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6 元
叢書名: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中國戲曲學會、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主辦
- 作者:《中華戲曲》編輯部編
- 出版時間:2017/12/1
- ISBN:9787503963919
- 出 版 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82-55
- 頁碼:336頁:圖;21cm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本書收錄了《諸宮調文獻研究述略》《宣化遼金壁畫墓散樂壁畫考論》《元曲三家生平新考》等文章。
《中華戲曲》(集刊)是中國戲曲學會、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聯(lián)合編輯發(fā)行,刊物以戲曲文物研究為特色,以戲曲史、戲曲理論研究為核心內容。每年出版兩輯。目前本刊已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
本刊主要刊發(fā)以下各類研究文章,包括戲曲文物、文獻資料的發(fā)掘、整理和研究;戲曲與民俗、宗教等關系及儀式劇研究;高層次的戲曲理論、戲曲美學研究;少數(shù)民族戲劇研究;戲曲作家、作品研究;當代戲曲現(xiàn)狀與走向研究等。
《中華戲曲(第五十五輯)》內含《諸宮調文獻研究述略》《宣化遼金壁畫墓散樂壁畫考論》《清官端午儀典戲略論》等20多篇文章。
胡忌先生讀《水云村稿》札記一則
諸宮調文獻研究述略
新世紀中國古代曲論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穿關之“鉤子困帶”考
清乾隆后期飭禁劇曲策略的調整及撤局問題——兼談乾隆帝對戲曲的真實態(tài)度
《故宮博物院藏清官南府異平署戲本》出版前的編目問題與戲本形態(tài)
“替親洗冤”情節(jié)模式的歷史演變
類型的極致化——中國古典戲曲人物形象論
宣化遼金壁畫墓散樂壁畫考論
山西河津小停村戲臺題記考實
和順邢村昭懿圣母廟戲臺、信仰及其演劇文化考
元曲三家生平新考
明傳奇《三社記》作者考
《海岳圓》作者宮敬軒家世生平考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家交游考略
《牡丹亭·寫真》昆劇舞臺演出史考略
清官端午儀典戲略論
眉戶《百戲圖》《曲調名》考論
淺析《韓夫人金盆記》的版本系統(tǒng)與聲腔歸屬
調腔《荊釵記》考論——兼論明后期青陽腔改本《荊釵記》
民間禮樂思想與神廟劇場的創(chuàng)建——以上黨地區(qū)神廟、碑刻、賽社抄本為主要研究對象
明清士人園林戲場與戲曲的生態(tài)變遷
清末民國戲曲期刊與戲曲批評的生成
當代社會變遷與農村戲曲生態(tài)——對上黨梆子戲窩望頭村的個案剖析
亂譚小劇種
《中國小劇種的搶救與研究》序
稿約
《中華戲曲(第五十五輯)》:
。ㄒ唬┪墨I整理及其學術價值
總體來看,新世紀曲論文獻的整理工作較20世紀涵蓋面在不斷擴大,分類意識明顯增強,對曲論研究的深入大有裨益。該時期曲論文獻整理規(guī)模較大的當屬俞為民、孫蓉蓉編纂的《歷代曲話匯編》①,該著在收錄古代曲論著作的同時,將著錄范圍擴展至評點、序跋、尺牘、書信及詩詞曲評等曲論形態(tài),較之20世紀的相關工作,學術視野明顯有所擴展。這種擴展還表現(xiàn)在雜體筆記、小說等文體中曲論資料的發(fā)掘整理,如吳晟的《明人筆記中的戲曲史料》圍繞著《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未收或失收的明代72位作家、77部筆記中與戲曲有關的史料加以考訂注釋,匯為一編。這些史料包含著豐富的曲論文獻,可補缺漏,完善相關研究。古代小說中的曲論資料也有學者涉足,如吳國欽的《(儒林外史)中的戲曲資料——為紀念吳敬梓誕辰三百周年而作》一文借助《儒林外史》中的戲曲史料,對清代雍乾時期的戲曲發(fā)展盛況、戲曲創(chuàng)作和演出過程及選美品評情況做了梳理,另如《金瓶梅》、《紅樓夢》等小說中的戲曲史料也被研究者普遍關注。
與此同時,戲曲評點與戲曲序跋文獻的發(fā)掘整理及研究工作也成績斐然。如朱萬曙的《明代戲曲評點研究》一書中擇錄了25種評點本的批語;李克的專著《明清戲曲評點研究》附有346種戲曲評點名錄和150余位評點家的情況;而張勇敢的博士論文《清代戲曲評點史論》則更加詳備,附錄330余種清代戲曲評點本。上述輯錄評點本及評點家的相關資料之前大多不為人所知,這些文獻的“解凍”不僅可以補充、完善現(xiàn)有的研究,也能衍生出新的研究課題。戲曲序跋文獻整理在20世紀吳毓華和蔡毅兩種著作的基礎上,李志遠的《明清戲曲序跋研究》又做了輯補,與郭英德等合作編纂的《明清戲曲序跋全編》將于近期付梓,值得期待。
新世紀曲論文獻整理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對原有文獻的二次整理。首先是名劇批評資料的匯集整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能看到的成果已有《(琵琶記>匯評》、《<西廂記>匯評>及《<西廂記>資料匯編》等。其次對已有曲論著作的箋注整理,如姚品文的《太和正音譜箋評》、亓娟莉的《<樂府雜錄>校注》和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古代曲學名著疏證》系列叢書等。其中姚著全書融文獻整理與理論闡述為一體,搜羅《太和正音譜》各種版本并做了精細的校勘與箋注,在此基礎上立足于韻文文學的角度,就《太和正音譜》相關內容作了大量的論述。亓著在《樂府雜錄》作者生平、版本源流和勘誤方面多有創(chuàng)獲;對所涉文物典章乃至唐兩京官室、里坊等詳加注釋,博采諸說,發(fā)覆探隱,正其脫訛,辨其是非,于樂府史料整理及研究也有參考價值。
該時期文獻整理方面還有全新的發(fā)現(xiàn),如黃霖的《最早的中國戲曲評點本》一文介紹了《西廂記》少山堂本的情況,張小芳的《<西廂記>評本(西來意)之兩種刊本》一文考察了《西來意》的兩種版本情況,具有發(fā)掘之功。孫書磊《梁批本<李西廂>的文獻與理論價值》①、張玄的《稀見<三家村老委談>六種清代抄本考述》②等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為現(xiàn)有理論找到了新的支撐,豐富了固有研究,并補輯和完善了曲著文本,甚至改變了原有結論和判斷,意義深遠。新世紀曲論文獻的整理工作改變了20世紀大多以單純文獻整理為主的模式,更多趨向于在新的研究命題引導下展開,在文獻整理的基礎上加以論述和拓展,對原有文獻不足做補正和完善等,這樣的轉變無疑更具問題意識、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體現(xiàn)了曲學文獻整理學術性的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