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對5G NR標準在Release 16中的擴展進行了全面介紹,并對Release 17的發(fā)展方向進行了概述。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首先對5G的背景(包括要求、頻譜和標準化的時間軸)進行了簡要討論,然后對NR首階段的所有技術特性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還對NR標準物理層結(jié)構和高層協(xié)議、射頻和頻譜,以及與LTE的共存和互通都進行了詳盡解讀,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NR及其技術組件,并深入了解技術決策背后的成因。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對近期發(fā)布的Release 16進行了全面解讀,新增內(nèi)容為:
NR的非授權頻譜
接入和回傳一體化
NR Sidelink和V□X
工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和URLLC增強
遠程干擾管理
定位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還對預期進入NR標準Release 17但尚未確定的內(nèi)容進行了簡要概述。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特點:
對5G NR的基礎技術及標準化進行準確、易讀的描述
對NR物理層結(jié)構和高層協(xié)議、射頻和頻譜,以及與LTE的共存和互通進行詳細解讀
提供了對5G NR的洞察一一不僅描述NR規(guī)范本身,而且揭示技術決策背后的成因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涵蓋蜂窩通信系統(tǒng)、無線空口技術、蜂窩通信協(xié)議、4G/5G高級無線接入技術和寬帶蜂窩標準等領域。
《5G NR標準: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原書第□版)》作者均就職于愛立信研究院,曾深入?yún)⑴c3G、4G和5G的研發(fā)和標準制定工作。
他們是移動通信領域公認的專家,并且仍在積極參與3GPP5G的標準化工作。
序言一
序言二
譯者序
前 言
致 謝
□□章 5G概述 1
11 3GPP和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
1□ 下一代無線接入技術—5G/NR 3
1□1 5G應用場景 3
1□□ LTE向5G演進 3
1□3 NR—新的5G無線接入技術 4
1□4 5GCN—新的5G核心網(wǎng) 4
第□章 5G標準化 5
□1 標準化和監(jiān)管概述 5
□□ ITU-R從3G到5G的活動 7
□□1 ITU-R的角色 7
□□□ IMT-□000和IMT-Advanced 7
□□3 ITU-R WP5D的IMT-□0□0流程 8
□3 5G和IMT-□0□0 10
□31 IMT-□0□0使用場景 10
□3□ IMT-□0□0能力集 1□
□33 IMT-□0□0性能要求 14
□34 IMT-□0□0候選技術和評估 16
□4 3GPP標準化 17
□41 3GPP流程 18
□4□ 作為IMT-□0□0候選技術的3GPP
5G NR規(guī)范 □0
第3章 5G頻譜 □□
31 移動系統(tǒng)的頻譜 □□
311 ITU-R為IMT系統(tǒng)定義的頻譜 □3
31□ 5G的全球頻譜狀況 □5
3□ NR的頻段 □6
第4章 LTE概述 3□
41 LTE Release 8—基本的無線接入 3□
4□ LTE演進 34
43 頻譜靈活性 36
431 載波聚合 36
43□ 授權輔助接入 38
44 多天線增強 38
441 增強的多天線傳輸 38
44□ 多點協(xié)作和傳輸 39
443 增強的控制信道結(jié)構 40
45 密集度、微蜂窩和異構部署 40
451 中繼 40
45□ 異構部署 40
453 微蜂窩開關 41
454 雙連接 41
455 動態(tài)TDD 4□
456 WLAN互通 4□
46 終端增強 4□
47 新場景 43
471 機器類型通信 43
47□ 降低時延 44
473 設備到設備通信 44
474 V□V和V□X 45
475 飛行器 45
476 多播/廣播 46
第5章 NR概述 47
51 Release 15中的NR基礎知識 48
511 高頻操作和頻譜靈活性 48
51□ 極簡設計 49
513 向前兼容性 49
514 傳輸方案、部分帶寬和幀結(jié)構 50
515 雙工方式 5□
516 低時延支持 53
517 調(diào)度和數(shù)據(jù)傳輸 54
518 控制信道 54
519 以波束為中心的設計和多天線傳輸 55
5110 初始接入 56
5111 互通和與LTE共存 57
5□ Release 16中的NR演進 58
5□1 多天線增強 58
5□□ 載波聚合和雙連接增強 59
5□3 移動性增強 59
5□4 終端節(jié)能增強 60
5□5 交叉鏈路干擾緩解和遠程干擾管理 60
5□6 接入和回傳一體化 61
5□7 NR與非授權頻譜 61
5□8 智能交通系統(tǒng)和車聯(lián)網(wǎng) 6□
5□9 工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和超可靠低時延通信 63
5□10 定位 63
第6章 無線接口架構 65
61 系統(tǒng)總體架構 65
611 5G核心網(wǎng) 65
61□ 無線接入網(wǎng) 67
6□ 服務質(zhì)量 69
63 無線協(xié)議架構 70
64 用戶面協(xié)議 71
641 SDAP 73
64□ PDCP 73
643 無線鏈路控制 74
644 媒體接入控制 76
645 物理層 84
65 控制面協(xié)議 85
66 移動性 87
661 網(wǎng)絡控制的移動性 87
66□ 小區(qū)重選 89
663 終端跟蹤 89
664 尋呼 91
第7章 總體傳輸結(jié)構 93
71 傳輸機制 93
7□ 時域結(jié)構 95
73 頻域結(jié)構 98
74 部分帶寬 10□
75 NR載波的頻域位置 103
76 載波聚合 104
77 補充上行 106
771 與載波聚合的關系 107
77□ 控制信令 108
78 雙工方式 108
781 時分雙工 110
78□ 頻分雙工 11□
783 時隙格式和時隙格式指示 11□
79 天線端口 116
710 準共址 117
第8章 信道探測 119
81 下行信道探測:CSI-RS 119
811 CSI-RS基本結(jié)構 1□0
81□ CSI-RS配置的頻域結(jié)構 1□3
813 CSI-RS配置的時域特性 1□3
814 CSI-IM資源干擾測量 1□4
815 零功率CSI-RS 1□4
816 CSI-RS資源集 1□5
817 跟蹤參考信號 1□5
818 物理天線映射 1□6
8□ 下行測量和上報 1□7
8□1 上報數(shù)量 1□7
8□□ 測量資源 1□8
8□3 上報類型 1□8
83 上行信道探測:SRS 1□9
831 SRS序列和Zadoff-Chu序列 131
83□ 多端口SRS 13□
833 SRS時域結(jié)構 13□
834 SRS資源集 13□
835 物理天線映射 133
第9章 傳輸信道處理 134
91 概述 134
9□ 信道編碼 135
9□1 每個傳輸塊添加CRC 135
9□□ 碼塊分段 135
9□3 信道編碼 136
93 速率匹配和物理層HARQ功能 137
94 加擾 139
95 調(diào)制 139
96 層映射 140
97 上行DFT預編碼 140
98 多天線預編碼 141
981 下行預編碼 141
98□ 上行預編碼 14□
99 資源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