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是赫胥黎在《物種起源》廣受爭議的背景下寫成,赫胥黎通過梳理類人猿的發(fā)現(xiàn)史,人類、類人猿和大猩猩在解剖結構和行為習性等方面的比較,胚胎學方面的證據(jù),詳細討論人類和次于人的動物的關系。赫胥黎的立場十分明確,他不僅擁護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而且他毫不猶豫地從中推論,人類正是、也只能是進化的產(chǎn)物。赫胥黎在《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中強調(diào),人類與黑猩猩等猿類的如此接近,表明人就是源于這樣的動物祖先。但是,他更深信,文明人和獸類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這就是說,不論人是否由獸類進化而來,但肯定不屬于獸類。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后半部分為赫胥黎的演講集,通俗生動,從中可見赫胥黎卓越的演講風格,對科學方法的注重,還有他投入科學教育及其普及事業(yè)的極大熱情。他對達爾文理論的論述精辟凝練,以深厚的說辯技巧和俏皮睿智的文筆,酣暢淋漓地展示了物種進化的浩蕩長卷。無論讀者是否了解科學史,都可以從《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全譯本)》中獲得啟發(fā)和閱讀的快感。
科學不僅是一個不斷探索自然奧秘的歷程,更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F(xiàn)代科學起源于西方,其根基是西方文化傳統(tǒng)。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xiàn)代科學傳入中國,但是由于當時文化背景和時代的原因,在“西學為用”、“科學救國”等思想的指導下,人們注重的是船堅炮利的技術層面,并沒有認識到科學的文化性。即使看來好像是毫無器用價值的進化論,也被人們用來作為宣傳的工具,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號召人們救亡圖存,致使我們對科學的認識和科學的發(fā)展發(fā)生了偏頗,影響了人們從根本上建立起一種科學文化的努力。因此,閱讀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內(nèi)涵的科學典籍,特別是原創(chuàng)性的論著,對我們來說是極有價值的。通過學習,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科學的文化背景,建立起我們自己真正的科學文化。《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一書,正是人們所期待的一本這種類型的力作。
40年前,科學研究的地位不像今天這樣得到人們充分的肯定。因此,在當時,為了使科學研究得到普遍認可,發(fā)起一場論爭是不可避免的。當時由一股蒙昧主義和不拘形式的教條主義所匯成的勢力在負隅頑抗。就是這股勢力,在幾個世紀前對天文學進行攻擊,在近代對地質(zhì)學進行詆毀,而現(xiàn)在又對我們當代的生物學發(fā)起了攻擊。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陣地戰(zhàn),否則那些偏見和歧視以及保守觀點的偏執(zhí)衛(wèi)道士就會阻礙科學研究的進展。
在19世紀,有一位名叫托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的人,他竭盡全力投入到捍衛(wèi)科學的戰(zhàn)斗中,從而為確保自由探索以及科學認識的進展打贏了決定性的一戰(zhàn)。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許多論著因其通俗的形式,引起了眾多有興趣的讀者的注目?墒,這種在40年前被認為是合適的好斗姿態(tài),在今天看來似乎有點過時。不過這場斗爭并沒有結束,或許原來的戰(zhàn)場已完全轉移,或許原先的戰(zhàn)場依舊存在,活躍于其間的主要是幸存的老人以及在舊有氣氛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輕人。
當前,唯物主義真理被否認或抹殺的危險幾乎沒有了,但有被夸大的危險。雖然唯物主義真理在某些領域內(nèi)會取得輝煌的戰(zhàn)果和成績,卻不時被其熱心的信徒無節(jié)制地推廣到它無法適用的范圍中去。這就好比狂熱的摩托車手為他們在法國良好路況下的表演而感到洋洋得意,以為他們在撒哈拉沙漠或者進行極地探險時也能同樣揮灑自如。
而當代一些草率的思想家正在犯這樣的錯誤。他們企圖推行像赫胥黎那樣的大學者所提出的唯物主義主張和科學學說,仿佛這些主張和學說放之四海而皆準。這種做法并不是對唯物主義的真正拓寬,而是對世間萬物的約束,是一種把多彩的宇宙限制到某一方面的企圖。
但是,這種錯誤并不完全是,甚至也不主要是那些追求唯物主義哲學虛妄曙光的熱心信徒所犯的,因為唯物主義正是他們所寄予期望的,進行嘗試是一種有益的實踐,他們會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這種錯誤恰恰可能是那些深受唯靈論影響的人所犯的,因為他們樂于看到精神的力量能處處指引和支配一切,而對其中起作用的機制卻視而不見。他們認為,那些熱心于指出并且研究機制的人們正在動搖他們的信仰根基。其實并非如此。一位乘坐大西洋定期航班的旅行者,他也許寧可對船上的發(fā)動機、消防隊員、所有的裝置和船員艱苦的勞動視而不見,殊不知正是由于這一切,他才可能愜意地在陽光普照的海面上破浪前行;他可以盡情想象自己獨自在一艘帆船上揚帆行駛,只靠上蒼的保佑就可以前進。但事實上,就像其他情況一樣,海上航行同樣依靠自然的力量來達到預定的終點,而輪船上發(fā)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包括從消防隊員臟兮兮的身體上流下的每一滴汗珠,都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
弁言
《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導讀
序言
第一章 類人猿的自然史
第二章 人類和次于人的動物的關系
第三章 論幾種人類化石
第四章 有機界的現(xiàn)狀
第五章 有機界的過去
第六章 揭示有機界過去及現(xiàn)狀背后成因的方法——生物的起源
第七章 生物的延續(xù)、遺傳和變化
第八章 影響生物延續(xù)的生存條件
第九章 論《物種起源》中的觀點與有機界現(xiàn)象原因完整理論之間的關系
第十章 論博物科學的教育價值
第十一章 論動物的持久類型
第十二章 時間與生命——達爾文先生的《物種起源》
第十三章 達爾文論物種起源
第十四章 達爾文的假設——達爾文論物種起源
第十五章 一只龍蝦,或動物學研究
譯后記
由薩洛蒙·米勒博士和施勒格爾博士合著的《荷蘭殖民地博物史(1839-1845)》,是當前對猩猩最詳盡的博物學記述,而我講述的有關猩猩這一課題,幾乎完全根據(jù)上述兩位作者在其論著中的記述。同時我還從布魯克、華萊士和其他作者的著作中,引用過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補充到各個章節(jié)里。
猩猩的身高看來似乎很少超過4英尺,但其身材卻很龐大,據(jù)測量它的身圍,是身高的三分之二,見圖9。
一方面,猩猩僅分布于蘇門答臘和婆羅洲,但它們在這些島嶼也不常見。它們常住在這兩島低矮平坦的平原上,而從未在山區(qū)發(fā)現(xiàn)過。猩猩喜歡棲居在從海岸延伸到內(nèi)地的極為茂密的森林中。因此,猩猩只在蘇門答臘東部有森林分布的地方才可以見到,盡管偶爾也發(fā)現(xiàn)它們游蕩到西部地區(qū)。
另一方面,在婆羅洲,除了在山區(qū)和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其他地區(qū)一般均有猩猩的分布。在適宜的地區(qū),獵人如果運氣好,則一天內(nèi)可以遇到三四只猩猩。
除了在交配期,老年雄猩猩常常是獨居生活,而那些老年雌猩猩則和未成年的雄猩猩往往三五成群。年老的雌猩猩偶爾有小猩猩陪伴著,但是懷孕的母猩猩通常是分居的,且有時分娩幼仔后仍繼續(xù)分居。小猩猩似乎得到母猩猩極長時間的撫養(yǎng),這可能是由于小猩猩生長緩慢的緣故。當母猩猩在攀登時,總是把小猩猩抱在懷里,這時小猩猩就緊緊抓住母猩猩的毛。至于究竟到幾歲時小猩猩才具有生殖能力,以及母猩猩和小猩猩一起究竟要住多久,都不太了解,但看來很可能要到10歲或15歲才成年。在巴達維亞,有一頭飼養(yǎng)了5年的雌猩猩,還沒有達到野生雌猩猩身高的1/3。很可能當它們成年后,還要繼續(xù)生長。盡管長得較慢,但它們可以活到四五十歲。據(jù)戴耶克人(Dyaks)稱,那些年老的猩猩,不但滿口牙齒都已脫落,而且攀登時也顯得相當困難,它們靠那些被風刮落下來的果實和多汁的野草來維持生活。
猩猩動作遲鈍,完全不像長臂猿那樣,具有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活力。似乎只有饑餓才能激發(fā)它們?墒,一旦吃飽肚子,便故態(tài)重演,又進入懶洋洋的狀態(tài)。當它坐下來時,便彎腰俯首,兩眼直盯著地面。它們有時用手抓住樹枝,有時卻把兩手無力地垂在體側,甚至可以在原地幾乎不動,以同一姿勢呆上好幾個小時,而且還不時地發(fā)出深遠而低沉的吼叫聲。在白天,它常常是從一棵樹梢攀緣到另一棵樹梢上。只有在晚上,它才從樹上爬到地面。萬一遭到危險威脅,它便立即躲藏到樹底下的陰暗處。如果不被獵人所襲擊,它可以長時間逗留在同一地方;而且有時可在同一棵樹上,呆上好幾天,并在樹枝間找一個堅實的地方,作為它睡覺的床。猩猩很少在大樹的頂上過夜,這可能是由于樹頂風太大又冷的緣故。一旦夜幕降臨,它便從樹的高處下來,在樹的較低和較暗的地方,或者在樹葉多的樹枝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床”就寢。在這些小樹中,它們偏愛尼帕棕櫚、露兜樹,或那些使婆羅洲原始森林顯現(xiàn)特有景觀的寄生蘭中的一種。但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是它確定要睡覺之后,它就為自己搭建一個巢。這種巢選用小樹枝和樹葉,鋪在它選定地點的周圍,然后它將樹枝弄彎,和葉子相互交叉在一起,再鋪上蕨類、蘭類和露兜樹、尼帕棕櫚及其他植物的大型葉子,以使床鋪變得柔軟。米勒所看見的那些巢,多數(shù)是最近才搭建的,它們位于離地面10英尺到25英尺的高處,而其周邊長度平均為二三英尺。有的巢竟填了幾英寸厚的露兜葉,另外一些,顯然僅僅是把折斷的樹枝,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鋪設成一個規(guī)則的平臺。詹姆斯·布魯克(James Brooke)爵士說:“他提到的在樹上所建成的簡陋茅舍,既沒有屋頂,也沒有任何遮蓋,將其稱之為坐席或巢更為合適些。它們造巢之敏捷,真令人感到吃驚。我曾經(jīng)有機會見到一只受傷的雌猩猩,只見它僅用了一分鐘,就把樹枝編在一起,然后就坐在其上。”
根據(jù)婆羅洲的本地人戴耶克人說,猩猩在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和在大霧被驅散之前,難得離開它們的床舍。它們每天大約上午九時起床,大約下午五時就寢,但有時一直推遲到黃昏以后才人睡。它有時仰睡,或者轉向左側或右側而睡,將兩腿向軀體收縮,把手枕在頭下。當夜間寒冷、刮風或下雨時,它常常把建造床鋪時用的露兜樹、棕櫚、蕨類等大量葉子,覆蓋在身上,而且特別注意將頭埋在樹葉里。就是這種遮掩身體的習性,也許是導致猩猩能在樹上建造茅舍的傳說的起因。
雖然猩猩在白天大都棲息在巨樹的樹枝之間,卻很少見到它們像其他類人猿,特別是長臂猿那樣,蹲在一根粗大的樹枝上。相反,猩猩只棲息在細小、長滿葉子的枝叢中,所以它棲居在樹頂上的身影剛好能落人人們的視野,這種生活方式跟猩猩后肢的構造,尤其是跟它臀部的構造有著密切關系。由于它的臀部不像許多低等猿類,甚至像長臂猿那樣具有胼胝,它們那稱之為坐骨的骨盆,在表面形成了堅固的骨架,猩猩坐著的時候,身體就靠這個骨架支撐,它的骨盆不像其他具有胼胝體的猿類那樣張開,倒是更像人類的骨盆。
猩猩在攀登時,是那樣地緩慢,而又小心翼翼,它的動作看來更像人而非猿。它在攀登時,特別注意自己的雙腳,似乎要比其他猿類更經(jīng)不起受傷的樣子。長臂猿在樹枝間來回擺動時,主要是靠它的前臂;而猩猩不像長臂猿,它甚至從不做最短距離的跳躍。在攀登時,它的手腳交互向前移動,或者用手緊緊抓住樹枝之后,將兩足一同收縮。在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時,它總是要找到兩棵樹枝接近或者是兩枝交叉的地方。就是當它被緊追時,它那小心翼翼的模樣也實在令人驚嘆:先搖一搖樹枝,看它是否能載得起自己,然后才逐漸地把自己的體重靠在一根懸垂的樹枝上,使樹枝壓彎形成一座橋,然后從這棵樹爬到另一棵樹上。
猩猩在地面上總是靠四肢行走,顯得既費勁,又搖搖晃晃。剛起步時,它比人要跑得快,但不久之后就會被人趕上。當它奔跑時,它那長長的雙臂只稍作彎曲,身體明顯地站立起來,姿勢就好比一個駝背老人扶著拐杖走路一樣。猩猩在行走時,身體通常一直向前,不像其他猿類那樣,在奔跑時身體多少向兩側傾斜;除了長臂猿以外,它在行走方式和其他很多方面,都明顯與其他的猿類有別。
猩猩不能把它的雙足平踩在地面上,而是靠腳底外緣來支持其體重。腳跟更多著地,而彎曲的腳趾通過其第一個關節(jié)的上部著地,雙腳的最外側兩趾則完全著地。它的雙手則以相反的方式起到支撐作用,亦即手的內(nèi)側成為主要的支撐力量。手指以這樣一種方式彎曲,即手指的前面關節(jié),尤其是最內(nèi)側兩個手指的前面關節(jié)以上部分著地,而可以伸直和自由活動的大拇指指尖,不過作為一個輔助支點而已。
猩猩從來不是單靠它的后肢站立,可是,所有的插圖都把它畫成后腿站立,而且還錯誤地認為,它是用棍棒來防護自己的;其他類似的插圖,也同樣是虛構的。
猩猩的長臂具有特殊的作用,它不但用于攀登,而且可以從不能支持其體重的樹枝上采集食物。無花果、各種花和不同類型的嫩葉都是猩猩的主要食物。但是曾在一只雄猩猩的胃里,發(fā)現(xiàn)過兩三英尺長的竹片。還沒有聽說過它們曾吃活的動物。
猩猩在幼小時被活捉后加以飼養(yǎng),會逐漸變得馴服。它們似乎的確想融入人類社會。盡管在外觀上顯得遲鈍不夠活潑,但它畢竟是一種非常粗野而又膽怯的動物。婆羅洲本地的戴耶克人曾斷言,當老年雄猩猩僅受箭傷時,有時竟然離開樹林,并憤怒地向它們的敵人沖擊。在這種時刻,它的敵人出于安全只能馬上奔逃,否則如果被抓住,肯定會遭到猩猩的殺害。
盡管猩猩力大無比,但卻少有自衛(wèi)企圖,特別是當它們受到火器攻擊時。它們遇到這一情況,便盡力隱匿自己,或者沿著樹梢逃逸。它一邊逃,一邊折斷樹枝,并將斷枝擲下。當它們受傷后,便逃到樹梢的頂端,而且發(fā)出一種怪叫,聲音單調(diào),最初是尖厲、刺耳,經(jīng)過較長時間后,便轉為發(fā)出像豹子那樣低沉的吼聲。當猩猩發(fā)出高音時,便把自己的嘴唇,突出成漏斗狀;而當發(fā)低音時,就把嘴大大張開,同時它的大喉袋囊也變得膨脹起來。