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藏的圖片資料為線索,講述了蕭紅、林徽因、白薇、冰心、陳衡哲、朱湘、曹禺、許地山、沙汀、張恨水、鄭振鐸、夏衍、成仿吾、師陀、靳以、馮乃超等現(xiàn)當代文學名家、學者的主要事跡和經(jīng)歷,以及照片背后有關他們的創(chuàng)作、生活、親情和友情的鮮為人知的故事。本書以扎實的文學史資料為基礎,在敘述上力求深入淺出、生動有趣,與當今時代相接合,充分展示了這些經(jīng)典名家穿越時空的魅力和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深遠影響。
本書介紹了中國現(xiàn)當代經(jīng)典作家、學者的傳世照片和照片背后的塵封故事,既展示了這些經(jīng)典作家的身世經(jīng)歷、創(chuàng)作歷程、親友逸事、傳奇故事,又展示了他們所獨有的魄力膽識,以及對于中國文學發(fā)展的深遠影響。
序
2011年,我調(diào)入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有緣結識了在文學館工作的很多研究人員。他們的學術背景各不相同,研究領域也有差異,但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卻是共同的。我為自己能有這樣一批同事而深感自豪。本書的作者王雪博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負責任的態(tài)度和專業(yè)性的研究工作,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眾所周知,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是在巴金先生倡議下成立的,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文學博物館。這里收藏的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的手稿、日記、圖像資料及初版本圖書等,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珍貴文物。因為有這些文物,我甚至傾向于把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稱為現(xiàn)代以來中國人的情感記憶庫。多年來,文學館的研究人員與這些珍貴的文物朝夕相處,他們熟悉、熱愛這些文物,在業(yè)余時間為它們寫下了許多寶貴文字。這些文字不僅是人們了解館藏狀況的重要資料,而且是進入這個情感記憶庫的特殊渠道。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王雪博士主要從事征集和辦展。她對各種展覽中涉及的重要圖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綜合的講述。她是在用自己的心靈,跟文學史上的人物進行心靈對話。在拜讀本書的過程中,我深感她寫下的這些文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爐,圖文呼應,很值得一讀。我想,這些文字既有益于讀者增加相關的文學知識,也有益于讀者理解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走過的不平坦的道路,在某種程度上也有益于讀者了解自己。據(jù)我所知,王雪的博士論文是以顧頡剛先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中國知識分子到民間去的想象與行動。顧頡剛先生除了以《古史辨》風靡學界外,還在通俗化新通史以及編輯創(chuàng)作民眾讀物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這樣的學術訓練和背景,無疑對王雪博士是有影響的。在日常工作和科研生活之外,王雪博士愿意寫下這些文字,一定是受到了研究對象精神世界的感染。顯然,她是有著豐富內(nèi)心世界的人。我認同并鼓勵她的工作,祝愿她以后能為讀者奉獻更多更好的文字。
李 洱
2020年6月9日
王雪,女,37歲,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文學博士學位。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館員,主要從事現(xiàn)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檔案學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館藏研究方向論文多篇。
我“作”我精彩
臨行的紀念
——1936年蕭紅最后的微笑 / 3
愛情的抉擇
——1928年的林徽因 / 10
只愿靈魂潔白,哪怕生命卑微
——1918年的青年白薇 / 17
愛的哲學
——1929年冰心幸;橐龅拈_始 / 24
梅香如故
——胡風1933年的結婚照 / 31
危流中的痛苦與喜悅
——陳衡哲和任鴻雋的1935年 / 38
摯愛深情
水至清
——1926年的朱湘與愛人 / 47
張恨水的愛情
——來自 1930年的紀念 / 54
戰(zhàn)爭年代的微渺光芒
——蹇先艾的 1935年 / 61
綴網(wǎng)勞蛛
——許地山在香港的最后幾年 / 67
且到寒齋聽苦雨
——1929年周作人的苦雨齋 / 73
國學泰斗章太炎的追悼會
——1936年章門弟子的合影 / 81
我是青年
留學“傻事”
——許地山在牛津 / 91
優(yōu)雅與狼狽之間
——王統(tǒng)照 1934年的歐洲游歷 / 98
萌芽
——1929年青年沙汀的自學生涯 / 104
不為人知的蕭乾
——1936年在武漢與侏儒的合影 / 111
最殘酷又最自由
——1934年王統(tǒng)照在羅馬斗獸場 / 117
人生的荒誕逆旅
——許欽文的 1934年 / 124
何處為家,何以為文
——1935年的沙汀 / 131
明亮的星
熱情地寫著,熱烈地愛著
——清華校園里的曹禺 / 139
我們是青年
——靳以與趙家璧的合影 / 146
“餓夫”師陀
——1937年的孤島斗士 / 153
那一年,日更 5000+的鄭振鐸 / 159
夜空中明亮的星
——馮乃超和成仿吾、陶晶孫等在日本 / 167
夏衍:如何開啟中國電影界新路線 / 173
鄭振鐸的 1923年: 文學史上的一段傳奇 / 180
成仿吾與陜北公學
——1937年成仿吾在延安 / 188
后記/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