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17歲的索馬里短跑少女薩米亞雖然沒有拿到冠軍,但是卻憑借頑強的意志和競技精神征服了全世界。
她的下一個目標是跑到倫敦奧運,但戰(zhàn)火紛飛的國內形勢令她無法繼續(xù)訓練。
為了倫敦奧運夢想,薩米亞離開了家人和故土,踏上了向歐洲進發(fā)的旅程。
這一趟旅途的終點究竟在哪里?
前言
幾乎每天,我們在翻閱報紙時,都會不經(jīng)意看到報紙邊欄的一些簡訊:有人乘坐小得荒唐的橡皮艇,或者嚴重超載的破船,試圖從非洲海岸抵達歐洲,結果在地中海溺水而亡。通常我們都會一略而過,無論死亡人數(shù)是十個、二十個,哪怕甚至一百個,也都不會去理睬。為什么薩米亞·優(yōu)素福·奧馬爾的故事卻能久久盤旋于我們腦海,而不像其他成百上千個同樣那樣慘死的人一樣?
自從我讀了埃利亞斯·畢爾德的《救援尾聲》之后,難民政策這個話題就再也無法讓我釋懷。為了做相關調查,2012年十月,我在巴勒莫呆了一個月。在那里的種種親身經(jīng)歷深深震撼了我。由于政府拒絕救助,飽受苦難奴役的人比比皆是,處于歐洲其他地方的我們,別的不說,本應感謝這些人為我們提供的物美價廉的果蔬才是。
當我蕞終得遇薩米亞·優(yōu)素福·奧馬爾的故事時,她悲劇式的壯舉縈繞我心。多虧了她的故友記者特雷莎·克魯格的協(xié)助,我可以同她的妹妹——于2006年成功逃亡到赫爾辛基的霍丹·優(yōu)素福·奧馬爾談話。從霍丹那里,我可以洞察她在摩加迪沙親戚們的生活,感受骨肉分離所帶來的不幸。盡管姐姐罹難所留下的巨大傷痛鮮明依舊,她依然贊成我將在一部漫畫中講述薩米亞故事的計劃,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薩米亞·優(yōu)素福·奧馬爾在她奧德賽式的長途漂泊中,幾乎一直用網(wǎng)絡平臺與朋友和家人保持著聯(lián)系,只是現(xiàn)在她的留言都被刪除了。這本書中的網(wǎng)絡平臺消息為讀者充當信息媒介,我便對其有一定程度上的虛構,除了一條:她從的黎波里發(fā)出的,發(fā)給特雷莎·克魯格的呼救。
薩米亞·優(yōu)素福·奧馬爾將近一年旅程中的許多遭遇,已經(jīng)很難再身臨其境地去體會,所以我只能從其他的移民報道中提取某些情境,或者甚至必須通過虛構,依靠我的想象力,推想人們在情境中如何行動、情節(jié)如何邏輯連貫,一個人在某種特別情況下會如何思考、有何感受。然而許多意外,對于一個像我這樣在庇護下長大的歐洲人來說,仍是難以想象的。
我希望,我能通過這本書使薩米亞·優(yōu)素福·奧馬爾獲得正確的評價,她的故事能對我們有所啟示,使我們能永遠清醒地意識到,難民政策相關的媒體邊欄簡訊背后,是無奈的命運;無形的數(shù)字背后,是人類的生命。
萊因哈特·克萊斯特
萊因哈特·克萊斯特(Reinhard Kleist)
1970年在科隆附近出生。在明斯特圖形與設計專業(yè)學校畢業(yè)后,他搬到了柏林,之后一直在那里以自由職業(yè)的漫畫和插畫家身份生活著。他的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并多次獲獎提名,其中,《卡什:我看到一片黑暗》獲得美國重要的兩項漫畫獎——艾斯納獎和哈維獎的提名。《卡什》和《奧斯維辛的拳擊手》在出版當年獲得了“德語漫畫”獎,《奧斯維辛的拳擊手》還讓克萊斯特成為首位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的德國漫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