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國文學史著作,多是用作課程講義或教材的,民國四年(1915)十二月初版的張之純《中國文學史》也不例外。特別之處在于,它是比較少見的經(jīng)“教育部審定”的師范學校教科書。
編纂者張之純(1854-?),字爾常,號癡山,江蘇江陰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恩貢,安徽候補州判。曾分纂《江陰縣續(xù)志》。所著又有《文字源流》《文字源流參考書》《評注諸子菁華錄》《江陰倭寇舊聞》《癡山隨筆》《墨癡倡和集》(與章鐘亮合著)等。
早期的中國文學史著作,多是用作課程講義或教材的,民國四年(1915)十二月初版的張之純《中國文學史》也不例外。特別之處在于,它是比較少見的經(jīng)“教育部審定”的師范學校教科書。
編纂者張之純(1854-?),字爾常,號癡山,江蘇江陰人。光緒二十六年(1900)恩貢,安徽候補州判。曾分纂《江陰縣續(xù)志》。所著又有《文字源流》《文字源流參考書》《評注諸子菁華錄》《江陰倭寇舊聞》《癡山隨筆》《墨癡倡和集》(與章鐘亮合著)等。
從問世時間上說,張之純的這部《中國文學史》,在早期中國文學史中大概可以列入第二批。第一批產(chǎn)生于清末,包括日本人古城貞吉《中國文學史》(1897年版,1913年有中譯本)、笹川種郎《中國歷朝文學史》(1898年版,1903年有中譯本),國人竇警凡《歷朝文學史》(1906年版)、林傳甲《中國文學史》(1907年版)、黃人《中國文學史》(1904-1907年撰)、張德瀛《文學史》(1906-1909年撰)等。第二批產(chǎn)生于民初,包括王夢曾《中國文學史》(1914年版)、曾毅《中國文學史》(1915年版)、張之純《中國文學史》(1915年版)、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1918年版)等等。作為師范學校教科書,張之純《中國文學史》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注意。
一、“教育部”的背景和“商務印書館”的品牌
最早的幾部文學史,多是用作課程講義的。竇警凡《歷朝文學史》可能用于南洋師范,林傳甲和黃人的《中國文學史》分別用于京師大學堂和東吳大學。作為講義的文學史,所依循的官方文件是1904年頒布的《奏定大學堂章程》。民國建立之初,教育部頒布《中學校令施行細則》《師范學校規(guī)程》等文件,為教材的編纂確立統(tǒng)一的宗旨,以適應新的國家需要。《師范學校規(guī)程》第二章《預科及本科》規(guī)定,學生所修科目包括修身、國文、習字、英語、數(shù)學、圖畫、樂歌、體操等,并對各科做了詳細規(guī)劃。第十條指出:“國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能自由發(fā)表思想,兼涵養(yǎng)文學之興趣,以啟發(fā)智德,并解悟小學校國文教授法!薄皣氖滓耸谝越牢模瑵u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學史之大概,使熟練語言,作實用簡易之文,兼課教授法。”同樣在1912年頒布的《中學校令施行細則》,與此大同小異!拔膶W史之大概”,作為課程之一被寫進了師范和中學教育國文科的目錄。
前言(魯小俊劉妍)
師范學校新教科書《中國文學史》編輯大意
中國文學史卷上
緒論
第一編 始伏羲訖秦代
第一章 伏羲時代文字之權輿
第二章 神農(nóng)時代文學之征驗
第三章 黃帝時代文學化
第四章 唐虞夏初文學之昌盛
第五章 夏啟以后文學之式微
第六章 子商時代文學之復振
第一節(jié) 文體之變更
第二節(jié) 學說之倡始
第三節(jié) 韻文化
第四節(jié) 文辭之激烈
第七章 姬周開創(chuàng)時代文學之光昌
第一節(jié) 學校之制度
第二節(jié) 六書之名義
第三節(jié) 文義之訓釋
第四節(jié) 文籍之增廣
第五節(jié) 文體之殊異
第六節(jié) 文運之遞嬗
第八章 姬周中興時代文學之繼起
第一節(jié) 字體之初變
第二節(jié) 石鼓之流傳
第三節(jié) 雅詩之變體
第四節(jié) 學術之絕續(xù)
第九章 姬周東遷時代文學之保存
第一節(jié) 周室文學之臣
第二節(jié) 列邦文學之臣
第十章 春秋時代文學之大成
第一節(jié) 孔子刪訂之文
第二節(jié) 孔子贊修及增益之文
第三節(jié) 諸弟子撰著之文
第四節(jié) 學校之廢興
第五節(jié) 音韻之萌芽
第十一章 戰(zhàn)國時代文學之分派
第一節(jié) 儒家之文學
第二節(jié) 道家之文學
第三節(jié) 法家之文學
第四節(jié) 縱橫家之文學
第五節(jié) 兵家之文學
第六節(jié) 余子之文學
第七節(jié) 辭賦家之文學
第十二章 贏秦時代文
第一節(jié) 石刻韻文之殊體
……
第二編 始漢代訖隋朝
中國文學史卷下
第三編 始唐代訖明朝
第四編 始清初訖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