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特色
亞 洲 2
日本科學未來館:連接世界,探索未來 李曉彤 3
日本豐田產(chǎn)業(yè)技術紀念館:傳承工匠精神 季民卿 7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優(yōu)雅地活起來 李大為 11
中國科學技術館:十年新館,其命維新 馬宇罡 14
海信科學探索中心:博采眾長 創(chuàng)新服務 廖 紅 19
北京動物園:貫穿四季的保護教育 張寧新 22
漠河極地體驗館:漠河張臂迎新館 蘇 青 26
臺灣海洋科技博物館:工業(yè)遺產(chǎn)與海洋科學的邂逅 齊亞珺 30
歐 洲 34
波蘭哥白尼天文館:才華橫溢的新生代 張文娟 35
捷克Techmania科學中心:讓觀眾瘋狂愛上科學 劉玉花 馮曉菁 38
德國索林根伽利略天文館:一只球罐的變身 賈 碩 42
瑞典國家科學技術博物館:感受科學不分人群 沈 嫣 44
北美洲 48
加拿大皇家不列顛哥倫比亞博物館:打通臺前與幕后
江 蕓 任海宏 王 麗 焦 嬌 吳 丹 49
加拿大動態(tài)地球館:感受鎳都風采 侯易飛 52
美國加州科學院和探索館:綠色的科技館 莫小丹 54
美國舊金山探索館:鋪平女孩的科學探索之路 劉 琦 57
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玩出來的力量 吳 莎 60
美國坦帕科學工業(yè)博物館:走心小館同樣精彩 龐曉東 63
美國拉布雷亞博物館:凝固歷史 解密黑金 劉 巍 67
美國紐約科學館:人人皆創(chuàng)客 邵 航 71
大洋洲 74
澳大利亞墨爾本科學展覽中心:讓舊物重獲新生 李 勇 75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像科學家那樣思考與實踐 劉 琦 78
科學·文化
亞 洲 82
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緩步慢行時光里 于 艦 83
日本目黑寄生蟲館:見證血吸蟲病防治百年歷史 陳 潔 88
泰國國家科技館:點亮科技的本土智慧 季民卿 91
新加坡科學館:科技傳遞人文關懷 劉 琦 94
伊朗國家科技館:歷史之光與現(xiàn)代夢想同在 龐曉東 97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科技與歷史的交融 王立文 101
青島啤酒博物館:鮮啤暢飲芬芳沁 蘇 青 105
金沙遺址博物館:古蜀文明的時光隧道 馬宇罡 10
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神秘兵工啟塵封 蘇 青 113
臺灣蘭陽博物館:與本土文化共生的有機體 諶璐琳 117
歐 洲 120
德國曼海姆科學技術博物館:一座生機勃勃的工業(yè)小城 楊曉華 121
德國實驗科學中心:科學與藝術珠聯(lián)璧合 賈 碩 125
德國柏林技術博物館:對技術的自豪與反思 劉偉霞 127
意大利達·芬奇科技博物館:古今科技的對話 孫瑩瑩 129
希臘塞薩洛尼基科學中心暨技術博物館:給我支點撬地球 蘇 青 133
英國催化劑科學發(fā)現(xiàn)中心:承載歷史與未來 苑 曉 137
英國國家計算機博物館:機密解碼地
楊軍 Cindy Kemball-Cook 141
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用藝術溫暖科學 劉 巍 145
北美洲 148
美國舊金山探索館:讓科學綻放藝術之美 劉玉花 莫小丹 149
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感悟人類航天精神之旅 齊 欣 152
南美洲 156
巴西國家博物館:災后重建的涅槃之路 常 娟 157
大洋洲 160
新西蘭奧塔哥博物館:講述新西蘭人的自然故事 黃樂樂 161
策劃·展品
亞 洲 166
上海玻璃博物館:走近生活的玻璃藝術 高夢瑋 167
科大訊飛(青島)人工智能科技館:AI走入尋常百姓家 廖 紅 171
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金磚燒制始黃泥 蘇 青 175
歐 洲 179
芬蘭科學中心:腦洞大開 創(chuàng)意無限 蔡文東 180
荷蘭人體博物館:世界個人體主題博物館 李大光 184
意大利伽利略博物館:探尋實驗科學的起源 孫瑩瑩 186
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科學教師的培訓重地 常 娟 190
北美洲 193
加拿大國家美術館:人類紀的AR穿越之旅 郝倩倩 194
美國新澤西自由科學中心:觸摸生活中的科學 趙 錚 198
美國紐約科學館:互聯(lián)世界 系統(tǒng)思維 金小波 200
美國芝加哥科學與工業(yè)博物館:展現(xiàn)真實情境 辛尤隆 203
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臻于化境的技與藝 劉 巍 207
美國林登·約翰遜航天中心:真家伙帶來的震撼體驗 龐曉東 210
美國亞利桑那科學中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動詮釋 龍金晶 215
美國舊金山探索館:獨具匠心的展品設計 莫小丹 218
美國康涅狄格科學中心:細微之處見匠心 廖 紅 221
美國太空與火箭中心:航天夢起太空營 曲曉亮 225
大洋洲 229
澳大利亞國家科學中心:懂理論、有實踐的科學馬戲團 苑 楠 230
西澳大利亞科技館:小小科學家的學習樂園 李競萌 233
抗疫·使命
博物館:喚起不能被遺忘的疫病記憶 劉 巍 238
亞 洲 242
日本東京目黑寄生蟲館:借問瘟君欲何往 王曉民 243
全國科技館:迅速開辟抗疫科普服務的網(wǎng)絡陣地
馬宇罡 劉 巍 齊 欣 246
博物館直播:數(shù)字化的新方式 李 今 248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的疫病對決 不變的科普使命 王劍薇 251
流動科普設施:基層應急防疫科普輕騎兵 龍金晶 陳 健 255
北京自然博物館:線上科普傳遞抗疫力量 張一涵 吳亦凡 259
歐 洲 263
愛爾蘭都柏林科學美術館:藝術呈現(xiàn)傳染病 諶璐琳 264
德國衛(wèi)生博物館:社會語境下的科學 郗凱寧 267
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窺見微自然 賈 碩 270
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聯(lián)合策展直擊公眾健康關切 莫小丹 王 茜 272
英國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博物館:當紀念遇上疫情 劉偉霞 275
英國亞姆博物館:見證抗爭瘟疫的歷史 郗凱寧 陳欣冉 278
北美洲 280
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博物館:互聯(lián)世界中的流行病 李大光 281
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博物館:疫病的起源、傳播和防控 藍 蔚 283
美國瑪麗安·科什蘭科學博物館:科學是不朽的紀念 馬宇罡 286
美國紐約市博物館:縱覽細菌之城 苑 楠 289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藝術視角看瘟疫 高夢瑋 291
美國國家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博物館:防控疾病的教育營地 邵 航 293
世界艾滋病博物館暨教育中心:消弭歧視,糾正偏見 劉 怡 295
大洋洲 297
澳大利亞人類疾病博物館:架起公眾理解疾病的橋梁 辛尤隆 298
后 記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