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了讓你認(rèn)識我,而是認(rèn)識你自己。”
◎赫文這句話,一語道出了這本書要表達(dá)的核心——本書通過一個個作者獨屬的故事、經(jīng)歷,讓你重新認(rèn)識一個更好的自己。
◎本書的每個故事、每段話,都源自作者赫文在生活中的真實體會,她從交友、瑜伽、修行、朝圣等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寫起,幫助讀者更好地認(rèn)識、接納、回歸自己,由衷地開始愛這個世界,讓每個人認(rèn)識到:我們的生命才是更好的奢侈品。
◎眾多作家、明星、歌手讀后為之動容,一致向讀者推薦。
自序:請端詳每一個當(dāng)下
我不是什么大德,也不是什么智者,只是一個決心追求生命真相的凡夫俗子,一個身心自由的人。
寫作只是記錄生活的方式,我從沒有企及去當(dāng)一個作家,或渴望一個什么狀態(tài)。只希望自己的感悟能夠簡單直白,讓人真正受用。
曾試圖獨善其身,因為在修行的路上,只要你往前走,每天都在變化。正如《禮記·大學(xué)》里那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而如今,我想把自己的感觸——這些絕不是道聽途說,而是完全靠身體力行的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寫出來,并分享給大家。
每一個故事,每一段話,都源自生活中真實的體會,寫或不寫,都已融入了我的生命中。
之所以寫出來,只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看到自己心中的力量。
此時我不是作者,你也不是讀者,但在人生的路上,我們可以一起相互勉勵。這就是我寫作的初心。
這或許不只是文字,而是一顆赤子之心的愿望:愿溫暖人心,愿你的生命中充滿光芒,愿生命的路程中,你能夠不再孤寂與迷茫。
這些文字不足為奇,也不稀缺,因為這是每一個人心中都具備的自性。
如果引起你的共鳴,如果你有一絲感動,那這些文字就只是你本來就擁有的智慧。我只是一面鏡子,一陣滌去你心中浮塵的風(fēng)。
相比任何所言所語,更重要的是,我們真正做到了什么。
如果你真正受益,真正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美好,這才體現(xiàn)出這本書的價值。
我們渴望成長,渴望心靈的美好,這是每個生命共同的目標(biāo),然而看再多的書,走再多的路,遇到再多的老師,也只是一個形而上的追求。
當(dāng)你真正地開始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并且由衷地開始愛這個世界時,這才是生命真正的開始。
因為愛不是哪一刻才有的,愛是生命本來的意義。
回憶這些年的心路,我變得越來越快樂,越來越自在,所以我確信修行的智慧,是讓生命直奔主題的智慧。
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在你的生命中再添加點什么,而是讓自己更加有勇氣貼近真心。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你看起來是在干什么,你心中都要明白你是誰。
有人說,人們都是在談“無我”和“放下”,你又為何談“自我”,去勇敢地看見“自己是誰”?
無論世間的事業(yè)、感情,還是修行所講的心靈,說的無外乎都是你的這顆心。然而,不曾了解和擁有,又何談放下呢?
重要的不是所謂功名利祿或者走遍一切河山的閱歷,而是能夠面對自己的心,全然地接納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心,又何談去修行這顆心?
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這才是修心的根。
盲目回避自己的過去,抓住一根所謂救命稻草,不顧一切撲上去,這或許是從過去的圈子陷入另一個圈子。
對于任何人來說,智慧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修來的,而不是求來的,更不是玄之又玄的把戲。
讓你迷惑,讓你變得更加形式化,更加緊張和復(fù)雜,或許這些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眼前是不是真的光明,只有你自己的心知道。
這些年,最大的收獲就是越來越放松和從容。
當(dāng)你不再執(zhí)著自己所執(zhí)著之物,當(dāng)你不再為自己緊張之物感到緊張,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痛苦、焦慮,并不是因為哪個可怕的事實,而是總受過去的影響,會對未來擔(dān)心,使我們無法安心于當(dāng)下。
真實而持續(xù)的力量,不是來自誰的鼓勵,也不是來自所謂誰的加持、誰的指引,而是自己內(nèi)在的力量。
無論我們焦慮還是痛苦,該發(fā)生的總是如期而至,不會更差,也不會更好。當(dāng)你用心去觀察時,你會發(fā)現(xiàn)所發(fā)生的總是最適合你的結(jié)果。
兜了一圈,就像是撿了一把種子。
見的再多,知道的再多,都不屬于你。
如今,回到身體這片田地,把種子撒下,用心播種,這才是你真正的開始。
因為守著一片田,每一方寸都在你的心中,所以不著急、不期待,這就是我的生命。
雖然有生生世世,但是此生此刻只有一次,所以請端詳每一個當(dāng)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