結構材料9
2.3建筑的組成9
2.3.1基礎10
2.3.2墻和柱10
2.3.3樓地層10
2.3.4樓梯11
2.3.5屋頂11
2.3.6門窗11
第3章風景園林建筑的特性12
3.1風景園林建筑的功能性12
3.1.1人體活動尺度的要求12
3.1.2人的生理要求12
3.1.3使用過程和特點的要求13
3.2風景園林建筑的空間性13
3.3風景園林建筑的技術性14
3.3.1建筑結構14
3.3.2建筑材料15
3.3.3建筑施工15
3.4風景園林建筑的藝術性16
3.4.1比例16
3.4.2尺度16
3.4.3對比16
3.4.4韻律17
3.4.5均衡17
3.4.6穩(wěn)定17
第4章風景園林建筑的發(fā)展19
4.1中國風景園林及建筑的發(fā)展19
4.1.1中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發(fā)展19
4.1.2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發(fā)展24
4.1.3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征25
4.1.4中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的特征29
4.1.5中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的特性31
4.2世界風景園林發(fā)展32
4.2.1日本古代園林32
4.2.2西方傳統(tǒng)風景園林35
4.3中外風景園林發(fā)展的基本特點40
第5章風景園林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41
5.1城鄉(xiāng)規(guī)劃概述41
5.1.1城鄉(xiāng)規(guī)劃相關概念41
5.1.2城市規(guī)劃的發(fā)展歷程42
5.1.3現(xiàn)代城鄉(xiāng)規(guī)劃的理論47
5.2城鄉(xiāng)規(guī)劃編制有關內容55
5.2.1編制城鄉(xiāng)規(guī)劃的相關技術文件56
5.2.2城鄉(xiāng)規(guī)劃用地的分類與標準56
5.2.3城市(鎮(zhèn))總體規(guī)劃61
5.2.4詳細規(guī)劃63
5.2.5城鄉(xiāng)規(guī)劃的術語解釋65
第6章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特點68
6.1認識風景園林建筑設計68
6.1.1建筑設計的職責范圍68
6.1.2建筑設計的特點與要求68
6.1.3建筑設計的方法69
6.2明確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任務70
6.2.1設計要求的分析71
6.2.2環(huán)境條件的調查分析71
6.2.3經(jīng)濟技術因素分析72
6.2.4相關資料的調研與搜集72
6.3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構思階段73
6.3.1設計立意73
6.3.2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構思75
6.3.3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多方案比較79
6.4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完善階段80
6.4.1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方案的調整80
6.4.2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方案的深入80
6.5風景園林建筑方案設計的表達81
6.5.1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推敲性表現(xiàn)81
6.5.2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展示性表現(xiàn)83
6.5.3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文字性表達83
中篇風景園林建筑設計
第7章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初步85
7.1風景園林建筑線條圖表達86
7.1.1線條圖的工具使用和作圖要領86
7.1.2運筆和線條89
7.1.3字體寫法簡介91
7.2風景園林建筑水墨圖表達94
7.2.1工具和輔助工作94
7.2.2運筆和渲染方法95
7.2.3光影分析和光影變化的渲染97
7.2.4水墨渲染99
7.2.5水墨渲染常見病例101
7.3風景園林建筑鋼筆徒手畫表達101
7.3.1鋼筆畫的特點101
7.3.2鋼筆線條的表現(xiàn)力103
7.3.3鋼筆徒手畫的幾種不同表達106
7.4風景園林建筑水彩渲染圖表達107
7.4.1色彩的基本知識107
7.4.2水彩渲染的工具和材料109
7.4.3水彩渲染的作畫111
7.4.4水彩渲染圖的局部渲染114
7.4.5水彩渲染中常見毛病120
7.5彩色鉛筆表現(xiàn)122
7.5.1彩色鉛筆表現(xiàn)的特點122
7.5.2彩色鉛筆表現(xiàn)的工具與材料122
7.5.3彩色鉛筆的作畫123
7.6馬克筆表現(xiàn)124
7.6.1馬克筆表現(xiàn)的特點124
7.6.2馬克筆的工具與材料125
7.6.3馬克筆的作畫125
7.7風景園林建筑模型制作126
第8章風景園林建筑設計主要程序128
8.1風景園林建筑設計內容和程序128
8.1.1設計前的準備工作128
8.1.2初步設計階段128
8.1.3技術設計階段129
8.1.4建筑施工圖設計階段129
8.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130
8.2.1人體尺寸及其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130
8.2.2家具、設備所需要的空間130
8.2.3自然與環(huán)境130
8.2.4材料與施工技術131
8.2.5有關法規(guī)、標準131
第9章風景園林建筑空間設計133
9.1建筑空間133
9.1.1建筑的主角——空間133
9.1.2建筑空間的構成136
9.1.3建筑空間的分類137
9.1.4建筑空間的相關要素138
9.1.5建筑空間的影響因素140
9.1.6建筑空間創(chuàng)造的思想和原則141
9.1.7形式美的基本原則142
9.2建筑空間的創(chuàng)造147
9.2.1內部空間處理147
9.2.2外部空間處理150
9.3風景園林建筑空間的創(chuàng)造151
9.3.1風景園林建筑空間的創(chuàng)造原則151
9.3.2風景園林建筑空間的創(chuàng)造技巧152
9.3.3風景園林建筑空間的組織形式153
第10章風景園林建筑造型設計158
10.1風景園林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的影響因素158
10.1.1建筑功能與建筑造型的關系158
10.1.2材料、結構和施工對建筑造型的制約158
10.1.3建筑規(guī)劃與環(huán)境對建筑造型的影響158
10.1.4建筑標準與經(jīng)濟因素159
10.1.5精神與審美159
10.2風景園林建筑造型設計的內容159
10.2.1建筑設計與結構造型設計159
10.2.2建筑造型與功能160
10.2.3建筑造型與空間組合160
10.2.4建筑造型與尺度160
10.2.5光與色在建筑造型中的運用161
10.2.6材質在建筑造型中的運用161
10.2.7建筑造型與細部設計162
10.3風景園林建筑造型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與手法163
10.3.1風景園林建筑造型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163
10.3.2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手法165
第11章風景園林建筑技術設計169
11.1概述169
11.1.1建筑技術設計研究的對象及其任務169
11.1.2建筑物的組成、作用與要求170
11.1.3影響建筑技術設計的因素及其設計原則170
11.2建筑結構172
11.3建筑材料173
11.3.1建筑材料的分類173
11.3.2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質174
11.4建筑保溫、防熱與節(jié)能174
11.4.1建筑保溫174
11.4.2建筑防熱176
11.4.3建筑節(jié)能177
11.5建筑隔聲178
11.5.1噪聲的危害與傳播178
11.5.2圍護構件隔聲途徑178
11.6建筑防震179
11.6.1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179
11.6.2建筑防震設計要點179
第12章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180
12.1場地設計的概念180
12.1.1概念180
12.1.2構成要素180
12.1.3場地的類型183
12.1.4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概念183
12.2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工作內容和特點183
12.2.1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內容183
12.2.2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特點184
12.3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原則和依據(jù)184
12.3.1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原則184
12.3.2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依據(jù)185
12.4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主要程序及階段186
12.4.1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主要程序186
12.4.2風景園林建筑場地設計的階段188
下篇風景園林建筑實例
第13章中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190
13.1亭190
13.1.1功能190
13.1.2類型190
13.1.3特點191
13.1.4實例191
13.2廊192
13.2.1功能192
13.2.2基本類型192
13.2.3實例193
13.3榭194
13.3.1蘇州拙政園芙蓉榭195
13.3.2蘇州網(wǎng)師園濯纓水閣195
13.4橋195
13.4.1功能195
13.4.2基本類型195
13.4.3特點196
13.4.4實例196
13.5舫197
13.5.1北京頤和園石舫197
13.5.2蘇州拙政園香洲197
13.6齋198
13.7廳與堂198
13.7.1蘇州拙政園遠香堂199
13.7.2北京恭王府萃錦園蝠廳199
13.8樓與閣199
13.8.1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200
13.8.2蘇州拙政園浮翠閣200
13.9館與軒201
13.9.1北京頤和園聽鸝館201
13.9.2蘇州網(wǎng)師園竹外一枝軒201
第14章外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202
14.1日本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202
14.1.1日本京都桂離宮202
14.1.2日本京都修學院離宮203
14.2西方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實例204
14.2.1意大利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204
14.2.2法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207
14.2.3英國傳統(tǒng)風景園林建筑209
第15章中國近現(xiàn)代風景園林建筑213
15.1中國近代風景園林建筑(1840~1949年)213
15.1.1廣州越秀公園213
15.1.2南京中山陵213
15.1.3浙江葉家花園214
15.2中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建筑(1949~1978年)217
15.2.1廣州起義烈士陵園217
15.2.2哈爾濱斯大林公園217
15.2.3上海魯迅公園218
15.3中國當代風景園林建筑(1978年以后)220
15.3.1長春凈月潭風景區(qū)觀景塔221
15.3.2福建長樂海螺塔221
15.3.3武夷山風景區(qū)風景園林建筑221
15.3.4山東青島平度現(xiàn)河公園221
15.3.5福建漳浦西湖公園222
15.3.6上海松江方塔園223
15.3.7桂林七星巖月牙樓223
15.3.8桂林蘆笛巖景區(qū)游船碼頭225
15.3.9上海世博會滕頭館225
15.3.10廣東岐江公園227
15.3.11北京昌平柿子林會所228
15.3.12麗江玉湖完小學校229
第16章外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建筑231
16.1外國現(xiàn)代風景園林建筑(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231
16.1.1西班牙居爾公園231
16.1.2德國愛因斯坦天文臺231
16.1.3荷蘭烏德勒支住宅232
16.1.4德國包豪斯教師住宅232
16.1.5法國薩伏伊別墅233
16.1.6美國流水別墅234
16.1.7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236
16.1.8芬蘭瑪麗亞別墅237
16.2外國當代風景園林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238
16.2.1美國西塔里埃森239
16.2.2意大利噴泉廣場240
16.2.3法國拉維萊特公園240
16.2.4德國杜伊斯堡北風景公園242
16.2.5日本水之教堂242
16.2.6日本美秀美術館243
16.2.7澳大利亞凱恩斯植物園游客中心244
16.2.8新喀里多尼亞讓·馬里·吉巴烏文化中心244
本書思考與練習247
參考文獻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