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將完成本書的時間推遲了近一年,在此期間,筆者得以造訪愷撒征戰(zhàn)的地區(qū)和許多古戰(zhàn)場。此舉是撰寫這個題材明智的先決條件。熟悉了地形后,筆者對古代歷史學家的記述有了相當不同的理解。雖然在史學著作中,愷撒的幾部《戰(zhàn)記》是最詳盡、生動的作品,但如果沒有合適的地圖,即便進行潛心研究,也只是膚淺而不是專業(yè)地理解其奧義。從吉夏爾(Guischard)和蒂爾潘·德·克里塞(Turpin de Crissé)精巧細致卻又牽強附會的時代起,關于地形的描述和地形圖就被一個又一個的作者輾轉傳抄,而大部分作者都沒有身臨其境去勘測地形,許多錯誤因此廣為流傳。筆者希望本書能避免犯下這類謬誤。
我們對拿破侖三世(Napoleon III)深懷感激,因為他資助了我們,支付了系統(tǒng)性挖掘遺址及從事地形和軍事研究的費用,這些研究最終在他自己和斯托費爾(Stoffel)上校關于愷撒的著作基礎上臻于完美。至于斯托費爾上校,我們很感謝他提供了當今最優(yōu)秀的軍事歷史資料。筆者免費使用了他們的資料,這本關于愷撒的書依照各部《戰(zhàn)記》的敘述編撰,在需要的時候引用了《戰(zhàn)記》原文,并在篇幅允許的情況下,保留它們的古雅文筆。凡是沒有指出史料來源的引用文字,一律摘錄自各部《戰(zhàn)記》。因為不時需要使用古代名詞的寫法,所以筆者并不拘泥于現(xiàn)代的寫法,而是酌情相互換用。
本書自我定位為一本愷撒的軍事史。如果讀者想獲取關于他在國家管理和個人生涯方面清晰而精彩的論述,或者關于他所處時代的歷史,需要閱讀其他著作。不過,羅馬歷史領域的某些最上佳的作品卻滿紙軍事上的謬誤,即便是蒙森(Mommsen)這樣的大家也不能免俗。在所有自我設定為涵蓋愷撒所處的那個世紀的復雜政局和引人入勝的社會狀況的史書中,關于軍事事件的記述失于簡短和膚淺。筆者希望能填補這一空白。
本書中的很多段落的技術色彩很濃,恐怕難以使普通讀者感興趣,不過對追溯這個時代的戰(zhàn)爭藝術而言這是必不可少的。
在愷撒的軍事生涯方面,我們掌握的資料浩如煙海,使我難以把應該說的話壓縮在本書的篇幅之內。不過,筆者相信本書沒有遺漏任何值得一提的內容。筆者將關于羅馬帝國時代的戰(zhàn)爭藝術史內容削減到非常有限的程度,盡管這個時期戰(zhàn)爭頻繁,卻缺少章法,可以這樣說,即使整體砍掉從愷撒到火藥發(fā)明的這1400年時間,也不會實質上改變偉大統(tǒng)帥們的傳記的總體范圍。
某些評論似乎過于吹毛求疵。筆者的觀點可能并不符合所有人的看法,但也希望讀者至少能承認筆者有資格這樣說,筆者對古代作者及最好的現(xiàn)代評論家的作品進行了仔細研讀,更不要說筆者還實地考察過。筆者認為,除了斯托費爾上校,自己是在這個領域中唯一周游地中海盆地,全面考察過愷撒足跡的人。
我們了解愷撒這位統(tǒng)帥的主要文獻是:愷撒的幾部《戰(zhàn)記》、西塞羅(Cicero)的演講,還有狄奧·卡西烏斯(Dion Cassius)、普魯塔克(Plutarch)、蘇維托尼烏斯(Suetonius)、維萊伊烏斯·帕特爾庫魯斯(Velleius Paterculus)的作品。最出色的評論家是吉夏爾、蒂爾潘·德·克里塞、拿破侖一世、洛紹(Lossau)、戈勒(G??ler)、呂斯托(Rustow)和拿破侖三世,尤其是斯托費爾上校,對于他的畢生研究工作,無論怎樣好評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