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注重老藝人的親身實踐、通過口述進行互動與表述。本書對三十多位廣東漢劇老一輩藝術藝人回憶性文字的采編和記錄,對老一輩藝人手稿、文獻的整理,以及廣東漢劇院老一輩藝人藝術檔案的整理,通過“口述歷史”的方式打開老藝人塵封的記憶,拾起他們與廣東漢劇息息相關的各種歷史細節(jié),他們的故事將還原“廣東漢劇史”重要的口述史料,廣東漢劇鮮活的當代史(1949——至今)。本書以廣東漢劇的老藝人及周圍人群、親身經歷者為考察對象,力求口述歷史與史料發(fā)掘相結合、相驗證,口述材料與文獻資料不斷佐證,推進廣東漢劇傳承發(fā)展脈絡的梳理和研究。
翻閱厚重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不禁讓人們感嘆不已,無論是文字的起源抑或文明的開化,咱們的老祖宗遺存的精神財富始終都啟迪著后輩的成長。文化生活的本質屬性決定著社會發(fā)展程和質量;然而,社能及其影響亦依賴于文化的吸納程度。王琴《廣東漢劇老藝人口述史》的編撰歷時五六載或可說明一點,廣東漢劇300年的歷史,不可以偏概全,但書中老藝人的口頭敘述,確讓人有窺斑知豹之感。
明末清初,楚地漢口發(fā)生的皮黃合腔(或日“合目”)是中國戲曲明顯的一次革新,中原諸省皮黃戲以其比較完整的姿態(tài)流播四方。當然,在順治、康熙年間,被廣東本地人稱作“外江戲”的諸地(如鄂、豫、湘、徽、贛、閩等)皮黃劇種(戲班)便有人粵的記載。至雍正、乾隆年間,廣東作為當年“開關”對外貿易的行省,商賈云集,繁華一時,為中原皮黃戲班擇地。由此,衍生了廣東漢劇的歷史!巴饨唷敝械摹巴饨小甭涞厣,開枝散葉。清咸豐、同治朝以后,外江班本地化已成主流,清初至民國初鼎盛一時。1928-1933年,大埔人錢熱儲先生提議并促成,流徙于粵東一帶的皮黃戲被正式稱為“漢劇”;新中國成立初期,國行戲劇普查,為區(qū)別于其他省份的漢劇劇種,將“漢劇”更名為“廣東漢劇”,并沿用至今。筆者之所以在這里概述廣東漢劇的簡史,目的是想讓讀者以短的篇幅了解廣東漢劇的史實概貌以避免在閱讀口述史時,耗時費力行查閱和對照。
王琴博士深耕數載致力于廣東漢劇的研究和探索,把真摯的感融人劇種的靈魂,可謂有獨鐘。她以全景式、樸實而具體的手法,呈現了不同年代不同崗位(角色)、不的廣東漢劇人的藝術人生,構成了一部頗具的劇種論述讀本,內中艱難和迷?上攵。一天,尊敬的老院長、廣東漢劇表演藝術家梁素珍引王琴來辦公室找我,當時博士一疊厚厚的文稿放在桌上便令我眼前一亮。就目前而言,在廣東漢劇眾多史料中,其文稿我還是初見。19年5月,中宜部的主來廣東調研,明確提出振興發(fā)展南方地區(qū)優(yōu)秀皮黃劇種一一廣東漢劇的具體要求,廣東省委和梅州市委重視,從和機制人手,傳承弘揚廣東漢劇,揭開了“廣東漢劇振興發(fā)展”的序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漢劇老藝人口述史》的出版,無疑填了這方面的史料空白。梁素珍老院長要求我們迅速展開這項工作,我也不敢怠慢,忙將此事列人研究課題。劇院張廣武及員、副院長魏瑞新也重視,明確提出務必將這部專業(yè)書籍編輯出版,將其列人年度工作計劃并親自督導實施。廣東省藝術和專家也主動參與到該項任務中,以促成本書的出版發(fā)行。
春華秋實,牡丹吐艷!稄V東漢劇老藝人口述史》的編輯出版,是時代的呼喚,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劇種發(fā)展的需要。從每一位老藝人動的敘述中,我們體會歷史的真實,我們感慨藝術之路的艱辛,我們品味藝術人生的喜怒哀樂。當然,生活中起起伏伏的故事還在不斷演繹,而廣東漢劇從昨天走到今天,乃至邁向可期的明天,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吸引我們不斷前行。
王琴,南京大學戲劇戲曲學博士,廣東省藝術研究員。在 CSSCI、中文核心等期刊上文近40余篇,出版著作8本,主持與參與、省部級課題9項。論文曾獲中國文藝“啄木鳥”獎、廣東省戲劇文學獎・獎、廣東文藝推優(yōu)作品創(chuàng)作扶持計劃文章類一類扶持等。
丘丹青....
.梁素珍
李頌玲
黃順太
鐘秀輝
黃小芹
羅興榮黃>
唐開蘭
藍志元
丘煌
吳偉忠
余耿新曹城珍
謝仁昌
林雪嬌
楊梅花
吳善忠
張優(yōu)淺
吳衍先
饒拱卻
范梅英
賴笑蓮
李仙花
楊秀微
陳小平
鐘開城
鐘禮俊
黃錦星
鄒勇
姜
黃小貝
徐青
張廣武
附錄
附錄一采訪黃桂珠家人
附錄二饒乃谷
附錄三林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