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可食景觀設計這一話題展開,首先介紹可食景觀設計的相關理論研究和綜述,包括可食景觀的概念解釋、發(fā)展歷史、功能特點、面臨的問題,可食景觀的設計原則、構成要素與布局,可食景觀色彩設計與植物空間營造,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可食景觀與鄉(xiāng)村振興。然后對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可食景觀建成案例進行了分析,包括項目背景、設計特色、建成效果等內容。
可食景觀設計的專著,有建成項目案例分析,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2014年,我的女兒出生了。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我開始關注兒童自然教育及城市食品安全問題。為了能更好地給社區(qū)中的孩子們提供綠色蔬菜及接觸自然的機會,我和鄰居們發(fā)起了“藝米菜園”營建活動。以家庭為單位帶領孩子們一起耕種,一起收獲,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自然的力量,同時為每個家庭提供綠色食材。這是我第一次與可食景觀的邂逅,它開啟了我與可食景觀、與生活的美好之旅。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伴隨我們千年的農(nóng)耕文明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田園生活成為一種理想狀態(tài)。社會與科技的不斷進步帶來了生活的便利與舒適,但同時,糧食危機、食物及土地污染、資源枯竭、亞健康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墒尘坝^設計的核心在于以“食物、栽種、環(huán)境營造”為抓手,加深人們對城市變遷中人與環(huán)境、人與人的關聯(lián)性的認識。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感受自然的無限可能;讓年輕人在工作之余感受田園之美的愜意;讓老人們有更多場景體驗園藝操作的美好。
本書從可食景觀的概念談起,介紹可食景觀的發(fā)展歷史和類型,通過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及可食景觀與鄉(xiāng)村振興等角度探討可食景觀設計相關問題。將設計原理與實踐案例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理論性和客觀性,希望為景觀設計師、城市管理者、大專院校師生、園藝及美食愛好者提供參考。
本書中的圖片除作者拍攝以外,還有一些由設計單位提供,在此謹表謝忱。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高健老師、劉悅來老師、李自若老師、張卡拉、張志偉、黃宏聚、陳小龍的大力支持,提供了部分可食景觀實踐案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能力有限,書中難免有所紕漏,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趙晶
2023年4月
第1章 可食景觀概述 001
1.1 概念解析 002
1.1.1 什么是可食景觀 004
1.1.2 與可食景觀相關的名詞 005
1.1.3 可食景觀相關理論 011
1.2 可食景觀的發(fā)展歷史 014
1.2.1 西方可食景觀的發(fā)展歷史 014
1.2.2 中國可食景觀的發(fā)展歷史 017
1.3 可食景觀的功能 019
1.3.1 經(jīng)濟發(fā)展角度 019
1.3.2 社會發(fā)展及公眾角度 019
1.3.3 生態(tài)環(huán)境角度 021
1.3.4 文化發(fā)展角度 021
1.4 可食景觀的類型與特點 022
1.4.1 可食景觀的類型 022
1.4.2 可食景觀的特點 032
1.5 可食景觀需要解決的問題 033
1.5.1 公眾對于可食景觀認識問題 033
1.5.2 景觀功能與生產(chǎn)功能結合問題 034
1.5.3 后期管理及養(yǎng)護問題 034
1.5.4 物質產(chǎn)出分配問題 034
第2章 可食景觀的設計原則、構成要素與布局 035
2.1 可食景觀設計原則 036
2.1.1 生態(tài)優(yōu)先、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036
2.1.2 保證生產(chǎn)、便于參與原則 037
2.1.3 因地制宜、地域特色原則 037
2.1.4 統(tǒng)籌安排、合理布局原則 038
2.2 可食景觀的構成要素 038
2.2.1 環(huán)境要素 038
2.2.2 景觀要素 041
2.3 可食景觀的布局 042
2.3.1 構圖 042
2.3.2 功能 051
2.3.3 觀賞點與視距的選擇 052
2.3.4 布局形式 055
第3章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與植物空間營造 057
3.1 可食景觀色彩設計 058
3.1.1 色彩的三屬性 058
3.1.2 色彩的印象 059
3.1.3 色彩的心理效應 059
3.1.4 色彩的分類 061
3.1.5 光線的效果 062
3.2 可食景觀植物空間營造 063
3.2.1 可食景觀中植物的觀賞特性 063
3.2.2 可食景觀中植物營造的影響因素 070
3.2.3 可食景觀中的種植設計 072
3.2.4 可食景觀中植物材料的選擇 086
第4章 可食景觀與公共健康 098
4.1 關于公共健康的思考 099
4.2 可食景觀對公共健康的效用 100
4.2.1 生理健康 100
4.2.2 心理健康 101
4.2.3 社會健康 103
4.2.4 食物與環(huán)境健康 103
4.3 可食景觀對于改善公共健康的設計探索 104
4.3.1 加強視覺接觸,鼓勵主動參與 104
4.3.2 注重環(huán)境友好,發(fā)展生態(tài)種植 104
4.3.3 發(fā)揮植物環(huán)境價值,調動多感官體驗 105
第5章 可食景觀與學校教育 108
5.1 可食景觀運用于學校中的價值 109
5.1.1 觀賞和參與價值 110
5.1.2 教育與科普價值 111
5.1.3 經(jīng)濟與生態(tài)價值 111
5.2 可食景觀在學校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12
5.3 校園可食景觀設計策略 117
5.3.1 滿足校園園林綠地功能 117
5.3.2 結合課程內容開展設計工作 118
5.3.3 優(yōu)化可食景觀建設空間 118
5.3.4 關注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 119
5.3.5 注重可食景觀的趣味性打造 122
5.3.6 健全校園可食景觀管理機制 122
第6章 可食景觀與城市綠地 123
6.1 可食景觀與居住區(qū)綠地 124
6.1.1 可食景觀在居住區(qū)綠地中的價值 125
6.1.2 可食景觀與城市老舊居住區(qū)更新 128
6.1.3 居住區(qū)中可食景觀設計用地的選擇 129
6.2 可食景觀與公園綠地 130
6.2.1 可食景觀在公園綠地中的應用價值 130
6.2.2 可食景觀在不同類型公園綠地中的應用 131
6.3 可食景觀在城市綠地中的設計策略 136
6.3.1 以人為本,注重公眾參與 136
6.3.2 尊重環(huán)境,體現(xiàn)地域特色 136
6.3.3 特色分區(qū),營造宜人空間 137
6.3.4 有序發(fā)展,科學管理 138
6.4 可食景觀應用于城市綠地中所面臨的問題 138
6.4.1 可食用植物在城市綠地中的應用問題 138
6.4.2 相關技術缺乏 141
6.4.3 公眾參與中的“公地悲劇”問題 141
第7章 可食景觀與鄉(xiāng)村振興 143
7.1 鄉(xiāng)村與城市可食景觀的區(qū)別 145
7.1.1 發(fā)展原因的區(qū)別 145
7.1.2 景觀價值的區(qū)別 146
7.1.3 設計與管理的區(qū)別 146
7.2 可食景觀與鄉(xiāng)村景觀的關系 147
7.2.1 可食景觀促進鄉(xiāng)村景觀發(fā)展 147
7.2.2 鄉(xiāng)村景觀助力可食景觀營造 148
7.3 鄉(xiāng)村可食景觀的設計策略 149
7.3.1 合理利用土地,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 149
7.3.2 主題概念明確,活動內容多元 149
7.3.3 設計就地取材,融入景觀之美 150
7.3.4 加強宣傳引導,注重科學管理 150
第8章 可食景觀案例賞析 152
8.1 武漢·脈動生態(tài)花園 153
8.1.1 項目背景 153
8.1.2 設計特色 155
8.1.3 建成效果 159
8.2 廣州·好植物園 161
8.2.1 項目背景 161
8.2.2 可食用校園計劃 164
8.2.3 設計歷程 164
8.2.4 設計特色 166
8.2.5 建成效果 170
8.3 深圳·太子灣學校共建花園 171
8.3.1 項目背景 171
8.3.2 設計策略 173
8.3.3 設計特色 174
8.3.4 建成效果 179
8.4 上!(chuàng)智農(nóng)園 179
8.4.1 項目背景 179
8.4.2 設計特色 180
8.4.3 建成效果 188
8.5 廣州·卡拉的可食花園 188
8.5.1 項目背景 189
8.5.2 設計特色 190
8.5.3 建成效果 198
8.6 杭州·鄉(xiāng)里共生生態(tài)農(nóng)場 198
8.6.1 項目背景 199
8.6.2 設計特色 200
8.6.3 建成效果 209
8.7 大連·向日葵農(nóng)場 212
8.7.1 項目背景 212
8.7.2 三維立體農(nóng)業(yè)模式 212
8.7.3 設計特色 213
8.7.4 建成效果 225
參考文獻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