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收錄的藝術學論文分為四個部分:重釋經(jīng)典:藝術史敘事與經(jīng)典闡釋;致敬經(jīng)典:藝術隨筆與對話;“疊映2018”作品展、跨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疊映2018”作品展、跨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
彭肜,哲學博士、文藝學博士后,現(xiàn)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支宇,文學博士、文藝學博士后,現(xiàn)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
第一部分 重釋經(jīng)典:藝術史敘事與經(jīng)典闡釋
寫實油畫的中西路徑
——從弗洛伊德到劉小東
投射中的主體性找尋
——“真實”的隱退與浮現(xiàn)
感性與后感性:死亡的面孔
——以馬克·奎恩與孫原、彭禹作品為例
從“平面”到“立體”:材料、技術與時空的多種構建
——以葛飾北齋與埃米爾·加勒為例
延異的圖像
——從比亞茲萊到葉靈鳳
中歐水彩兒童繪本藝術的比較研究
中西服飾中的異域想象(1910-1930年)
視覺的編織:東、西方花卉圖像中的時間維度與思維投射
——以威廉·莫里斯與惲壽平的作品為例
逝去年代的懷舊與追憶:維多利亞題材電影中的女性服飾研究
視覺場域的方圓之間
——以培根三聯(lián)畫與陳安健“見證交通茶館”為例
柯布西耶集合住宅設計背后的倫理思想研究
普萊意識批評思想的中國之旅
茶之物的記憶
——跨文化視野下東西方“茶”主題設計的美學話語
交流、滲透與融合
——新藝術運動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設計的相輔相成
從無序的銀鹽到有序的像素
從“有”至“無
——杜尚和□□□作品中的觀念性表達
游移的余光:中西圖像的敘事與身份轉(zhuǎn)變——以勞特列克《紅磨坊的舞會》與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為例
創(chuàng)傷書寫的沖動與密碼化的語言
融通與激變:20世紀20年代比亞茲萊對上海平面設計現(xiàn)代性的”瞬間“效應
……
第二部分 致敬經(jīng)典:藝術隨筆與對話
第三部分 “疊映2018”作品展、跨文明對話學術研討會
第四部分 藝術課堂:從教室到現(xiàn)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