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形象分析的方法對漢語的字、詞以及各種句式進行了理性的解釋,而且對傳統(tǒng)語言學(xué)的某些描寫也從理論上予以論證。全書解答的問題分六大類:漢語的一般性問題、漢字的一般性問題、實詞的一般性問題、關(guān)于趨向動詞的問題、一些常用虛詞的問題、關(guān)于幾個典型句式的問題。
李國屏,女,1999年畢業(yè)于南昌大學(xué),并獲武漢大學(xué)軟件工程碩士學(xué)位,目前就職于萍鄉(xiāng)學(xué)院,講師。從2000年起,和父親李華倬一起致力于漢語語言學(xué)的研究,并承擔(dān)資料搜集、整理、校對、計算機技術(shù)支持等工作。
章 漢語的一般性問題
1.1 漢語也有人為制定的形式語法嗎?
1.2 為什么說統(tǒng)一論是指導(dǎo)漢語的綱?
1.3 為什么漢語不能分詞書寫?
1.4 英語無主語不能成句,為什么漢語無主語卻能成句?
1.5 時空統(tǒng)一法則有何語用意義?
1.6 如何才能使外國學(xué)生也建立起對漢語的語感?
第2章 漢字的一般性問題
2.1 為什么漢語的基本結(jié)構(gòu)單位是方塊字,而不是拼音詞?
2.2 為什么說漢字是形象的載體?
2.3 為什么說語素是漢字的細化?
2.4 漢字如何影響著漢語的性質(zhì)?
2.5 漢字復(fù)合與分化的動因是什么?
2.6 漢語為什么要把一些字虛化?
2.7 虛化是語法化嗎?
2.8 怎樣認識漢語的字和詞?
2.9 如何理解以字為中心的漢語研究?
2.10 為什么進行句法分析時要以詞為根據(jù)?
第3章 實詞的一般性問題
3.1 漢語實詞的詞性是如何表現(xiàn)的?
3.2 漢語的動詞也可以對立地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嗎?
3.3 為什么漢語的動詞有動態(tài)動詞和靜態(tài)動詞之分?
3.4 為什么漢語的動詞還有無界動詞和有界動詞之分?
3.5 為什么要區(qū)分作用動詞和非作用動詞?
3.6 動詞重疊的語用意義是什么?
3.7 如何認識漢語的動詞觀?
3.8 如何理解動詞介于主賓之間的句法意義?
3.9 為什么漢語表示定指的事物時都要用量詞?
3.10 如何理解量詞的中心地位?
3.11 量詞的重疊有什么語用意義?
3.12 為什么物量必須表示在賓語之前,如“張三吃了兩碗飯”,
而動量必須表示在賓語之后,如“張三打了李四兩拳”?
3.13 為什么“他去了三次美國”和“他去了美國三次”都可以說?
3.14 復(fù)合詞的構(gòu)詞根據(jù)是什么?
3.15 什么是句法詞?
3.16 什么是行為詞?
3.17 什么是因果詞?
3.18 如何理解“救火”一類行為詞的意義?
3.19 漢語為什么出現(xiàn)離合詞?
第4章 關(guān)于趨向動詞的問題
4.1 如何理解趨向運動的基準?
4.2 如何理解基準的相對性?
4.3 如何表示“來”和“去”的方向性?
4.4 來
4.5 起來
4.6 下來
4.7 去
4.8 下去
4.9 到
4.10 出
4.11 進
第5章 一些常用虛詞的問題
5.1 了
5.2 過
5.3 著
5.4 在
5.5 的
5.6 得
5.7 就
5.8 才
5.9 偏
5.10 正
5.11 很
5.12 好
5.13 向
5.14 對
5.15 給
5.16 為
5.17 有
5.18 沒有
5.19 不
第6章 關(guān)于幾個典型句式的問題
6.1 主謂句
6.2 存在句
6.3 連動句
6.4 兼語句
6.5 雙賓句
6.6 動補句
6.7 被字句
6.8 “是”字句
6.9 “把”字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