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為美,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領域中的重要現(xiàn)象,淡美亦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美學中的核心概念。淡既是美學風格,又是創(chuàng)作原則,也是人生境界。這一體三面,使這一理論蘊含著極大的研究空間。全書以風格論、創(chuàng)作論、境界論為框架,考察淡美理論的不同側面,同時結合不同時期的思想史和文化史背景,追蹤淡美理論的發(fā)展軌跡,以期較為立體和全面地展現(xiàn)淡美理論的豐富性。
序 一
2000年,朝虹考進廈大藝術學研究所,成為我在廈大招收的第一屆藝術學專業(yè)的三名研究生之一。
這三名研究生都很有個性。朝虹剛入學時,我例行公事問她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指導,她回答:我已經是成年人了。這讓我見識到她的個性。當時她已武大畢業(yè)三年,因為在武漢已成家,所以一有假期就往武漢跑,有時候是買好火車票才報告我一聲。二年級時研究生隨我做門類藝術學研究,朝虹承擔工藝的特征部分,問我要了一些資料后又不見人影了。好在后來交上來的成果還比較令我滿意,尤其是對工藝有用性和裝飾性的思考,顯示了她不錯的思辨能力。
之后我就放心地把穿透靈魂之旅叢書之一《這不是一只煙斗:關于設計藝術》交給她來完成。朝虹的文字干凈、略帶俏皮,很好地把握了設計藝術的特點,該書稿后來市場反應也非常不錯。這段經歷為她后來在設計學院開設設計史課程打下了基礎。
碩士畢業(yè)論文朝虹挑戰(zhàn)了一個美學概念裝飾性,這也是一個思辨性很強的課題。當時正值非典,她又躲回武漢,我遲遲沒有得到她論文進展的消息。直到最后幾天她才回到廈門完整交稿,最終在畢業(yè)答辯中獲得了優(yōu)秀。所以這次我對她六年才博士畢業(yè)一點也不感到吃驚,她總是比別人慢一點,是因為她比別人要求得更多。
由于沒有時間看她的博士論文,我就拉雜幾句為序。希望她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越走越歡喜。
2019年4月
丁朝虹,女,1974年7月生,江西省樟樹市人。武漢大學中文系本科,廈門大學藝術學碩士,2016年獲得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學位,一直從事中國傳統(tǒng)藝術美學研究,F(xiàn)任浙江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裝飾》、《藝術評論》、《文藝爭鳴》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論文,主持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若干。
引 言
一、從一個觀點的流行說起 001
二、當代研究者們的興趣 004
三、考古學的研究方法 012
第一章 哲學中的淡
第一節(jié) 道家:淡分三層 018
一、淡乎其無味 018
二、淡而無為 021
三、不與物交,淡之至也 027
第二節(jié) 儒家:淡有兩義 030
一、大羹淡味 030
二、君子之道,淡而不厭 034
第三節(jié) 《周易》:白賁與淡 038
一、《賁》卦釋義 038
二、白賁無咎 041
小結: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反裝飾的三種理由 043
002
第二章 從哲學到美學:魏晉六朝時期的濃 淡之辨
第一節(jié) 淡乎寡味的批評依據 046
一、綺靡之尚 046
二、非淡的原因 051
第二節(jié) 初發(fā)芙蓉的審美追求 055
一、初發(fā)芙蓉與錯彩鏤金 055
二、初發(fā)芙蓉說的理論意義 057
小結:淡乎寡味與初發(fā)芙蓉矛 盾嗎? 063
第三章 風格之爭:綺麗與清淡
第一節(jié) 中唐:去華返實淡而有質 068
一、文學復古運動與古淡 068
二、去華求真與水墨之淡 072
第二節(jié) 晚唐:華而不綺淡而有味 078
一、淡者屢深 078
二、華而不綺 084
第三節(jié) 北宋:質而實綺淡而實美 088
一、平易之淡 088
二、外枯而中膏 093
小結:淡味到底是什么味? 103
第四章 質量之爭:精能與平淡
第一節(jié) 魏晉六朝:天然平淡既功夫又天然 107
一、天然與功力 107
二、直尋而自然 111
第二節(jié) 中唐:自然平淡天然與功夫之間 115
一、至苦而無跡 115
二、直致而自然 120
第三節(jié) 北宋:天真平淡天然高于功夫 127
一、能事畢矣乃造疏淡 127
二、平淡天真 136
小結:精能造平淡,可能是一種詭辯 150
第五章 境界高下論:狂怪與淡泊
第一節(jié) 中唐:沖淡之境兼議禪宗的人格境界 157
一、王維的詩境與畫境 157
二、淡泊無象論 165
003
004
第二節(jié) 宋元:淡雅之境兼議理學的人格境界 172
一、淡而有韻 172
二、逸筆草草 181
第三節(jié) 明清:恬淡之境兼議心學的人格境界 190
一、淡由天骨 190
二、沖和淡遠 202
小結:人品即作品,如何可能? 206
余 論
一、淡美理論內容的豐富性 211
二、淡美理論演進的復雜性 213
三、中外淡美理論比較 214
四、詩畫領域不同的淡美追求 215
參考文獻 217
后 記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