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的研究方法主要著重在對比實驗,呈現有無接受超個人心理學訓練之間演員在表演上的差別,而當中運用的超個人心理學方法諸如合氣道、正念冥想等方法,都可以與演員本身在專業(yè)院校內的專業(yè)訓練相結合,不同年齡、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經驗的演員們都適用,都對他們的表演提高了極大的水平。而這些表演水平之所以提高,是因為他們更好地連接自己的內在,并且更順暢地將內在的情感表現出來,不光自己沉浸在表演狀態(tài)之中,觀眾們也對他們的內在產生連接,同時也觸動到內心一樣的情感,因此整個表演出來的效果就像超個人心理學心理治療追求的效果那樣——“噢!”的經驗——獲得了頓悟。通過真實內在的呈現和體驗,不管是演員還是觀眾,都能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擁有了對生命新的,更為深刻的感悟,從而,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最終,我們不斷地遇見更好的自己,擁抱更好的自己,并且活出更真實的自己。
本書由作者的學位論文翻譯、修訂而成、將超個人心理學與演員的戲劇表演聯系起來,從兩個角度分析了超個人心理學對戲劇表演的影響:通過運用合氣道、正念冥證超個人心理方法對不同個體狀況(包括不同專業(yè)水平)、不同性別、年齡地理區(qū)域的參與者的不同效果。
本書同時通過采用對比實驗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美國索菲亞大學的參與者進行了研究。為演員訓練的表演學習和教學提供更多的證據,以為演員表演學習和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方法和途徑。
劉鎵瑋,中國上海戲劇學院戲劇表演專業(yè)學士,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藝術大學戲劇導演專業(yè)碩士,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多媒體傳播專業(yè)碩士,美國索菲亞大學超個人心理學專業(yè)博士。國際戲劇家協會會員。美國索菲亞大學心理戲劇研究中心負責人。美國北加州華人藝術戲劇協會理事。美國小金人電影節(jié)名譽主席。美國舊金山國際新概念電影節(jié)評委。著作《導表演語言訓練》,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On The Stage,美國Visuals Press出版社;《教育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著《現代心理學與教育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學術論文《表演內心轉換行動方法》發(fā)表于《藝術評鑒》;《藝術的心靈探索》發(fā)表于《藝術評鑒》;《淺談表演與超個人心理學》發(fā)表于《戲劇之家》;《心理學中的大我與小我》發(fā)表于《心理月刊》。國家實用型專利一種心理學智能沙盤;一種戲劇影視表演展示裝置。主要作品導演話劇《圣人孔子》(原著:張廣天);導演話劇《蒼蠅》(原著:薩特);編劇、導演話劇《搬遷Moving》、“At The playgroufld”、《愛在硅谷》。
獻詞
致謝
序演活心中的真我
自 序
1 概述
1.1 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核心問題
1.3 研究方法
1.4 內容概覽
2 文獻綜述
2.1 目的
2.2 實證類文獻綜述
2.2.1 超個人心理學的形成
2.2.2 超個人心理學的方法
2.2.3 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
2.2.4 表演與超個人心理的關系
2.2.5 合氣道和正念冥想的效果
2.2.6 演員的超個人心理學實踐
2.3 理論類文獻綜述
2.3.1 超個人心理學的定義
2.3.2 合氣道和正念冥想的本質
2.3.3 超個人心理學的實踐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總體設計
3.1.1 設計的基本原理
3.1.2 設計概述
3.1.3 影響研究有效性的因素
3.1.4 測量工具
3.1.5 步驟
4 結果
4.1 數據處理
4.1.1 觀眾給出的評價分數
4.1.2 問卷調查結果的數據
4.2 研究的發(fā)現
4.3 人口統計信息
4.4 總述
5 研究討論
5.1 簡要總結
5.2 結果分析
5.2.1 主要研究結果
5.2.2 多維意識
5.2.3 超個人心理學方法對參與者的影響是顯著的
5.2.4 主要調查結鄹的討論
5.2.5 含義和實際應用
6 研究局限
6.1 參與者的數量
6.2 戲劇的選擇
6.3 未來的研究
7 結語
7.1 自我追尋與超越
7.1.1 自我意識下的經驗論
7.1.2 演員錯誤的自我認同
7.1.3 演員訓練的尋找“真我”練習
7.1.4 “真我”的本質
7.1.5 與“真我”認同及演員創(chuàng)作
7.2 從小我歸向大我
7.2.1 心理學家與宇宙性的層面
7.2.2 非心理學家與宇宙性的層面
7.2.3 東方文化以及宇宙性層面
7.2.4 對一些經驗的反省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附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