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教學名師訪談錄(趙淑華卷)》主要內(nèi)容為:教學是一門實踐藝術(shù)、教材編撰之經(jīng)歷、教材編撰之思考、教學中的科研、對外漢語教師培訓等。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除了“教什么”這個本體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好以外,“怎么教”這個方法論上的問題也是至為關鍵的。從形而上的角度去看,“怎么教”涉及的領域很廣,有教育學的、心理學的、語言學的,甚至還有哲學的;可以思考的問題很多,過去幾十年間很多學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各種“法’’層出不窮。這些研究多是從“道”的角度去認識的,而由于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是要使?jié)h語學習者具備恰當運用漢語進行有效交際的實際能力,因此還需要從‘‘術(shù)”的角度去認識“怎么教”的問題。換言之,需要探究的是,究竟什么樣的具體方法是管用的、有效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這種“致用”性的探在當前對外漢語教學大發(fā)展的形勢下更加急需。我不認為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法,但是所有的教學法都是經(jīng)驗和智慧的結(jié)晶、課堂實踐的結(jié)果、理論思考的指歸和沙里淘出的真金,它們都是有價值的。
趙淑華,195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任教。院系調(diào)整時隨專修班轉(zhuǎn)入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至1960年調(diào)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現(xiàn)北京外國語大學)。1964年北京語言學院(現(xiàn)北京語言大學)成立后,即在該校任教直至退休。1963年升任講師,1980年升任副教授,1987年升任教授。曾先后在布達佩斯大學(1956—1957年)、斯坦福大學(1981年夏及1982年夏)、莫斯科大學(1985—1987年)、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1995~1999年)任教及進行合作研究。
引言
上編 教學·教材·教師
一 教學是一門實踐藝術(shù)
(一)熱愛是一種過程
(二)和學生一起成長
(三)班級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家
(四)搭班,攜手
二 教材編撰之經(jīng)歷
(一)學習和積累《漢語教科書》
(二)經(jīng)歷“速編、速印、速運”的考驗-《基礎漢語》
(三)教材語法點編寫實戰(zhàn)-《基礎漢語課本》
(四)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功夫》
三 教材編撰之思考
(一)編撰教材的準備工作
(二)教材評說
(三)對編者的要求
(四)從編者的角度看教材使用
四 教學中的科研
(一)繁忙的科研工作
(二)《現(xiàn)代漢語句型統(tǒng)計與研究》
(三)教研相長
五 對外漢語教師培訓
(一)對外漢語教師培訓的緣起
(二)校內(nèi)新教師培訓
(三)教師培養(yǎng)、隊伍建設
(四)力爭做一名優(yōu)秀的對外漢語教師
下編 心·道·術(shù)
六 “把”字句的教學
七 “是的”句的教學
八 被動句的教學
九 存現(xiàn)句的教學
十 比較句的教學
附錄:趙淑華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
田靚:照您這些要求,對外漢語教師既要掌握中文系相應的知識,又要在外語方面達到相應的要求。趙淑華:是的,最好是這樣。再說第二點,是要有堅定的專業(yè)思想和奉獻精神。這里我指的是,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對我們的事業(yè)、學科建設是不是有堅定的信心,是不是甘于奉獻。我覺得,很多老師都是抱著對這個學科的一份感情而選擇了終身從事這一職業(yè)的,因為熱愛而奉獻,這種精神很讓我感動。當然,不可避免也有這樣的老師,他們?yōu)榱肆粼诒本,或者為了另尋出路而把這個工作作為一個跳板。我覺得作為相關領導,作為我們老一代教師,對這個問題應該重視并正確引導。想留在北京也好,想另尋發(fā)展也好,都沒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能正確地引導,真誠地給以幫助,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我們這份事業(yè)產(chǎn)生感情,能夠熱愛她,愿意為她的發(fā)展而付出。
第三點,要熟悉對外漢語教學特點,有較強的教學能力。
田靚:我對這第三點特別感興趣,您能詳細說說嗎?
趙淑華:好。第一個方面,教師要能掌握科學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要符合對外漢語教學特點,并且是適當?shù)、靈活的、能夠時有創(chuàng)新的。
第二個方面,教師要能夠適應各種類型的課堂教學。各種課型都能上,綜合、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不管哪種課,教師都能上。這樣我覺得才能適應我們這個領域的教學特點。
第三個方面,教師最好能具備編寫教材的能力,或者具備編寫教材中某些項目的能力。這一點我們已經(jīng)討論得比較多了,這里不再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