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教師大廈。一樓鄰里關(guān)系和諧, 故有“尺巷”一說!俺呦铩钡暮⒆觽兿矏坶喿x與寫作, 家長們自發(fā)地為他們組織了一個免費的學習班。學習班在春節(jié)前最后一次課時, 陰陽差錯地被取締了。故事前后跨度為12小時, 高度濃縮了目前中學生的學習狀況, 表現(xiàn)了青春期的叛逆、家長的焦慮; 展現(xiàn)了濃郁的地域特色、生活氣息、傳統(tǒng)文化; 刻畫了眾多的人物, 描述了他們的成長經(jīng)歷, 體現(xiàn)了社會百態(tài)。本書巧妙地將生活鋪陳開來, 然后從中去選素材、提煉主題, 寫出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文, 并穿插大量的寫作體會, 再現(xiàn)了學生寫作文的創(chuàng)作歷程。相信對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本書巧妙地將生活鋪陳開來,然后從中去選素材、提煉主題,寫出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文,并穿插大量的寫作體會,再現(xiàn)了學生寫作文的創(chuàng)作歷程。相信對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定的幫助。 透過小說中孩子們所創(chuàng)作的文章,能看出目前中學生真實的寫作情況?赡,讀到最后讀者會忘記這本小說,也不會記住其中的作文,只會記得書中對寫作的些許感悟。
多年前,有人曾問我, 有沒有這么一本書,孩子們 看了之后能迅速提高寫作水 平。我想都沒想,干脆利落 地回答“沒有”。后來,問起 這個問題的人多了,我就想 何不寫這么一本書——本學 生愛看,能“迅速”提高寫作 水平的書;一本語文老師想 看,能給學生進行“有效”寫 作指導的書;一本家長“爭” 著購買、“搶”著去看,不需 要再盲目報輔導班的書。 這樣的一本書能不能寫 出來呢? 從事作文教學時間久了 ,漸漸有了點兒心得。寫作 猶如烹飪,閱讀如同品嘗。 在這個世界上,一邊培養(yǎng)徒 工技藝,一邊讓徒工像食客 那般安坐享受美食的烹飪學 校還沒有。師傅頂多讓徒工 品嘗一小口、一道菜。品嘗 一小口、一道菜是一種滋味 ,品嘗一桌子的珍饈美饌、 美酒佳釀又是一種滋味,品 嘗卿卿我我、高朋滿座更是 一種別樣的滋味!這樣的培 訓機構(gòu)非但沒有,聽都沒有 聽說過。 但作文教學就能做到。 世上那么多的經(jīng)典著作為作 文教學提供了饕餮盛宴。只 要語文老師愛讀、樂讀,就 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021年元旦,我跟我當時 的學生相約,新的一年開啟 讀書計劃。當時定的目標是 50本。這也是咬著牙說的。 2020年,我的孩子考上了 青島二中。我在青島大學人 才公寓租房住,上下班坐地 鐵。每天從家到學校要做至 少50分鐘的“土行孫”,從學 ;丶疫要做50分鐘的“土 行孫”。這兩個50分鐘,我 都用來看書了。 這期間鬧過許多笑話。 青島的地鐵,先開通的 是3號線,再是2號線,后是 11號線。每天上下班,從家 到學校,從學校到家,正好 要把這三條線坐兩遍。稍不 留神就會坐過站、倒錯車。 有一次剛換乘一趟車,結(jié)果 坐了兩站后才發(fā)現(xiàn)車又把自 己拉回來了。還有一次,看 書人神,等從書中抽出眼睛 ,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坐過好幾站了 。 車廂里乘客都在看手機 ,只有我一個人捧著一本書 。我可能太“絕類離群”,有 一次被一個同行的老者認為 知己,他感慨之后,我們互 相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原來他 竟是某石油公司的退休黨委 書記。事后,他送我兩本他 出的書,我送他一本我出的 書。這算是奇遇!乘坐地鐵 時埋頭看書被發(fā)朋友圈的有 沒有,我不知道?赡苡, 因為這樣的人算“異類”。 結(jié)果,那一年,我讀了 98本書!全是長篇小說。我 差不多把茅盾文學獎歷屆獲 獎作品讀完了。世上沒有哪 個作家不讀書就寫出恢宏的 作品來。路遙老師在寫《平 凡的世界》之前,曾決心讀 完100本名著;莫言老師雖 然過早輟學,但他把左鄰右 舍、前村后鄉(xiāng)能借閱的書都 讀完了,有的還讀了好多遍 ;茅盾先生把《紅樓夢》都 能讀到隨口成誦的地步…… 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 大量的閱讀讓我變得有底氣 ,讓我可以在閱讀教學和作 文教學中,信手拈來,游刃 有余,信心十足。 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是,“你給我一個‘吃貨’,我 就能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高明的 廚子”。語文的吃貨就是書 蟲。其實,方法在哪一行都 很簡單。裁縫的方法就是量 、剪、裁、縫,但每個人的 體型不一樣,裁縫給人做出 來的衣服就不一樣。這就需 要一份匠心,需要一份對藝 術(shù)的追求。藝術(shù)就像圓周率 ,無限不循環(huán)。 語文是一種感覺,寫作 更是感覺中的感覺,這是玄 而又玄的“語感”。語感是能 培養(yǎng)起來的,需要大量閱讀 。就像打籃球練手感一樣, 經(jīng)過千萬次的拍、打、拋、 接,手感是能練出來的。當 你有一天突然捅破了這層窗 戶紙,發(fā)現(xiàn)寫作很好玩兒、 很美、很享受的時候,你的 語感就被不知不覺地培養(yǎng)起 來了。因此,語文不是一門 急功近利的學科,不能著急 求快,要慢慢來,日積月累 。 看了大量的書之后,我 發(fā)現(xiàn)書中涉及寫作體會的真 是不多。 古典名著《紅樓夢》第 四十八回,香菱學詩中有一 段精彩的授課。曹雪芹借助 小說中最有文采的林黛玉之 口,道出了寫作真諦:“詞 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 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 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 做‘不以詞害意’。”“你只聽 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 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 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 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 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 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 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 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 、應玚、謝、阮、庚、鮑等 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 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 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這 兩段話告訴我們,寫作立意 第一,但寫作之前的大量閱 讀是非常重要的。 梁實秋在《我的一位國 文老師》一文中提及一點: “徐先生教我許多作文的技 巧。他告訴我:‘作文忌用 過多的虛字。’該轉(zhuǎn)的地方 ,硬轉(zhuǎn);該接的地方,硬接 。文章便顯著樸拙而有力。 他告訴我,文章的起筆最難 ,要突兀矯健,要開門見山 ,要一針見血,才能引人入 人勝,不必兜圈子,不必說 套語。他又告訴我,說理說 至難解難分處,來一個譬喻 ,則一切糾纏不清的論難都 迎刃而解了,何等經(jīng)濟,何 等手腕!諸如此類的心得, 他傳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曹文
向東流,本名劉向東,1968年生,山東省煙臺市人。現(xiàn)為青島市中學語文教師,同時兼任《青島晚報》小記者團指導教師一職。1994年起在《青島日報》《青島晚報》《半島都市報》《生活早報》《下一代》《少年小說》等發(fā)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分數(shù)》、短篇小說《期末考試》、散文《兒童節(jié)的企盼》等。
第一章 尺巷的說明書
第二章 鄰居節(jié)與作文課
第三章 我的愛兩步長
第四章 一縷春風拂面而來
第五章 高海峰的煙花
第六章 絕池為壑
第七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
第八章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
第九章 我欠風箏五丈風
第十章 墻頭累累柿子黃
第十一章 月上西樓人不眠
第十二章 “雙減”第一學習小組
第十三章 “四老”
第十四章 “雙親”
第十五章 誰言寸草心
第十六章 一切物語皆情語
第十七章 立志宜思真品格
第十八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征文
第十九章 黑白誰能用入玄
第二十章 斯拉夫舞曲
第二十一章 綠植那些事兒
第二十二章 約定俗成
第二十三章 最思念的人
第二十四章 帶著飛向太陽的翅膀上路
第二十五章 最后一次作文課
第二十六章 學習小組被查
第一章 尺巷的說明書
在青島錯埠嶺有一處教師公寓,是1995年青島市實施“教師住宅廣廈工程”時,在錯埠嶺三小區(qū)建的三個樓座18層的樓房。
三個樓座呈“品”字形排列,每個樓座內(nèi)部也呈“晶”字結(jié)構(gòu),兩梯六戶,不過“晶”上面的“日”字被橫放了,就是兩戶人家。這也是六戶之中面積最大的、采光最好的兩套房。
咱們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第一棟第一層。
柳大看的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是教師。1998年分房子的時候,柳大看外公馬鐵山還是中學校長,外婆張文清是中學高級化學教師。資歷高,選房排隊就靠前,他們就要了橫放的“日”的東間103,門前帶一個四方四正的小院,因老兩口兒都喜歡花花草草,院里擺滿了各種綠植。馬校長偏瘦,一米七五的身高,長臉,眉毛很長;張老師皮膚白,個頭高,與馬校長走在一起,常給人“她比馬校長高”的錯覺,仔細一看,她比馬校長矮著一指,慈眉善目的!叭铡钡奈鏖g104是駱士賓、姚心瑋兩位老教師的家,他們家的院子被樓前的紹興路匯入伊春路時切去一半,里面只放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駱士賓教音樂,身高一米八五,瘦,背有點彎;姚心瑋是物理教師,個頭比張文清高一指,不胖不瘦,皮膚稍粗。駱老師長得稍黑,又不茍言笑,人就愈發(fā)顯得老相,孩子們都管他叫爺爺,捎帶著管姚老師叫奶奶。
101是小奇家。小奇的學名是楊林奇,但是大家都叫他小奇。小奇長得白瘦而高。他媽媽尤丹分房子時是教導處副主任,大齡晚婚,一米七三的個頭,苗條婀娜,走起路來如風擺柳。她一個人的教齡比柳大看的爸爸柳明君和媽媽馬筱茗兩個人加起來都長。小奇的爸爸楊秋山是面粉廠的會計、軍轉(zhuǎn)干部,一米八幾,魁梧英俊。他們都是即墨人,兩家是鄰村。尤丹后來當了某中學的校長,楊秋山卻下崗了,再后來他們離婚了。房子、小奇都判給了楊秋山,尤丹凈身出戶。聽說尤丹又調(diào)到局里,做督查。楊秋山聽后只是鼻子噴了一口氣。督查,他雖不懂,但他知道尤丹不是干校長的料,甚至不是做教師的料。她沒有愛!
102是徐嘉慧家,爸爸徐啟昌,美術(shù)教師,老家東北吉林;媽媽喬雙燕,英語教師,老家江西。徐啟昌帥,喬雙燕甜,徐嘉慧盡隨了好處,小時候長得就像洋娃娃,現(xiàn)在因為“宅”,稍胖。
105是李學健家,爸爸李志鵬,市棋協(xié)的,膠南人;媽媽欒香蕾,數(shù)學教師,蘭陵人。他們跟徐嘉慧住對門,兩家人的外觀形象也是“對門”,如同正負對立的兩個極。李志鵬夫婦的年齡都比徐啟昌兩口子大。李志鵬個兒不高,玻璃眼,看人有點兒斜視;欒香蕾更矮,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感覺,頂著個大頭,腦門很亮,就像山藥豆串成的糖葫蘆,上面加上顆山楂;李學健繼承了他倆的不足之處,個子矮,大腦袋,不過很聰明。有一次,柳明君帶柳大看和李學健在小區(qū)里玩。柳明君給他們出了一道雞兔同籠的題。那時倆孩子還小,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樣子。李學健一下子被這道題吸引住了,苦思冥想很久也得不出答案。柳大看在一旁不停地問:“爸爸爸爸,快告訴我答案!”李學健卻說:“叔叔叔叔,千萬別說!”柳明君事后遇到李志鵬兩口子很感慨,說李學健這個小孩了不得,長了個理科生的腦袋。
106是柳大看家,他的爸爸、媽媽是大學的同班同學。爸爸柳明君,語文教師,老家萊陽;媽媽馬筱茗,校辦的辦公室主任。柳明君是從鄉(xiāng)村走出來的,土地賦予他的膚色讓他走到哪里都能讓人一眼認出他的貨真價實;馬筱茗是個城市女孩,婚前十指不沾陽春水;柳大看身高近一米九,酷愛打籃球。他們家跟徐嘉慧家無論是年齡上還是形象上都挺般配。按說,他們兩家論資排輩都分不上房子。幸運的是,有些人見剩下的房子不是樓層不好就是朝向不如意,還想再等下一批,就這樣讓他們趕上了幸福的末班車。
教師大廈代表著政府施政形象,外觀高大宏偉,內(nèi)部寬敞明亮。公攤面積很大,整個天井就顯得亮堂。
關(guān)于天井,徐嘉慧為之寫過一篇說明文。
尺巷的說明書
我家住在教師大廈。一進單元門,是一個很大的天井。我們都管它叫“尺巷”。
尺巷的形狀,眾說不一。有一次,說起這件事,馬爺爺說,像布幣,就是古錢;駱爺爺說,像鏟子。后來,我爸爸說,布幣是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通的鏟狀銅幣,因為鏟子在此之前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xiàn)的鑄幣鑄成鏟狀。我知道馬爺爺跟駱爺爺說的是一回事了。我媽媽說,尺巷像十字架。李學健的媽媽也說像十字架。我知道她們這種說法是把單元門外的那塊面積也算上了。柳大看說,像把刷子。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跟屁蟲似的說像。其實,在我眼里尺巷呈“凸”字形,不過“凸”的上半部分拉長了。說“凸”字的時候,我還上幼兒園!巴埂弊尨笕藗兏械叫老,讓小朋友們感到驚訝。他們剛開始數(shù)數(shù),我已經(jīng)能磕磕絆絆讀報紙了。
“凸”的大小,我們用步子丈量過。小奇家跟我們家對門,有三步遠;從柳大看家到小奇家有十步,從我家到李學健家九步半。我覺得還是馬爺爺說得準確,布幣就是下寬上窄。馬爺爺家跟駱爺爺家對門,有三步。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