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在人類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這一時期的杰出之士,從米開朗琪羅和達·芬奇,到但丁和蒙田,無不創(chuàng)作出了驚才絕艷的作品。這一“文化奇跡”究竟如何興起,又如何走向消亡?在本書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憑借其淵博的學識和優(yōu)美的文筆,對文藝復興做了精彩介紹。他有力地挑戰(zhàn)了布克哈特等人的傳統(tǒng)觀點,即文藝復興主要發(fā)生在意大利,是自覺發(fā)生的,并且與所謂“黑暗中世紀”截然斷裂。相反,他強調(diào)了中世紀傳統(tǒng)的“延續(xù)”,強調(diào)了古典形式和價值對意大利及歐洲其他地區(qū)新文化和社會背景的創(chuàng)造性適應過程。
(1)大家小書,新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講述14—17世紀的文藝復興簡史,已有10多個語言版本。
(2)博采近年學界成果,有力挑戰(zhàn)布克哈特等人傳統(tǒng)觀點,伯克將文藝復興視作一場運動,而非一個孤立突發(fā)的歷史事件,或開啟現(xiàn)代性的歷史轉折時期。
(3)囊括多種文化和藝術分支,如建筑、繪畫、雕塑、詩歌、思想等,全景勾勒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傳播與分裂。
(4)以長時段為考察背景,指出文藝復興不只是復興古典與自我革新,還強調(diào)其與中世紀的延續(xù)性。
(5)突破以意大利為中心的單向影響敘事路徑,同樣關注歐洲其他地區(qū)對意大利文化的消化、吸收、改造和拒斥。
(6)再版采用新譯本,行文流暢典雅。書末推薦書目精選百余種重要著作,方便讀者進階閱讀。
彼得·伯克(Peter Burke),1937年出生,英國知名歷史學家,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F(xiàn)為劍橋大學文化史榮休教授,伊曼紐爾學院研究員。主要研究西方史學思想和歐洲文化史,尤以文藝復興研究見稱。他的著述頗豐,代表作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和社會》《歷史學與社會理論》《制造路易十四》《什么是文化史》等。
譯者張宏,山東滕州人,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重慶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2017—2018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古典系訪問學者,現(xiàn)任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英語教學及西方古典學。主編及參編英語教材多部,如《希臘文明初探》(英文)。
關于注釋 …………………………………………………… v
第一章 文藝復興的神話 …………………………… 001
第二章 意大利:復興與革新 ………………………… 013
第三章 其他國家的文藝復興:意大利的應用 ……… 055
第四章 文藝復興的分裂 …………………………… 099
第五章 結論 …………………………………………… 115
參考書目 ………………………………………………… 125
索引 ……………………………………………………… 137
荷蘭歷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寫道:“一聽到‘文藝復興’這個詞,迷戀昔日之美的夢想家,眼前便一片流光溢彩!保11]更準確地說,在他(或她)的心目中,閃現(xiàn)著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米開朗琪羅的《大衛(wèi)》(David)、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Mona Lisa)、伊拉斯謨(Erasmus)、盧瓦爾(Loire)城堡、《仙后》(The Faerie Queene),所有這些匯聚為一幅承載著創(chuàng)意與文化的黃金時代畫卷。
文藝復興(Renaissance)——以大寫字母“R”開頭——的這般形象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的法國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他對此持擁護態(tài)度)、批評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和建筑家A. W. 普金(A. W. Pugin)(他們二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詩人羅伯特·勃朗寧(Robert Browning)和小說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這兩位的看法較為模棱兩可),而最重要的是瑞士學者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5]。在其名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The Civilis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1860)里,布克哈特以兩大概念給這段時期定下基調(diào):“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和“現(xiàn)代性”(modernity)!霸谥惺兰o時,”布克哈特認為,“人類意識……還籠罩在共同的紗幕之下,半夢半醒……人對自我的意識,僅限于種族、民族、宗派、家族或社團中的一員——只是借助某些一般性的范疇,來進行自我歸類!比欢,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這一紗幕便率先消融了……人成了精神上的個體,并自我確認如此”[1:第2部分]。文藝復興意味著現(xiàn)代性。布克哈特在書中宣稱,意大利是“現(xiàn)代歐洲眾子中的長子”。而14世紀詩人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英語里稱作“Petrarch”)是“首批的真正現(xiàn)代人之一”。藝術與思想的偉大復興始于意大利,隨后這些新觀念與新藝術形式傳播到了歐洲的其他地區(qū)。
文藝復興這一觀念是一種神話(myth)。當然,“神話”是一個模棱兩可的術語,我特意用在這里,涉及兩種不同的含義。當談及種種“神話”時,專業(yè)歷史學家通常是指他們明確發(fā)現(xiàn)有錯或至少有誤導性的表述。以布克哈特對文藝復興的描述為例,歷史學家反對的是布氏將文藝復興時期與中世紀、意大利與歐洲其他國家置于戲劇性的對照。他們認為,這些對照有所夸大,忽視了中世紀時期的諸多創(chuàng)新之舉、傳統(tǒng)觀念存續(xù)到16世紀甚至更晚的事實,以及意大利對其他國家(特別是尼德蘭)繪畫與音樂的興趣。
“神話”的第二種含義偏文學性[14]。一個神話是一個富含象征意味的故事,講述一些更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更陰暗,或更高貴),是一個有寓意的故事,尤其是一個講述過去的故事,為現(xiàn)在某些事物的存在提供解釋或合理性證明。布克哈特的文藝復興也屬于這一意義上的神話。他所講故事中的人物,不論是英雄般的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和米開朗琪羅,還是反派似的博爾吉亞家族(the Borgias),都頗具傳奇色彩。此種類型的故事,一方面為現(xiàn)代世界提供解釋,而另一方面又為其提供了辯護。它是一種富含象征意味的故事,因為它以覺醒和重生的暗喻來描述文化的變遷。這些暗喻不是單純的裝飾,而是布克哈特用以解讀文藝復興的根本要素。
這些暗喻在布克哈特的時代并不新鮮。自14世紀中葉以來,越來越多的意大利及其他地區(qū)的學者、作家和藝術家,開始使用復興(renewal)意象來記述他們生活在一個新時代的感受,在經(jīng)歷了他們所謂的“黑暗時代”(dark ages)之后而重新步入光明(re-emergence)的時代,一個再生(regeneration)、革新(renovation)、回歸(restoration)、懷古(recall)、重生(rebirth)或再度覺醒(reawakening)的時代[12:第1章]。
在他們的時代,這些暗喻也并不新鮮。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在《牧歌》(Eclogue)第四篇中描繪了一幅回歸黃金時代的生動圖景,重生概念也在《約翰福音》(Gospel of St. John)中有清晰的表述:“人只有在水與圣靈之中重生,方能進入上帝之疆。”在我們關注的1300—1600年這段時期使用此類暗喻,若說有什么獨特之處,那就是它們被用于學術或藝術運動中,而非政治或宗教運動中。比如,在15世紀30年代,萊奧納爾多·布魯尼(Leonardo Bruni)曾這樣描述彼特拉克,一個“如此優(yōu)雅和天才的人,以至于他可以辨認出那早已遺失的古樸典雅的風尚,并令其重返光明”。伊拉斯謨對教宗利奧十世(Leo X)說,由于知識與虔誠的復蘇,“我們的時代……有希望成為一個黃金時代”;而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則圍繞藝術復興(a renewal of the arts)這一概念,把畫家、雕刻家和建筑師有條不紊地安排進他的《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Artists),并劃分為三大階段,以喬托(Giotto)時代為起點,以達·芬奇、拉斐爾,特別是瓦薩里自己的老師米開朗琪羅為峰頂[20]。
和所有的自我形象一樣,文藝復興時期學者和藝術家的自我形象既有啟發(fā)性又有誤導性。如同子輩抗拒父輩一代,這些文藝復興人也屢屢抨擊“中世紀”,但他們從這個時代繼承的東西,遠比他們自己意識到的要多。一旦他們高估了自己與那剛過去的中世紀之間的距離,他們也就低估了自己與更遙遠過去之間的距離。那更遙遠的過去,恰恰是他們推崇備至的古典時代。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描述的自我重生是一個神話,是一種關于過去的誤導性表述,是一場夢,是愿望的滿足,是那關于永世輪回的遠古神話的重演(re-enactment)或再現(xiàn)(repres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