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8 元
叢書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普及圖書
- 作者:董每戡著
- 出版時間:2020/3/1
- ISBN:9787200147797
- 出 版 社:北京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809.2
- 頁碼:183頁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本書從史前時期的考原開始,分別論述歷朝歷代的百戲、劇曲、花部、話劇等戲曲形態(tài)的歷史。本書利用大量中國歷史典籍,內(nèi)容翔實,邏輯性強,立論準確。在中國戲劇史上,董每戡的戲劇史觀和戲劇史論著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本書從文化人類學、藝術(shù)發(fā)生學、民俗學、語源學、比較戲劇學等多維的視野,不僅從戲曲文學史的角度,更從戲曲藝術(shù)史的角度來觀照中國戲曲。
愛國戲劇家董每戡先生打破“打破東西藩籬,探索本土化自覺”的重要著作。
《中國戲劇簡史》收入“大家小書”系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此書作者董每戡先生(1907—1980),是戲劇史家、戲劇理論家和劇作家,中山大學中文系已故教授。
先生的著作,在戲劇研究圈子里廣為人知,如《說劇——中國戲劇史專題研究論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五大名劇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等,自出版以來,學界甚為重視,多有引用。
1 9 9 9年,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三卷本《董每戡文集》;2011年,岳麓書社出版五卷本《董每戡集》,先生的學術(shù)影響力與日俱增。除了學術(shù)人物的身份外,作為與魯迅、郁達夫、田漢、陳寅恪等有過或深或淺交往的歷史人物,董每戡的一生經(jīng)歷和學術(shù)磨難,更是成為近來戲劇研究者和歷史研究者共同關(guān)注的一個話題,相關(guān)著作有《歷史的憂傷:董每戡的最后二十四年》(陸鍵東著,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出版)。
粵版《董每戡文集》及湘版《董每戡集》均收入了《中國戲劇簡史》。如今,列入“大家小書”的京版《中國戲劇簡史》即據(jù)湘版而有所校訂。
為便于讀者了解《中國戲劇簡史》一書,茲應北京出版社之約,試作導讀,并請方家指正。
先談?wù)劇吨袊鴳騽『喪贰芬粫膶懽鞅尘啊?br />
《中國戲劇簡史》最初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于1949年。先生在該書的前言里提及過寫作緣起:“過去我在國立東北大學及私立女子金陵文理學院都曾向?qū)W生們講過這一門東西,以后恐還得講,為免卻老是在講臺上信口胡說起見,不如寫下一個綱要。至于膽敢應商務(wù)印書館之約而公之于世,那還不是‘著書都為稻糧謀’?”換言之,此書原有一個基礎(chǔ),即曾經(jīng)在大學里開設(shè)“中國戲劇簡史”這一門課,編有講義(綱要);后來,商務(wù)印書館約稿,于是就將此講義加以整理充實,交付出版。
而在寫于1957年1月3日的《說“郭郎”為“俳兒之首”》一文(收入《說劇》)中,有“1947年我草《中國戲劇簡史》(1949年商務(wù)版)”字樣,可知此書大體寫于1947年,至1948年的春季全書已經(jīng)脫稿(書末有“1948年春天于上海”字樣)。不過,若就此書的前身即上課的講義而言,則就更早一些。先生在“國立東北大學”的教學工作始于1943年的下半年:“1943年的秋天應老友陸侃如先生之招,暫時放下抗戰(zhàn)戲劇工作,由貴陽到川北的三臺縣,在國立東北大學中國文學系教課。”(董每戡《西洋詩歌簡史·自序》)由此推算,《中國戲劇簡史》成書之前的講義,可能就在1943年秋后動筆。
先生對在“國立東北大學”做戲劇史研究的情形于日后也有回憶:“在對日抗戰(zhàn)最不利的年代,我在國立東北大學教書,學校的所在地是僻處川北的三臺縣,生活得比較安靜,因之研究起中國戲劇史來!保ā墩f劇·自序》,1950年上海文光書店版)聯(lián)系當時的實情,其中國戲劇史研究,約有如下
因緣:一是教學開課的需要,先生選擇講授自己熟悉的、有學術(shù)積累的;二是此前正好從事戲劇工作(在貴陽建立“劇教隊”,推動建立民眾劇場,展開抗戰(zhàn)演劇活動等),轉(zhuǎn)到大學里來,其學術(shù)研究的“興奮點”在于戲劇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用他的話說就是:“抗日戰(zhàn)爭期中——1943年,我結(jié)束了戲劇編導工作,恢復教學,想下工夫摸索一下”(《說劇·自序》,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三是當時中國學術(shù)界對戲劇史的研究出現(xiàn)了有爭議的“熱點”,如關(guān)于“傀儡戲”的歧見,關(guān)于唐代是否已經(jīng)出現(xiàn)“戲劇”的辯論等,也引發(fā)先生的思考和參與學術(shù)辯論的興趣;他的著作不限于“宋元時期”而從“史前時期”寫起(書名《中國戲劇簡史》,其框架即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不一樣),反映出先生對戲劇史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甚為關(guān)注,且覺得自己“有話要說”。
可見,《中國戲劇簡史》的問世在先生的學術(shù)生涯中有其主客觀條件。而日后,先生還曾在艱困的環(huán)境中于1959年秋天寫出了近60萬言的《中國戲劇發(fā)展史》(參見董每戡《五大名劇論·自序》)?上逶趧邮幍臍q月中不幸“消失”,而這部書稿的前身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中國戲劇簡史》。
再看《中國戲劇簡史》的“自家設(shè)定”和基本思路。
如前所述,不限于“宋元時期”而從“史前時期”寫起,最后以民國時期的話劇結(jié)尾,這是《中國戲劇簡史》在“構(gòu)思框架”上的“自家設(shè)定”。
活躍于上世紀四十年代戲曲學界的葉德均先生曾說:“近人治戲曲而有所成就者,首推王國維,其次便是吳梅。王氏所著《宋元戲曲史》《曲錄》等不僅考證精確,而且奠定了戲曲史研究的基礎(chǔ)……至于吳梅,據(jù)說是‘不屑屑于考據(jù)’的,而其成就是在作曲、度曲、制譜、訂譜的諸方面。”(葉德均《吳梅的霜厓曲跋》)當時,王、吳二家,如果說不上“旗鼓相當”,也可算是“雙峰對峙”了。正如葉德均所言,吳梅長于“治曲”,其主要著作《顧曲麈談》全書離不開一個“曲”字;其《中國戲曲概論》即以“樂府亡而詞興,詞亡而曲作”一句開頭,書中將元明清的“劇曲”與“散曲”相提并論,雖邊界不清,卻也能夠“粗陳梗概”。至于王國維,其視野稍有不同,既著眼于“宋代大曲”“古劇腳色”,也觸及“上古至五代之戲劇”,其《宋元戲曲史》更是對宋元時期的劇本文學情有獨鐘,其中的“元劇之文章”“元南戲之文章”等篇章膾炙人口?梢哉f,王、吳二家各有特色,于“戲曲學”均有開創(chuàng)之功。
相較而言,每戡先生的“自家設(shè)定”可謂突破前人,膽氣與學識兼?zhèn)洹?br />
先生不同于王、吳二家的基本思路,跳出“曲學”的藩籬,將“文本”與“劇場”聯(lián)系起來考察,不僅看到“曲”,更是重視“劇”;此外,還注意到中土文藝對西域文化以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借鑒、吸收和融匯,其具體論述也間或以中國戲劇與西洋戲劇做比較,視野開闊而要言不煩。故此,書名不叫《中國戲曲簡史》而稱《中國戲劇簡史》,一字之別,大有深意。
先生在本書的“前言”里曾經(jīng)夫子自道:“過去一般談中國戲劇史的人,幾乎把戲劇史和詞曲史纏在一起了,他們所重視的是曲詞,即賢明如王氏(國維),也間或不免,所以他獨看重元劇。我以為談劇史的人,似不應該這樣偏!边@就流露出其著書的基本思路:將戲劇史與詞曲史“切割”開來,重新審視戲劇的特性:“戲劇本來就具備兩重性,它既具有文學性,更具有演劇性,不能獨夸這一面而抹煞那一面的。評價戲劇應兩面兼重,萬一不可能,不得不舍棄一方時,在劇史家,與其重視其文學性,不如重視其演劇性,這是戲劇家的本分,也就是劇史家與詞曲家不相同的一點!辈豢珊鲆暺渥约疑矸莸闹匦麓_認,先生不做“詞曲家”,而自覺地擔負起“劇史家”的重任,這是中國戲劇史研究的一條“分水嶺”。
先生從東西方戲劇的最大通約性出發(fā),指出中國古代的“戲曲”的價值主要在于“劇”。當然,不同民族的戲劇,除了相互間的通約性之外,還有各自不可通約的民族特性。就民族特性而言,所謂戲曲戲曲,前人重視“曲”不無道理;可“戲曲”明顯地不僅僅只有“曲”,先生有意識地要擺脫長期橫亙在研究者面前的“曲學誤區(qū)”,與眾不同地強調(diào)了戲曲中的“舞”,并由“舞”及“戲”,去探索中國古代的“劇史”的生成與演變。他更重視“戲曲”中動態(tài)的東西即“動作性”,他要探討戲曲的民族特性背后的內(nèi)在因素。
先生曾從民俗學、語源學等方面審視中國戲劇形態(tài)的發(fā)生、演變諸問題,提出了“戲由舞來”的基本看法。他說:“戲由舞來,舞者便是后世的演員,任何民族、任何國家的戲幾乎都是由古舞演變進化來的!保ā墩f“郭郎”為“俳兒之首”》)他又說:“戲劇固然需要歌曲或者語言(賓白),倘使沒有,戲劇還是戲劇,‘默劇’不就是原始的戲劇嗎?”(《說“歌”“舞”“劇”》)當然,就戲劇史研究這一學科而言,先生的“戲由舞來”的結(jié)論,還可以作更深入的討論,但與別人相比,其研究路子顯然是更注重中國“戲曲”的動作性,更貼近“戲曲”作為綜合性舞臺藝術(shù)的特質(zhì)。
故而,先生的《中國戲劇簡史》即以“戲由舞來”作為全書的“邏輯起點”。此書自成格局,貫通古今。全書分七章,即:考原(史前時期),巫舞(先秦時期),百戲(漢魏六朝時期),雜劇(唐宋時期),劇曲(元明時期),花部(清朝時期),話。駠鴷r期)。先生綜合考察了中國戲劇從巫舞到戲曲、再到話劇的演變歷程?梢哉f,早在上世紀的四十年代,先生根據(jù)戲劇的本質(zhì),開創(chuàng)性地把“戲曲”與話劇兩個領(lǐng)域打通,體現(xiàn)出十分可貴的探索精神。同時,他注重研究戲劇在不同時期各自的形態(tài),注重觀察唱、做、念、打諸因素不斷演化的軌跡。他認為隨著時代、社會的進步,舊的戲劇形態(tài)會被新的戲劇形態(tài)所揚棄,而舊戲中有生命的東西,也會在新戲中延續(xù)下來。所以,在《中國戲劇簡史》的最后一章,先生對民國時期的話劇有如下看法:“這一期,我認為是中國戲劇的新生期!睂懽鬟@一章,先生以與時俱進的治學態(tài)度觀察和研究這個“中國戲劇的新生期”之所以形成的前因后果,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并以一種頗為自信的語調(diào)結(jié)束全書:“歷史的輪子不會倒退,民主的時代潮流也無法抗拒,光明爽朗的前途終會走到的!比绱藢懽鳌皯騽『喪贰,可謂“一家之言”。
先生與眾不同的地方還在于,他從“劇史”的角度看到中國古代的“戲曲”并非僅僅只有“文學(或曰“曲”)”,不能片面地從“戲曲”中僅僅抽取出“文學(或曰“曲”)”來加以研究。他從演劇性的角度考察中國“戲曲”的歷史演進,并寫出過系列論文,如《說“歌”“舞”“劇”》《說“傀儡”》《說“角抵”“奇戲”》《說“武戲”》《說“滑稽戲”》《說“科介”》,等等,均見其《說劇——中國戲劇史專題研究論文集》。這說明他是“立體”地看待古代“戲曲”及其文本的形成的;而在對古代著名的“戲曲”作品如《西廂記》《琵琶記》《還魂記》《長生殿》《桃花扇》等的賞析中,更充分注意到舞臺演出的問題,這也說明他立意離開“案頭”、將眼光投向“舞臺”的學術(shù)追求,均見其《五大名劇論》。
了解這些,可以加深對其《中國戲劇簡史》的認識。盡管這是一部“簡史”,它至今仍然具有啟迪后人的學術(shù)價值。
董每戡(1907—1980),著名戲劇家、戲曲史研究專家。浙江溫州人。1926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學,1927年開始戲劇創(chuàng)作活動,后入東京日本大學研究院攻讀;貒笞g介外國電影戲劇的理論著作,先后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上海戲劇?茖W校、湖南大學等學校任教。1953年后,轉(zhuǎn)到中山大學任教,首開中國戲劇史課程。著有《中國戲劇簡史》《西洋戲劇簡史》《〈三國演義〉試論》《說劇》《西洋詩歌簡史》《五大名劇論》等。曾被推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
目錄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考原(史前時期)
第二章 巫舞(先秦時期)
第三章 百戲(漢魏六朝時期)
第四章 雜。ㄌ扑螘r期)
第五章 劇曲(元明時期)
第六章 花部(清朝時期)
第七章 話。駠鴷r期)
后 語
《中國戲劇簡史》版本一覽
在寫的時候,我想盡可能尋些話說說,免得百分之百地人云亦云,所以在原則上是人詳我略、人略我詳,即使引用舊材料,也想力避雷同,遇不得已時始如法炮制。再則他們對于元明兩代作家的時地,劇曲的文章、故事、版本等都詳述過了,用不著我再來嚕蘇,于是也就換個方向,說些和演劇有關(guān)的事。因為我自己就上過人家的當,不必要騙人家和我一樣地在讀了王氏和青木的書以后再讀該兩書的摘記似的劇史書;并且在紙張印刷都高昂的現(xiàn)在,浪費也不應該。不過這樣做,于我自己則不很有利,至少,憑空要增添了不少麻煩,但對讀者也許較為有益。企圖如是,能否完全做到,卻還得看力量夠不夠,實則自己也并無絕對的把握。
因此,擬在元代以前及以后要比別人的詳點,而尤其是元以前。同時,我覺得寫任何一門專史,倘專敘些史實,也不能免卻雷同。歷史事實不能容許捏造如現(xiàn)代的戰(zhàn)報,甚至飾詞都不能用,絕不能以轉(zhuǎn)移陣地來掩飾城池失守。故只能在不歪曲史實的前提之下,采取與其敘錄史實,不如論述史事的辦法,免得形同流水賬簿。如此,則我所寫的與其說是中國戲劇簡史,不如說是中國劇史論略,我想試這樣處理著。
其次,是關(guān)于劇史的看法,這問題相當重大,在此不能不說明我的看法,至于看法對或不對,那是另一問題,而也正是我所希冀于高明指教的。過去一般談中國戲劇史的人,幾乎把戲劇史和詞曲史纏在一起了,他們所重視的是曲詞,即賢明如王氏,也間或不免,所以他獨看重元劇。我以為談劇史的人,似不應該這樣偏。元代劇史在文學上說,確是空前絕后,無可諱言;但在演劇上說,未必為元人所獨擅,總不能抹煞前乎元或后乎元的各期之成就;而且一種東西的成長,一定有它前面的歷程和后邊的發(fā)展,把事物孤立起來看未免危險,何況我們所談的是戲。騽”緛砭途邆渲鴥芍匦,它既具有文學性(Dramatic),更具有演劇性(Theatrical),不能獨夸這一面而抹煞那一面的。評價戲劇應兩面兼重,萬一不可能,不得不舍棄一方時,在劇史家,與其重視其文學性,不如重視其演劇性,這是戲劇家的本分,也就是劇史家與詞曲家不相同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