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與自由》收集了作者多年來研究馬克思哲學的代表性論文30篇,按主題分為馬克思哲學的理論背景、馬克思哲學的深度闡釋和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啟示。這些論文反映出作者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深入思考,它們從諸多新角度闡述了馬克思哲學理論價值和巨大影響,并對一些有爭議的理論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長期以來,人們在探討馬克思哲學的理論淵源時,總是把舞臺燈光集中在德國古典哲學上;在論述德國古典哲學時,又把舞臺燈光集中到黑格爾身上;而在具體分析黑格爾對馬克思的影響時,又把舞臺燈光進一步聚焦到黑格爾的辯證法上。人們習慣于把黑格爾的辯證法稱作“合理內核”,然而,辯證法畢竟是從屬于方法論的,光憑方法論,馬克思是無法創(chuàng)立自己的哲學體系的。于是,人們又引入了所謂“基本內核”,即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理論。這樣一來,一個敘述馬克思哲學思想來源的“神話”就由此而誕生了,即馬克思哲學=“合理內核”(黑格爾的辯證法)+“基本內核”(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①經過前蘇聯(lián)、東歐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不斷修正、提煉和概括,上述神話已經內化為人們心目中的權威性結論,甚至變得神圣不可侵犯了。②
①斯大林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黑格爾的辯證法中采取的僅僅是它的‘合理的內核’,而擯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的外殼,并且向前發(fā)展了辯證法,賦予辯證法以現(xiàn)代的、科學的形態(tài)!庇终f:“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從費爾巴哈唯物主義中采取了它的‘基本的內核’,把它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科學的唯物主義理論,而擯棄了它那些唯心主義的和宗教倫理的雜質!眳㈤啞堵(lián)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6頁。
②肖前等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在談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時,這樣寫道:“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總結工人運動的豐富經驗和自然科學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剝掉了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外殼,批判地吸收了它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排除了費爾巴哈哲學中的宗教的、倫理的唯心主義雜質,批判地吸取了它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并溶入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從而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眳㈤喰で暗戎骶帲骸掇q證唯物主義原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頁。
俞吾金,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F(xiàn)任國務院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委員、中華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理事長、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暨人文學術委員會主任、復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暨人文社科學部主席、復大學學術規(guī)范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國外馬克恩主義與國外思潮研究中心(985國家級童點研究基地)主任、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主任等職。
上編 馬克思哲學的理論背景
第一章 究竟什么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第二章 康德:自然辯證法的創(chuàng)制者
第三章 一個被遮蔽了的康德問題
第四章 康德的兩種因果性概念
第五章 實踐觀和自由觀:康德vs馬克思
第六章 馬克思對康德哲學革命的揚棄
第七章 重思馬克思哲學與黑格爾哲學的關系
第八章 思維與存在:同質性vs異質性
第九章 讓馬克思從費爾巴哈的陰影中走出來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來源和第四個組成部分
中編 馬克思哲學的深度闡釋
第一章 兩種不同的歷史唯物主義概念
第二章 歷史事實、客觀規(guī)律和當代意義
第三章 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敘述方法
第四章 自然辯證法vs社會歷史辯證法
第五章 超越物質本體論
第六章 實踐詮釋學
第七章 物、價值、時間與自由
第八章 異化理論的視角轉換
第九章 現(xiàn)代性之診斷
第十章 資本詮釋學
下編 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啟示
第一章 哲學的困惑和魅力
第二章 追問“哲學基本問題”的合法性
第三章 存在、自然存在和社會存在
第四章 西方哲學史研究中的三個神話
第五章 如何理解并翻譯貝克萊的命題esse is percipi
第六章 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話“上帝死了”
第七章 培植公平正義觀念的文化土壤
第八章 “天人關系”說之顛覆
第九章 美學研究新論
第十章 喜劇美學宣言
后記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一方面,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中早已指出過的那樣,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屬于舊唯物主義的范圍,試圖用這種唯物主義來改造和提升作為德國古典哲學遺產的、黑格爾的辯證法,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何以見得呢?因為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直觀的,是以抽象的,即與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相分離的自然界或物質作為基礎的。在馬克思看來,凡是以抽象物質為基礎的唯物主義實際上也就是唯靈論或唯心主義:“抽象的唯靈論是抽象的唯物主義;抽象的唯物主義是物質的抽象的唯靈論!雹僭凇顿Y本論》第一卷(1867)中,馬克思以更明確的語言揭示出這種唯物主義的實質:“那種排除歷史過程的、抽象的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的缺點,每當它的代表越出自己的專業(yè)范圍時,就在他們的抽象的和唯心主義的觀念中立刻顯露出來!雹谠隈R克思看來,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本身就是與辯證法精神相沖突的。何況,這種唯物主義堅執(zhí)于抽象的自然和抽象的人,無法對自然和人做出現(xiàn)實的說明,因而歸根到底也是唯心主義的,尤其在歷史領域是如此。另一方面,盡管恩格斯把歷史唯物主義理解為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并參與了這一新的歷史觀的建構,但在如何評價費爾巴哈的歷史作用、以何種路徑通向歷史唯物主義等問題上,他和馬克思之間仍然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誠然,我們也承認,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哲學思想的發(fā)展史上,費爾巴哈起過一定的作用。這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如《1844一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等著作中可以看出來,但究竟如何準確地評價費爾巴哈的歷史作用呢?
毋庸諱言,恩格斯對費爾巴哈的歷史作用的評價是相當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