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愛情劊子手: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10個故事 本書是心理治療大師歐文·D.亞隆所寫的十篇心理治療小說的合集,也是他的作品中非常暢銷的一部。十個故事以存在焦慮為深層主題,講述了作者作為治療師,幫助十位患者發(fā)現(xiàn)、應對存在焦慮的經(jīng)歷,作者也對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自我剖析。這本書在美國一出版就登上了美國暢銷書排行榜,在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熱銷,是難得一見的心理治療普及讀物,具有非常高的專業(yè)水準和可讀性,也受到了國內(nèi)諸多心理治療師的贊賞。 歐文亞隆初次嘗試心理小說寫作的轉(zhuǎn)型之作,十篇小說合集,暢銷超30年的經(jīng)典,新增耄耋之年重讀后記,豆瓣9分以上心理學圖書書單推薦,適合初入門者閱讀的通俗心理學讀本。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三四百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聚在一起,他們被要求兩兩配對,一遍又一遍地問搭檔同一個問題—“你想要什么?” 還有比這更簡單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及其答案似乎都絕無惡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人們在每次團體練習中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感情。通常幾分鐘之內(nèi),房間里的人就都熱情高漲了。這些人絕不是走投無路或迫切需要關懷的人,他們中一部分人事業(yè)有成,衣著光鮮,走起路來更是神采奕奕。但是無論男女,他們都被團體練習觸及了內(nèi)心最深處。有些人父母去世,有些人失去了伴侶、孩子或是朋友,他們大喊:“我很想再次見到你!薄拔蚁氲玫侥愕膼邸!薄拔蚁肼犇阏f你以我為傲!薄拔蚁胱屇阒牢覑勰,抱歉我從未說出口!薄拔蚁M隳芑貋恚液芄陋。”“我希望能經(jīng)歷從未有過的童年。”“我希望能有健康的體魄,希望能再次年輕。我希望被愛,得到尊重。我希望我這一生能夠有所作為。我希望能有所成就。我希望有人在乎我,希望我是重要的,希望我能被人記住! 我們想得到的有很多,渴望得到的有很多,痛苦也有很多,這種痛苦只在少數(shù)時候深藏,多數(shù)時候顯露無遺,有如切膚。造物弄人,存在即痛苦。痛苦總是伴隨著你我,只要我們還活著,它就默默存在。痛苦也很容易觸及。很多東西(比如簡單的團體練習、幾分鐘的深度反思、藝術創(chuàng)作、布道、個人危機、喪失)提醒著我們,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永遠無法實現(xiàn):我們渴望永葆青春,渴望不再變老,渴望失去的摯愛回到身邊,渴望得到永恒的愛,渴望被保護,渴望過上有意義的生活,渴望永生。當這些難以實現(xiàn)的欲望主宰著我們的生活時,我們會向家人、朋友或信仰尋求幫助,有時還會找心理治療師。 在本書中,我講述了十位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的故事,講述了他們與存在性痛苦抗爭的過程。其實,化解存在性痛苦倒不是他們來找我咨詢的原因。這十位患者的問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孤獨感、自我厭惡、陽痿、偏頭痛、性強迫癥、肥胖、高血壓、沮喪、為愛癡迷、情緒波動、抑郁。然而,某種程度上(這個“某種程度上”在每個故事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治療揭示了這些日常問題的深層根源—深入存在的根底。 “我想要!我想要!”這種話在這些故事中比比皆是。一位患者痛哭道“我多想我親愛的女兒還在人世”,卻忽略了兩個還活著的兒子。另一位患者的淋巴癌細胞已入侵身體的每個角落,卻堅稱“我想和我見過的每一個女人上床”。還有一位患者懇求道“我希望父母健在,我想感受不曾有過的童年”,但是他卻苦苦掙扎于自己不愿啟封的三封信。一位老嫗則稱“我想永遠年輕”,因為她對一個比她小35歲的男士愛得癡狂,無法自拔。 人們通常認為心理治療是讓人壓抑內(nèi)心本能的欲望,或是潦草掩飾悲傷的過往,但是我始終相信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應對這些存在性痛苦。在對這十位患者的治療中,我主要的臨床診斷(基于自身醫(yī)學經(jīng)驗的假設)是,基本焦慮源于一個人在應對生活中的殘酷事實,也可以說是存在性“關懷”(given)時,做出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努力。 我發(fā)現(xiàn)在心理治療中,有四種存在性關懷尤為重要:我們及摯愛終有一死、生活不如我們所愿的那樣自由、我們終極的孤獨,以及生命的無意義感。這些關懷看似很惱人,但其中孕育了智慧,能讓人實現(xiàn)救贖。我希望這十個心理治療的故事能告訴大家,我們可以直面存在的事實,借助其力量,破繭成蝶,獲得成長。 在這些存在的事實中,死亡是最直觀且顯而易見的。在很小的年紀,甚至比人們意識到的還要小,我們就知道死亡終將來臨,我們無處遁逃。盡管如此,用斯賓諾莎的話來說:“萬物都努力維護自己的存有。”在生存的渴望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意識之間,沖突始終存在。 對于死亡不可避免的現(xiàn)實,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進行否定或逃避。年幼時,在父母的安慰和神話的幫助下,我們否認死亡;后來,我們賦予死亡靈性,把它看作一個怪物、睡魔或其他惡魔。畢竟如果死亡是可觸碰的實體,我們可能會有方法擺脫它,盡管這個怪物很可怕,卻也不及我們每個人出生就攜帶著死亡的基因—我們終將死亡這一事實可怕。后來,孩童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減輕死亡帶給人的恐懼。他們嘲弄死亡,使其不再那么可怕,或者叫上同伴,準備好剛出爐的黃油爆米花,一起聽恐怖故事或看恐怖電影,以對死亡這個話題脫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試著不考慮死亡;我們嘗試轉(zhuǎn)移注意力;我們將死亡看成積極的東西(如傳承、歸根、聽從上帝指示、最終的安息);我們相信流傳已久的神話,否認死亡存在的事實;我們希望功成名就以實現(xiàn)不朽,我們繁衍后代,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或者擁抱宗教,以實現(xiàn)精神永存。 許多人對這種關于否認死亡的描述持有異議。他們?nèi)缡钦f道:“無稽之談!我們不否認死亡存在。每個人終有一死,我們知道,這顯而易見,但是糾結(jié)于這個事實有何意義呢?” 其實我們知道死亡卻不了解其內(nèi)涵。我們知道死亡存在,知道終將死亡的事實,但是我們已經(jīng)過濾或解離了由死亡帶來的恐懼感—大腦潛意識的部分讓我們不因此而過度焦慮。這個過濾過程是無意識的,我們也沒有察覺,但是在少數(shù)情況下,當這種否認機制不再奏效,關于死亡的焦慮蔓延開來時,我們就能確信這種過濾的存在。這種情況鮮有發(fā)生,我們一生可能只會遇到一兩次。它有時出現(xiàn)在我們覺醒之時,有時出現(xiàn)在我們與死神擦身而過之時,也有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遭遇至親去世時。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的死亡焦慮浮現(xiàn)在噩夢中。 噩夢是失敗的夢,它沒有充當好睡眠守護神的角色,沒能“抵御”焦慮。噩夢的內(nèi)容多樣,但每個噩夢的原理本質(zhì)上都一樣:潛意識深處的焦慮逃過了睡眠的守衛(wèi),侵入了意識層面!皩ふ易鰤羧恕保ǖ谑拢┻@個故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后臺視角,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努力逃避對死亡的焦慮,以及試圖遏制這種焦慮的孤注一擲:在馬文的噩夢中,無邊無際的黑暗背景下,主人公用有白色尖端的手杖做工具,正和死神進行一場性的對決—這正是對死亡的反抗。 性行為在其他故事里被當作護身符,用于抵御病情惡化、衰老和死亡:一位年輕人患上了絕癥,于是開始強迫性濫交(第二章);情人去世30年后,一位老人還保管著她留下的已泛黃的信件(第六章)。 我在多年與病危癌癥患者打交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兩種很常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人們對死亡的擔憂:一種是對個體獨特性的信仰,另一種是對終極救助者的信仰。這兩種所謂的信仰其實是錯覺,它們代表了“固著的錯誤觀念”。對于“錯覺”這個詞,我并沒有輕蔑的意味:這兩種錯覺是人們普遍的信仰,存在于我們每個人意識的某個水平上,它們在本書的幾個故事中發(fā)揮著作用。 對獨特性的信仰指相信自己能超脫于生理和命運的普遍規(guī)律,不受傷害、不可侵犯。在生活的某些階段,我們每個人都將面臨一些危機:可能是嚴重的疾病、職場失利或離婚,或者正如埃爾娃所經(jīng)歷的那樣(第五章),可能僅僅是手提包失竊這樣一件小事,卻讓人意識到自己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粒塵埃,打破了生活是不斷上升的螺旋過程這一假設。 信仰個體獨特性能給予人安全感,而另一種否認死亡的主要機制,即相信有終極救助者,能讓我們感受到有股外來力量始終在照看和保護著自己。盡管我們會衰弱,會疾病纏身,會到遲暮之年,但是我們始終相信,萬能的主一定會讓一切都回到正軌。 這兩種信仰共同構成了一組對立,二者是人類對特定情境做出的截然不同的反應。人類要么逞英雄以維護自主,要么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以尋求庇護。換句話說,要么挺身而出,要么尋求融合;或主宰自己的命運,或永遠依賴他人。 大多數(shù)人在大多數(shù)時間都會不安地避開死亡這個話題,正如伍迪·艾倫(Woody Allen)所說:“我不怕死,只是希望死亡來臨的時候,我正好不在場!边@樣他們心里會好受點。但是還有另一種應對死亡話題的方式,一種可以應用于心理治療的傳統(tǒng)方式,它教導我們:深刻認識死亡這個話題會使人心智成熟,使生活更加豐富而充實。一位患者(第二章)的臨終遺言說,雖然死亡會摧毀我們的軀體,但對死亡的理解卻能使我們得到救贖。 * * * 自由是另一種存在性關懷,它令我的幾位患者陷入兩難。貝蒂患有肥胖癥,當她宣稱在見我之前暴飲暴食,可能會在會面結(jié)束后也繼續(xù)時,是想放棄自由,期望我能夠控制住她。另一位患者(第一章中的塞爾瑪)陷入上一段(和治療師的)感情無法自拔,我始終在幫她尋找重新獲取掌控力和自由的方法。 自由這一關懷似乎是死亡的對立面。我們畏懼死亡,也肯定自由是積極向上的。不正是對自由的渴望,才使西方文明的歷史不斷改寫,甚至驅(qū)動著西方文明的發(fā)展嗎?但是從存在主義的角度看,自由會讓人焦慮,因為它告訴我們,我們進入并且將最終離開的這個宇宙并沒有經(jīng)過精巧的外部構造和設計,這和我們的日常經(jīng)驗背離。自由意味著我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行為和以后的人生道路負責。 “負責”這個詞有很多種用法,我更傾向于薩特的定義:負責是指“成為作者”,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設計的作者。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人生,卻無法選擇不自由:薩特說過,我們被判處自由之刑。一些哲學家對此有更多的解釋:人類思維的建構甚至要為外部現(xiàn)實世界的結(jié)構負責,為時間和空間的形式負責。焦慮正存在于這一自我建構的觀點之中:我們都渴望秩序,這種自由的觀念讓人害怕,因為它暗示我們腳底下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每位治療師都知道診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患者為自身的處境承擔起責任。如果患者認為自己的問題由外部因素造成,治療將毫無效果。他們會想,如果外部的問題總是存在,那么自己為什么要做出改變呢?應該是外部因素(朋友、工作或伴侶)做些調(diào)整或被替換才對。戴夫(第六章)抱怨自己有個愛管閑事、占有欲強的妻子,他就像被囚禁在婚姻的牢籠中,苦不堪言。只有他認清自己才是建造起牢籠的罪魁禍首,治療才能進展下去。 患者都傾向于推卸責任,因此治療師必須想出一些對策,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因何產(chǎn)生。在很多治療中,我都用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專注當下。患者通常會在治療環(huán)境中再現(xiàn)實際生活中困擾他們的人際關系問題,我不糾結(jié)于他們現(xiàn)在或過去的生活瑣事,而是專注于當下他們與我的相處。通過觀察治療關系(或者在治療團體中,成員和其他團體成員之間的關系)的細節(jié),我能夠當場指出每位患者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例如,戴夫不愿意對其婚姻問題承擔責任,但我從他當下的反應中發(fā)現(xiàn),戴夫不愿敞開心扉,不尊重他人,他對團體成員的這些反應和他回家后對待妻子的方式如出一轍。 類似地,貝蒂(第四章)將她的孤獨感歸咎于加利福尼亞無可生根的文化,因此她的治療也沒有效果。我向她解釋了在與其他團體成員的相處過程中,她同樣讓自己和他人疏離,不敢與人打交道,她才漸漸意識到她對自己的孤獨也負有責任。 患者承擔起責任是轉(zhuǎn)變的開始,但并不等同于轉(zhuǎn)變。無論治療師多么努力幫助患者獲得洞察力、承擔責任、追求自我實現(xiàn),患者愿意做出改變才有意義。 自由不僅要求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選擇負責,還要求我們有意志做出改變。治療師很少會特意使用“意志”這一概念,但我們都會盡力影響患者的意志。我們假定理解總能帶來改變(這是一種“神跡”,缺少有說服力的實證依據(jù)),所以我們不斷地解釋、澄清。在解釋了數(shù)年卻毫無效果后,我們就會直白地說:“你需要付出努力,還要再努力些。需要分析和思考,同樣也需要付諸行動!比绻苯拥膭裾]失敗,就像這些故事中體現(xiàn)的那樣,治療師會嘗試一切方法,希望患者轉(zhuǎn)變想法。我會采用建議、辯解、督促、誘導、激勵、祈求,甚至只是忍受,希望可以重建患者的世界觀。 只有通過意志這一行動的動力,自由才能實現(xiàn)。我認為意志分為兩個階段:先是有想法,再是下定決心并付諸行動。 有些人看不到希望,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不明白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們沒有想法,沒有驅(qū)動力,沒有目標,成為他人意志的寄生蟲。貝蒂扼殺了自己所有的可能性,其他人也厭倦了給予她希望和想象的空間,所以她孤苦無依。 還有一些患者無法下定決心。他們知道自己的追求和使命,但只是空有想法卻沒有行動。索爾(第八章)知道任何人按常理都會拆開信件,但是可能產(chǎn)生的恐懼卻讓他下不了決心。塞爾瑪(第一章)知道對愛的執(zhí)念讓她無法過上正常的生活。她知道,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她還活在八年前,為了過上正常的生活,她必須割舍掉這份執(zhí)念。但是塞爾瑪做不到,或者不愿意放下,她也堅決抵抗我為幫助她重燃斗志所做的一切努力。 出于多種原因,下定決心很難,有些原因觸及了存在的根本。約翰·加德納(John Gardner)在他的小說《格倫德爾》(Grendel)中描述了一位智者,這位智者用了兩句簡單卻可怕的陳述總結(jié)他對生命的思考:“萬事皆滅,選項互斥。”第一句陳述指死亡,我在前文中已經(jīng)談過。第二句,“選項互斥”是理解為何下定決心如此困難的關鍵。決定總是伴隨著放棄,這是無法避免的:每個肯定都必然伴隨著否定,每個決定都意味著其他方案只能被扼殺(“決定”(decide)一詞的詞根就有“殺戮”的意思,如自殺(homicide)和他殺(suicide))。正因為此,塞爾瑪堅持想等到和愛人再續(xù)前緣的縹緲機會,拒絕考慮衰老和死亡的可能性。 * * * 第三個關懷,即存在孤獨,指的是個體和其他生命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即使雙方關系無比親密,這種鴻溝也依然存在。個體不僅獨立于其他生命,某種程度上說,也孤立于整個世界。這種孤獨和其他兩種孤獨—人際孤獨和內(nèi)在孤獨有所不同。 如果一個人缺乏社交技能,或有人格障礙而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交往,他就會產(chǎn)生人際孤獨。內(nèi)在孤獨則是指內(nèi)在自我分裂,如一個人將對事件的記憶與情緒分割。最極端、最戲劇性的分裂形式是多重人格,這種情況并不常見(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當這一情況發(fā)生時,治療師可能會面臨與我在幫助瑪格(第九章)時遇到的一樣的問題,即對于哪種人格最寶貴感到左右為難。 存在孤獨沒有解決方案,但治療師必須阻止不當?shù)姆桨。一個人擺脫孤獨的努力可能會破壞他和其他人的關系。許多朋友鬧僵、婚姻破裂都源自彼此不會互相關心照顧,而是把對方當作自己逃避孤獨的盾牌。 在幾個故事中,出現(xiàn)了一種常見的、能有效解決存在孤獨的辦法,即融合—軟化個人邊界,與他人交融。融合的力量已經(jīng)在閾下感知實驗中得以凸顯。在實驗中,“媽媽和我一體”這一信息在屏幕上一閃而過,實驗者無法看清內(nèi)容,但這一閃而過的信息讓他們感到更有力量,態(tài)度更加樂觀。對于存在吸煙、肥胖或青少年叛逆行為等問題的患者來說,觀看閾下融合信息比其他治療方法(包括行為矯正)效果更好。 人生最大的悖論之一就是自我覺察會產(chǎn)生焦慮。融合能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消除焦慮—消除自我覺察。墜入愛河的人進入了合而為一的極樂狀態(tài),他們不會自我反思,因為孤獨的“我”(以及對孤獨的焦慮)都消解并化為了“我們”。因此我們擺脫了焦慮,卻失去了自我。 這正是治療師不愿意接收墜入愛河的患者的原因。治療與愛和融合的狀態(tài)不相容,因為治療工作需要患者有不斷質(zhì)疑自己的自我覺察以及一種焦慮,這兩者最終會為患者應對內(nèi)部矛盾指引方向。 更重要的是,對于我和大多數(shù)治療師來說,與陷入愛情的患者建立關系是很困難的。例如,在第一章中,塞爾瑪不愿與我交心,因為她的精力在對愛情的執(zhí)念中消耗殆盡。對另一人產(chǎn)生的強烈依戀,可能并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純粹的愛戀。這種自私的愛情基于幻想,深陷其中的人既沒有付出,也不關心他人,這種愛情注定會走到盡頭。愛情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激情,墜入愛河和維持愛情有顯著的差別。愛是順其自然,是一種“給予”,而不是“淪陷”;是一種普遍的依戀,而不是僅限于一個人的行為。 盡管我們努力過上二人世界,甚至組成一個大家庭,但我們時常(尤其在死亡來臨時)會清醒認識到一個事實—我們獨自來到世間,也會獨自離開。我聽到許多將死之人說,死亡這件事最糟糕的一點是必須獨自承受。但即使在瀕死時,希望有人陪伴的想法也會讓人在孤獨中感到慰藉。如第六章中的患者所說,“即使一人孤身在船只上,看到附近船只上的光亮也能讓人感到極大的慰藉”。 * * * 如果死亡不能避免,如果我們所有的成就在某一天終會成為廢墟,如果世界是偶然性的(也就是說,一切也可能是另一種樣子),如果人類只能對這個偶然性的世界進行構建和設計,那么生命永恒的意義何在呢? 這一問題困擾著當代人類,許多人甚至感到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意義,因此選擇接受心理治療。人類是尋求意義的生物。生物學上,我們神經(jīng)系統(tǒng)構造的方式會讓大腦自主將刺激集合成各種結(jié)構。意義也能賦予人掌控力,在面臨混亂或意外事件,感到困擾、希望渺茫時,我們試著理出頭緒,獲得掌控感。更重要的是,意義會塑造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因此當我們有了“為什么”類問題(我為什么活著)的答案時,也就能夠回答“怎樣”類問題(我怎樣活著)了。 本書的十個心理治療案例中,很少有對生命意義的明確討論。尋找生命的意義,就像尋找快樂,道路一定是曲折的。生命的意義產(chǎn)生于做有意義的事情:你越刻意找尋,就越不容易找到。當你找到一個答案時,總有更多疑問在等著你。在治療和生活中,意義是投入和承諾的副產(chǎn)品,所以在心理治療中,治療師要努力讓患者用心投入—投入并不會提供對關于意義的問題的理性回答,而會讓這類問題不再困擾患者。 這種存在主義的困境—在宇宙中找尋并不存在的意義和確定性,對于治療師的專業(yè)工作而言極其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治療師如果要和患者建立真實的關系,會體驗到很大的不確定性;颊呒m結(jié)于無法回答的問題會讓治療師也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而且就像在“兩次微笑”中講述的,治療師必須意識到患者的這些經(jīng)歷是絕對私密、無從知曉的。 專業(yè)的治療師必須要能忍受這種不確定性,這很關鍵。雖然大眾普遍認為治療師的工作是通過系統(tǒng)且有效的方法引導患者,經(jīng)過可預期的治療階段直到達到預期目標,但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常見。相反,正如書中的故事顯示的,治療師時常會糾結(jié),會根據(jù)實際情況摸索治療方向。我們時常面對這樣的誘惑:通過信奉一種觀念流派和采用嚴密的治療系統(tǒng)以獲得確定性,其實這種強大的誘惑很危險:這種想法可能會阻礙有效的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不確定性和自發(fā)邂逅的出現(xiàn)。 這種邂逅是兩個人之間的深入交流和關懷,其中一人(通常是患者,但也有例外)的煩惱更多。這是治療的核心。治療師扮演著兩種角色:他們不僅要觀察患者的生活,更要參與其中。作為觀察者,治療師必須客觀地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基本指導:作為參與者,治療師要走進患者的生活,通常還會因為這種邂逅受到影響,甚至發(fā)生改變。 作為一名治療師,我選擇完全了解某位患者的生活時,不僅自己要面對和這位患者一樣的問題,也必須時刻準備用一樣的準則自檢。我必須假設知之比不知更好,冒險比不冒險更好,并且假設無論魔法和幻想多么有誘惑力,它們最終都會削弱人的意志。我完全相信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的忠言:“假若真有通往‘更善’的道途,它必然苛求‘極惡’的全貌得以顯現(xiàn)! 治療師扮演著雙重角色,因此都會面臨讓人頭疼的問題,我在這十個案例中也不例外。比如,對于一個請我?guī)退9芮闀幕颊撸夷茴A期他應對那些連我自己都會逃避的問題嗎?我有可能幫他處理得比我自己更好嗎?對于一些有著不切實際的夢想的垂死之人、喪失親友的人,或者焦慮的退休者,我能提出連自己也無從得知答案的嚴酷的存在性問題嗎?如果患者的某一人格深深吸引我,我能向他們坦白自己的弱點和局限性嗎?如果一位胖女士的外表令我反感,我能和她建立起彼此坦誠、互相關懷的關系嗎?一位老嫗長時間陷入不理智的愛情幻想中,但她卻能從中得到慰藉,我應該以自我啟蒙的名義幫助她抽離嗎?一位男士總是恐懼于三封未啟封的信,因而不能做他真正該做的事情,我應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他嗎? 雖然這些心理治療的故事里不斷出現(xiàn)“患者”和“治療師”這兩個詞,但千萬不要被誤導:這些是發(fā)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普遍故事;颊叩牟B(tài)心理具有普遍性,他們身上的標簽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給定的,且通常更多取決于文化、教育、經(jīng)濟等因素,而非病理學的嚴重程度。由于治療師和患者必須面對同樣的存在性關懷,科學方法要求做到的無私、客觀其實并不合適。治療師不能喋喋不休地談論對患者的同情,不能勸說他們下定決心解決他們的問題。我們不能對患者說“你”和“你的問題”,而要談論“我們”和“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存在,一定會經(jīng)歷死亡、痛失愛人、恐懼和分離。世間所有人都要經(jīng)歷這些。 歐文·D. 亞隆
當今世界上深負盛名、極具影響力、著作流傳頗為廣泛的心理治療大師之一,被評選為美國至今健在的三個最重要的心理治療學家之一,是美國團體心理治療的權威、精神醫(yī)學大師、存在主義治療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許多著作不僅給心理治療師帶來啟發(fā),也深得普通讀者的喜愛,在世界范圍內(nèi)成功發(fā)行。其作品多次榮獲歐美小說和非小說類獎項,其中《當尼采哭泣》被拍成同名電影。 致 謝 前 言 第一章 001 愛情劊子手 我不愿意對熱戀中的人進行心理治療…… 第二章 065 “如果強暴不違法……” 卡洛斯像有九條命的貓,但是好像他的第九條命也快要終結(jié)了…… 第三章 087 “死的不該是她” 彭妮的女兒叫克麗茜,她9歲時就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白血病,四年后,在13歲生日的前一天離開了人世…… 第四章 119 胖女士 我一直很排斥肥胖的女士,對她們很反感…… 第五章155 “我從沒想過這種事會發(fā)生在我身上” 她失去的不只是手提包和300美元,還有她對自己個體獨特性的幻想…… 第六章 165 “別悄悄離去” 我不知道該做何回應。之前從未有過哪位患者讓我?guī)退9芮闀?/p> 第七章 183 兩次微笑 假設一年以后,邁克、瑪麗和我分別回憶起這次治療,我們的想法會不會一致呢…… 第八章 207 未啟封的三封信 “在一個平常的星期一,我收到了第一封信……” 第九章 237 心理治療的忠誠度 瑪格啟發(fā)了我治療協(xié)議中的另一點:我必須忠于她最核心的人格…… 第十章 257 尋找做夢人 他好像對自己創(chuàng)造的夢境的力量無動于衷,讓我覺得這不是也不可能是他做的夢…… 后 記 耄耋之年重讀《愛情劊子手》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