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常見多義副詞,在《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是甲級詞匯,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冬F(xiàn)代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增訂本)》《現(xiàn)代漢語虛詞例釋》《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等工具書,都對它進行了詳細的總結歸納。董桂君編著的《副詞再的多角度研究》對“再”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
董桂君,女,197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河海大學常州校區(qū)英語教師,講師,獲吉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學、教學法及漢語言文字學。在《湖北經濟學院學報》《圖書館學》等雜志發(fā)表論文10余篇。參與省級課題2項,獨立主持校區(qū)級課題2項。
1 副詞“再”的語義分析
1.1 “再”在某些語法文章及專著中的分析
1.2 “再”在詞典類語法著作中的分析
1.3 小結
2 副詞“再”的義項研究
2.1 語義歸類
2.2 “再”的義項體系探討
2.3 小結
3 “A再B”結構式的語義分析
3.1 “復制”義
3.2 現(xiàn)實性復制
3.3 虛擬性復制
3.4 虛擬性復制與現(xiàn)實性復制
3.5 相繼性出現(xiàn)
3.6 關于表假設的“A再B”
3.7 小結
4 兩種理論的介入——家族相似性原理和原型范疇理論
4.1 家族相似性原理
4.2 原型范疇理論
4.3 小結
5 兩種理論在“A再B”結構中的實際應用
5.1 原型的確定
5.2 “A再B”結構式的語義家族
5.3 小結
6 副詞“再”與“又”的分析
6.1 從語義角度
6.2 從否定意義上
6.3 從句法角度
6.4 從語用角度
6.5 小結
7 “再”“還”重復義與動詞性詞語的“有界,“無界”
7.1 同質動作重復與同質動作相繼
7.2 “還”、“再”與否定
7.3 “還”、“再”與動詞性成分的“有界”、“無界”
7.4 “能愿動詞+再”與“還十能愿動詞”
7.5 小結
8 副詞“再”與“還”的異同
8.1 從時態(tài)上來辨析兩者的異同
8.2 副詞“還”可以表示程度,而“再”則無此意
8.3 “還”有抑揚語氣,而“再”則沒有
8.4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