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閱讀書系》立足中國文學的高度,以名家名作為重要牽引,挑選出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篇章單獨成冊,引導青少年從經典中品讀、感悟人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渡倌曛袊宋拈喿x書系:魚骨(彩插版)》精選作家遲子建《魚骨》《日落碗窯》等小說,及《寒夜生花》《會唱歌的火爐》等散文,文前有評論學者對選文進行導讀,提升青少年閱讀素養(yǎng)。
遲子建是一位具有獨特性的優(yōu)秀作家,如同蕭紅一樣,遲子建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一位作家。她的創(chuàng)作中能夠看到她獨特的閱歷以及過人的創(chuàng)作天賦。她的中篇小說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鄉(xiāng)土氣息和人文風俗。她的創(chuàng)作純真又深刻,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過!渡倌曛袊宋拈喿x書系:魚骨(彩插版)》收錄《魚骨》、《日落碗窯》、《白雪的墓園》等4篇小說,還收錄了《啞巴與春天》、《動物們》、《農具的眼睛》、《帶笤帚的小鳥》、《寒夜生花》等12篇散文。
傷懷之美
當我重讀遲子建這本選集中的作品時,我依次想到北極村、額爾古納河和群山之巔。遲子建在錯落的時空中,構建了一個純美的文學世界。遲子建是詩性的,她有南方的純凈和唯美,但她更多地呈現(xiàn)了北方的斑斕和遼闊,將詩寫在遠方。和她喜歡的作家張愛玲、蕭紅一樣,她在世俗生活的此岸中尋覓出詩意。遲子建將人性、自然、現(xiàn)實和歷史嵌在語言的系統(tǒng)中,我們與之相遇,并沉浸其中。
1986年第2期《人民文學》發(fā)表了遲子建20歲時寫作的中篇小說《北極村童話》。在“小說革命”已經發(fā)生、小說界風生水起的那幾年,《北極村童話》仍然給文壇帶來了清新的氣息。此時,小說分為“尋根”和“先鋒”,后來又有“新寫實”和“新歷史主義”等,遲子建的這篇小說和她后來的創(chuàng)作都無法劃入某種類型、思潮或主義。她從急劇變革的文學時代中獲得了滋養(yǎng),但一直悄悄走自己的路。三十多年過去了,回溯遲子建的創(chuàng)作,并將她置于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框架中,我們仍然會作出這樣的判斷:遲子建是一位具有獨特性的優(yōu)秀作家,如同蕭紅一樣,遲子建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一位作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遲子建的意義越來越呈現(xiàn)出來。
在很大程度上,《北極村童話》或“北極村”確定了遲子建創(chuàng)作的基調。遲子建在《北極村童話》的題記中寫道:“假如沒有真純,就沒有童年。假如沒有童年,就不會有成熟豐滿的今天。這是發(fā)生在十多年前,發(fā)生在七八歲柳芽般年齡的一個真實故事!痹诤髞淼脑u論中,“童年視角”成為討論遲子建創(chuàng)作的關鍵詞之一。遲子建自己回憶說,她在寫《北極村童話》時充滿了幻想,完全沒有感覺是在寫小說,而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地、如饑似渴地追憶那短暫的夢幻般的童年生活。因此,“童年視角”與其說是一個敘事學的概念,毋寧說是作家人格化的寫照。童年記憶留下了遲子建對故鄉(xiāng)、土地,人物、人性,自然、社會等等的最初印記,當這些以一種方式進入寫作后,也就具有了創(chuàng)作的本源意義。在這樣的文本中,萌生了遲子建對人性和美學的最初理解,她的創(chuàng)作后來更為廣闊和深邃,但在“北極村”生長的故事和美學一直是她看待人性、自然、現(xiàn)實和歷史的參照。遲子建說:“我對文學和人生的思考,與我的故鄉(xiāng),與我的童年,與我所熱愛的大自然是緊密相連的。對這些所知所識的事物的認識,有的時候是憂傷的,有的時候則是快樂的。我希望能夠從一些簡單的事物中看出深刻來,同時又能夠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給看破,這樣的話,無論是生活還是文學,我都能夠保持一股率真之氣、自由之氣。”《額爾古納河右岸》在故鄉(xiāng)動筆,完成中卷后“我在哈爾濱只待了三天,馬上又返回故鄉(xiāng)。我覺得這部長篇只有面對著山巒完成,才是完美的。故鄉(xiāng)對我來說,就是催生這部長篇發(fā)芽、成長的雨露和清風。離開它,我的心都是灰暗的。我很快又從那連綿起伏的山巒中獲得了信心和靈感,回到創(chuàng)作中”。
那個在《北極村童話》中出現(xiàn)的“迎燈”(遲子建的乳名)逐漸長大。遲子建寫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散文,創(chuàng)作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和《群山之巔》等長篇小說。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這個選本,是她若干短篇小說和散文的結集。即使在有限的篇幅中,我們也能夠讀到創(chuàng)作整體中的遲子建。如果用一個簡單的詞組來概括遲子建這些短篇小說和散文的特征,我想應該是“傷懷之美”。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仍然是遲子建在“北極村”生長出的故事。她在這樣的故事中,不斷和自己的親人相遇,和自己的少年相遇。春的意象是外祖母的灶火,夏日是祖父與飛烏,秋季是母親和生產隊,冬天是父親的和尚夢。……
遲子建的“傷懷之美”不是顧影自憐的唏噓,而是在現(xiàn)實的擠壓中對已逝的風景、人性之美的守護。她在很多散文中詢問的一個問題是:誰扼殺了哀愁?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哀愁如潮水一樣漸漸回落了。沒了哀愁,人們連夢想也沒有了。缺乏了夢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夢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蒼白。在遲子建的詞典里,她從來沒有把哀愁看作頹廢、腐朽的代名詞;相反,在她看來,真正的哀愁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是可以讓人生長智慧、增長力量的。遲子建在《是誰扼殺了哀愁》中如此憂慮地擔心我們的精神:“我們被阻隔在了青山綠水之外,不聞清風烏語,不見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這樣寸寸流失。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那些被標榜為藝術的作品,要么言之無物、空洞乏味,要么迷離儻蕩、裝神弄鬼。那些自詡為切近底層生活的貌似飽滿的東西,散發(fā)的卻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氣。我們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說盡管我們過得很熱鬧,但內心是空虛的;我們看似生活富足,可我們捧在手中的,不過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罷!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讀遲子建的作品,既是一種審美享受,也是一種精神的自我救贖。
。ㄍ鯃颍涸u論家,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遲子建,1964年元宵節(jié)出生于黑龍江漠河北極村,1984年畢業(yè)于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lián)辦的研究生班學習,現(xiàn)為黑龍江省作協(xié)主席。1983年開始寫作,已發(fā)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六百余萬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群山之巔》等,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等,散文隨筆集《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曾獲魯迅文學獎(三次)、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六屆莊重文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等多項文學大獎。作品有英、法、目、意、韓、荷蘭文等海外譯本。
·小說·
魚骨
日落碗窯
白雪的墓園
七十年代的四季歌
·散文·
啞巴與春天
動物們
農具的眼睛
帶笤帚的小鳥
寒夜生花
會唱歌的火爐
是誰扼殺了哀愁
兩個人的電影
撕日歷的日子
水銀花開的夜晚
最蒼涼的海岸
光明于低頭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