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何道生,字立之,號蘭士、菊人,山西靈石縣兩渡鎮(zhèn)人。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生,嘉慶十一年(一八〇六)七月十八日卒。乾隆五十一年舉人,翌年成進士,由工部主事,仕至甘肅寧夏府知府。著有《雙藤書屋詩集》。事具法式善《朝議大夫?qū)幭母尉贡怼贰?/p>
清中葉以降,靈石何氏科第繁盛,曳紫紆朱,書香世澤,代有聞人。始遷祖何立本,歲貢生,有文學,其先河南大石橋人也,館於靈石之兩渡鎮(zhèn),樂其風土,遂家焉。(道光《何氏族譜》卷八)九世祖何溥貿(mào)易京師,遂以致富,貲逾十萬,復(fù)以貢生考授州同知,家族始興。至十一世何思鈞,乾隆四十年捷南宮,成爲何家進士第一人。何思鈞定居京師後,廣交勝流,延名師課子,於是江南名士入京求爲弟子師者,莫不知有何氏書塾。此後何氏家族子弟蟾宮折桂,聯(lián)翩鵲起,科場傳爲佳話。僅以何思鈞一支爲例,長子何元烺,次子何道生,乾隆五十二年同榜進士。何元烺長子何榮緒,嘉慶十九年進士;次子何炳彝,嘉慶十六年進士。何道生二子何熙績、何耿繩,道光六年同榜進士。何熙績子何福咸,道光三十年進士。據(jù)《清代硃卷集成》何萊福履歷,至同治元年,靈石何氏已十一人成進士,十四人舉鄉(xiāng)闈,山西科場漸有無何不開科之説!光緒年間梓行的《何氏試藝》,彙集乾隆以來三十餘名家族成員制藝和試帖詩,供家族後輩揣摩學習。靈石何氏不僅僅將時文視爲功名敲門磚,還有意識地不斷強化這種科場優(yōu)勢,使之內(nèi)化爲一種家族文化優(yōu)勢。同時,藉聯(lián)姻同邑陳氏及山西洪洞劉氏、汾陽曹氏、孝義張氏,順天宛平馬氏、直隸天津韓氏等世家,進一步鞏固、擴大了這種文化優(yōu)勢。
科第連綿之同時,靈石何氏亦以文學世其家。何思鈞早年從學姚鼐,後由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校書四庫館,散館授翰林院檢討,所接皆碩儒通人。故蘭士與其兄硯農(nóng)使君,承其尊甫雙溪先生(何思鈞)之家法,爲子弟皆有文學,歷官內(nèi)外皆有聲(陳用光《雙藤書屋詩集序》)。何元烺、何道生,及何道生二子何煕績、何耿繩,皆世守清芬,工於韻語。家族後輩中,亦不乏能詩者,如何煥綸有《棠陰書屋詩集》,何福堃有《午陰清舍詩草》、《午陰清舍試帖》,何福海有《退盦詩集》,何乃瑩有《靈樵山館詩草》,何厚吾有《愛廬詩草》等。
作爲何氏家族文名最高者,何道生弱冠登第,擅詩能畫,與京師名流詩酒往還,聲華藉藉。他以詩求友於天下,交遊所及,前輩如紀昀、袁枚、姚鼐、王昶、蔣士銓、吳錫麒,同儕如王芑孫、洪亮吉、孫星衍、法式善、張問陶等,當世皆推爲作者。聞長者之緒論,喜師友之砥礪,識見遂超,故發(fā)爲歌詩,俊邁清蒼,自成一格。其詩既是作者平生步履、心境的清晰展露,也是乾嘉詩壇生態(tài)的生動投影,是研究清代家族文化的真實樣本。
何道生的詩集,生前已按年編就,謄清成冊,以便隨手潤飾,并請師友削正。今蘇州博物館藏何道生詩集稿本一種,爲何道生三弟何立三曾孫何澄舊藏。上世紀五十年代,何澄生前所藏全部文物和古籍,由其子女捐獻國家,後入藏蘇州博物館。余客夏專程赴姑蘇目驗,此書僅存一冊,題爲《方雪齋詩集》卷七,下鈐方雪齋朱文長方印,有何道生親筆塗乙處。稿本共收詩七十七首,與刻本《方雪齋詩集》比勘,散於卷六至卷八內(nèi),其中十五首爲刻本所刪。其《讀惕甫寄示所作令弟聽夫呂堰殉節(jié)行實寄題四律以當挽歌》詩後,王芑孫藍筆跋云:嘉慶己未,惕甫來上春官報罷,補讀別後詩篇,隨筆點識。驪駒在門,又當別去,悵怏何言!尾鈐惕甫審定朱文方印。王芑孫刪改處,刻本後多依之。
何道生歿後,友人法式善、吳嵩梁受其二子之託,點定遺詩,翌年付梓,名《方雪齋詩集》,凡十二卷,卷首冠法式善、查揆、吳嵩梁、王芑孫四序。方雪齋,本爲何思鈞里居時書齋名,何道生取以名集,寓克紹先志之意。詩集《目錄》後,何煕績、何耿繩識曰:右詩自乾隆庚子起,至嘉慶乙丑訖,共詩五百七十二首。嘉慶十二年歲次丁卯八月開雕,十三年戊辰三月工竣。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何道生甫十五齡;嘉慶十年乙丑,乃其病歿前一載。二十五年間,所餘不足六百首,其遺詩未經(jīng)友人刪汰前,當遠逾此數(shù)。
前此嘉慶五年,王芑孫編《試帖詩課合存》九卷,收錄吳錫麒、法式善、何元烺、何道生、王蘇等人八韻詩課。何元烺署方雪齋,何道生則以其都下書齋名別之,署雙藤書屋。道光元年,以《方雪齋詩集》板燬於火,何熙績、何耿繩遂重刻乃父詩集,卷首增刻陳用光序,又附試帖二卷,統(tǒng)以雙藤書屋名之。道光九年,何耿繩又增刻胞兄何煕績《月波舫遺稿》,附於《雙藤書屋詩集》後。
原刻本《方雪齋詩集》,與重刻本《雙藤書屋詩集》相較,重刻本除將原刻本中之方雪齋統(tǒng)改爲雙藤書屋,及抬頭格式趨嚴外,文字及編排次序并無不同。重刻本增刻《雙藤書屋試帖》二卷及何煕績《月波舫遺稿》,內(nèi)容較多,此番整理,即以重刻本《雙藤書屋詩集》爲底本。整理本《何道生集》,包括何道生詩詞文補遺,共收錄何道生詩七百九十八首(其中試帖詩一百九十四首),詞一闋,文二十七篇,聯(lián)語一付。
附錄共十種,供研究者採擇。附錄一是《何道生年表》。附錄二至六,蒐輯何道生胞兄何元烺,長子何煕績,次子何耿繩資料。何煕績性格拘謹,略似乃父;何耿繩才幹開展,有如乃伯。何耿繩留心吏治,視民如傷,所輯《學治一得編》,頗切實用。兩代四人,或可窺見何氏家學傳承軌跡。何氏家族其他成員別集及相關(guān)檔案,亦已著手整理,日後將陸續(xù)面世。
本書爲杜桂萍教授主編《清代詩人別集叢刊》之一種。梓行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周絢隆先生、葛雲(yún)波先生施以援手,何引先生慨賜若干珍貴史料,景茂禮先生及山西何氏宗親會亦予協(xié)助,茲一并致感。王君國明從遊數(shù)載,與襄校錄之役,本書字數(shù),各任其半。今負笈南雍,共同署名,以識墨緣。丙申冬月,雋超識。
許雋超,現(xiàn)任教于黑龍江大學文學院。1993年9月入哈爾濱師范大學,1996年6月獲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9月入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6月年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論著有《黃仲則年譜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劉大觀年譜考略》(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古籍整理作品有《黃仲則資料匯編》(合編,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張問陶資料匯編》(合編,中華書局2016年)、《張祥河奏折》(第一整理者,鳳凰出版社2015年)、《常郡八邑藝文志》(第一整理者,鳳凰出版社2017年)。編纂《〈兩當軒集〉珍本選刊》(第一編者,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6年)。
王國明,湖南常德人,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
何道生(17661806),字立之,號蘭士。與法式善、張問陶、楊芳燦等倡和,為王昶、張問陶所稱。著有《雙藤書屋詩集》十二卷。這次整理的《何道生集》以何道生為主,兼及何元烺、何煕績、何耿繩,共兩代四人。內(nèi)容包括何道生《雙藤書屋詩集》十二卷、《雙藤書屋試帖》二卷,何熙績《月波舫遺稿》,何元烺《方雪齋試帖》,何耿繩《退學詩齋詩集》、《學治一得編》,以及族譜傳記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