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由西漢劉向根據(jù)國家藏書室中的多種抄本整理而成,分為東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等策,主要記載了二百四十多年間各國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以及策士們在游說諸侯或相互辯難時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斗爭策略,對后世產(chǎn)生了長遠影響。 《戰(zhàn)國策》原文各章并無標題,有的本子用各章首句作為標題。
《戰(zhàn)國策/國學經(jīng)典藏書》采用根據(jù)文意或文中的精華部分自擬題目與各章首句相結(jié)合的標題形式,希望使讀者既能夠見題知意,又能根據(jù)各章首句便于在其他《戰(zhàn)國策》文本中查閱。為了幫助讀者閱讀和理解,每篇選文前面都寫了簡要的題解,或介紹文章背景,或簡述文章內(nèi)容,或分析文章的特色,寫法各異,視文章而定,不求一律。選文的原則,盡量體現(xiàn)出《戰(zhàn)國策》中較為中正的思想內(nèi)容和多姿多彩的藝術(shù)風格,力爭讓讀者能夠一覽其中的精華之作。
東周策
秦求九鼎(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臣掩君非(周文君免工師籍)
西周策
韓征甲粟(雍氏之役)
前功盡棄(蘇厲謂周君日)
秦策
前倨后恭(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日)
謀臣之拙(張儀說秦王日)
名實兩副(司馬錯與張儀爭論于秦惠王前)
張儀誑楚(齊助楚攻秦)
息壤在彼(秦武王謂甘茂日)
遠交近攻(范雎至秦)
讓賢而授(蔡澤見逐于趙而入韓、魏)
莫若善楚(說秦王日)
奇貨可居(濮陽人呂不韋賈于邯鄲)
外誹不聽(四國為一)
齊策
能自知人(靖郭君善齊貌辨)
鄒忌比美(鄒忌修八尺有余)
臨淄甚富(蘇秦為趙合從)
畫蛇添足(昭陽為楚伐魏)
舍長之短(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日見七士(淳于髡一日而見七士于宣王)
市義營窟(齊人有馮諼者)
士貴于王(齊宣王見顏周)
與燕將書(燕攻齊)
楚策
狐假虎威(荊宣王問群臣日)
王好細腰(威王問于莫敖子華日)
東地復全(楚襄王為太子之時)
因鬼見帝(蘇秦之楚)
遠逸去佞(莊辛謂楚襄王日)
趙策
貪欲無厭(知伯帥趙、韓、魏而伐范、中行氏)
胡服騎射(武靈王平晝閑居)
智不遺時(王破原陽以為騎邑)
達兵明勢(趙惠文王三十年)
割地事秦(秦攻趙于長平)
義不帝秦(秦圍趙之邯鄲)
愛子計遠(趙太后新用事)
魏策
河山不固(魏武侯與諸大夫浮于西河)
圣人無積(魏公叔痤為魏將)
以楚毀齊(齊、魏戰(zhàn)于馬陵)
抱薪救火(華陽之戰(zhàn))
南轅北轍(魏王欲攻邯鄲)
唐雎使秦(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日)
韓策
虛名救韓(秦、韓戰(zhàn)于濁澤)
聶政刺韓(韓傀相韓)
朝秦求全(謂鄭王日)
燕策
千金市骨(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
忠信致笞(蘇秦謂燕昭王日)
報燕王書(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合五國之兵而攻齊)
荊軻刺秦(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
宋策
類同竊疾(公輸般為楚設(shè)機)
衛(wèi)策
要言失時(衛(wèi)人迎新婦)
中山策
恥侔中山(中山與燕、趙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